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必须适应自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546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必须适应自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必须适应自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必须适应自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必须适应自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必须适应自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必须适应自然.docx

《教育必须适应自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必须适应自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必须适应自然.docx

教育必须适应自然

教育必须适应自然

——《大教学论》读后感

陈英水

2011-10-15

一、内容梳理

《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该书是17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最重要的著作,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理论的著述,其内容不仅涉及教学论,同时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如教育目的、德育、体育、学制、课程等。

它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使教育学从综合性的知识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夸美纽斯是捷克人,他生活的年代是1592-1670年,相当于我国明代万历20年到清康熙9年,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

他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他有十分丰富的教育经验。

他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

他一生著作很多,主要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中。

《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本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这里介绍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大教学论》版本及该书目录。

在夸美纽斯的256种著作中,最能集中而全面地体现他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便是《大教学论》。

这部著作虽名为《大教学论》,但实际上它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教学论的范围,涉及教育理论的各个方面。

它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是教育学从综合性的知识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起点,它标志着教育理论发展史上一个全新阶段的开端。

《大教学论》的宗旨就是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不论是富人或穷人,出身高贵或出身微贱,男人或女人,都应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德行和虔信。

夸美纽斯力主初等教育成为普及教育,在每个小村庄都设立学校,不使任何人被排到社会的安适、和平、宁静,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秩序,使人人有工作、有饭吃,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夸美纽斯为此奋斗终身。

《大教学论》提到的人名有八十余人,其中,引证的古希腊、罗马人共有38人,可见他对希腊、罗马教育遗产的重视。

基督教的《圣经》仍然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大教学论》共三十三章,可以分成六个组成部分或六编。

(一)总论,第一至十四章,其中第一章可以看做全书的绪论或引言。

第二、三、四章讨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第五、六、七章论述教育的作用或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第八、九章论述普及教育问题。

第十、十一、十二章论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十三、十四章探索教育和教学的规律或总的指导原理。

(二)体育(健康教育),第十五章。

(三)教学论,第十六至二十二章,又分三部分:

(1)教学原则、规则和方法,第十六至十八章;

(2)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第十九章;(3)分科教学法,第二十至二十三章,分别论述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语文教学法。

(四)德育论,第二十三至二十六章,分别论述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纪律和学生读物的精选。

(五)学制和课程,第二十七至三十一章,分别论述了统一的、互相衔接的四级学制及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教科书及升入高一级学校的考试制度。

(六)总结,第三十二至三十三章,论述了本学校改革方案的优越性以及实现这一方案的必要条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通力协作,共襄义举。

二、目录

扉页

向读者致意

献词

教学艺术的用途

第一章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

第二章人的终极目的在于来世

第三章今生只是为永生作准备

第四章为永生作准备有三个层次:

认识自己(认识万物)、管束自己、皈依神

第五章这三者(学问、德行、虔信)的种子已天然地种植在我们身上

第六章如果要造就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完成

第七章人最容易在年轻时形成,若非这个年龄,就不能正确地形成

第八章年轻人必须接受公共教育,因此学校是必需的

第九章所有男女儿童都应该上学

第十章学校应提供广博的教育

第十一章在此以前没有过完善的学校

第十二章改革学校是可能的

第十三章改革学校的基础必须是万物的确切规则

第十四章教导的确切的规则只能从自然借取

第十五章延长生命的基础

第十六章教和学的普遍要求,亦即必须准确地达到预期结果的教和学的方法

第十七章教和学的方便性的诸原则

第十八章教和学的彻底性的诸原则

第十九章教和学的简明性和快速性的诸原则

第二十章各种科学的教法(科学教学法)

第二十一章人文学科的教法(艺术教学法)

第二十二章语文教学法

第二十三章道德教学法

第二十四章灌输虔信的教学法

第二十五章如果我们想按照纯粹基督教的律法改革学校,就必须从学校中清除异教徒的书籍,不然,无论如何也要在使用它们时比以前更加谨慎小心

第二十六章论学校纪律

第二十七章论基于年龄和学业的学校的四级划分

第二十八章母育学校素描

第二十九章国语学校素描

第三十章拉丁学校素描

第三十一章论大学,论学生的旅行和光明学院

第三十二章论通用的完善的教导规则(论教导的普遍和完善的秩序)

第三十三章实现此种通用教学法的前提(论实行这种普遍方法的前提)

后记

附录

夸美纽斯对几个重要教育问题的主张——纪念夸美纽斯诞生365周年

扬,阿莫斯·考门斯基(夸美纽斯)的生平和思想

译名对照表

三、精彩摘要

描绘艺术中的艺术(教学艺术)是一件繁难的工作,需要非凡的批判;不独需要一个人的批判,而且需要许多人的批判;因为没有一个人的眼光能够如此敏锐,使任何问题的大部分不致逃脱他的观察。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

今生只是永生的预备。

永生的预备有三个阶段:

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

关于教育中的上帝:

亚里士多德说:

“人人都有一些关于神的概念,人人都把最高的地位归给神。

”柏拉图也说:

“上帝是至高的善,高于一切存在,高于自然;一切造物都趋向于他。

”《圣经》上说:

“爱好真理的人容易看到真理,寻求真理的人容易发现真理。

它让悟性去见它,凡是在它的门前等候的人都可以不受麻烦就得到它。

”要告诉他们,凡是行为良好,值得站在上帝跟前的人就是加倍幸福的人。

但是生时与上帝相通的人,死后便会到上帝那里去。

《圣经》应该成为基督教学校的第一个字母和最末一个字母。

教育的作用:

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

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柏拉图“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

”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因为他们既然是人,他们就不应当成为无理性的兽类,不应当变成死板的木头。

教育的早期性:

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

最谨慎的办法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去把人形成到合乎智慧的标准。

教育应当从早开始。

学校教育:

青年人应该受到共同的教育,所以学校是必需的。

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学校教育应该是普遍的。

所以所罗门所说的关于美丽但是愚蠢的妇女的话,对于有学问而没有德行的人也是适用的,他说: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带在猪鼻上。

”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以前完成。

教育中的秩序:

改良学校的基础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

时间的巨流是因什么媒介才这样准确地和连续地分为年、月、日的呢?

没有别的,只是由于苍天的不变的秩序之故。

所以,教学艺术所需要的也不是别的,只不过是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而已。

教导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并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阻碍的。

现在就很明白了,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是应当、并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的。

一旦这个原则彻底地被掌握以后,艺术的进行立刻便会同自然的运行一样容易,一样自然。

西塞罗说得很恰切,他说:

“假如我们把自然看做我们的向导,她是决不会把我们领入歧途的。

”他又说:

“在自然的指导之下,迷途是不可能的。

”这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建议是要经心地注视自然的作用,要去模仿它们。

关于语文学习:

一切语文都不要从文法去学习,要从合适的作家去学习。

语文的学习,尤其在青年时代,应当和事物的学习联系起来,使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语文的认识,即我们的对事实的知识和我们表达事实的能力得以同步前进。

因为我们是在形成人,不是形成鹦鹉。

一切语言通过实践去学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

教育的兴趣:

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教导的方法应该减轻学习的苦楚,使学生在功课上不受到任何阻碍或耽误他们的进步。

教育中的实践性:

假如教师教授任何事情的时候,同时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告诉学生,学生的工作就会来得轻松些。

只有那些易于指明用途的事情才应教给学生。

对于每门学科,都要考虑它的实用问题,务使不学无用的东西。

凡是学过的东西都应该由一个学生传授给另一个学生,使没有知识不被利用。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意义之下,我们才能懂得“假如别人不知道你是知道的,你的知识便是无用的”这说法的意思。

有一句话,说:

“教导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

”这是很对的,因为不仅时时复习可以把一件事实不灭地铭刻在心灵上,而且“教”的本身对于所教的学科可以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凡是应该知道的就必须教。

凡是所教的都应该当做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有一定用途的去教。

凡是应当做的都必须从实践去学习。

师傅并不用理论去耽搁他们的徒弟,而是从早就叫他们去做实际工作;……所以,在学校里面,应该让学生从写字去学写字,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

这样一来,学校就可以变成一个忙于工作的工场,凡是努力获得了成就的学生就可以体验到一句成语的真理,就是:

“我们同时形成了我们自己,也形成了我们的材料。

”昆提利安在多年以前就说过:

“通过教诲,路途是长远而困难的,通过榜样则是短捷而可行的。

因为德国人有一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他们说:

“良好的领袖就有良好的随从。

”忒楞斯的话也很恰当,他说:

“只要你先走,我一定跟上来。

”儿童学习行走、奔跑、谈话与游戏,全是这样从模仿学来的,不要任何艰难的规则。

规则对于悟性像一些荆棘,要懂得它们的意义既需注意,又需能耐,而榜样则是最愚蠢的学生也可以受益的。

没有一个人单靠规则精通过任何语言或艺术;至于通过实践,即使没有教诲,精通也是可能的。

产生一个艺术家的是实践,不是别的。

教学的选择性:

辛尼加说:

“时间这样的宝贵,却去学习这么多无用的东西,这是何等的疯狂啊。

”所以,无论什么东西不可单因它在学校里有价值去学习,要因它在生活上有用处才可学习,这样,一个学生学得的知识才不至于一出学校,立刻就消失掉了。

凡是所教的都应该坦率地教,不可错综复杂地教。

教学的直观性:

我们由此可以为教师们找出一条金科玉律。

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

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官的跟前。

气味应当放到嗅官的跟前,尝得出和触得着的东西应当分别放到味官和触官的跟前。

假如有一件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种感官去接触。

一个人如果看见过一次人体解剖,较之读完了最详尽的解剖学,可是实际从严没有看见过解剖,对于人体各部分的关系一定知道并记得准确得多。

所以说:

“看就是信。

教育中的纪律:

我们不可能谨慎到不让任何恶事得到一个进口,所以,严格的纪律是必须用来制止邪恶的倾向的。

有需要的时候就应当利用责备或惩罚,斥责或鞭挞。

这种惩罚永远应该当场执行,使邪恶刚一出现就可以受到遏抑,或尽可能连根拔除。

波希米亚有一句谚语说:

“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

”这是很对的。

因为如果你从磨坊取去了水,磨盘就会停止,同样,如果你从学校取消了纪律,你就是剥夺了它的发动力。

因为纪律不是别的,它只是一种不会失败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使我们的学者变成真正的学者而已。

严格的纪律不应当在跟学习或文术练习有关的事情方面去用,只能在道德问题遭到危险时用。

凡是想把青年捞入德行的网里的人,他就必须一方面用严酷的办法使之畏惧和恭顺,一方面用温和与情爱的办法去抬高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