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站地质勘查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9167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谷站地质勘查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光谷站地质勘查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光谷站地质勘查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光谷站地质勘查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光谷站地质勘查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谷站地质勘查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光谷站地质勘查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谷站地质勘查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谷站地质勘查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综上所述,本次我院共完成了84个钻探孔,利用了9个钻探孔,2个钻探孔未完成。

本次有3个静探孔(孔号为EJQJc02-Ⅲ14-05、EJQJc02-Ⅲ14-08和EJQJc02-Ⅲ14-09)因场地原因(杂填土较厚)未能完成,但另外因工程需要,我院补充了8个静力触探对比孔和2个静力触探补孔(孔号为Jc02-Ⅲ14-28-1和Jc02-Ⅲ14-28-4)。

综上所述,本次我院共完成了38个静探孔。

我院自2014年2月16日进场,先后共安置了12台钻机,截止2014年4月11日,我院完成所有外业勘探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站完成钻孔中有4个孔为水上孔,孔号为EJQJz02-Ⅲ14-13(水)、EJQJz02-Ⅲ14-14(水)、EJQJz02-Ⅲ14-15(水)和EJQJz02-Ⅲ14-19(水)。

另外,EJQJz02-Ⅲ14-19(水)孔深42m处和EJQJc02-Ⅲ14-24(Z)孔深47m处孔内遗留有钻具(各3.0m的岩芯管)。

二、地层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火车站东侧,地貌单元属剥蚀堆积垅岗状平原,相当于三级阶地,地势起伏较大,地面标高在33.98~49.49m之间变化。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结构主要由

(1)单元层杂填土(Qml)、素填土(Qml)、淤泥质粉质黏土(Ql);

(6)单元层为垄岗与坳沟相间区坳沟内沉积物;

(10)单元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老黏性土、黏性土夹碎石、块石、碎石夹黏土、粉质黏土夹粉土等(Q3al+pl);

(13)单元层第四系含碎石红黏土(Qel);

(17)单元层二叠系(P)泥质硅质岩、泥岩、炭质泥岩;

(18)单元层石炭系(C)石英砂岩、灰岩、炭质灰岩;

(0)单元层溶洞充填物或无充填;

(19)单元层泥盆系(D)泥岩、细砂岩、石英砂岩;

(20)单元层志留系(S)泥岩、泥质砂岩。

(1-1)层杂填土,本站中间大部分地段堆积较厚,厚度超过5m,天成美雅小区门口地段为地表15~30cm厚的砼地坪,下部为黏性土夹砖块、碎石等组成,分布于场地表层,较厚地段为附近施工堆土而成,褐黄~褐红~褐灰等色,结构松散,湿~饱和,硬杂质含量在25%以上,堆积年限一般少于10年;

(1-2)层素填土,本站中间大部分区域堆积较厚,以粉质黏土为主,软~可塑状态,含植物根系及小碎石,分布于场地表层,较厚地段为附近施工堆土而成,褐黄~褐红~褐灰等色,结构松散,湿~饱和,硬杂质含量在25%以下,堆积年限一般少于10年;

(1-3)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塘泥),为原沟塘区,局限分布于填土之下,灰~灰黑色,流~可塑状;

(6-1)层粉质黏土,软~可塑状,灰褐~黄褐色,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场地范围内局部地段分布,主要分布于塘泥之下;

(6-2)层粉质黏土,可~硬塑状,灰褐~黄褐色,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场地范围内局部分布;

(10-2)层粉质黏土,硬塑状,灰褐~黄褐~棕红色,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高岭土条纹,局部夹少量碎石角砾,场地内大部地段有分布;

(10-2a)层黏土夹碎石,碎石含量约10%,直径1-5cm,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部分为细砂岩、硅质岩,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0-2b)层块石、碎石夹黏土,块石、碎石含量大于50%,直径5-30cm,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部分为细砂岩,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0-2d)层粉质黏土夹粉土,可~硬塑状,灰褐~黄褐~棕红色,含粉土及少量铁锰氧化物及高岭土条纹,局部夹少量碎石角砾,场地内局部地段分布;

(13-2a)层含碎石红黏土,棕红色~褐黄色,呈湿、硬塑状,含铁锰质氧化物,其间夹碎石,碎石成分主要为灰岩,部分地段含硅质岩、泥岩、砂岩碎块,呈棱角~次棱角状,含量一般在15~45%,粒径一般在0.5~3.0cm间,个别大于10cm,主要分布于本站南侧灰岩分布区顶部;

(13-2b)层含碎石红黏土,棕红色~褐黄色,呈湿、可塑状,含铁锰质氧化物,其间夹碎石,碎石成分主要为灰岩,部分地段含硅质岩、泥岩、砂岩碎块,呈棱角~次棱角状,含量一般在15~45%,粒径一般在0.5~3.0cm间,个别大于10cm,主要分布于本站南侧灰岩分布区顶部;

(17a-1)层强风化泥质硅质岩,褐黄~红褐、灰黑色,岩芯呈细角砾混黏土状,泥质含量20~60%不等,岩芯基本呈散体状,硅质岩角砾石粒径0.5-3cm,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7d-1)层强风化泥岩,褐红~褐黄、灰白色,岩体基本风化成土状,局部层理可见,层中夹少量中风化岩块,手掰或水浸易散,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7e-1)层强风化炭质泥岩,灰~灰黑色,岩芯呈土柱状,手掰或水浸易断,局部夹中风化岩块,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7e-2)层中风化炭质泥岩,灰~灰黑色,泥炭质结构,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角砾状,采取率约50%,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8a-2)层中风化灰岩,灰~灰白~深灰色,岩芯呈块状或短柱状,微晶结构,中厚层~厚层状,裂隙一般发育,该段岩溶强发育,钻孔见洞隙率达87.5%,每个钻孔均严重漏浆,其溶洞大小不一,内被软~硬状黏性土夹碎石充填,采取率为80~90%,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8c-1)层强风化石英砂岩夹泥岩,灰白~褐黄色,仅有1个钻孔揭露此层,岩芯较破碎,钻进进尺较快,局部夹中风化石英砂岩岩块,个别直径大于10cm,采取率约10%,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8d-2)层中风化炭质灰岩,深灰~灰黑色,岩芯呈块状或短柱状,微晶结构,中厚层~厚层状,裂隙一般发育,岩芯含方解石脉。

该段岩溶强发育,钻孔见洞率达75%,每个钻孔均严重漏浆,其溶洞大小不一,内被软~硬状碎石混黏性土充填,局部地段溶洞无充填,采取率为80~90%,其中EJQJc02-Ⅲ14-02(Z)串珠状溶洞竖向发育深度达10m以上,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9a-1)层强风化石英砂岩夹泥岩,灰白~褐黄色,岩芯较破碎,基本风化成砂土、碎石状,碎石直径1-3cm,采取率约50%,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9a-2)层中风化石英砂岩夹泥岩,灰褐~褐黄色,岩芯呈块状或柱状,砂质结构,中厚层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柱状,节长1-8cm,最长15cm,采取率为65-70%,充填强风化泥岩,场地局部地段分布,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9b-1)层强风化细砂岩,黄褐~灰褐色,岩芯基本上风化成砂土状,泥砂质胶结,局部夹未完全风化岩块,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9b-2)层中风化细砂岩,黄褐~灰褐~灰色,岩芯呈块状或柱状,泥砂质结构,中厚层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层中夹少量泥岩,采取约率60%,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9c-1)层强风化泥岩,黄褐色,岩体基本风化成土状,局部层理可见,层中夹少量中风化岩块,手掰或水浸易散,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19c-2)层中风化泥岩,黄褐~褐红色,岩芯呈块状或柱状,泥质结构,裂隙较发育,岩芯主要呈柱状、碎块状,局部夹少量碎屑状,分布于场地南侧局部地段;

(20a-1)层强风化泥岩,黄褐色,岩体基本风化成土状,局部层理可见,层中夹少量中风化岩块,手掰或水浸易散,分布于场地北侧局部地段;

(20a-2)层中风化泥岩,黄褐~灰褐~灰色,岩芯呈块状或柱状,泥质结构,岩芯主要呈柱状、碎块状,局部夹少量碎屑状,分布于场地北侧大部地段,局部地段该层中夹粉砂质泥岩;

(20a-2s)层强~中风化泥岩,灰色,节理裂隙极发育,多呈碎屑状,手捏或水浸易散,分布于场地中部地段;

(20b-2)层中风化泥质砂岩,黄褐~灰色,泥砂质结构,岩芯破碎,呈短柱状、块状,场地北侧局部分布;

(g)层孤石,主要为石英砂岩、硅质岩、灰岩孤石,直径大于30cm,场地南侧局部地段分布;

(0)层溶洞,全充填黏性土,褐红~褐黄色,呈湿、软~硬塑状,层中不均匀夹有碎石,场地南侧岩溶分布区大部分揭露该层;

(0-0)层溶洞,无充填,掉钻,场地南侧岩溶分布区局部地段揭露该层;

(0-1)层水域,场地中部有一处沟塘。

三、场地地层物理力学参数及抗剪强度指标

1、场地地层的承载力、压缩模量指标建议值列于下表:

表1

地层编号

岩土名称

承载力

fak(kPa)

压缩模量

Es(MPa)

1-1

杂填土

1-2

素填土

1-3

淤泥质粉质黏土

6-1

粉质黏土

135

6.0

6-2

170

7.0

10-1

220

9.5

10-2

360

12.0

10-2a

黏土夹碎石

380

13.5

10-2b

块石、碎石夹黏土

400

E0=26.0

10-2d

粉质黏土夹粉土

210

9.0

13-2a

含碎石红黏土

230

E0=21.5

13-2b

165

E0=18.0

17a-1

强风化泥质硅质岩

450

E0=45.0

17d-1

强风化泥岩

370

E0=43.5

17e-1

强风化炭质泥岩

350

E0=43.0

17e-2

中风化炭质泥岩

fa=700

18a-2

中风化灰岩

fa=3800

18c-1

强风化石英砂岩夹泥岩

600

E0=48.0

18d-2

中风化炭质灰岩

19a-1

700

E0=50.0

19a-2

中风化石英砂岩夹泥岩

fa=2500

19b-1

强风化细砂岩

500

19b-2

中风化细砂岩

fa=1800

19c-1

19c-2

中风化泥岩

fa=800

20a-1

E0=44.0

20a-2

fa=850

20a-2s

强~中风化泥岩

fa=600

20b-2

中风化泥质砂岩

2、基坑开挖支护设计抗剪强度指标建议值列于下表:

表2

重度

γ(kN/m3)

内聚力

C(kPa)

内摩擦角

φ(°

18.5

10

18

18.3

15

9

17.0

12

6

25

19.1

29

14

19.5

32

19.8

38

16

40

17

21.0

41

20.0

31

28

42

20.5

39

37

21.5

50

20

16

45

3、岩层抗剪强度指标建议值列于下表表3

项目

及名称

室内试验

建议参考值

单轴抗压强度frc(MPa)

重度γ(kN/m3)

结构面抗剪强度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φe(°

内摩擦角¢(°

粘聚力C(kPa)

17e-2中风化炭质泥岩

0.50~4.37

24.0

47

18a-2中风化灰岩

64.83~126.89

26.9

35

130

70

18d-2中风化炭质灰岩

39.50~140.24

26.5

19a-2中风化石英砂岩夹泥岩

25.88~150.0

26.0

85

62

19b-2中风化细砂岩

6.53~37.10

25.5

100

65

19c-2中风化泥岩

0.73~3.79

22.2

21

52

20a-2中风化泥岩

0.50~14.00

23

55

20a-2s强~中风化泥岩

22.0

43

20b-2中风化泥质砂岩

12.27~47.89

26

75

60

4、隧道围岩分类、土石等级划分表表4

隧道围岩分类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GB50307-2012

TB10012-2007

等级

分类

松土

普通土

硬土

软质岩

坚石

次坚石

四、钻孔灌注桩设计参数

拟建车站底板埋深在自然地面下约24.31米,2号线南延线基底将置于(13-2a)层含碎石红黏土、(13-2b)层含碎石红黏土、(17a-1)层强风化泥质硅质岩、(17d-1)层强风化泥岩、(17e-1)层强风化炭质泥岩、(17e-2)层中风化炭质泥岩、(18a-2)层中风化灰岩、(18c-1)层强风化石英砂岩夹泥岩、(18d-2)层中风化炭质灰岩、(19a-1)层强风化石英砂岩夹泥岩、(19a-2)层中风化石英砂岩、(19b-1)层强风化细砂岩、(19b-2)层中风化细砂岩、(19c-1)层强风化泥岩、(19c-2)层中风化泥岩、(20a-1)层强风化泥岩、(20a-2)层中风化泥岩、(20a-2s)强~中风化泥岩、(20b-2)中风化泥质砂岩和可能存在的(0)层及(0-0)层溶洞之中。

29号线光谷站基底将置于(20a-2)、(20a-2s)中。

2号线南延线拟建车站结构底板下分布有(0)层溶洞土呈软~硬塑状及(0-0)无充填溶洞,建议对溶洞土进行换填或注浆处理,对无充填溶洞进行注浆或灌注混凝土处理,其余各层岩土力学强度均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可共同作为拟建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

鉴于拟建车站基底持力层种类较多,地基均匀性差,为避免产生差异沉降,建议在基底下铺设一定厚度的混凝土缛垫以协调差异沉降。

29号线拟建车站均位于岩层中,基底各岩层土力学强度均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可共同作为拟建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

拟建车站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地层多为岩层、老黏性土及红黏土,为相对隔水层,但上部滞水仍会沿地下室外墙侧壁下渗,对地下构筑物形成较大的浮托力。

另2号线南延线拟建场地亦可能存在岩溶裂隙水,其具体水位值于后期的岩溶专项勘察中确定,总体而言拟建车站应进行抗浮设计,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设计参数如下:

钻孔灌注桩设计参数建议值表表5

抗浮桩

侧摩阻力特征值

qsia(kPa)

端阻力特征值

qpa(kPa)

34

550

1000

140

4300

57

800

3000

120

2400

1300

1450

20c-2

中风化钙质泥岩

90

1800

注:

1、黏性土的抗拔系数建议值取0.70,强风化岩层抗拔系数建议值取0.80,强~中风化岩层抗拔系数建议值取0.85,中风化岩层抗拔系数建议质取1.0。

2、抗浮桩设计参数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提供。

3、抗浮设计水位建议取场地室外地面整平标高。

五、结论

1、拟建车站地貌单元属剥蚀堆积垅岗状平原,相当于三级阶地,地势起伏较大,地面标高在33.98~49.49m之间变化。

场地区域地质稳定,较适宜工程建设。

2、2号线南延线基底将置于(13-2a)层含碎石红黏土、(13-2b)层含碎石红黏土、(17a-1)层强风化泥质硅质岩、(17d-1)层强风化泥岩、(17e-1)层强风化炭质泥岩、(17e-2)层中风化炭质泥岩、(18a-2)层中风化灰岩、(18c-1)层强风化石英砂岩夹泥岩、(18d-2)层中风化炭质灰岩、(19a-1)层强风化石英砂岩夹泥岩、(19a-2)层中风化石英砂岩、(19b-1)层强风化细砂岩、(19b-2)层中风化细砂岩、(19c-1)层强风化泥岩、(19c-2)层中风化泥岩、(20a-1)层强风化泥岩、(20a-2)层中风化泥岩、(20a-2s)强~中风化泥岩、(20b-2)中风化泥质砂岩和可能存在的(0)层及(0-0)层溶洞之中。

建议对溶洞土进行换填或注浆处理,对无充填溶洞进行注浆或灌注混凝土处理,其余各层岩土力学强度均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可共同作为拟建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

鉴于拟建车站基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