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课件—0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80662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3.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课件—0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课件—0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课件—0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课件—0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课件—0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课件—0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课件—0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课件—0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10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课件—0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

1,一、国外城市绿地分类

(一)苏联城市绿地分类情况

(二)日本城市绿地的分类情况,第4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一节城市绿地的分类,2,

(一)苏联城市绿地分类情况,公共使用绿地:

包括文化休息公园、体育公园、植物公园、动物园、散步休息公园、儿童公园、小游园、林荫大道等。

局部使用绿地:

包括学校、俱乐部、文化宫、医院、科研机关、工厂企业、修疗养院等单位所属的绿地。

特殊用途用地:

包括工厂企业的防护林带、防火林带、水土保护绿地、公路、铁路防护绿地、苗圃、花圃等。

3,

(二)日本城市绿地的分类情况,4,二、我国城市绿地分类

(一)我国城市绿地分类回顾1961年:

在高等学校教科书城乡规划中,将城市绿地分为城市公共绿地、小区及街坊绿地、专用绿地和风景游览、修疗养区的绿地。

5,

(一)我国城市绿地分类回顾,1963年:

建筑工程部的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若干规定中,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特殊用途绿地和风景区绿地五类。

1979年:

城建总局在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中,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风景区和森林公园4类。

6,

(一)我国城市绿地分类回顾,1982年: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的城市园林绿化暂行条例中,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5大类。

1993年:

建设部编写的城市绿化条例释义及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中,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6大类。

7,

(二)我国目前的城市绿地分类

(1)城市绿地的定义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8,

(2)城市绿地分类原则,以主要功能为分类的根本依据与原有分类系统有一定的延续性应具有可比性应具有前瞻性(3)城市绿地分类5个大类15个中类11个小类,9,10,11,12,13,(三)城市各类绿地的特征,

(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综合公园:

内容丰富,适合开展各类户外活动,具有完善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绿地。

综合公园要求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内容设施完善,能满足各层次游人观赏、游览、休息、娱乐等多种需要;景观优美,植物种类丰富。

14,社区公园:

用地独立,具有基本的游憩和服务设施,主要为一定社区范围内居民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的绿地。

社区公园与居民的日常活动紧密联系,要求具有适于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内容和相应的设施。

专类公园:

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相应的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

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遗址公园等。

15,

(2)防护绿地: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3)广场用地:

以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为主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

绿化占地比例宜大于或等于35%;绿化占地比例大于或等于65%的广场用地计入公园绿地。

16,(4)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附属绿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附属绿地工业用地附属绿地物流仓储用地附属绿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附属绿地公用设施用地附属绿地,17,(5)区域绿地:

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城乡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游憩健身、安全防护隔离、物种保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功能的绿地,包括风景游憩绿地、生态保育绿地、区域设施防护绿地、生产绿地。

18,第二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及原则,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和任务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在充分认识城市自然条件、自然植被及地方性园林植物特点的基础上,从城市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将各级各类绿地按合理的规模、位置及空间结构形式进行布置。

19,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0,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

(一)城市概况及城市绿地现状分析;

(二)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及原则;(三)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等;(四)编制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五)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结构和布局;(六)编制城市各类绿地规划:

包括公园绿地、生产和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及单位附属绿地等,确定其性质、位置、范围和大小等,做到定点定位,不能定点定位的,定出相关指标;,21,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七)编制城市树种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八)编制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九)编制城市绿地系统其他专项规划,如避灾绿地规划、景观绿地规划等;(十)城市绿地分期建设目标和近期的年度实施计划,并对近期建设目标所需资金进行概算;(十一)制定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十二)编写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则。

(十三)对重点公园绿地提出规划设计方案。

22,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一般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

(二)因地制宜原则(三)系统整合原则(四)远近结合原则(五)以人为本原则,23,第三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一般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一般为近五年的目标,远期目标为规划最终实现后的目标。

近期目标一般根据城市目前的绿化现状和城市发展规划,量力而行,科学制定。

远期目标一般为:

建立数量适宜、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24,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标

(一)城市绿化指标的作用

(1)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高低

(2)衡量城市绿化质量的好坏(3)估算城市绿化投资,保证绿化建设按规划实施(4)利于在统计和研究工作中统一计算口径,为科学研究积累可靠数据

(二)城市绿化指标的选取

(1)传统指标:

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2)新指标:

绿化三维量、叶面积指数、绿化结构指标、游憩指标、计划管理指标等。

25,

(1)传统指标城市绿地率:

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城市绿化覆盖率:

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园绿地的面积。

(2)新指标绿化三维量:

简称三维量,指绿色植物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以立方米为计算单位。

叶面积指数:

单位面积的叶面积量。

26,

(2)新指标绿化结构指标:

各类绿地的乔木量、灌木量、地被面积、常绿乔木量、落叶乔木量等,可以反映城市绿地绿化结构和特征以及构成绿地的植物材料的数量及特点。

游憩指标:

包括各级各类公园绿地面积、服务半径、出游率等,可反映和衡量各类公园为市民提供活动的条件和使用情况。

绿化计划管理指标:

包括新增绿地面积、新减绿地面积植树量、植树成活率等,可反映和衡量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27,(三)城市绿化指标的计算城市绿地率(%)g=(Ag1Ag2Ag3Axg)/Ac100式中g绿地率();Ag1公园绿地面积();Ag2生产绿地面积();Ag3防护绿地面积();Axg附属绿地面积();,28,(三)城市绿化指标的计算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100%绿化覆盖面积:

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含被绿化种植包围的水面)、屋顶绿化覆盖面积和零散的树木覆盖面积。

立体绿化的计算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Agm=Agl/NpAg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Agl公园绿地面积();Np城市人口数量(人)。

29,三、城市绿化指标相关标准的制订

(一)影响城市绿化指标的因素

(1)国民经济水平

(2)城市性质(3)城市规模(4)城市自然条件(5)城市中已形成的建筑物(6)园林绿化的现状及基础(7)其他因素,30,

(二)城市绿化指标的确定方法

(1)碳氧平衡法

(2)游憩空间定额法(3)污染荷载量法(4)模型计算法(5)综合确定法(6)其他方法,31,(三)城市绿化标准的规定

(1)国外城市绿化指标的规定

(2)我国城市绿化指标的规定,32,我国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33,此外,对各类附属绿地的绿地率也作了相关规定:

居住区绿地:

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小于30%;改建旧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25%;道路绿地:

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地面积比率不小于20%;次干道绿带面积所占比例不小于15%。

单位绿地:

不低于30%,其中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不低于20%,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工厂不低于30%,并设立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学校、医院、机关团体、休疗养院、公共文化设施、部队不低于35%;生产绿地:

不低于2%。

34,国家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表,35,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表,36,第四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一、市域绿地的概念和特点

(一)市域绿地的概念市域绿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市域绿地是指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内的绿地,涵盖了市区和市区以外所辖区以内所有城镇乡村的自然或人工的绿化区域;狭义的市域绿地则是指城市行政管辖区域内、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全部绿地。

本章所指的市域绿地,是指狭义的市域绿地。

37,

(二)市域绿地的特点

(1)以自然绿地为主体

(2)面积广大(3)生态功能突出(4)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38,二、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

(一)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二)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态系统网络,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三)加强对生态敏感区的控制和管理,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四)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彰显地域文化特色,39,三、分类规划要求

(一)生态保护区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部分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土壤侵蚀防护区等。

生态保护区是维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和保障。

40,

(二)海岸绿地(三)河湖绿地(四)风景林地(五)缓冲绿地(六)特殊绿地,三、分类规划要求,41,第五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一、城市绿地布局的目的及要求

(1)满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

(2)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及休闲游憩的要求(3)满足工业生产防护、安全卫生的要求(4)满足美化城市的要求,42,二、城市绿地的布局形式,43,

(一)块状绿地布局布局特征:

将绿地成块状均匀地分布在城市中,在较早的城市绿地建设中出现较多。

优点:

可以做到均匀分布,接近居民,方便居民使用。

缺点:

布局分散,难以充分发挥绿地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44,以块状为主的布局实例射洪县绿地系统布局,45,

(二)带状绿地布局布局特征:

多利用河湖水系、道路城墙等线状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环状绿带等。

优点:

创建生态廊道,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迁移路线,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引入新鲜空气,缓解热岛效应;提升城市景观效果。

缺点:

带与带之间联系不够,显得孤立,市民使用不便。

46,以带状为主的布局实例重庆北碚绿地系统布局,47,(三)楔形绿地布局布局特征:

利用从郊区深入市中心由宽到窄的楔形绿地组合布局。

优点:

将新鲜空气送入市区,改善城市通风条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缺点:

把城市分割成放射状,不利于横向联系。

48,以楔形绿地为主的布局海南琼山市新市区绿地布局,49,(四)混合式绿地布局布局特征:

将各种绿地布局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城市绿地布局的点、线、面结合,形成较完整的绿化体系。

优点:

使居民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游憩,同时有利于就近地区小气候与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丰富城市景观。

50,三、国内外部分城市绿地布局规划实例

(一)国外部分城市绿地布局规划

(二)国内部分城市绿地规划,51,伦敦的绿色空间框架,莫斯科绿地系统布局,墨尔本的绿地系统布局,平壤的绿地系统布局,52,上海的绿地系统布局,北京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