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生命科学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148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生命科学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生命科学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生命科学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生命科学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生命科学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生命科学试.docx

《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生命科学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生命科学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生命科学试.docx

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生命科学试

松江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控试卷

高中生命科学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2018.4

考生注意:

1.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黑色水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选择题的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综合题的作答必须用黑色水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细胞中,图1所示的细胞最可能的是

A.根尖分生区

B.大肠杆菌

C.

图1

神经细胞

D.叶肉细胞

2.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两种肽类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结果如表1。

表中两种物质的氨

基酸数目虽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截然不同。

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氨基酸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B.肽键的组成元素不同

C.

表1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不同

D.氨基酸的种类、排列方式不同

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调节器,结果得到下面

各图。

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A.

B.

C.

D.

4.图2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

图2

主动运输

5.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以下各图能正确反映细胞液浓度变化情况的是

 

6.图3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

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场所①、③发生的过程分别称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

B.①和②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D.场所①②③发生的过程产生ATP最多是在②

图3

7.图4是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图4

A.①表示自然选择

B.①表示随机交配

C.②表示基因交流加快

D.②表示地理隔离

8.图5中在造血干细胞和高度分化的肌肉细胞内能发生的过程是

A.前者有①②③,后者有②③

B.两者都有①

C.

图5

两者都有①②③

D.两者都只有②③

9.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10.实验材料的选择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

下列各项实验中,选择实验材料错误的是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菠菜叶

C.

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

D.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紫色洋葱鳞叶

11.某生物的基因型是,在遗传时表现为不完全连锁现象,那么它的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应该是

A.Aabb:

aabb=1:

1

B.AaBb:

Aabb:

aaBb:

aabb=多:

少:

少:

C.AaBb:

Aabb:

aaBb:

aabb=少:

多:

多:

D.AaBb:

Aabb:

aaBb:

aabb=9:

3:

3:

1

12.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易位

B.图②表示交叉互换

C.

图6

图③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D.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缺失或重复

13.图7为细胞周期中某时期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

此过程

A.发生在分裂间期,染色体正在复制

B.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

C.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图7

D.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14.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DNA分子中A+T的数量一定等于G+C的数量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15.有关图8所示的机体免疫描述正确的是

①X为致敏T细胞②该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③X为巨噬细胞④该作用属于先天免疫

图8

A.①②B.②③

③④①④

16.图9表示胃蛋白酶活性与温度、pH之间的关系,以下叙述

正确的是

A.胃蛋白酶最适pH是3

B.胃蛋白酶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

图9

C.据图无法推断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

D.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17.月季扦插时需要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末端,以促进生根。

图10两条

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与茎的影响。

为了促进月季枝条生根,所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及表示根对生长素类似物的反应的曲线分别是

A.A浓度,曲线②

B.B浓度,曲线②

图10

C.B浓度,曲线①

D.A浓度,曲线①

18.磷酸化是指在某些物质分子上加入一个磷酸基团,如三磷酸腺苷(ATP)就是由二磷酸

腺苷(ADP)磷酸化而来。

下列结构中不能发生ADP磷酸化的是

A.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基质

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D.线粒体内膜

19.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关于单克

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由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

20.图11示某植物群落的一部分(各种符号代表不同的物种),现需计算样方地的辛普森指

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随机选择样方地

B.要记录的物种数有5种

C.需统计样方内植物总数

D.辛普森指数越高,物种多样性程度越高

图11

二、综合题(共60分)

(1)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12分)

药物敏感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旨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test)是药敏试验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平板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细菌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平板的制备】

21.(2分)关于药敏试验所用的琼脂平板制备过程,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

A.称量、溶解、定容、调pH、倒平板、灭菌

B.称量、溶解、调pH、定容、倒平板、灭菌

C.称量、溶解、定容、调pH、灭菌、倒平板

D.称量、溶解、调pH、定容、灭菌、倒平板

22.(2分)培养基的灭菌条件应该设定为__________

A.0.05kg/cm2,62℃,15~30min

B.0.05kg/cm2,121℃,15~30min

C.1.05kg/cm2,62℃,15~30min

D.1.05kg/cm2,121℃,15~30min

【测试菌接种】

23.(2分)若使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在平板制备及测试菌接种环节,无需使用的工具是________

 

A.

B.

C.

D.

【抑菌圈观察】

某研究小组将含有相同浓度抗生素I~IV的四个纸片分别贴放在生长有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孵育16h,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2

24.(2分)MIC是药敏试验中评价抗生素药效的常用指标,其定义为某种抗生素对测试菌的最低抑制浓度。

根据上图的试验结果可知,对于该试验所用测试菌而言,抗生素I的MIC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抗生素III的MIC。

25.(4分)在相关试验操作均严谨规范的情况下,在含有抗生素IV的纸片周围出现了较大的抑菌圈,抑菌圈中存在有若干个测试菌的菌落。

试对上述现象的成因作出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回答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自稳态的问题。

(10分)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其自稳态对于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具有

重要的意义。

【内环境的组成】

图13是胰腺组织示意图:

 

图13

26.(2分)A液、B液和C液是内环境的三种成分,以下关于三者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A液的蛋白质含量高于B液

B.B液与C液可直接相互转化

C.A液所含最主要的阳离子是K+

D.B液具有一定的缓冲酸碱变化的能力

【内环境的自稳态】

小李同学正在医院体检,他的体检报告部分项目情况如表2:

检查项目

测定值

参考值

空腹血糖

8.21mmol/L↑

3.89~6.11mmol/L

总胆固醇

6.23mmol/L

3.60~6.50mmol/L

甘油三酯

2.97mmol/L↑

0.45~1.18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0.63mmol/L↓

0.90~1.68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表2

4.52mmol/L↑

2.84~4.10mmol/L

27.(2分)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多项指标不正常,小李同学非常紧张,引起血压升高。

时,为使血压恢复正常,他的体内发生的生理调节过程包括________(多选)

A.在交感神经支配下心率加快

B.在副交感神经支配下心率减慢

C.在交感神经支配下血管平滑肌收缩

D.在副交感神经支配下血管平滑肌舒张

28.(2分)小李同学首先预约了心血管内科的门诊。

以下最可能是他就诊过程中医生对他说的话是________(选填数字编号)

你患有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暂无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

你患有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并有发展为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

29.(4分)小李同学接着预约了内分泌科的门诊。

内分泌科医生让他做空腹C肽释放测定,

他遵医嘱做了该项检查,得到结果见表3:

检查项目

测定值

参考值

空腹C肽

表3

1.20μg/L

1.00.23μg/L

通过上网查询,小李了解到以下信息:

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最初是以无活性的胰岛素原形式存在,后在酶的催化下,胰岛素原裂解为活性胰岛素和C肽,C肽可稳定存在于血液中,不易被代谢降解。

据此分析,内分泌科医生让小李做C肽释放测定的目的是什么?

医生从他的检查结果中

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答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问题。

(14分)

老吴,男,今年56岁,从30岁开始罹患亨廷顿舞蹈症,他的儿子、父亲、祖母、大姑以及大姑的一儿一女都同患该病,不过发病年龄和病情轻重不同。

图14是老吴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箭头所指为老吴本人,每个患者旁圆圈中的数字表示该患者的发病年龄。

【发病机理分析】

3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