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教案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5486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88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经济地理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经济地理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经济地理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经济地理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教案2.docx

《经济地理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教案2.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地理教案2.docx

经济地理教案2

第一节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产业结构分类

二、产业结构的演变理论

第二节产业空间结构模式及其演变

一、产业空间结构模式

二、产业布局的演变与运行机制

本章讨论议题

1、理论上而言,如何理解经济发展史实质就是产业结构演变史?

2、根据极化与扩散理论,谈谈你对福州市“东扩南进西拓”战略的认识

第一节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产业结构的分类

(一)概念

产业结构指生产要素(劳力、资本、信息、技术、原料等)在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或者说是一种配置状况及其制约方式。

它是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属性。

产业分类指按一定的原则、将国民经济各种成分进行分解与组合,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

(二)产业分类

1、三次产业分类法(克拉克产业分类法)

分类依据:

全部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生产部门变化及其人类需要的密切程度。

结论:

第一产业(基本产品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第二产业(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取得的)、第三产业(除一、二产业以外的非物质产业,即服务业)

特点:

与经济发展、社会分工、人类生活相联系;反映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演进趋势。

2、产业功能分类法

依据:

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间联系。

结论:

——主导产业:

在区域经济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或支配地位的产业。

其特点是区域关联性强,区域产出率在全国同类产品中比重较大。

——关联产业:

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通常分前向性关联、后向性关联、侧向性关联)。

——基础性产业:

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通常分为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或者分为消费趋向性、广布性、产品不流动性基础产业。

——此外,还有支柱产业和潜主导产业两个。

前者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比重高的产业;后者则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增长影响有限,但却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

教学案例1——

《福州市城市规划1995-2010》中指出未来福州市的五大主导产业是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纺织工业、石化工业、建筑工业。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2004》产业发展导向指出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化等为福建省的三大产业主导产业。

请查找你家乡(外省或市或县的主导产业?

3、要素集约度分类

依据:

按生产对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的依赖程度划分。

结论:

——资源密集型产业,如农业、采矿业、制糖业等;

——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工业、化工工业、汽车工业等;

——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制衣、制鞋工业等;

——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如IT行业、飞机制造业等。

(三种产业分类法各有用途,常用的是三次产业分类法)

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一)产业结构演变机制

1、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供需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产业发展可能发展不平衡,某些产业发展慢;无序竞争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从而降低配置效率。

2、政府干预机制,能宏观调控产业结构,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其作用有三:

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重点、产业间规模比、发展速度、发展次序等;利用宏观经济杠杆(财政、税收、价格、工资等)调整产业发展;维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与个体行为、消除生产要素流动障碍,促进信息畅通等。

当然,过于强调政府的作用,可能导致产业结构畸形、生产效率低下等。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理论

1、配第——克拉克定理(P171),指随着经济发展,就业人口开始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一步则转向第三产业,结果造成劳动力、经济收入也随之发生转移。

2、库茨涅兹法则,指随着时间推移,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在第一产业中不断下降;而在第二产业中国民收入比重上升趋势,劳动力比重则几乎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国民收入和劳动力比重在第三产业中上升不同步,但总体上是不变或略有上升。

另:

库茨涅兹的长期消费论亦如此。

附:

补充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三个阶段六个时期”:

设第一产业为A,第二产业为B,第三产业为C,则有:

A>B>C(农业化初期);A>C>B(农业化后期).

B>A>C(工业化初期);B>C>A(工业化后期).;C>A>B(后工业化初期);C>B>A(后工业化成熟期).

教学案例2——

据2003年统计年鉴,福州市的三次产业比例分别为0.97%、62.37%、36.66%;而再据2004年统计年鉴,分别为10.7%、50.6%、38.7%。

可见,福州市的经济发展均为已B>C>A,处于工业化后期。

3、霍夫曼定理(请大家自学后随堂提问,P172)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呈下降的趋势。

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当,这时,霍夫曼比例是1(±0.5)。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注: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4、赤松雁行形态理论(自学了解,P172)

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

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第一只雁—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的浪潮。

第二只雁—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

第三只雁—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第二节产业空间结构模式及其演变

一、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一般地说,区域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不平衡的发展,总是先从某一两个区位条件较优良的点(地区)开始的,以后逐步展开(轴线展开优先),最后依各种经济联系而形成网络。

1.极核式空间结构

 点到增长极再到极核式的空间结构

区分“经济空间”、“地理空间”、“地理区域”与“极化空间”等四个概念。

(一般认同“地理区域”)

应用:

解释区域发展过程;区域经济活动的布局。

2.点轴式空间结构

点轴式空间结构有时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轴线的形成过程?

P176

◆轴线的发育过程?

P176

应用:

加强沿线节点地区经济发展

1.极核式空间结构

 点到增长极再到极核式空间结构

区分“经济空间”、“地理空间”、“地理区域”与“极化空间”等四个概念。

(一般认同“地理区域”)

应用:

解释区域发展过程;区域经济活动的布局。

2.点轴式空间结构

点轴式空间结构有时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轴线的形成过程?

P176

◆轴线的发育过程?

P176

应用:

加强沿线节点地区经济发展

3、网络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

◆网络的形成过程

应用:

加强节点上相对落后地区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与更新,同时加强其轴线建设;协调区域平衡发展。

教学案例3——

目前,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点轴系统:

点:

沿海的福州、泉州、厦门三大中心为一级;其余各设区市为二级中心;县级市为三级中心;县城为四级中心。

线:

沿海的同三高速公路(含104国道)、福泉漳高速公路(含324国道);中部的鹰厦线(含横南线、梅坎线)、205国道;连结两纵的来福线、京福高速公路及316国道、319国道等。

请查阅《海峡西岸经济区》十一五交通规划的“点轴系统”?

二、产业布局演变及其运行机制

(一)区域产业布局演变

1、区域主导产业与空间结构的演变

传统农业社会阶段—均质区域(低水平)—农业生产为主;

工业化阶段—极化(点与线)空间——工业生产为主;

后工业化阶段——网络化区域(高水平)—服务业为主

2、演变规律

均质布局——点状布局——点轴布局——网络布局

(二)产业布局运行机制

1、社会生产力与产业布局的相互关系是根本原因(如图示)

2、形成机制

(1)区位指向机制(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原料地、燃料动力、劳动力、市场、运输):

各项含义见P179-180

(2)极聚与扩散机制,自学P180-183的内容

课堂讨论——

区域极聚的原因是什么?

它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区域空间扩散的原因是什么?

扩散的形式有几种?

区域极核形成后,为什么会形成自我发展能力?

如何认识极化与扩散的关系?

你认为福州市当前的发展是哪个为主导?

(3)空间近邻效应机制

首先遵循空间距离衰减原理

发生空间近邻效应的原因有“节约成本的内因、信息决策受时空影响的外因及就近组织企业活动之便利”等。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散格局形成

——加剧邻近区域的经济活动竞争

——各种经济活动在发展上相互促进,共享公共资源,节约成本。

教学案例——

据第十届中国国际投恰会(2006/9/8)消息,河北省副省长付双建说,北京1/3的蔬菜由河北供给,且北京今后搞产业转移,河北是首选地,而且京津的发展,河北可就近利用人才搞发展。

本章讨论议题指导——

1、理论上而言,如何理解经济发展史实质就是产业结构演变史?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属性

产业结构的演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简要分析下述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理

——库兹涅茨法则

——霍夫曼定理

——赤松雁形态说

——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P133-134

——发达国家工业结构演变

2、根据极化与扩散理论,谈谈你对福州市“东扩南进西拓”战略的认识?

福州市的特殊背景与中心地位

——大陆沿海地区实力相对小的省会城市

——城市发展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

——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一方面,发展空间尚不够大;同时,区域中心性不够强)

“东扩南进西拓”战略实质是“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在拓展空间的同时加强中心城市影响力。

——中心城市极化经济活动要素是必然的,但周边地区必须主动对接中心城市发展;

——中心城市极化过程中,必须预见集聚不经济的可能;必须加强政府调控能力;主动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使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及各组团形成有序发展。

——中心城市发展要有大局意识,与时俱进,主动融入“海西”建设。

本章思考题

1、简述三次产业内容?

2、区别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潜主导产业?

3、什么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赤松雁形态说?

4、简述产业布局的三种模式?

5、阐述产业布局形成的机制?

6、如何理解主导产业的前向关联性、后向关联性、侧向关联性?

第一节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一、基本概念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第二节技术条件

一、基本概念

二、传统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三、高新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第三节社会经济条件

一、地理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人口与劳动力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三、社会基础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四、体制、政策、规划、法律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第四节产业布局条件的综合评价

一、综合评价的基本要求

二、综合评价原则

本章课程实践专题——

综合评价《“海西”建设纲要》中在沿海三大中心建设“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三大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条件(每人1份,用打印输出,标明作者、指导教师)

第一节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一、基本概念

1、自然条件(环境)指人类生产活动所依赖的自然界中一部分。

分“纯自然条件”与“物化自然条件”。

前者几乎没有,后者日益增强。

2、自然资源,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工作或未来福利的自然条件中一部分。

3、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相对的,如土地,对工业来说,是条件,而对农业来说,则是资源。

4、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不可再生、可更新三类

5、自然资源具有地域性、有限性、整体性特征。

二、自然条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为产业布局提供必要的前提

原(燃)料是产业布局的必要条件;空间场所是任何产业布局必不可缺少的;为各类产业活动提供必要的水源;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影响。

教学案例——

一座年产150万吨钢铁联合企业,每月用水量达100万吨,相当于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月生活用水量;据统计,农业生产1公斤稻谷需耗水2吨

课堂讨论——

同一自然资源对不同产业有不同影响;不同自然资源对同一产业也有不同影响。

指导——

前者如水资源对水运、养殖、防洪、旅游、发电、浇灌溉等要求不同。

后者如气候资源对农业影响很大;而矿产资源就影响不大。

铁、煤对钢铁企业影响大;而气候资源就影响相对较小。

(二)为产业专业化布局(生产地域综合体)提供自然基础

教学案例——

18世纪初期,世界钢铁工业几乎都在煤铁资源丰富地区兴起发展起来的,如美国五大湖南岸工业区、阿巴拉契亚地区,英国伯明翰工业区、俄罗斯顿巴斯和乌拉尔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中国鞍山、攀枝花钢铁企业等。

(三)自然资源的分布影响产业开发的先后次序

教学案例——

同样是煤矿资源,西南地区与中部的安徽淮南和河南平顶山相比,开发先后是显然的;

陕西渭北与神府煤田,前者紧邻关中工业区,交通方便,经济基础好,早在宋代就已开发;而后者尽管储量巨大,煤质优良,开发条件优越,但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自然环境与经济基础都较差,到80年代中后期才开发,并受运力影响,开采规模难以扩大。

(四)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产业布局的效率

教学案例——

西亚与我国的石油,前者因埋藏浅、储量大、质量好,出油量大,可自喷式、大规模开采;而后者含硫较高,埋藏深,多要建动力井才能开发,进而影响开采规模。

可见二者的产业集群效率。

(五)自然资源的分布制约产业结构

教学案例——

资源多样化地区,可建综合型产业结构;条件单一地区,产业结构势必单一。

如山区农业与平原地区农业。

再如东北老工业区的综合产业结构就是建立在组合资源基础的。

(如下图)

(六)影响产业分布空间界限

教学案例——

原材料工业受制于矿产资源分布是不言而喻的;自然条件恶劣地区无法布局某些产业,特别是不利于产业集群形成;某些经济作物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格,也影响其产业布局,如橡胶生产业:

(1)高温(年均温在21-27℃、日均温在18℃以上、活动积温在7500℃以上);

(2)高湿(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月均湿度在75%以上);(3)静风(风速小于3m/s);(4)沃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生物循环迅速);这样,国际公认的橡胶生产和适宜区介于北纬17度与南纬10度之间。

如果要突破这个界限,必须改善其生产条件和生育品种,而我国成功地育出抗风寒系列品种,使橡胶生产向北扩展了6个纬度。

第二节技术条件

一、基本概念

技术:

指生产过程中运用各种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和技能的总和。

实质上是对自然界的控制与利用。

一般地说,分硬技术与软技术。

前者主要指设备、工具、工艺流程和作业方法;后者主要指劳动技能与管理水平。

传统技术多以硬技术为主;高新技术多以软技术为主。

二、传统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变废为宝、增加资源的可利用种类

如20世纪年代前后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的利用;能源利用的历程:

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

—可见,由无用变有用,由简单利用到深层次利用等,是技术在提高。

(二)降低矿产资源的利用品位界限

如,铜矿的利用:

1800年,要求品位在10%以上;1900年,则降为3.02%;1940年,再降为1.15%;到1980年则只要0.4%就能开采。

(三)拓展资源的利用深度

如油气资源的利用:

早期只能用作照明;19世纪至20世纪初可作为液体燃料;20世纪中期后,可作化工原料利用。

如今,石油资源可衍生的品种达上万种,相应的产业可形成以石油为中心的开采业、炼油业、化工业、医药业、纺织业产业集群,许多地区都把石化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

(四)弱化产业布局对原(燃)料的指向性

下面以世界钢铁工业布局的演变为例(技术影响钢铁工业的布局)

五)克服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

1、运输技术与输变电技术的发展导致经济距离缩短,提高了效率;

2、冷冻技术应用使某些产品的运输距离增加,扩大了产业规模;

3、新能源的使用使原不能建厂的地区成为可能。

教学案例——

据文献载,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如果1912年乘火车旅行需100%;1931年则减少到88%,乘飞机则减少到38%;1951年乘飞机耗时减至9%;现在如果乘喷气式飞机则为3.6%。

据资料,阿根廷的牛肉出口在冷冻技术使用前,潘帕斯草原的大量牛群只能取皮弃肉;而1880年发明冷冻技术后,牛肉远销西欧,成为世纪最大的牛肉出口国。

据计算,1kg铀裂变释放能量是2500t标准煤;1kg氘释放能量相当于1万t标准煤能量;用核电为燃料几乎不受空间影响。

(六)导致区域支柱产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区域支柱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的演变;产业分工细化,部门多样化。

如农业衍生出种子培育与供应、肥料制造、农产品销售等;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下降,畜牧业则上升。

推动工业向精密化、合成化、知识密集型转化,推动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表现为原有的部门分化为多个部门;如装备制造业应有金属、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武器弹药、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和文化办公用品等8个大类制造业。

其次是出现了许多新的产业部门,如航天工业、生物制造业等。

服务业也衍生出如保健业、金融业、保险业、信息咨询业等。

(七)促进区域产业化与劳动地域分工的深化,形成产业集群基地。

如沿长江的钢铁工业带、沿福州福马路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

三、现代(高新)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知识回放

人类历史经历的三次科技浪潮——

——原始社会末期,农耕技术发明,农业出现;

——18世纪末期,工业技术发明应用,现代工业出现;

——20世纪60或70年代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产业出现。

现代工业经历的四次革命——

——18世纪初期~中期,以蒸汽机为标志;

——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期,以炼钢(使用转炉技术)为标志;

——19世纪中期后,以电力为标志;

——20世纪40~50年代,以电子为标志。

(一)高新技术的含义

指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微电子、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制品、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及光纤通信、海洋工程为代表,表现为信息化、综合化、分散化、全球化和快速化等特点,具有节能化、节约原材料、产品高附加值、知识集约等职能特征。

(二)高新技术对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1、日益重视知识、智力和科学技术的作用;

2、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

3、区域经济结构迅速变化,电子工业、信息产业地位显著上升;

4、改变了传统部门地域分工的界限,出现了新地域分工格局

传统产业间的界限模糊了;如生物工程、石油及附属产品,无土栽培;产学研一体化布局;新兴生产地域综合体形成;如区域“夕阳工业”地位下降;而“朝阳工业”地位上升。

5、生产向小型化、定制化、分散化发展。

第三节社会经济条件

一、地理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概述

地理位置包括数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

后两者对产业布局影响较大。

交通条件指区域间客运和货运的方便程度;信息条件包括科技文化、市场商贸、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信息。

教学案例——

美国的政治(邻接)地理位置分析;新加坡的经济地理位置分析;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交通条件分析;信息化社会信息条件的重要性分析。

2、三者间的关系

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构成完整的经济地理概念。

如福建泉州在封建社会时期与近代经济发展时期地理位置、信息、交通的关系。

信息与交通密切相关,又与位置相融。

三者均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如自清代以来我国东北地区、上海的位置、交通、信息条件的变化。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引起位置、交通、信息条件的改变。

如欧洲世纪前后,地中海的经济位置、交通、信息的变化。

国际与国家关系影响位置、交通与信息的完善度。

3、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首先,它们都是一种经济资源,影响着产业的布局。

如城市自中心向外的产业布局规律(见下图3.1)。

直接影响二、三产业的布局。

间接影响第一产业和采掘业的布局。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

二、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人口数量及其变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经济人口门槛是产业布局的最低人口数。

(见下图3.2)

适度人口规模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适当的人口增长率影响产业布局的进一步发展。

(约2-5‰左右)

2、人口素质与结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综合素质对产业(高层次产业)布局影响越来越大。

人口结构(性别、年龄、城乡、文化、民族)对产业布局重要影响。

如性别对轻重工业布局;年龄对保健业的布局;城乡与文化结构对消费产业;民族对民族产业等等。

3、人口分布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生产力水平不同阶段影响产业布局的人口分布内容不同。

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对市场形成与产业布局有重大影响。

人口的迁移特性(正向或负向)对区域间产业布局影响不同。

教学案例——

14-15世纪地理大发现促使旧大陆人口向新大陆人口迁移,促进新大陆经济发展;历史上,我国北方人口四次大规模南迁(东晋、五代十国、北宋末年、解放初期)对福建经济的促进作用;近代中国战乱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一种“智力倒流”现象,加剧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产业布局差异。

三、原有社会经济基础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原有社会经济基础对产业布局和区域重大决策产生影响。

教学案例——

二战后,日本能在不到20年时间里迅速崛起,与其自明治维新以来的良好发展基础有关;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决定优先发展东部地区,以取得效率优先之目的,以迅速积累发展资金。

2、产业布局既要充分利用原有基础的正效应而产生外部经济,又要注意因其布局而产生对其他产业的外部效应(正与负)。

教学案例——

建国初期,吉林市依据资源基础发展了煤炭、化工、铁合金、造纸和制糖等产业,并形成了较雄厚的基础;改革开放后,进行产业调整,就必须重视原有基础,如由煤化工转向石化工,控制污染型较大的铁合金与造纸业,并注重在原有基础上开发新的产业,以提升产业层次。

3、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原有历史基础,结合现实需要充分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上海钢铁工业布局”教学案例——

合理方面:

有近代较早兴起的工业和天然良港作依托;有长江作腹地拓展;有与当地的机械、化工、轻纺工业形成生产地域综合体(集群化发展)。

不合理方面:

先天不足,即远离原燃料分布地;已有的“外钢内材”分布格局不合理;许多钢铁企业与居民地混杂布局。

四、市场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市场条件从生产目的方面影响产业布局。

2、市场条件影响产业布局的内容和区域产业结构。

3、第三产业布局必须与市场融合布局。

4、市场的动态变化使产业布局也要动态调整。

教学案例——

东北经济区的农业结构调整:

在半殖民地时期,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大量种植小麦与大豆,尤其是,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区内与国内对粮食的需求量,而发展高产玉米,以至于出现玉米产品相对过剩局面,估计今后会对农业结构作进一步调整。

澳大利亚的小麦业与畜牧业的调整也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的。

三大古典区位理论都十分重视市场的研究。

五、体制、政策、规划和法制等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这部分内容请大家自己分析,暂不作介绍)

第四节产业布局条件的综合评价

一、综合评价的基本要求

1、不同发展阶段产业布局的影响因子动态变化(就自然资源而言)

生活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