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市2017高二历史10月月考!.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956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东阳市2017高二历史10月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东阳市2017高二历史10月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东阳市2017高二历史10月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东阳市2017高二历史10月月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东阳市2017高二历史10月月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东阳市2017高二历史10月月考!.doc

《浙江东阳市2017高二历史10月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东阳市2017高二历史10月月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东阳市2017高二历史10月月考!.doc

浙江省东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答案请填涂到答题卡上。

1.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

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A.礼乐制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

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在叙述战国时期齐国教育和学术中心“稷下学宫”时写道:

“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对上述史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稷下学宫”乃孔子开创私学讲学之地

B.荀子曾担任“稷下学宫”祭酒并发展了儒学

C.“稷下学宫”建立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标志

D.司马光意在反对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3.水利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下列选项中属于汉代关中地区修建的水利工程有

①郑国渠②“井渠”③都江堰④白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

“氏”声,是因为纸平滑如砥。

据此推知

A.早期的纸其原料与丝有关B.造纸术出现于东汉时期

C.东汉时期的纸价廉物美D.纸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5.“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

”上述记载最可能出自

A.汉代《神农木草经》 B.东晋《抱朴子》

C.南宋《梦粱录》 D.明代《天工开物》

6.下列宋代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

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这位推动了宋词突破性发展的词人是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

7.黄宗羲的思想虽然成为近代康有为等反专制主义思想家的有力武器,但两者大有不同。

与康有为比较,下列对黄宗羲思想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依托儒家思想宣传自己主张

B.以人民主权来否定帝权

C.批判专制但未否定传统体制

D.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8.《清会典》中有记载:

“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对该机构的描述有误的是

A.机构简单,人员精干B.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C.有官无吏,职有定员D.提高办事效率,政治决策封闭性明显

9.近代中国,列任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一系列特权。

下列选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②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③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④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10.19世纪70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

下列现象中,他能看到的有

①上海周边乡村妇女进城从事缫丝、卷烟等工作

②上海一份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南通工商巨子张謇

③上海与伦敦之间商业讯息可通过有线电报传递

④上海轮船招商局开拓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事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1914年,袁世凯宣布废除国务院,在总统府设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帅部,取消国务总理,改设国务卿并向总统负责。

袁世凯这一调整事实上违背了《临时约法》中的

A.责任内阁制B.君主立宪制C.两党制D.议会制

12.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五战区传出捷报:

在激战8昼夜后,日军开始溃退。

自上海、太原、南京相继沦陷后,中国在战场上从未传出过如此激动人心的战报。

这份捷报源于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枣宜会战

13.下图所示为1950—1978年中日贸易概况。

下列各项中对数据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在建国初期与日本没有任何往来B.中日建交推动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C.70年代初期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对象D.经济交流决定着中日邦交正常化

14.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已经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案,对其进行修改。

下列内容属于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的是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C.“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5.20世纪90年代,联想在香港挂牌上市,柳传志向中国科学院提出红利分配方案,65%归中科院,35%归员工。

到2000年,分红权在柳传志的努力下变成了股权,联想的资产分配日渐清晰。

这些变化得益于中共中央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最早提出这一规定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16.右图所示反映了我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推动这一发展的努力开始于

A.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

C.199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保护法》

D.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17.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

罗马法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

”由此可知

A.法律推理与研究的方法是自然法的体现B.各国法律的趋同现象表明自然法的实现

C.实定法是自然法抽象原则的具体化D.自然法不是为体现立法者意志而产生的

18.“人人生来同等自由和独立,并具有某种固有的天赋权利……其中有享受生活和自由,依靠获得并拥有财产,及追求并得到幸福和安全”,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诞生于

A.古希腊城邦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

19.“《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困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

”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A.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B.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

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20.各地区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右图为1821年至1910年世界人口流动的示意图,其形成原因不包括

A.殖民探险活动在全球兴起

B.远洋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

C.国际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

D.生产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

21.马克思看到街上展出一个电力机车模型,兴奋地说:

“这件事的后果是不可估计的,经济革命之后一定要跟着政治革命。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件事”发生时期的“经济革命”范畴的是

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22.康有为在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展开了自己的哲学论证,他认为:

为始之气,皆本于热,有热则有力,有力则有吸力,有离心力,有拒力。

启发了康有为这一认识的科学理论最有可能是

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C.相对论D.天演论

23.1941年10月l日,美英苏开会签订议定书,规定从会议结束至1942年6月,美英每月向苏联提供飞机400架、坦克500辆和其他武器、军用物资;苏联则向美英提供军工原料。

该议定书

A.在斯大林格勒会战背景下签署B.体现了《大西洋宪章》的精神

C.表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开始联合行动D.为战胜从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24.在1947年5月提交的一份备忘录中,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说:

“没有美国更为迅速的大量援助经济社会和政治解决将遍及欧洲……除了对世界未来和平与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外,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也是极为严重的,将失去我国剩余产品的销售市场”。

克莱顿意在强调

A.援助西欧的出发点是美国的国家利益B.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经济复苏作用显著

C.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美国逐步控制欧洲D.美国必须遏制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张

25.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与运行,体现出“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经济互补性”等特征,该经济组织的标志是

二、非选择题(有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共2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是外资企业的大幅增加。

由于担心外国人会控制中国的矿产资源、铁路,以及现代工业经济,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商部和交通部,组织地方商会,并着手修订法典,保护和鼓励各项资本运作。

中国的官员,有识之士以及商人急切地在这些领域成立自己的公司,从1895年到1913年间,成立的新兴企业多达549家,主要集中在缫丝、棉纺织品、食品加工、公用事业以及采矿等行业……虽然现代工商业只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这一时期仍可以看作是中国工业革命的开篇。

——周锡瑞《叶:

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材料二1895年的甲午战败震动了整个士林……当新兴的维新在京、沪受阻时,湖南成了维新的中心。

例如,熊希龄出身于湘军将领之家,此前完全是在传统教育的浸润下成长,还沉迷在湘军的辉煌功绩中。

但他在甲午战败后慷慨上书朝廷,“与其坐而待亡,孰若革新庶政,与列强比埒,乃为上策……吾愿为爱国同仁,鞠躬尽瘁,临危就义,以拯吾国”。

不料被慈禧痛批并发落回湘。

从1896年到1898年,他几乎介入了湖南维新的所有活动,在当时激烈而复杂的斗争中实际站在了梁启超一边。

1898年到1902年被革职。

1902年至1905年,他重获起用……于1904年兴办了醴陵瓷业及学堂。

——整理自应星《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1913年间“经济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的原因。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熊希龄的思想在甲午战争后的变化,并指出他在湖南地区为中国社会近代化所做出的努力?

(5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萧条波及面这么宽,程度这么深,持续时间这么长……当每个国家都转而保护它自己的国家私利的时候,全世界的公共利益就遭受到被损害的命运。

而这时,所有国家的私利也就随之受到损害。

1933年6月12日,由国联发起的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会议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美、英、法等国能否合作,恢复金本位,稳定各国货币,国际汇率和降低关税,以阻止国际贸易的乱象。

当美、英、法代表就要达成稳定汇率计划的谅解时,罗斯福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