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复习题集第1514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6094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复习题集第1514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复习题集第1514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复习题集第1514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复习题集第1514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复习题集第1514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复习题集第1514篇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复习题集第1514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复习题集第1514篇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复习题集第1514篇Word文档格式.docx

A、正常库

B、病库

C、险库

D、危库

C

险库是指安全设施存在严重隐患,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垮坝事故的见矿库。

险库必须立即停产,排除险情。

当尾矿库的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教小于规定值的0.98时,属于险库。

5.某矿山采矿工作面因自然发火而封闭,对该工作面采用了均压通风和黄泥灌浆等措施进行处理。

1年后,经过连续2个月取样化验分析,火区内氧气浓度为4%~5%,一氧化碳浓度在0.001%以下,没有检测到乙烯和乙炔,火区的出水温度为22~24℃则该火区()。

A、可以启封

B、1个月后可以启封

C、4个月后可以启封

D、不能启封

只有经取样化验分析证实,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区已经熄灭,才准予启封:

①火区内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空气日常温度相同。

②火区内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

③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

④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以上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6.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排土场作业区内烟雾、粉尘、照明等因素导致驾驶员视距小于()m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停止排土作业。

A、40

B、30

C、50

D、20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中要求,排

土场作业区内烟雾、粉尘、照明等因素使驾驶员视距小于30m或遇暴雨、大

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排土作业。

7.崩塌事故防治技术包括()。

A、采取支撑、嵌补、锚杆等措施进行加固

B、清除危险岩体,加固浮石

C、对危岩崩塌区采取刚性防护

D、拆除建(构)筑物

崩塌防治措施包括:

(1)削坡清除。

采取合理坡率放坡,设落石平台,清除危岩体、松散浮石等措施。

(2)支撑加固。

采取支撑、嵌补、锚杆等措施进行加固。

(3)坡面防护。

直接对危岩崩塌区采取柔性防护,挂网喷混凝土等措施,也可采取对裂隙灌浆填缝的措施。

(4)被动拦挡。

在下方采取拦挡墙(堤)、网等被动防护措施,以便拦截崩塌落石。

(5)遮挡建(构)筑物。

采取明洞、棚洞等措施,直接保护建(构)施物。

(6)截排水措施。

截水排水措施是为了减小或防止地表水渗入至裂隙的有效措施。

8.以下对尾矿库相关安全管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1)对不再进行排尾作业的尾矿库,应按照《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有关规定,在一年内完成闭库。

(2)只要尾矿坝的最小安全超高和尾矿库的最小干滩长度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该库就属正常库。

(3)尾矿库使用到最终设计高程前一年,应进行闭库设计。

(4)尾矿坝的闭库设计应当包括安全设施设计。

A、

(1)

(2)

B、

(1)(3)

C、

(1)(4)

D、

(2)(3)

(1)《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尾矿库运行到设计最终标高或者不再进行排尾作业的,应当在一年内完成闭库。

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闭库的,应当报经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延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2)《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中第12.5款对正常库进行了描述,尾矿库同时满足下列工况的为正常库:

①尾矿库在最高洪水位时能同时满足设计规定的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的要求。

②排水系统各构筑物符合设计要求,工况正常。

③尾矿坝的轮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稳定安全系数及坝体渗流控制满足

9.尾矿库调洪库容严重不足,在设计洪水位时,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都不满足设计要求,将可能出现洪水漫顶;

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塌,不能排水或排水能力急剧降低;

排水井显著倾斜,有倒塌的迹象。

从而必须停止生产并采取应急措施的尾矿库称为()。

危库指安全没有保障,随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的尾矿库。

危库必须停止生产并采取应急措施。

尾矿库有下列工况之一的为危库:

(1)尾矿库调洪库容严重不足,在设计洪水位时,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都不满足设计要求,将可能出现洪水漫顶。

(2)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塌,不能排水或排水能力急剧降低。

(3)排水井显著倾斜,有倒塌的迹象。

(4)坝体出现贯穿性横向裂缝,且出现较大范围管涌、流土变形,坝体出现深层滑动迹象。

(5)经验算,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规定值的0.95。

(6)其他严重危及尾矿库安全运行

10.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好的筑坝方式是指()方式。

A、中线式

B、上游式

C、下游式

D、联合式

堆积坝形式主要有:

(1)上游式。

优点:

筑坝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运营成本低、国内外均普遍采用。

缺点:

细粒夹层多、渗透性能差、浸润线高、坝体稳定性差。

(2)下游式。

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好。

筑坝工艺复杂、管理复杂、受地形限制、运营费用高、国内采用少。

(3)中线式。

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较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较好。

筑坝工艺较复杂、管理较复杂、受地形限制、运营费用高、国内采用少。

对比下游式和中线式特点后可确定,下游式更稳定。

11.在沿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的滑坡中,当山坡形排土场的基底倾角较陡,排土场物料本身的抗剪强度大于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之间的抗剪强度时,易产生()。

A、排土场泥石流

B、沿基底软弱面的滑坡

C、沿基底接触面的滑坡

D、排土场内部滑坡

当排土场的基底倾角较陡,排土场物料本身的抗剪强度大于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之间的抗剪强度时,易产生沿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的滑坡。

12.以下对排土场排土作业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A、排土场汽车卸土时,汽车应垂直于排土工作线.严禁高速倒车、冲撞安全车挡

B、排土场汽车排土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排土作业区,凡进入作业区内的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C、排土场卸载平台为基岩时,排土卸载平台边缘不用设置安全车挡

D、排土场滚石区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为了预防汽车排土时发生坠落事故,排土场应经常保持平整,并保持3%~5%的反坡。

在卸载平台边缘设置安全车挡,以防汽车、前装机、铲运机以及手推车卸载时滑落到坡下。

车挡是由推土机就地堆置岩土而成,或在平台边缘设置金属车挡。

汽车卸载应有专人指挥,减速慢行,在同一地段不准同时进行卸排和推排作业。

13.尾矿坝的位移监测每年不少于()次,位移异常变化时应增加监测次数。

A、2

B、3

C、1

D、4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中第7.2.1条规定,尾矿坝安全检查内容:

坝的轮廓尺寸,变形,裂缝、滑坡和渗漏,坝面保护等。

尾矿坝的位移监测可采用视准线法和前方交汇法;

尾矿坝的位移监测每年不少于4次,位移异常变化时应增加监测次数;

尾矿坝的水位监狈4包括洪水位监测和地下水浸润线监测;

水位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暴雨期间和水位异常波动时应增加监测次数。

14.露天爆破的警戒范围由()。

A、爆破员确定

B、领导确定

C、爆破设计确定

D、经验确定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中第6.7.1.2款规定,爆破警戒范围由设计确定;

在危险区边界,应设有明显标识,并派出岗哨。

15.井下特定条件下,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带的一端应正确拴在牢固的构件上。

下列情况不用佩戴安全带的是()。

A、拆除保护岩柱或保护台

B、在井筒内或井架上安装、维修或拆除设备

C、爆破后到井圈上清理浮石

D、运输物料、装卸车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中第6.1.2.4款提到,下列情况.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带的一端应正确拴在牢固的构件上:

——拆除保护岩柱或保护台:

——在井筒内或井架上安装、维修或拆除设备;

——在井筒内处理悬吊设备、管、缆,或在吊盘上进行作业;

——乘坐吊桶;

——爆破后到井圈上清理浮石:

——井筒施工时的吊泵作业:

——在暂告结束的中段井口进行支护、锁口作业。

16.()是露天采矿场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是进行独立采剥作业的单元。

A、封闭圈

B、台阶

C、开拓

D、采空区

露天开采时,通常是把矿岩划分成若干水平分层,自上而下逐层开采。

在开采中各分层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在空间上形成阶梯状,每个阶梯是一个台阶(或阶段)。

台阶是露天采矿场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是进行独立采剥作业的单元。

17.某地区探明地下存在较大矿床,矿体埋藏较深,且埋藏条件较为复杂、分散、平面尺寸和高差不大。

经研究计算,该矿体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较为经济。

以下选项中最适合本次开采的矿床开拓方法为()。

A、公路运输开拓

B、公路运输开拓、铁路运输开拓

C、斜坡箕斗开拓、公路运输开拓

D、斜坡箕斗开拓、平硐溜井开拓

根据矿床埋藏条件,可有多种开拓方法和方案。

如埋藏较浅、平面尺寸较大的矿体,既可采用公路运输开拓,也可使用铁路运输开拓。

对于埋藏较深的矿体,则采用斜坡箕斗开拓。

如若埋藏较深、平面尺寸较大,开可用公路一铁路联合运输开拓。

矿体埋藏条件复杂、分散、平面尺寸和高差不大的矿体.采用公路运输开拓和斜坡箕斗开拓。

对于轮廓规则、长宽相差不大的块状矿体,可考虑用螺旋坑线开拓。

若矿体埋藏在地形高差很大、坡陡的山峰,采用平硐溜井开拓被认为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开拓方法。

18.尾矿坝是挡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构筑物,常泛指()和堆积坝的总体。

A、子坝

B、初期坝

C、中期坝

D、后期坝

尾矿坝是由尾矿堆积碾压而成的坝体,分为尾矿堆积坝和初期坝,初期坝可做成透水坝(有利于尾矿排水固结,近年来采用较多)和不透水坝(国内早期采用较多),在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它主要应用于堆存金属和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的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

19.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程度分为危库、险库、病库和正常库四级。

下列关于尾矿库工况的描述中,属于危库工况的是()。

A、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塌

B、排洪系统部分堵塞或坍塌,排水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C、排洪设施出现不影响正常使用的裂缝、腐蚀或磨损

D、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规定值的98%

本题考查的是尾矿库的等别和安全度。

有以下工况之一的可以定为危库:

(2)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捐,不能排水或排水能力急剧降低。

(6)其他严重危及尾矿库安全运行的情况。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选项A。

20.以下对爆破作业描述不正确的是()。

(1)雷雨季节宜采用电雷管起爆法起爆。

(2)炸药反应不完全时,不会引起有毒气体含量增加。

(3)同一爆破网络应使用同厂、同批、同型号的电雷管。

(4)处理盲炮时进行安全警戒。

C、

(2)(4)

D、(3)(4)

(1)在雷雨季节,潮湿场地等情况下,应采用非电起爆法。

(2)炸药爆炸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当爆炸反应不完全时,将引起有毒气体含量增加。

一般情况下,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大部分是一氧化碳与氮氧化物。

爆炸生成的产物有时与岩石(矿物)起化学反应,可能生成新的有毒有害气体,如在硫化矿石中爆破,有毒气体中往往有二氧化硫。

(3)(4)表述均正确。

21.安全没有保障,随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的尾矿库称为()。

A、危库

B、险库

C、病库

D、正常库

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性确定。

分为危库、险库、病库和正常库四级。

危库是指安全没有保障,随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的尾矿库。

22.在矿床开采中,无论掘进和采矿都要采掘部分围岩,其矿体厚度属于()。

A、极薄矿体

B、薄矿体

C、中厚矿体

D、厚矿体

极薄矿体,厚度小于0.8m,此种厚度,无论掘进和采矿都要采掘部分围岩。

其他分类及其开采方式见下表:

矿体名称

厚度/m

开采方式

极薄矿体

0.8

掘进巷道和采矿需采掘部分围岩

薄矿体

0.8~4

可单分层回采,在倾斜和急倾斜条件下,回采时不需采掘

23.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性确定,分为()。

A、危库、正常库两级

B、危库、废库、正常库三级

C、危库、险库、废库、正常库四级

D、危库、险库、病库、正常库四级

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性确定,分为危库、险库、病库、正常库四级。

24.地压管理是指通过对矿山地压的调查和仪器观测,总结地压活动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对地压予以控制的工作。

以下属于地压管理方法的正确选项为()。

A、矿柱支撑法、填充采矿法

B、崩落采矿法、气压密封法

C、填充采矿法、气压密封法

D、矿柱支撑法、气压密封法

地压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利用矿岩本身的强度、留必要的支撑矿柱、采用各种支护、充填采空区、崩落围岩使采场围岩应力降低以达到新的应力平衡。

25.排土场地基条件不好,对排土场的安全影响不大;

未按排土场作业管理要求的参数或规定进行施工的;

用余推力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大于1.00小于设计规范规定值的排土场,处于()安全度级别。

A、危级

B、危险级

C、病级

D、正常级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中对排土场安全度进行了分类。

其中,排土场有下列现象之一的为病级:

(1)排土场地基条件不好,对排土场的安全影响不大的。

(2)易发生泥石流的山坡排土场,下游有山地、沙漠或农田,未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的。

(3)未按排土场作业管理要求的参数或规定进行施工的。

(4)经验算,用余推力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大于1.o0小于设计规范规定值的。

2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4个等级。

A、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

B、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和小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伤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和死亡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

27.与工作帮坡角的大小无关的参数是()。

A、安全平台宽度

B、清扫平台宽度

C、排土场宽度

D、台阶高度

露天矿工作帮坡角是矿山开采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取决于台阶高度,平盘宽度等开采参数。

而安全平台和清扫平台可以减缓工作帮坡角。

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对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规定,下列对矿井安全出口和运输通信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求中,不属于强制要求的是()。

A、每个矿井必须有3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

B、矿井通信设施可以有所不同但必须与外界相通

C、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

D、矿山运输设施必须能够安全正常运行并预防事故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规定,每个矿井必须有两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间的直线水平距离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矿山运输设施是保证矿山开采的运送传输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对于正常生产和预防事故必不可少。

由于各类矿山的运输通信设施有所不同,法律对此的最低要求是矿山必须有与外界相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和通信设施。

29.企业应把排土场安全评价工作纳入矿山安全评价工作中,由有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排土场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1

B、2

C、3

企业应把排土场安全评价工作纳入矿山安全评价工作中,由有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3年对排土场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排土场的安全评价报告应报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0.属于对病级排土场采取的措施是()。

A、限期整治消除隐患

B、处理不良地基或调整排土参数

C、处理排土场重大危险源

D、疏通、加固或修复排水沟

对非正常级排土场的处理措施:

(1)对于危险级排土场,企业应停产整治,并采取以下措施:

①处理不良地基或调整排土参数。

②采取措施防止泥石流发生.建立泥石流拦挡设施。

③处理排土场重大危险源。

④疏通、加固或修复排水沟。

(2)对于病级排土场,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限期消除隐患:

①采取措施控制不良地基的影响。

②将各排土参数修复到排土场作业管理要求的参数或规定的范围内。

31.国发[2010]23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为进一步提高金属非金属:

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强制要求全国金属矿及非金属矿矿山都必须建立和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六大系统”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发挥重:

大作用.将为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以下选项为正确的六大系统为()。

①监测监控系统;

②应急救援管理系统;

③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④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⑤矿井支护保障系统;

⑥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⑦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⑧井下排水智能系统;

⑨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A、①③④⑥⑦⑨

B、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④⑥⑦⑧⑨

D、②③④⑤⑦⑨

为提高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国家强制要求全国金属矿及非金属矿矿山都必须建立和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供水施救、压风自救、通信联络、紧急避险六大安全避险系统。

“六大系统”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发挥重大作用,将为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32.每个矿井至少应有()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应不小于()。

A、两个、20m

B、三个、20m

C、两个、30m

D、三个、30m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中第6.1.1.3款提到,每个矿井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应不小于30m。

33.以下爆破不属于一类的是()。

A、减震爆破

B、预裂爆破

C、抛掷爆破

D、缓冲爆破

露天矿山通常采用的控制爆破方法有减震爆破、缓冲爆破、预裂爆破。

设计这些方法的目的是使露天矿周边边坡每平方米面积上产生低的爆破能集中,同时控制生产爆破的能量集中,以便不破坏最终边坡。

34.以下矿井火灾哪个是燃烧物的不同分类的()。

A、井筒火灾

B、机电设备火灾

C、采面火灾

D、采空区火灾

按引火的热源不同分类:

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按发火地点的不同分类:

井筒火灾、巷道火灾、采面火灾、采空区火灾等。

按燃烧物的不同分类:

机电设备火灾、油料火灾、火药燃烧火灾、坑木火灾、瓦斯燃烧火灾等。

35.某坝顶标高时,初期坝内坡面、堆坝外坡面以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