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__GBT_50033-200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634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4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__GBT_50033-2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__GBT_50033-2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__GBT_50033-2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__GBT_50033-2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__GBT_50033-2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__GBT_50033-2001.docx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__GBT_50033-2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__GBT_50033-2001.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__GBT_50033-2001.docx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

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2001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通知建标[2001]172号

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印发一九九三年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计综合[1993]110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 进行了修订,现更名为《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033-2001,自2001 年11月1日起施行,原《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1年7月31日

前 言

本标准是在国家标准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的基础上,总结了居住和公共建筑采光的经验,通过实测调查,并参考了国内外的建筑采光标准而制订的。

本标准由总则、术语和符号、采光系数标准、采光质量、采光计算五章和五个附录组成。

主要规定了利用天然采光的居住、公共和工业建筑的采光系数、采光质量和计算方法及其所需的计算参数。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北京市车公庄大街19号,邮编100044)。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重庆建筑

大学主要起草人:

林若慈、张绍纲、李长发、詹庆旋、刘福顺、杨光璿

1总则

1.0.1为了在建筑采光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充分利用天然光,创造良好光环境和节约能源,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利用天然采光的居住、公共和工业建筑的新建工程,也适用于改建和扩建工程的采光设计。

1.0.3采光设计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利于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和保护视力。

1.0.4采光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参考平面假定工作面referencesurface

测量或规定照度的平面(工业建筑取距地面1m民用建筑取距地面0.8m)。

2.1.2工作面workingplane

在其表面上进行工作的参考平面。

2.1.3室外照度exteriorilluminance

在全阴天天空的漫射光照射下,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照度。

2.1.4房间典型剖面typicalsectionofroom

房间内具有代表性的采光剖面,该剖面应位于房间中部或主要工作所在区域。

2.1.5采光系数daylightfactor

在室内给定平面上的一点,由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假定和已知天空亮度分布的天空漫射光而产生的照度与同一时刻该天空半球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产生的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

2.1.6采光系数标准值standardvalueofdaylightfactor

室内和室外天然光临界照度时的采光系数值。

2.1.7采光系数最低值minimumvalueofdaylightfactor

侧面采光时,房间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采光系数最低一点的数值。

2.1.8采光系数平均值averagevalueofdaylightfactor

顶部采光时,房间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采光系数的平均值。

2.1.9识别对象recognizedobject

识别的物体或细部(如需要识别的点、线、伤痕、污点等)。

2.1.10窗地面积比ratioofglazingtofloorarea

窗洞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

2.1.11室外天然光临界照度criticalilluminanceofexteriordaylight

全部利用天然光进行采光时的室外最低照度。

2.1.12室内天然光临界照度criticalillutminanceofinteriordaylight

对应室外天然光临界照度时的室内天然光照度。

2.1.13光气候daylightclimate

由太阳直射光、天空漫射光和地面反射光形成的天然光平均状

况。

2.1.14光气候系数daylightclimatecoefficient

根据光气候特点,按年平均总照度值确定的分区系数。

2.1.15晴天方向系数orientationcoefficientofclear

sky

晴天不同朝向对室内采光影响的系数。

2.1.16采光均匀度uniformityofdaylighting

假定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的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

2.1.17亮度对比luminancecontrast

视野中目标和背景的亮度差与背景亮度的对比。

2.2符号

2.2.1照度

1En在全阴天空漫射光照射下,室内给定平面上的某一点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

2Ew在全阴天空漫射光照射下,与室内某一点照度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外照度;

3E1室外天然光临界照度;

4Eq室外天然光年平均总照度。

2.2.2采光系数

1C采光系数;

2Cmin采光系数最低值;

3Cav采光系数平均值;

4Cd天窗窗洞口的采光系数;

5dC′侧窗窗洞口的采光系数;

6K光气候系数。

2.2.3计算系数

1K顶部采光的总透射比;

2K顶部采光的室内反射光增量系数;

3Kg高跨比修正系数;

4Kd矩形天窗的挡风板挡光折减系数;

5Kj平天窗采光罩的井壁挡光折减系数;

6Kf晴天方向系数;

7侧面采光的总透射比;

8侧面采光的室内反射光增量系数;

9Kw侧面采光的室外建筑物挡光折减系数;

10KC侧面采光的窗宽修正系数;

11采光材料的透射比;

12c窗结构的挡光折减系数;

13w窗玻璃的污染折减系数;

14j室内构件的挡光折减系数;

15材料的反射比;

16j室内各表面反射比的加权平均值;

17p顶棚饰面材料的反射比;

18q墙面饰面材料的反射比;

19d地面饰面材料的反射比;

20c普通玻璃窗的反射比;

21Tr窗透光折减系数。

2.2.4几何特征

1、Ap顶棚面积;

2、Aq墙面面积;

3、Ad地面面积;

4、Ac窗洞口面积;

5、b建筑宽度通常是指房屋进深或跨度;

6、bc窗宽;

7、B计算点至窗的距离;

8、d识别对象的最小尺寸;

9、Dc窗间距;

10、Dd窗对面遮挡物与窗的距离;

11、hc窗高;

12、hx工作面至窗下沿高度;

13、hs工作面至窗上沿高度;

14、Hd窗对面遮挡物距工作面的平均高度;

15、l建筑长度或侧窗采光时的开间宽;

16、p采光系数的计算点。

3采光系数

3.1一般规定

3.1.1本标准应以采光系数C作为采光设计的数量指标室内某一点的采光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3.1.1

式中En在全阴天空漫射光照射下,室内给定平面上的某一点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lx);

Ew在全阴天空漫射光照射下,与室内某一点照度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外照度(lx)。

3.1.2采光系数标准值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面采光应取采光系数的最低值Cmin;

2、顶部采光应取采光系数的平均值Cav;

3、对兼有侧面采光和顶部采光的房间,可将其简化为侧面采光区和顶部采光区,并应分别取采光系数的最低值和采光系数的平均值。

3.1.3视觉作业场所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应符合表

3.1.3的规定。

表3.1.3 视觉作业场所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标准值

采光等级

视觉作业分类

侧面采光

顶部采光

作业精确度

识别对象的最小

尺寸d(mm)

采光系数最

低值

Cmin(%)

室内天然光临界照度

(lx)

采光系数平

均值

Cav(%)

室内天然光临界照度

(lx)

I

特别

精细

d≤0.15

5

250

7

350

很精

0.15

3

150

4.5

225

精细

0.3

2

100

3

150

一般

1.0

1

50

1.5

75

粗糙

d>5.0

0.5

25

0.7

35

注:

表中所列采光系数标准值适用于我国Ⅲ类光气候区。

采光系数标准值是根据室外临界照度为5000lx制定的。

亮度对比小的Ⅱ、Ⅲ级视觉作业,其采光等级可提高一级采用。

3.1.4光气候分区应按本标准附录A确定。

各光气候区的光气候系数K应按表3.1.4采用。

所在地区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应乘以相应地区的光气候系数K。

表3.1.4 光气候系数K

光气候区

I

K值

0.85

0.90

1.00

1.10

1.20

室外天然光临界照度

值E1(lx)

6000

5500

5000

4500

4000

3.1.5对于Ⅰ、Ⅱ采光等级的侧面采光和矩形天窗采光的建筑,当开窗面积受到限制时,其采光系数值可降低到Ⅲ级,所减少的天然光照度应用人工照明补充,但由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所形成的总照度不宜超过原等级规定的照度标准值的1.5倍。

3.1.6在采光设计中应选择采光性能好的窗作为建筑采光外窗,其透光折减系数Tr应大于0.45。

建筑采光外窗采光性能的检测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执行。

3.1.7在建筑设计中应为擦窗和维修创造便利条件。

3.1.8采光设计的实际效果的检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光测量方法》执行。

3.2各类建筑的采光系数

3.2.1居住建筑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表3.2.1 居住建筑的采光系数标准值

采光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