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120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docx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docx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现状与问题

热电联产是国内外公认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

国家有关文件均积极提倡发展热电联产,到目前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已达16655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的24.02%,占全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17.23%,是核电装机1082万千瓦的15.39倍,在世界上我国的热电装机容量也是名列前矛。

2011年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等单位编制《发展热电联产指导意见》,其编制原则:

总结“十一五”热电联产发展的经验,结合国家“十二五”热电联产发展思路,以141号文件为基础,历史文件为参考,结合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的调查研究内容,以科学的和具有前瞻性的态度,合理全面的编写发展热电联产指导意见,指导“十二五”热电联产的发展。

目标:

(1)凝汽供热两用机组装机7000万千瓦。

(2)大中型凝汽机组改供热2000万千瓦

(3)落实关停小型燃煤锅炉方案,实现代替小锅炉3万台,总容量10万吨/时。

(4)实现节约标煤量7500万吨,减少CO2180万吨。

一、热电联产的现状

我国电力工业装机中,水电占22.36%,火电占73.43%,核电与风电仅占1%及3%,发电量中火电点80.81%。

到2010年底为止,中国热电联产的情况:

年供热量283760万吉焦,比2009年增8.74%。

供热机组总容量达16655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容量的24.02%,占全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17.23%。

是核电装机1082万KW的15.39倍。

热电厂供热生产情况

(一)热电厂供热设备容量情况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有电厂供热设备容量16655万千瓦,同比增长15.15%。

电厂供热机组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等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以及华北、华东等工业用热需求量比较大的地区。

贵州、云南、西藏、江西、青海没有电厂供热机组。

供热机组增幅20%以上的省份是山西、吉林。

(二)热电厂供热量情况2010年,全国电厂供热量280760万吉焦,同比增加22562万吉焦,增加8.7%,

1、供热量增幅较大的省市为天津30.49和内蒙26.73%,比较多的省为吉林、黑龙江、山东、北京。

2、江苏省供热量又一次超出山东省,成为全国供热量最大省份。

3、山东省供热机组容量比上一年减少100万千瓦,供热量反而增加6282万吉焦,系因为有些火电机组改造为热电联产,增加了供热量。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

2007年热电联产的装机容量比2006年增加21.42%,而年供热量仅增加14.13%,说明有些新增加的供热机组,供热能力并未发挥出来。

2008年热电联产的装机容量比2007年增加1492万KW,(增8.71%)但供热量反而比2007年减少9949万GJ(减3.83%)。

2009年热电联产的装机容量比2008增加24.87%,年供热量仅增加3.4%,说明有些新增加的供热机组,供热能力并未发挥出来。

这说明很多新增加的大型热电机组,打着热电联产的旗号,以节能减排的名义新增的生产力,并未发挥作用。

又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术服务中心出版的《电站信息》2009年第十期报导:

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竞赛数据分析参赛纯凝机组246台,平均供电煤耗337.34g/kWh,参赛供热机组32台,平均供电煤耗337g/kWh。

从以上数据各位可看出,国家批准这些大型供热机组,本意是为了节约能源,但实际这些供热机组,仅比纯凝的火电机组供电标煤耗低0.34g/kWh,值得领导机关深思,应尽快组织合格热电厂的验收。

近几年热电联产年供热量的增加,远小于供热机组容量的增加,应引起领导部门的重视,应加强审计与检查,杜绝新一轮大型假热电的发生。

(三)热电厂供热厂用电率2010年,全国电厂供热厂用电率为7.60千瓦时/吉焦,比2009年下降0.10千瓦时/吉焦。

其中,在主要供热生产区域中,华北、东北区域各省的电厂用电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最高的11.10千瓦时/吉焦;华东区域各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供热煤耗率2010年,全国供热标准煤耗率为39.8千克/吉焦,与2009年相同,同比下降了0.2千克/吉焦。

二、热电联产发展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热电发展不平衡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省份重视热电的发展,几十年来发展很快,例如山东省淄博市,当地热电装机容量已达电力系统装机总容量的70%,超过世界上热电发展最好的丹麦。

1、各省市火电装机容量与热电装机容量的位次与2009年相比,变化较大。

2、热电装机占火电装机的比重,多数省市是热电比重降低,例如山东、江苏、内蒙、浙江、河南、河北、辽宁、吉林、广东省。

说明多数省市执行中央节能减排方针贯彻“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但热电建设仍赶不上火电建设。

3、单位GDP能耗较低的省市,在1吨标煤/万元以下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东、海南、江西、福建省,其热电联产均较发达,热电占火电比重较大。

4、宁夏单位GDP能耗最高,为全国之冠,高达3.308吨标煤/万元,而宁夏虽属寒冷地区,采暖热负荷很大,但热电联产比重很低,火电装机1271万千瓦,热电装机仅有147万千瓦,仅占火电的11.57%,属于热电联产的欠发达省份。

5、北京是全国热电机组装机比重最大的地区,热电机组在节约能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万元GDP的能耗最低。

6、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系我国寒冷地区,冬季采暖时间长,热负荷大,热电机组比重均较大,是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

但是同为寒冷地区的西北地区,热电并不发达。

如陕西省2009年热电占火电装机的5%,有的省如江西、贵州热电还是空白点,而贵州的万元GDP能耗为2.248,宁夏3.308吨标煤/万元。

(比2009年有较大降低)

7、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很快,电力工业也迅速发展,火电装机居全国第一位,但热电装机2010年仅占火电装机的4.93%。

近两年广东重视了热电的发展,组织力量编制了几个城市的热电联产规划,提出了若干个大型热电厂的可研报告,可以予计今后广东省的热电将急起直追各先进省份。

8、在中电联“全国供热生产情况”统计表上有7个省的供热为空白。

据我们了解,海南、广东与贵州省有热电厂,可能是自备热电厂非统调,数字未统计上来。

但供热数字为空白的省,均系欠发达省份,单位GDP能耗也较高,这些省份应提高发展热电联产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的认识,以便更有效节约能源。

9、据媒体报导:

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江西省抓住有利时机已在一些地区开发建立工业园区,吸纳珠三角地区的搬迁企业,因而集中后的这些园区、将形成电力与热力的巨大需求,为热电联产的发展提供有力时机,江西的一些地区热电将有较大的发展。

(二)供热机组容量增长大于供热量的增加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历年的统计资料可看出我国热电联产近几年发展很快,供热机组容量迅速增加,但供热量的增加并不理想,其简况如下表: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装机容量(万千瓦)

6981

8311

10091

11583

14464

16655

年供热量(万吉焦)

192549

227565

259651

249702

258198

280760

2007年比2006年装机容量增长21.43%,供热量增长14.13%,说明新装的大机组,供热能力未充分发挥。

而2008年比2007年装机容量增加1490万千瓦,而年供热量反而减少3.83%,说明有些供热机组供热量很少,甚至未供热,而有些小热电厂在“上大压下”的声势下,被关停,迫使原有的热用户又启动了小锅炉,退回到分散供热的落后时代。

2009年装机容量增长24.87%,年供热量仅增加3.4%,说明很多机组供热能力并未发挥出来。

2010年装机容量增长15.15%年供热量仅增加8.53%,其中还包括部分大型火电的凝汽机组改为供热机组的供热量。

有的省供热量需要增长很快,但用电并不紧张,出现热电厂热电矛盾,因而不宜一味强调上大机组,应坚持“以热定电”。

以上事实说明单纯发展大型供热机组是不合适的,应坚持以热定电的原则。

(三)小型供热机组的节能效益优于大型供热机的性能未被领导部门重视

计算得30万千瓦大机组为2878×0.506=1456.27万千瓦,供热量估计为6.61×0.506=3.344亿吉焦,其单位供热量为22.967万吉焦/万千瓦。

单位节能量为0.2823万吨/万千瓦

2011年全国热电联产的装机容量为16655万千瓦,年供热量为283760万吉焦,其单位供热量为17.04万吉焦/万千瓦。

300MW等级的大机组,其单位千瓦的供热量很多未达全国平均水平,而是小机组的单位千瓦的供热量超过了大机组。

单机300MW的大机组,有很多优势,但在单位千瓦的供热量和节能量上远不如中小机组。

建一个2×300MW的大热电,在增加装机容量,增加地方GDP缓解当地电力紧张等方面受人欢迎,但我们不应忘记,发展热电联产最终是为了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

2×300MW热电机组,可研报告中的供电标煤耗均在300克/千瓦时以下,但从中电联统计参赛的30MW大机组中,前20%优秀机组为305.12克/千瓦时,平均为319.63克/千瓦时,单位千瓦的供热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座2×300MW的大热电厂,年耗煤100万吨仅产生CO2就达236万吨,几乎与年耗1000升93号汽油的100万辆小汽车相当。

把这么多煤拉到城市周边来烧,是改善环境还是污染环境。

从理论上讲,300MW大机组容量大参数高,热效率高,应优于小型热电联产,但我们应意识到热电联产靠提高热化发电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凝汽发电的冷端损失来提高能效节约能源。

2010年我国电厂的能源利用率仅39.42%,而对热电厂则要求在45%以上。

我国装设300MW抽凝两用机组,均是在中低压缸之间的导汽管上安装蝶伐,以调节抽汽量,在非采暖期两用机组的热耗要由蝶伐的节流损失引起。

在非采暖期,调节伐远没有开足高压通流部分负荷低、变工化幅度大,总的热效率降低2-3%。

目前大型热电厂均由电力系统各大集团公司负责建设,在资金与技术方面有保证,而厂外热网一般由地方政府和热力公司筹建,困难较大,一般是热电厂投产数年后,热网才逐步建成,形成热电厂有热供不出去的被动局面,所以新建2×300MW大型电厂热负荷较低,很长时间达不到设计供热量,供热供电标煤耗不理想,应认真研究多大的热负荷,应装设多大容量的机组,应坚持“以热定电”的原则,坚持热电厂以供热为主,决不能为解决当地缺电,而将热电厂容量放大,生搬硬套上2×300MW大机组。

小型热电机组适应热负荷能力强,可根据不断增涨的热负荷逐步扩建,在热负荷稳定的地区可以建设背压机组,单位千瓦造价低,单价千瓦的供热量与节能量远大于300MW大型机组,目前江苏、浙江一些中小热电厂已经证明这条道路是热电的健康发展之路,可以在节能减排中做更大贡献。

(四)有些“热电联产规划”未起指导作用

国家要求凡上燃煤热电联产工程一定要搞“热电联产规划”由于“热电联产规划”范本迟迟未下发,各编制单位均根据自己的意愿编制突出的问题是:

1.未从当地的能源需求与来源出发,论述将来燃料结构调整的方向,燃煤逐步减少燃气及其他新能源的发展。

2.为上项目而搞规划。

当地拟上2×300MW机组,规划就围绕2×300MW做文章。

因为上项目单位出资金编热电联产规划。

3.未按要求做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的方案比较。

4.只考虑上热电项目,对垃圾发电、生物质能源,热泵、沼气、太阳能等未论述。

5.有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地方,对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区域热电联产,还是上楼宇式分布能源来做分析比较。

6.热电厂的发、供电煤耗计算偏低,年设备利用小时,确定偏高,年供电量与供热量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