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7690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docx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docx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

第一章 基础现状

近年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内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同时,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经济圈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成就

   

(一)经济总体实力显著提高。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12亿元,占全省35.8%;公共财政收入1193亿元,占全省29.4%;固定资产投资10070亿元,占全省3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1亿元,占全省36.6%。

2012年,除莱芜外,区域内6个市地区生产总值均过千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过百亿元。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粮食产量达到2260万吨,占全省42.2%。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293亿元,占全省36.4%。

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429亿元,占全省37.2%。

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5∶51∶41.5。

   (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区域内铁路、公路及济南国际机场的运输能力不断增长,滨州港2个3万吨级码头及附属工程达到靠泊条件,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相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

拥有东平湖、雪野湖等大型水源地和南水北调、西水东调主干线,水网体系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能源、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

   (四)城镇化进程加快。

区域内济南、淄博2个特大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城镇化质量逐步提高,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统筹协调发展,城乡就业、基础设施、社会福利同步提高,初步形成大中小城市错落分布、梯次展开、体系健全、功能完善的城市群落。

2012年,城镇人口1795.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3.3%。

   (五)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01元,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逐年改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二、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明显。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地处山东腹地,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南接长三角,北临京津冀,与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相连,是山东半岛与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联结的重要门户,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在承接产业转移、配置生产要素、拓展经济腹地、提高综合实力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二)引领作用突出。

济南作为全省的政治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各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作用不断增强。

区域内集中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研发实力雄厚、创新能力较强;拥有各类高校数量占全省50%以上,其中济南拥有区内高校85%左右,为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三)产业基础良好。

区域内农业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服务业优势明显,目前已形成冶金(济南、莱芜、聊城)、新材料(淄博、泰安、莱芜、德州)、石油化工(济南、淄博、德州)、交通运输装备(济南、聊城、滨州)、新能源和生物技术(济南、德州)、旅游(济南、泰安、聊城)、商贸金融(济南)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核心区,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形成特色产业带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文化积淀深厚。

该区域是齐鲁文化重要发祥地,泰山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泉城文化、海洋文化相互影响、融合发展,历史名人辈出,拥有大量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人文自然资源,在文化底蕴上有着突出的竞争优势,便于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打响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圈。

   (五)融合氛围浓厚。

周边各市距离核心城市济南均在150公里以内,地理位置相接,人脉文化相通,经济联系密切,构成典型的环状城市群经济圈。

各市都把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机遇,主动融入,借力提高,共赢发展。

城市、企业、社会民间各层面的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产业协作、要素流动、经济文化交流等持续扩大,消费、旅游、运输等统一市场建设加快,区域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

三、制约因素

   

(一)中心城市规模小。

与目前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经济圈的中心城市相比,省会济南规模偏小、人口偏少、实力偏弱,缺乏足够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全省经济、文化、科技、人才、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凸显出来。

产业凝聚力和集聚辐射能力不强,成为制约经济圈加快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产业层次效益低。

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地方财政收支水平偏低。

一产比重较大,农民收入增长不快;二产集中度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三产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低,节能减排任务重,环境承载能力弱。

   (三)区域竞争压力大。

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原经济区、长株潭、成渝等区域发展势头强劲。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部一体化发展仍处于启动阶段,区域竞争能力弱,东西部生产力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四)政策机制建设滞后。

受行政区划和地方政策差异影响,区域内劳动力、资金、土地、产权尚未形成统一市场,生产要素流通渠道不畅,各市产业相似度高、互补性差,分工协作不密切,区域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推进措施不健全。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省会城市是全省发展水平和形象的集中代表,是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和龙头。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是加快聚集产业和人口、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地带,是促进我省中西部崛起的重要平台。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推进7市联动一体化发展,壮大中西部经济实力,在全省参与国内外竞争中发挥骨干作用,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城市群经济圈。

一、主要任务

   牢牢把握主题主线,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发挥圈内各市特色优势,以做大做强省会城市为龙头,以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增强城市辐射带动,推进资源要素整合,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南承沪宁、北联京津、东接半岛、西启黄河中上游的枢纽型城市群,争取建成发展活力充足、创新能力较强、产业素质较高、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经济圈,在带动中西部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发展目标

   ——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初步形成;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与全省保持同步,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加快。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9%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显著增强。

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差距缩小,确保与全省同步提前实现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骨干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区域现代产业体系。

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5∶50。

   ——城市功能明显强化。

省会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高。

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安全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区域“一小时生活圈”更趋完善。

各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分明、集约发展、运转高效的城镇体系。

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初步形成,单位GDP能耗和污染排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林木绿化率由目前的22%提高到27%;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全省领先、全国先进。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

教育、文化、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人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区域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区域发展更加协调,营商环境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高,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文明程度普遍提高。

力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建设成为连接沿海与广大中原地区发展的战略高地、全国一流的城市群经济圈。

三、指导原则

   ———坚持转变方式,促进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全面统筹,促进一体发展。

发挥省会优势,做强核心城市,带动周边发展。

突出发展特色,加强产业融合,强化分工协作,推进资源要素共享、基础设施共建、生态环境共治、发展成果共赢。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发展。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破解发展瓶颈,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多元推进,促进协调发展。

立足“省级推进、以市为主、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发挥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双重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强化经济纽带、市场联系和要素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坚持民生优先,促进和谐发展。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第三章 发展布局

   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和生态保护,按照“点上做大龙头率先突破、面上建设圈层整体推进、线上强化轴带互动互联”的原则,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方向明确、建设秩序规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空间布局

   按照“一个核心、两个圈层”展开城镇布局,加速城市产业聚集,加快培育增长极,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枢纽型城市群。

   

(一)做大做强省会城市。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树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建设新型的文明、舒适、便利、绿色、宜居的特大型城市。

以扩大城市规模为载体,以增强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为重点,以提高集聚辐射和带动区域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科技人才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总部经济聚集中心。

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高标准建设东部新区、西部新区、滨河新区。

保护和发挥泉城特色,加快南部山区绿色发展。

积极实施“北跨”战略,加快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拓展省会发展空间。

加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系统化网络化建设力度,提高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

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50万人以上。

   

(二)建设完善“两个圈层”。

按照大都市理念进行统一规划,按组团式思路培育卫星城,即以济南为中心,70公里为半径,包括济阳、商河、平阴、章丘、莱芜市区、齐河、禹城、临邑、肥城、邹平、泰安市泰山区和岱岳区等周边区域的紧密圈层;以150公里为半径,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滨州5市市区为节点的辐射圈层。

到2020年,力争淄博城区人口达到300万人以上,泰安、德州、聊城、滨州城区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

紧密圈层,构筑以服务业和人口聚集区为内核和中枢,制造业聚集区、生态旅游区和物流基地为外围和支撑的大济南都市区。

重点规划建设三大产业紧密协作区。

以济南高新区、章丘市、莱芜市为重点区域,建设东部先进制造业协作区;以南部山区、泰安市泰山区和岱岳区、东平湖片区和雪野湖片区为重点区域,建设南部文化旅游协作区;以济南黄河北地区和齐河、禹城、临邑为重点区域,建设北部产业转移承接协作区,并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形成“同城效应”,逐步向整个紧密圈层扩展。

  辐射圈层,依托综合交通走廊,形成城镇密集区,建设特色鲜明的城市连绵带。

支持淄博建成全省东西部融合发展的重要连接枢纽,支持泰安建设富有历史文化魅力和现代风尚的国际旅游名城,支持莱芜建设省会副中心城市,支持德州、聊城建成统筹跨越和生态低碳发展高地,支持滨州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

加强济南周边各市的规划建设对接和融合联动,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努力形成区域经济新高地。

二、产业布局

以重要交通干线为依托,中心城市为载体,资源整合为重点,加强分工和协作,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个高地、两条产业带”的产业布局,延伸区域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协作密切的区域产业体系。

(一)建设城市经济发展高地。

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发展服务经济、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一是服务经济发展高地。

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科技人才、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信息物流、会展旅游等资源优势,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和最佳旅游城市,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体系。

二是总部经济聚集高地。

大力发展信息咨询、资产评估、科技研发及各类商务中介等高智能人力机构,形成高端服务集聚区。

引进更多中外金融保险机构地区总部和结算中心,以及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研发总部、营销总部、管理总部入驻,提高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是新兴产业创新高地。

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中国软件名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等优势产业,加快形成自主技术、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优势。

四是产业分工协作高地。

着力发展高端产业、高端技术、高端产品,提高集成总装制造和价值链条高端比重,积极推进与周边各市合理分工与协作配套,壮大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区域整体实力提高,成为带动区域融合发展的“服务型”和“创新型”增长极。

(二)形成两条产业聚集带。

即滨淄济聊产业带和德济泰莱产业带,成为支撑经济圈发展的“十”字形发展轴。

滨淄济聊产业带。

依托胶济、邯济铁路以及济青、济聊高速公路和309国道构成的交通廊道,建成联动半岛城市群、向河北、山西等延伸辐射的产业带。

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建设泉城文化、齐文化、滨海生态、水城特色有机融合的旅游热线。

依托骨干企业,扩大品牌效应,把济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机械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食品医药基地;淄博建成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化学原材料生产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型建材冶金材料生产基地、纺织服装加工基地;聊城建成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及深加工基地、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全省重要的精细化工、纺织造纸、生物医药基地;滨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纺织家纺、油盐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全省重要的港口物流、汽车零部件、食品工业、滨海生态旅游基地,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要出海通道。

德济泰莱产业带。

依托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104国道等构成的交通廊道,加快发展壮大沿高铁产业带。

推进济南、泰安、莱芜旅游一体化,形成具有较高国内外知名度的“山泉”旅游基地,建设鲁中山水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区。

加快建设南部大通道,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把泰安建成全国重要的输变电设备产业基地、无机非金属材料基地和煤矿机械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与生物育种生产基地;把莱芜建成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和深加工产业基地、粉末冶金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全省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巩固提高德州粮棉生产和食品工业基地,积极承接省会城市、京津冀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建设全国重要的太阳能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纺织服装基地,全省低碳发展示范城市。

三、城乡统筹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方向,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一)增强城市承载能力。

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方向,扩大中心城市容量,增强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

一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市及城市间交通路网,统筹规划建设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率先解决济南交通拥堵问题,加快市内快速通道建设,加强交通监管,调整取消绕城高速收费区间,提高市内交通快捷通达能力,强化与区域交通的高效衔接。

二是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城市建设融资市场和经营市场。

塑造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和生态形象,保护传统文化,加强环湖沿河和城市生态带建设,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搞好济南西区智慧城市试点,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管理智能化。

三是增强统筹带动能力。

壮大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加大对困难县乡的支持力度。

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基本均等,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二)加快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调整优化村庄布局,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在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以城边村、园区周边村、经济强村为重点,积极稳妥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完善农村路网体系,提高等级标准,加强农田水利、农村沼气、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居住管理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加快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

  

(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的意见》(鲁发〔2012〕9号)要求,以市为单位整体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持续增强县域发展活力,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

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合理确定县域主体功能,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立足于区域一体化发展,按照产业分工,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方式,培植特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都市辐射型、外向经济型、资源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特色经济。

加强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的配套衔接,推动规模结构合理化、产业发展集群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城镇面貌特色化,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增强吸纳人口、带动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的能力。

第四章产业升级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巩固强化农业优势,拉长工业价值链条,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促进区域梯次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加快建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作紧密、竞争力强的区域产业体系。

  

一、提高产业竞争力  

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强化企业研发能力,提高设计、品牌、营销水平,实现加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持续扩大增加值比重,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一)加速新兴产业规模化。

以加速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集中发展特色和潜力突出的新兴产业,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1.新能源。

发挥国家级太阳能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的优势,扩大光热产品生产规模,加快中高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光伏产业发展水平。

依托优势产品,加快发展风电成套设备制造业。

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2.新材料。

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节约、绿色环保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氟硅材料、先进陶瓷、功能玻璃、玻璃纤维等产业,积极推进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扩大特色产品市场规模和竞争优势。

3.新信息。

依托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载体,加快建设山东通信技术创新科研基地,大力发展新一代网络和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以及高端软件产业。

发展高性能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电子、电子材料产业,发展工业控制、射频识别、物联网等领域应用电子产业,提高电子元器件区域配套能力。

4.新医药及生物。

抓好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载体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

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业,提高重点产品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推动生物农药和生物育种等产业加快发展。

  

(二)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化。

围绕增强产业竞争力,以产业集群化为方向,以重大建设项目为支撑,壮大核心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建设三大产业集群。

1.交通装备。

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举,重点发展重型货车、客车、农用汽车、专用车和改装车,尽快释放轿车生产能力,加快摩托车产能整合,推动实现宽领域、多系列、规模化生产。

延伸汽车产业链条,推动汽车零部件生产和出口基地建设。

提高航空制造及服务水平,形成飞机系列产品配套和服务产业。

2.机械装备。

以提高研发设计、核心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机床、电力装备等优势产品地位。

加快发展特色机械产品,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延伸机械加工产业链,培育和引进一批专业配套加工企业,建设配套产业发展基地。

  

3.纺织服装。

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设计开发,提高印染后整理水平,加快向产品系列化、高档化、艺术化的精深加工转变,促进棉纺、化纤、织布、印染、家纺、服装配套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三)促进传统产业基地化。

  

强化需求导向,加快转型升级,以特色产业和资源精深加工为突破口,以生产基地化为方向,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巩固和扩大传统产业优势。

1.化工。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精细化为方向,巩固有机化工原料优势,加快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精细化工门类齐全、产业集中度高的竞争新优势。

积极发展高加工深度的煤化工、氟化工产业,加快园区载体建设,积极推动区域化工产业集聚发展。

2.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

加快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点发展高附加值深加工系列产品,建设区域性不锈钢研发生产加工中心。

加强钢铁产业与下游产业的协作,发挥钢铁制造、能源转换和废物消纳处理等综合功能。

积极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新型合金材料,建设世界级铝、铜生产基地。

  

3.农副产品深加工。

利用区域内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支持发展生态、安全、绿色的食品加工业和生态造纸等优势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势产区与加工企业集中配套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建成我省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

充分发挥济南核心城市地位,扎实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带动提高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金融保险业。

强化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作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具有较强融资和国际结算能力,融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基金、融资租赁、货币经纪、财务公司、外汇等为一体,多功能、开放型、网络化的区域金融市场。

做强现有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类金融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推动区内城市商业银行优先在本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上市发展。

创新金融服务,加快发展汽车金融、消费金融等金融业态,着力发展网上金融和金融后台服务业务,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发中间业务市场,规范发展资金拆借和票据融资,提高外汇结售便利度,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规模。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实现小额贷款公司县域全覆盖。

(二)科技服务业。

充分发挥济南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教育、科技方面的优势,重点在生产性服务业、文化科技融合、智慧城市等应用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