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报告反射实验和极化波的产生及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7701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报告反射实验和极化波的产生及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报告反射实验和极化波的产生及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报告反射实验和极化波的产生及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报告反射实验和极化波的产生及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报告反射实验和极化波的产生及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报告反射实验和极化波的产生及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

《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报告反射实验和极化波的产生及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报告反射实验和极化波的产生及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报告反射实验和极化波的产生及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

同组人:

成绩:

实验日期:

2013年5月21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

实验一:

反射实验

实验目的

熟悉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DH926B型微波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实验设备与仪器

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

DH926B型微波分光仪

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

金属板

实验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如图所示,平行极化的均匀平面波以角度θ入射到良介质表面时,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可用下列式子表示为

E+

Et

E-

θ'

'

θ

z

x

H+

H-

Ht

平行极化波的斜入射示意图

实验内容与步骤

系统构建时,如图1,开启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

DH926B型微波分光仪的两喇叭口面应互相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0-180刻度处。

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拉起平台上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后放下,即可压紧支座。

反射全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90-90这对刻线一致,这时小平台上的0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

将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提供的USB电缆线的两端根据具体尺寸分别连接

图1反射实验

到数据采集仪的USB口和计算机的USB口,此时,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的USB指示灯亮(蓝色),表示已连接好。

然后打开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红色),将数据采集仪的通道电缆线两端分别连接到DH926B型微波分光仪分度转台底部的光栅通道插座和数据采集仪的相应通道口上(本实验应用软件默认为通道1)。

最后,察看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的“等幅”和“方波”档的设置,将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的“等幅/方波”设置按钮等同于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的设置。

转动微波分光仪的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刻度处,这刻度数就是入射角度数,然后转动活动臂在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的表头上找到一最大指示,此时微波分光仪的活动臂上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是反射角度数。

如果此时表头指示太大或太小,应调整微波分光仪微波系统中的可变衰减器或晶体检波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做此项实验。

入射角最好取30°

至65°

之间,因为入射角太大或太小接收喇叭有可能直接接收入射波。

做这项实验时应注意系统的调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采集过程中,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的USB指示灯连续闪动(蓝色),表示采集过程正在继续。

应用软件屏幕上的信号灯颜色也随着实验的继续进行红色、绿色切换。

您需要顺时针匀速转动DH926B型微波分光仪的活动臂,随着活动臂的移动,采集点数依次增加,当您停止移动活动臂,绘图框会保持原来的状态直到您再次开始移动活动臂。

这个过程中,您便可在绘图框中实时观察到信号变化(如图10)。

当采集过程中的已采集的脉冲变化等于您在进入采集过程界面之前设定的采集点数时,屏幕上会出现“此次采集完毕”的采集结束

实验结果及分析

记录实验测得数据,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入射角50,反射角50,参数129。

129可能是参考相位不同

入射角60,反射角60,参数61.

匀速转动DH926BD的转盘

入射角50,匀速转动晶体检波器臂,反射角50,参数60

快速转动转动DH926BD的转盘,入射角40,反射角40,参数41

快速转晶体臂

(1)、从总体上看,入射角与反射角相差较小,可以近似认为相等,验证了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2)、由于仪器产生的系统误差无法避免,并且在测量的时候产生的随机误差,所以入射角不会完全等于反射角,由差值一栏可以看出在55度左右的误差最小。

越向两边误差越大,说明测量仪器在55度的入射角能产生最好的特性。

(3)、转动晶体臂和转动DH926BD的转盘产生的图形,形状基本相同,但转动晶体臂的图像不好。

转动DH926BD的转盘的图型较为圆滑标准.

(4)、曲线的幅值一转动速度有关,转动越快越陡峭,而且也越形象,美观。

(5)、转动的快慢还影响图形的周期.越快周期越小.

●误差分析:

1.仪器误差:

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不能调到绝对的水平和垂直,因此也得不到绝对的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

反射金属板不是绝对的平面,也影响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人为操作误差:

操作仪器时,读数时都会存在一定误差

3.周围仪器发射电磁波影响误差:

影响电流表示数,也就影响电流极大是的反射角大小。

4.由于误差较小,在允许范围内。

5.数据测的较少,应该多次几组。

实验心得体会

做了本次实验,验证了的电磁波是符合反射定律的.同时熟悉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DH926B型微波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起初做的实验,并不满足反射定律,入射角50,反射角50,参数129。

129可能是参考相位不同.之后的实验室满足的.在实验中还发现,曲线的幅值一转动速度有关,转动越快越陡峭,而且也越形象,美观.转动的快慢还影响图形的周期.越快周期越小.

实验中注意方式方法的同时,更要注意细节,因为往往一场战争就输在你的不小心扔了一枚钉子,注意细节固然重要,但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通过做这样的实验,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研究一些未知的东西。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钻研,不怕困难,敢于尝试一些新鲜又富有挑战的任务,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水平,积累经验,丰富学习生活。

实验二:

极化波的产生/检测

了解极化波的产生与检测方法

半透板

DH30003型栅网组件是由两个栅条方向相差90°

的栅网组成。

栅网(见图16)是在一金属框架上绕有一排互相平行的金属丝,以反射平行金属丝的电场,DH30003型栅网组件与本厂的DH926B型微波分光仪组合使用可获得圆极化波。

波的极化是用以描述电场强度空间矢量在某点位置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无论是线极化波、圆极化波或椭圆极化波都可由同频率正交场的两个线极化组成。

若他们同相(或反相)、等幅(或幅度不等)其合成场的波认为线极化波;

若它们相位相位差为90°

,即△φ=±

90°

,幅度相等,合成场波为右旋或左旋圆极化波;

若它们相位差为0〈△φ〈±

,幅度相等(或幅度不等),合成场波为右旋或左旋椭圆极化波。

图17是用栅网组件实现波极化的原理图。

图16DH30003型栅网组件

图17栅网实现波极化的原理图

Pr1为垂直栅网,Pr2为水平栅网,当辐射喇叭Pr0转角45°

后,辐射波的场分为E∥与E⊥两个分量,Pr1则反射E⊥分量,而E∥分量透过垂直栅网被吸收;

Pr2则反射E∥分量,而E⊥分量透过水平栅网被吸收。

这是转动接收喇叭Pr3,当Pr3喇叭E面与垂直栅网平行时收到E⊥波。

经几次调整辐射喇叭Pr0的转角使Pr3接收到的|E∥|=|E⊥|,实现了圆极化的幅度相等要求。

然后接收喇叭Pr3在E⊥与E∥之间转动,将出现任意转角下的|Eα|≤|E∥|(或|E⊥|)。

这时改变Pr2水平栅网位置,使Pr3接收的波具有|Eα|=|E∥|=|E⊥|,从而实现了E∥与E⊥两个波的相位差为±

,得到圆极化波。

由于测试条件所限,|Eα|与|E∥|、|E⊥|不可能完全相等,Pr3转角0°

~360°

时,总会出现检波电压的波动,这时虽有Emin/Emax∝

≥0.93,即椭圆度为0.93。

可以认为基本上实现了圆极化波的要求。

如图45,使DH926B型微波分光仪两喇叭口面互成90°

,半透射板与两喇叭轴线互成45°

,将读数机构通过它本身上带有的两个螺钉旋入底座上相应的旋孔,使其固定在底座上。

将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提供的USB电缆线的两端根据具体尺寸分别连接到数据采集仪的USB口和计算机的USB口,此时,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的USB指示灯亮(蓝色),

图18栅网实验

表示已连接好。

然后打开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红色),将数据采集仪的通道电缆线两端分别连接到DH926B型微波分光仪接收喇叭的光栅通道插座和数据采集仪的相应通道口上(本实验应用软件默认为通道3)。

首先,将垂直(或水平)栅网Pr1插在平台上,另一个与之垂直的栅网——水平(或垂直)栅网Pr2插在读数机构上,用我们提供的钢板尺测量一下半透射板到两个栅网的距离,调整读数机构直至半透射板到两个栅网的距离相等。

然后,将辐射喇叭Pr0旋转45°

后,先用我们提供的全吸收板挂在水平(或垂直)栅网前,将其遮挡,开启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

如果遮挡的是水平栅网,将接收喇叭Pr3口面平行地面放置;

如果遮挡的是垂直栅网,将接收喇叭Pr3口面垂直地面放置。

适当左右调整未被遮挡的栅网观察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表头指示,使表头指示取得原指示附近的最大值,此时,将栅网下支柱的拨棍螺钉旋紧,并记录下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表头指示。

此后,将全吸收板从水平(或垂直)栅网前取下,将其挂在另一个栅网——垂直(或水平)栅网前,将其遮挡,接收喇叭Pr3口面放置同上。

适当左右调整未被遮挡的栅网观察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表头指示,使表头指示取得原指示附近的最大值,对比此时的最大值和您之前记录的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表头指示值,若不相同,适当改变辐射喇叭Pr0的角度。

然后,重复以上字体加粗的步骤。

最终的结果是要使得此时的最大值和您之前记录的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表头指示值相同,调整好后,旋紧栅网下支柱的拨棍螺钉。

接着,取下全吸收板,旋转接收喇叭Pr3口面,使其分别处于与地面水平、垂直状态,观察数据采集仪表头指示,应使两个指示值基本相同,才能满足圆极化波|E∥|=|E⊥|的要求。

若两次表头指示不同,适当调整辐射喇叭Pr0的角度,务必使两个指示值基本相同,方能实现圆极化的幅度相等要求。

最后,改变Pr2水平(或垂直)栅网位置,使接收喇叭Pr3接收的波具有|Eα|=|E∥|=|E⊥|,此时,旋转接收喇叭Pr3到任意角度,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表头指示值基本相同,从而实现了E∥与E⊥两个波的相位差为±

在适当调整Pr2水平(或垂直)栅网位置后,点击“开始采集”按钮,选择“开始新的采集”按钮,顺时针或逆时针(但只能沿一个方向)匀速转动接收喇叭Pr3,在显示屏上通过采集的图形观察接收喇叭Pr3在任意角度时的幅度变化,若差别很大,需要重新调整Pr2水平(或垂直)栅网位置,然后重新开始采集工作,直到采集的图形幅度变化不明显为止,此时,得到圆极化波。

记录实验测得数据,观察极化波的产生与检测

脉冲通道选:

通道3。

两次垂直(或水平)栅网前的最大值都在3.8V附近

第一次实验结果:

波动比较大,存在严重的误差!

但实验准备工作都正确。

错误原因不明。

第二次,多测了几个周期的,结果仍然不对,经老师检测,可能仪器线路问题

其他组的理想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两个相位相差90度,振幅相等,空间上正交的线极化波可合成一个圆极化波,反之亦成立.

由图可以看出,此合成波为圆极化波,在空间各点的幅值相等。

但是由于各种不定因数的影响实验所得数据存在一定误差:

1.仪器误差:

2.人为操作误差:

3.周围仪器发射电磁波影响误差:

由于误差较小,在允许范围

4、要保持匀速转动,才能有比较理想的结果。

通过本次试验,我了解极化波的产生与检测方法,两个相位相差90度,振幅相等,空间上正交的线极化波可合成一个圆极化波,.

但本次试验不是很成功,也不知道错误原因,经老师排查错误之后,还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分析原因,可能是产生的圆极化波空间上不对称,因为我测得两次垂直(或水平)栅网前的最大值都在3.8V附近,其他线路连接均正常,而且,在转动晶体臂的时候,产生晃动也会影响实验结果,同时,不匀速转动也会带来实验误差.

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因为我们的知识终究要运用的到实际中去,真正的学以致用.通过一些小的实验,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既增长了见识,又积累的经验.这样的设计,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夯实基础,善于总结和发现,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要不断积累和总结,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