整理DXP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150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8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DXP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整理DXP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整理DXP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整理DXP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整理DXP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DXP实验报告.docx

《整理DXP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DXP实验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DXP实验报告.docx

整理DXP实验报告

DXP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D09软件的安装和环境菜单的设置。

2,掌握AD09基本原理图的制作。

3,掌握AD09原理图库元件的制作。

4,掌握AD09封装库的制作;

5,掌握PCB编辑界面下元件的操作;

6,掌握PCB后续工作的内容;

二、实验内容

1,通过制作简单的PCB板图去了解制作PCB的基本设计流程;了解原理图编辑界面和PCB编,辑界面的基本操作;了解如何加载元器件库和查找相关元件的方法。

2,通过制作原理图了解网络标号的放置方法及其在原理图中的作用;了解原理图中元件的各项参数及其意义;了解原理图整体编号和部分修改参数的方法。

3,通过完成实验原理图中的自制元件,了解原理图库元件的作用;了解原理图库中基本元件、分部件元件的制作方法;了解元件管脚的各项参数定义。

4,通过实验了解PCB封装库的制作过程;了解元器件封装在设计PCB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元器件各类管脚的制作;了解贴片元件与直插元件的封装制作;了解元件封装与元件之间的绑定过程。

5,通过实验了解PCB板各层的设计及意义;了解从原理图文件导入PCB元件的操作;PCB布线规则的设定;了解PCB单层板和双层板的设计;了解PCB线型拐点的形状设置;了解PCB元件布局对PCB板的质量影响。

6,通过实验了解布线规则对PCB板的质量影响;了解自动布线前的规则设定;了解放置泪滴焊盘的操作;了解PCB敷铜的过程;了解标尺在制作PCB板中的作用;了解自动布线操作。

 

三、实验步骤:

1,软件的安装和环境菜单的设置

1电脑中建立一个自定义的文件夹,以备存储设计文件用。

双击打开AltiumDesignerWinter09.EXE”运行文件,进入软件工作界面。

2创建工程文件:

单击“File”菜单,选择“New”选项中的“Project”选项,从中选择“PCBProject”工程文件,进入工程文件的初始工作界面。

3保存工程文件:

单击“File”菜单,选择“SaveProjectAs…”选项,将工程文件保存在自定义的文件夹中,并将文件命名为“实验1”。

4创建原理图文件:

单击“File”菜单,选择“New”选项中的①“Schematic”选项,进入原理图编辑的初始工作界面。

5保存原理图文件:

选择“File”菜单,选择“SaveAs…”选项,将文件命名为“原理图1”并进行保存。

 

2,基本原理图的制作

1利用实验一的知识,创建文件名为“实验2”的PCB工程文件,并将文件保存在相应的目录下。

2在工程文件下创建原理图文件,命名为“原理图”。

3调整原理图版面为标准A3版面。

4放置附图中的所有元件。

 

3,原理图库元件的制作。

1打开实验二中的工程文件。

2创建原理图库文件:

单击“File”菜单,选择“New”选项中的“Library”

选项,再选择“SchematicLibrary”,进入原理图库元件的编辑界面

3保存原理图库文件:

选择“File”菜单,选择“SaveAs…”选项,

将文件命名为“原理图库”并进行保存。

④原理图库元件的操作界面跟原理图操作界面类似,包括视图的放大和缩小以及元件的移动、翻转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库元件的操作下面下,所编辑的是单个的元件,而不是整个原理图,并且要求元件必须放在坐标原点附近进行编辑。

 

4,封装库的制作

1打开实验三中的工程文件。

2创建PCB库文件:

单击“File”菜单,选择“New”选项中的“Library”选项,再选择“PCBLibrary”,进入元件PCB封装的编辑界面。

3保存PCB库文件:

选择“File”菜单,选择“SaveAs…”选项,将文件命名为“封装库”并进行保存。

4PCB库元件的操作界面跟PCB编辑界面类似,包括视图的放大和缩小以及元件的移动、翻转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库元件的操作界面下,所编辑的是单个的元件,而不是整个PCB图,并且要求元件必须放在坐标原点附近进行编辑。

5,掌握PCB编辑界面下元件的操作

1打开实验四中的工程文件。

2完成原理图后续工作:

打开原理图文件,双击元件“STC89C52RC”进入

元件内部属性设置界面,在后下角窗口下方点击“Add…”按钮进入添加元件

类型界面,选择“Footprint”后点击“OK”确认,进入元件封装选择界面,

点击界面上“Browse…”按钮显示封装库的内容,选择“DIP-40”元件封装并

点击“OK”确定。

采用同样方法将“STK”元件封装定义为“SOP-14”;“MFY”

元件封装定义为“SP-2”。

3创建PCB文件:

在“File”菜单下,选择“New”选项中的“PCB”选项,

进入PCB编辑的初始工作界面。

保存PCB文件:

在“File”菜单下,选择“SaveAs…”选项,将文件命名

为“PCB板”并进行保存。

4从原理图中导入元件:

打开原理图,在“Design”菜单下,选择第一项

“UpdataPCBDocumentPCB板.PcbDoc”,弹出导入元件的窗口,选择窗口下

方的“OnlyShowErrors”,检查菜单中的各项元件参数是否有错误,若出现错

误,根据窗口的错误提示重新进入原理图界面进行修改。

若没有错误,点击

窗口下方的“ExeculeChanges”按钮,将元件全部导入PCB版面,点击关闭窗

6,掌握PCB后续工作的内容

1

21.筛选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被筛选为三大类,一类是被剔除、不再作任何评价分析的影响,如内部的、小的以及能被控抑的影响;另一类是需要作定性说明的影响,如那些大的但可能很不确定的影响;最后一类才是那些需要并且能够量化和货币化的影响。

整体删除同层的走线

3一般规则设定

4特定规则设定

5选择布线层

6放置标尺

7

8

(2)疾病成本法与人力资本法制定PCB板尺寸

9

10(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

自动布线和撤销布线

11

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添加泪滴焊盘

13

143)按行业分。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

敷铜安全间距的调整

15

16报告内容有: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评价适用标准、工程内容及规模、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等。

删除敷铜

(7)列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内容。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评价。

 

(2)规划实施中所采取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有效性的分析和评估;四、实验总结

3.划分评价单元1,做完一个实验时要注意保存,因为下一个实验需要用到上一个实验的原理图等实验结果。

2,自动布线PCB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有限相交等错误,而且一般情况下不使用自动布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