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Word文件下载.docx
《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精心设计,制定有效教学目标
1、设置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要考虑的问题
第一,考虑学科课程目标,如小学科学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的过程和方法,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制定科学教学目标时,就要考虑科学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第二,考虑当前的教学任务适合为本学科三类目标中哪些类型的目标服务;
第三,因为除了符号和事实性知识可以在短时内掌握之外,系统知识、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学习都需要经过若干阶段,因此,不仅考虑目标类型,还应考虑每一目标实现所处的学习阶段。
第四,还应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考虑目标的可行性。
2、在教学目标制定和叙述上的要求
(1)目标要全面、具体、适宜、具可测性。
全面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三维目标;
具体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具体目标,确定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看了之后明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会做什么;
适宜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考虑学生的发展性等。
(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结果,应该用学生学习后能说什么或能做什么来陈述,尽量避免用“知道什么”、“理解什么”等含糊的词语来陈述目标。
(3)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在目标的陈述中,学生一词应省略。
不能出现“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会做什么”这类句式,因为这类句式中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同时又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制定好全面、具体、适宜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有效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维目标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块、三种类型。
不是要在原来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再加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者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
就像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
因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
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
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起的,最总指向人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标准
(1)明确。
要把目标描述清楚,不能模棱两可。
(2)恰当。
课时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做到起点要准,落点要实,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3)具体。
课时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情境、标准的表述要明确,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尽量具有可测量性、可操作性。
(4)完整。
课时教学目标能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出发,对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领域的要求进行科学整合与选择,利于学生和谐、主动发展。
台湾学者郭玉生认为,教学目标应包括:
行为主体
行为方式和情境
行为结果等因素。
行为主体——指谁来完成教师所预期的“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是指学生(一般可省略),必要时也可以借助教学活动的其他参与者(如教师、其他同学)的辅助来完成。
行为方式和情境——指为达成“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的教学预期,师生双方需要作出的行为或必须具备的教学情景或教学条件。
通常以行为动词叙写,如“感受、体验、探索、预测、猜想、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
如上述目标中的“折、剪、拼等实践操作活动,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学习活动”即是。
行为结果——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所要获取的效果。
即“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
如上述目标中的“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名称,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图形的变换;
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交往、合作的意识。
”
(三)表述方式范例。
【案例4】《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1)通过折、剪、拼等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2)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名称,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图形想象能力。
(4)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和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行为主体——学生。
行为方式和情境——如“折、剪、拼等实践操作活动,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学习活动”即是。
行为结果——如“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案例5】《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三年级上册)
1、通过摸一摸,围一围、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知道(或者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2、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5、制定教学目标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要随时监控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骤,使其紧紧围绕目标,能及时、清醒地判断每一项目标的达成度。
切忌“写归写,做归做”。
(2)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目标。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情感目标应当经常考虑: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如何组织学生探索,鼓励学生创新?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如何使他们愿意学,喜欢学,对数学感兴趣?
如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如何引导学生善于与同伴合作交流,既能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又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如何让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并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如何帮助学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的词语
乐于合作、积极参与、锐意进取
喜欢、喜悦、自信心
尊重、敢于质疑
责任心
坚强意志
良好习惯
……
日常备课时,一般情况老师们会从教参上把目标原封不动抄写下来或者很随意地设定。
有一位语文在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时是这样写的。
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严监生吝啬鬼的特点。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增强学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第一个目标用语模糊不清,“把握”指的是什么具体要求,不甚明了,“体会”是内化的过程,没有外显的表现,两者显得“很假”;
第二个目标“培养……能力”如同在写课程标准,显得“很大”;
第三个目标很不明确,读者误以为要通过一节课学习对所有的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显得“很虚”。
如何让教学目标的制定语言规范、准确呢?
一、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描述,指示要明确。
“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学习中的变化结果,而不是教师的行为。
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尽量少用“指导”、“培养”、“教育”等词来陈述。
这些词语都表示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学习的行为。
陈述教师行为和学生学习的行为是不同的。
前者是检查教师做和没做,后者是检查学生会不会做,能不能做。
用“指导”、“培养”、“教育”等教师行为的词语陈述教学目标的话,即便教师做了,学生方面“会不会”、“能不能”还是一个未知数。
教学目标强调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行为发生了与教学目标的规定相应的变化,才能算是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如《临死前的严监生》这样修改:
(1)能结合文中的注释和上下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读描述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发挥想象,说、写一段话,并人人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的内容。
(3)猜一猜严监生日常看似矛盾的行为,有阅读《儒林外史》的兴趣。
每一个目标的主语都是学生,学生能“结合文中注释和上下文说出词语的意思”,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的内容”,学生能“揣摩严监生的内心活动,说写一段话”等等。
这样的修订,用语明确,易于把握,更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实效,避免给课堂教学带来随意性。
二、从可检测的角度去表述,操作性要强
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是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学生具体的学习结果,它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的特点。
尽可能不使用或少使用“理解”、“领会”这一类含混不清的词语。
如说“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不如说“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最好是直截了当点明学会什么字、什么词、什么句,背诵哪段话、围绕某个意思写几句话或一段话等等。
如略读课文《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可以为:
(1)识记7个生字“蚱、嗡、啃、樱、蚌、嘟、倭、瓢”,了解方言“倭瓜”所指植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我”在园中的趣事及描写园中景物自由快乐的语段。
(3)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之美,产生阅读她的其它作品的愿望。
这样的表述目标可操作性强:
“识记7个生字”指向性明确。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我在园中的趣事及描写园中景物自由与快乐的语段”。
清晰明了,利于操作和检测。
再以人教版三(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为例,这篇课文可分两课时完成。
两个课时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有鲜明的课时特征,由浅入深,螺旋上升,操作性很强。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①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裸露、各式各样”等词语,部分词语能说出意思。
②读通课文,能根据提示的词语,说出课文的大概内容。
③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①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小村庄美丽及消失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内容。
②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③发挥想象,围绕“我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写几句话,说明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综上所述,教学目标表述主语是学生,应该多采用确定的可以测量的语词表述,少用“揣摩”、“掌握”、“体验”等不便操作和教师观察测量的语词,即使必须使用时,也尽量与可操作的语词结合起来。
第三章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技能的训练
第一节确定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指导控制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相应的自主、合作学习,达到目标。
可以说,目标达成度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好。
也就是说,准确、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1.有效的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统一、整合地实现教学目标
新课程要实现学生全面、终身的发展;
倡导给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给学生主体生动、活泼的发展空间。
新课程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
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
行为观上,全面依靠学生。
新课程的这种价值取向决定新课程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维的课程目标。
在这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构建的三个侧面。
以数学学科为例。
数学课程标准在叙述数学课程目标时将这三个侧面十分恰当的渗透、融合在一起,并细化为:
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
以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数学课程目标的叙述。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将学科课程的目标分别设计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独立的三个部分来操作。
事实上,任何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必须让学生亲历一系列学习活动,去感受和理解这种知识产生与发展并从中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学会学习,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智能。
这些活动使学生领会知识与技能的意义,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成功的喜悦,习得正确的态度,受到价值观的教育和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同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又寓于知识的学习,寓于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
在具体教学的设计和操作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课程实施中那种过多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实现的行为。
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操作时要同时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维目标的实现。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数学教师特别要注意进一步认识数学的教育价值,将共同价值观向学科价值观转换渗透,拓展学科育人价值。
许多教育专家在讨论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实现的问题时,强调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关注人的终生发展。
应该自觉强化数学课程教学的教育意识,强化数学课程教学的教育性,牢固确立数学课程具有育人功能的观念,消除目前在我国教育中一定程度存在的教书而不育人、授业而不传道的现象。
学科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应该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深刻把握之上。
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是在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的过程中、基础上对人的价值引导,离开真理的力量,学科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就失去了可依托的载体,这是学科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特点所在。
在学科课程发挥育人功能方面,不存在统一的模式和方法,要因教学内容而异,结合学科课程自身的特点予以精心设计。
曾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校长和美国联邦教育署长的欧内斯特·
L·
博耶(Ernest·
Boyer)在谈到教师教育时曾经指出:
“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修专业将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本学科所要考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
本学科所包含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是什么?
本学科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是什么?
……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会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专业。
”[1]博耶的观点,对我们深入探索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和艺术,应当也是有所启迪的。
2.知识、技能目标仍是课程基本的、基础性的目标
在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中,三维目标统一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素质形成、提升。
新课程并不忽视知识的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基础,这是因为知识与能力、素质不是简单的对立或包含关系,知识是能力发展和素质提升的基础,智力、能力与素质是在知识掌握、建构、内化、运用的过程中获得的。
能力、素质均不是某种可以独立出来加以单独训练的实体,素质随着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增强潜移默化地提高。
知识目标为课程基本的、基础性的目标。
但“基本”、“基础”并不等于“核心”,更不是“唯一”,知识要转化为智慧素质、道德素质、情感素养更多地还要在实践中去形成,在活动中造就。
三维目标均围绕学生的发展与素质的生成而展开,服务于和服从于人的全面、充分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离开了具体而生动、鲜活的教学活动与过程,无论是知识目标,还是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都无法实现,活动与过程是三维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与机制。
3.灵活的、又有侧重的提出目标的要求
对于具体的教学,具体的数学学习内容,我们不可能同时,花同样的气力落实数学课程目标中的四个方面。
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有的教学内容易于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我们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的重点。
例如在第一学段统计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历统计的全过程,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
有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具有强烈的情感态度倾向,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应当着重进行“情感与态度”的教育。
当然对于一些“中性”的学习材料也不用硬性附加思想标签。
总之,应当在全面达成目标的策略思想的指导下,有侧重,有计划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落实数学的课程目标。
当然,多维目标落实时不可能是共时的。
一般说,“知识与技能”目标往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
“数学的思考”、“解决问题”的目标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习得;
而“情感与态度”更需要长时间的熏染、积淀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才能达到。
4.注重内隐和生成性目标在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传统课程认为,课程是知识的载体,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学科知识,课程就是教材;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
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教学变得机械、单调、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
正如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说的: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的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外在信息,而是依据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的直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
课本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调整的过程。
因此知识可以看作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
教师也应当把自己独特的理解、独特的感悟、个人的人生阅历和体验融汇到我们的课程中去。
由此,新课程认为课程也是师生主体建构的产物。
它应当依据师生所在地区的社会生活实际、自然资源实际、学生生活经验实际而决定,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
长期以来,追求学习目标应具有外显性、可测度性的“行为目标取向”曾成为一种时尚。
“行为目标”虽然具有可操作性与明确性等优点,但他并不完全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
当我们更加注意受教育者个性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时,将教学目标仅仅定格在一些外显的行为上时,就会发现忽视了那些更为重要的关系到学生人格层面,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德因素。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态度倾向,思维方式与想象活动,感悟与自我意识发展,领略到难以言传的“缄默知识”,是不能归结为一种完全可以看到的、可测定的“行为”。
而这一切是我们价值目标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把课程和教学目标分为两类陈述:
一类主要是“知识与技能”领域的终结性目标,一类是“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领域的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应当看到,课程与教学目标虽然有“规范”和“统一”的一面,但他同时具有“生成”和“灵动”的一面。
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学生凭借自身的经验与体验对所学课程的解读而产生多义性,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对话碰撞产生出“意义”的新意性。
在新课程的课堂里,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获得“解放”而更加自由,随着他们生命活力和创造潜能的激发,一些新的目标就会引发和生成出来。
而这种非预期目标的产生,应当说更有意义。
第二节叙写教学目标
在教学准备中,叙写教学目标是使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结果的体现,是选择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整合课程资源,设计教学程序的基础。
1.课程目标是分层次陈述的
课程目标是分三个层次陈述的:
第一层。
由国家制定教育方针。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专家参与)制定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目标。
第二层。
由专家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目标制定学科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段课程目标,再根据学段目标制定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
第三层。
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学段的学习领域课程目标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落实。
2.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
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
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用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
3.陈述教学目标四要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认为,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
行为主体、行为、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目前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由于课程目标的检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