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选线》习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7510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选线》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铁路选线》习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铁路选线》习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铁路选线》习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铁路选线》习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选线》习题Word下载.docx

《《铁路选线》习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选线》习题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选线》习题Word下载.docx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设计线的主要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线路走向的选择,同样的运输任务,采用大功率机车,可采用较大的坡度值,使线路有可能更靠近短直方向。

()

2、紧坡地段和缓坡地段的定线方法是相同的。

()

3、控制大中项目的设计阶断是初步设计。

()

4、对于工程简易的建设项目,可按施工设计一阶段设计。

()

5、铁路等级划分为四级。

()

6、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近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20Mt的铁路,在《线规》中规定为Ⅰ级铁路。

7、铁路的等级可以全线一致,也可以按区段确定。

如线路较长,经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运量差别很大时,就可按区段确定等级。

8、按正线数目可以把铁路分为单线铁路、双线铁路和多线铁路。

9、直通吸引范围是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力的区域范围。

10、划定吸引范围时,直通吸引范围可按等距离的原则划定吸引范围,即在此范围内运量通过的设计线要比其他径路运程短。

11、地方吸引范围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货物运价最低的原则来确定,无论直通吸引范围还是地方吸引范围都应该考虑上、下行的情况来确定。

12、计算牵引质量时,只考虑按列车在限制坡度上以机车的计算速度作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牵引质量。

13、在列车运行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每一车站中心划一横线,两站的斜线为列车在区间的运行线,斜率越陡,说明列车走行速度越高,走行时分越短。

()

三选择题

1、对铁路通过能力叙述正确的是:

A、铁路每年可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

B、铁路每昼夜可通过的列车数称为通过能力。

C、铁路每年单方向运送的货物吨数称为通过能力。

D、铁路每月可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

2、对铁路输送能力叙述正确的是:

A、铁路每年单方向通过的列车数。

B、铁路单方向每年运送的货物吨数。

C、铁路每昼夜单方向运送货物吨数。

D、以上答案均不对。

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牵引质量检算的限制条件()

A、起动条件

B、限制坡度条件

C、车站到发线有效长

D、车钩强度

4、在牵引质量检算中,新线设计中货物列车长度计算公式

其中q代表()

A、货车平均每延米质量

B、每辆货车平均净载

C、每辆货车平均总质量

D、单机牵引质量

31、铁路设计使用的最主要规范是:

A、技规B、线规C、牵规D、桥规

四、名词解释

1、旅客周转量

2、货物周转量

 

3、货运量

4、货运密度

5、货流比

6、货运波动系数

7、机车牵引性能曲线

8、列车运行阻力

9、单位阻力

10、制动距离

11、空走距离

12、有效制动距离

13、设计年度

14、通过能力

15、输送能力

16、直通吸引范围

17、地方吸引范围

五、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铁路设计使用的主要规程规范有哪些?

2、铁路运输生产量有哪些?

3、铁路设计为什么要引入设计年度?

4、牵引质量检算受哪些条件限制?

5、《线规》中规定哪些内容为各级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第二章线路平面和纵断面

习题二

一、填空题

1、线路平面由()和()组成。

2、线路曲线由()和()组成。

3、两相邻曲线,转向相同者称为(),转向相反者称为()。

4、外矢距是指从()到()点的直线距离。

5、圆曲线切线长公式是()

6、圆曲线全长公式()。

7、某既有曲线半径800M,通过该曲线的限制速度是()km/h。

8、夹直线长是指第一个曲线的()点到第二个曲线的()点间距离。

9、曲线限速公式是(),其中R的单位是()。

10、目前我国中速铁路采用的缓和曲线线型是()。

11、用两台或更多机车牵引的较陡坡度称为()

12、某变坡点左坡—2‰,右坡—7‰坡差是()。

13、《线规》规定:

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为()M,

Ⅲ级铁路为()M。

14、在线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设置的竖向圆弧称为()。

15、新建铁路的最大坡度,在单机牵引路段称为()坡度,在两台及以上机车牵引路段称为()坡度,其中最常见的为双机牵引,称为双机牵引坡度。

16、铁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保证行车()和()。

17、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按运量性质可划分为()吸引范围和()吸引范围。

18、作用于列车上的力有()、()、()。

19、《线规》规定:

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为()M,

20、在线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设置的竖向圆弧称为()。

21、新建铁路的最大坡度,在单机牵引路段称为()坡度,在两台及以上机车牵引路段称为()坡度,其中最常见的为双机牵引,称为双机牵引坡度。

22、某既有曲线半径800M,通过该曲线的限制速度是()km/h。

23、低速列车行驶于超高很大的曲线轨道,存在向()侧倾覆的危险。

24、线路的克服高度为线路上坡方向上升的高度,又称()。

1、线路纵断面是沿线路中心线所作的铅垂剖面展直后线路中心线的立面图,表示线路的起伏情况。

2、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中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主要指不脱钩、不断钩、不脱轨、不途停、不运缓与旅客乘车舒适等。

3、维修实践证明,夹直线最小长度在地形困难时,至少应不少于3节钢轨长度,即75米。

4、我国铁路普遍采用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为外轨提高法,外轨提高法是保持内轨高程不变而只抬高外轨的方法。

5、我国铁路普遍采用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为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

6、曲线半径越小,行车速度越高,则列车通过时离心力越大,所需设置的超高就越小。

7、欠超高和过超高统称为未被平衡的超高,未被平衡的超高对旅客的舒适度没什么影响。

8、铁路等级越高,客货运量越大,更需要有良好的运营条件和较低的运输成本,因此宜采用较大的限制坡度。

9、曲线半径大些对行车和工程均有利。

10、曲线半径越小,轮轨磨耗越严重。

11、新建或改建曲线可以采用任何大小的半径。

()

12、我国中速铁路采用五次抛物线的缓和曲线线型。

13、我国中速铁路缓和曲线直角坐标公式Y=X3/6Rl0()

14、缓和曲线越长对行车和工程越有利。

15、缓和曲线越短对行车越有利。

16、缓和曲线长度只要不短于《缓和曲线长度表》,选用任何值都可以。

()

17、一般情况下,曲线半径小,应采用较长缓和曲线。

18、一般情况下,曲线半径大,可采用较短缓和曲线。

19、某变坡点左坡—2‰,右坡—7‰,则坡差是-—5‰。

20、目前我国大量采用圆形竖曲线。

21、道岔因条件困难时布置在竖曲线范围内时,竖曲线半径在正线及到发线上不小于5000米。

22、竖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叠。

23、明桥可以设在竖曲线上。

( )

24、明桥面桥在困难条件下,允许设在反向曲线上,并应尽量采用较长的夹直线。

25、涵洞和道碴桥面桥可设在任何纵断面的坡道上。

(  )

26、明桥面桥应设在平道上,如果必须设在坡度上时,应有充分技术经济依据,坡度不宜大于4‰(  )

27、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半径固定的一段曲线。

28、我国铁路基本上是客货列车共线运行,行车速度不高,缓和曲线线形采用直线形超高顺坡的三次抛物线。

29、在线路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克服高度越大,燃料或电力消耗越多,行车时分越长,行车费用越高。

30、隧道不宜设在反向曲线上,必须设在反向曲线上时,其夹直线长度不宜短于一定的距离。

31、需要用足最大坡度路段的隧道,为了争取高度,一般应设计为单面坡。

(  )

32、隧道内的坡度不宜小于3‰,以利排水。

严寒地区且地下水发育的隧道,可适当加大坡度,以减少冬季排水结冰堆积的影响。

三、选择题

1、某变坡点左坡-2‰,右坡-7‰,则坡差是:

()

A、-5‰B、5‰C、-9‰D、9‰

2、目前国内较多采用的竖曲线线形是:

A、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B、圆弧形竖曲线

C、抛物线形D、以上答案均不对

3、曲线限速公式是()

A、6.9

B、4.3

C、6.9RD、4.3R

4、轮轨磨耗与直线接近的半径是:

A、大于400MB、大于800MC、大于1200MD、大于1000M

5、我国中速铁路缓和曲线线型是:

A、三次抛物线B、五次抛物线

C、七次抛物线D、半波正弦形缓和曲线

6、实设超高,《维规》规定,在单线铁路上,上、下行列车速度相差悬殊的地段,最大超高为()

A、150毫米B、125毫米C、90毫米D、110毫米

7、维修实践证明,夹直线最小长度在地形困难时,钢轨长度至少应不少于()米,每节钢轨标准长度按25米计。

A、25米B、50米C、75米D、70米

8、设计线路平面时,曲线半径的最大值确定为()

A、10000米B、8000米C、15000米D、12000米

9、相邻坡段的最大坡度差的规定值,是以保证列车()来制定的。

A、不脱钩B、不脱轨C、不断钩D、不颠覆

10、列车在下坡道上滑行时,最后能以限制坡度作等速运行而无需制动,这种坡度称为()

A、无害坡度B、有害坡度C、最大坡度D、最大无害坡度

11、对于桥涵路段的平面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为()

A、小桥和涵洞对线路平面无特殊要求。

B、特大桥、大桥宜设在直线上,困难条件下必须设在曲线上时应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

C、明桥面桥应设在直线上。

D、明桥面桥可以设在反向曲线上。

12、对于桥涵路段的纵断面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为()

A、涵洞和道碴桥面桥可设在任何纵断面的坡道上。

B、明桥面桥应设在平道上,如果必须设在坡度上时,应有充分技术经济依据,坡度不宜大于4‰

C、明桥面桥上可以设置竖曲线。

D、桥涵处的路肩设计高程,涵洞处应不低于水文条件和构造条件所要求的最低高度,桥梁处应不低于水文条件和桥下净空所要求的最低高度。

13、关于采用加力牵引坡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加力坡度可以缩短线路长度,可以大量减少工程,降低造价和缩短工期。

B、采用加力坡度,必然增加机车台数和能量消耗。

C、采用加力坡度,补机要在加力坡度的起讫站摘挂,增加列车的停站时分。

D、加力牵引采用重连牵引或补机推送中的何种方式,与牵引质量、车钩强度无关。

14、关于在曲线地段最大坡度折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设计坡度值和曲线阻力之和不大于最大坡度值时,此设计坡度不用减缓。

B、要注意既要保证必要减缓值,又不要减缓过多,以免损失高度,使线路额外展长。

C、减缓坡段长度不应短于200米。

D、减缓坡段长度没必要考虑圆曲线长度和货物列车长度。

四、名词解释

1、曲线超高

2、最小曲线半径

3、线间距离

4、限制坡度

5、变坡点

6、坡段长度

7、有害坡段

8、无害坡段

9、夹直线

五、问答题

1、最小夹直线长受哪些条件控制?

2、采用较小曲线半径会引起哪些工程费用增加?

3、采用较小曲线半径对运营有哪些影响?

4、如何选用曲线半径?

5、增加夹直线长有哪些方法?

6、《线规》缓和曲线长度表,考虑了哪些行车安全和旅客舒适条件?

7、对于缓和曲线长度表,何种情况下选用“一般”栏的数值?

8、竖曲线设置条件如何?

9、竖曲线为什么不应设在无碴桥上?

10、竖曲线为什么不应与缓和曲线重叠?

11、竖曲线为什么不宜于道岔重叠?

六、计算题

1、某曲线α=58°

34′,R=380M,l0=90M,求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缓和曲线总偏角δ0、缓和曲线切线角β0。

2、某曲线α=80°

00′,R=600M,l0=100M,ZH点里程DK10+101.12

求:

(1)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

(2)HY,QZ,YH,HZ点里程。

3、相邻两曲线交点间距离500M,JD1:

α=58°

34′,R=380M,l0=140M;

JD2:

α=22°

29′,R=500M,l0=90M,求夹直线长。

4、某曲线α=34°

20′20″,R=800M,l0=90M,ZH里程DK12+101.12求:

(1)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

(2)缓和曲线总偏角δ0、缓和曲线切线角β0

(3)HZ点里程。

5、某曲线α=20°

32′20″,R=400M,l0=90M,

(1)切线长T,曲线长L

(2)缓和曲线总偏角δ0、缓和曲线切线角β0

(3)若ZH点里程为DK11+903.19,求HZ点里程。

6、某变坡点左坡+6‰,右坡-3‰,Ⅰ级铁路,变坡点里程DK1+320,

已知DK1+100的标高,H=145.67m。

(1)TSH,KSH,ESH

(2)DK1+300,DK1+320处设计标高。

7、某变坡点折点标高141.12m,左坡+5‰,右坡-3‰,变坡点里程DK10+240,Ⅱ级铁路。

(1)TSH,KSH

(2)DK10+100,DK10+250,DK10+300处设计标高。

8、Ⅰ级铁路,某变坡点左坡-5‰,右坡+3‰,折点标高141.12m,

变坡点里程DK10+240,

(2)DK10+100,DK10+250,DK10+300处设计标高。

9、某段Ⅰ级铁路,DK2+100~DK2+320坡度为—6‰,

DK2+320~DK4+000坡为+3‰,DK2+100设计标高145.67m,

(1)TSH,KSH

(2)DK2+300,DK2+400处设计标高。

10、某Ⅰ级铁路凹形变坡点A的地面高程为476.50m,计算标高为472.36m,相邻坡段坡度为左坡-6‰,右坡为+2‰,求A点挖方高度。

11、某条铁路,限制坡度为9‰,韶山Ⅰ型电力机车牵引,列车长600m,线路的平面如图所示(自左向右为上坡方向)。

线路右端设车站,设600m2‰坡段。

请用足坡度设计这段线路的纵断面。

JD2JD3

α=40°

30ˊα=33°

16ˊ

230.17R=1000422.97150.58210.68R=1000367.71

Ly=706.86α=9°

38ˊα=13°

56ˊLy=580.61

R=800R=600

JD1Ly=134.51Ly=145.91JD4

12、某条铁路,限制坡度为9‰,韶山Ⅰ型电力机车牵引,列车长600m,线路的平面如图所示(自左向右为上坡方向)。

请用足坡度设计这段线路的纵断面(注明计算过程)。

已知隧道折减系数为

=0.9(15分)。

第三章铁路定线

习题三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在缓坡地段定线,为绕避障碍而使线路偏离短直方向时,必须尽早绕避前方障碍,力求减小偏角。

2、在缓坡地段定线遇障碍时,曲线交点是否正对障碍物对工程土石方量没什么影响。

二、名词解释

1.展线

为使线路达到预定高度,需要用足最大坡度结合地形展长线路,称为展线。

第四章车站

习题四

1、旅客站台分为()和()两种。

2、旅客基本站台宽度,在站房范围内不小于(),其余部分不小于()。

3、邻靠正线或通行超限列车站台高度采用高出轨面()MM,

其他线采用()MM。

4、中间站货物线布置形式有()式、()式、()式。

5、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主要有()和()两种。

6、旅客中间站台宽度不小于()。

7、超高加宽公式W3=()。

8、车站线路全长减去该线路上所有道岔的长度,叫做()。

9、货物线与到发线间距,当线间有装卸作业时不应小于()M,无装卸作业时不小于()M。

10、车站前方有长大上坡道时,为使列车出站后较快加速,可在站坪外上坡端设计一段坡度较缓的坡段,这种缓坡称为()。

11、列车装载的货物超出机车车辆限界所规定的最大轮廓尺寸线时,称为()列车。

12、区别区段站和中间站的明显标志是在区段站上设有()。

1、地形条件允许时,站坪尽可能设在两端坡度较缓、升高不大的凹形纵断面顶部,以利于列车进站减速和出站加速。

2、根据车站所担负的任务和在铁路运输中的地位,可以分成特等站、Ⅰ等站、Ⅱ等站、Ⅲ等站、Ⅳ等站五个等级。

3、中间站牵出线有效长,困难条件下也不能短于200M。

4、邻靠正线旅客站台高度为500MM。

5、股道编号:

双线铁路从站房向对侧依次编号。

6、道岔编号:

上行列车到达一端开始依次编为双数,下行列车到达端编为单数。

7、曲线外加宽公式W2=44000/Rmm。

8、列车装载的货物超出机车车辆限界所规定的最大轮廓尺寸线时,称为超限货物列车,超限货物列车应按有关规定装载。

( )

9、在车站线路的曲线地段,基本建筑限界及线间距离要比直线地段加宽。

10、车辆在曲线上时,车辆中部向曲线内侧凸出,而两端向曲线外侧凸出。

11、用于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应小于9号道岔。

( )

12、专用线在车站接轨时,应考虑专用线取送车方便,并尽量减少对站内行车和调车作业的干扰。

13、道岔后的连接曲线,其半径不应小于道岔导曲线半径,通常选用500、400、300或200米,并尽量用大者,以改善列车运行条件。

14、在相邻两车站站坪以外,区间线路的平均坡度大于或等于15‰时才考虑设置避难线。

15、避难线设计时,没必要进行失控列车的速度检算。

16、避难线设计进行失控列车速度减算时,按列车第一次制动有效、第二次制动失灵来考虑。

17、站坪的线路平面设计,中间站、会让站、越行站应设在直线上,困难条件下需要设在曲线上时,应采用较大的曲线转角和较大的曲线半径。

18、会让站是指设在单线铁路上办理列车的到发和会让,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的车站。

19、越行站是指设在双线铁路上办理同方向列车越行的车站,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1、在车站线路的曲线地段,线间距加宽值公式为()

A、

B、

C、

D、

2、关于警冲标、信号机位置的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警冲标的位置,在直线段设在距离相邻线路中心各为2米的地方。

B、在曲线地段安设警冲标,无需考虑曲线的限界加宽。

C、警冲标至道岔中心距离,与道岔号数,线间距及连接曲线半径等因素有关。

D、信号机最好与钢轨绝缘缝设在同一坐标处。

3、中间站货物线有效长度应按货运量、取送车间隔时间确定,但最短长度不应短于()

A、25米B、50米C、70米D、75米

1、基本建筑限界

2、车站咽喉区

3、编组站

4、枢纽

5、机车车辆限界

6、会让站

7、越行站

8、到发线有效长

1、车站设在曲线上有何缺点?

2、中间站都有哪些商务作业?

3、中间站技术作业有哪些?

4、中间站旅客站台宽度和高度有哪些要求?

5、中间站货物线有效长有何要求?

6、中间站牵出线设置条件如何?

7、中间站牵出线平面和纵断面有何要求?

8、股道是如何编号的?

9、道岔是如何编号的?

10、为什么要设置安全线?

有效长如何规定?

11、为什么要设置避难线?

避难线设置条件如何?

1、中间站下行端咽喉区如图,1号和3号道岔间插入短轨长4.508M,求3号岔心及JD4里程。

(道岔资料1/9道岔角=6°

20´

25"

,a=13.839,L=28.848;

1/12道岔角=4°

45´

49"

,L=36.815,b=19.962)

2、中间站下行端咽喉区如图,1号和3号道岔间插入短轨长4.508M,求3号岔心及JD4里程。

,L=36.815,b=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