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4625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某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某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某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某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某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为切实搞好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该项目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1.2.5环境保护

项目所在区自然环境良好。

本项目为非工业项目,不产生工业污染,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为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项目建设治理措施设计合理、配套齐全,符合环保要求。

1.2.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

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资金600万元,地方配套600万元。

1.2.7项目综合评价与建议

此项目的建设改变了是***镇敬老、爱老、助老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不仅解决五保老人生活的具体问题和困难,而且还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能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是必要的、可行的。

建议积极筹备,早日实施。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邻***县,南接驻马店市平舆县和安徽省临泉县,西邻***县和驻马店市上蔡县,北与***县隔沙河相望。

面积1083平方公里,辖2乡13镇6个办事处,总人口118.3万,处于我国东引西进、承东启西的过渡地带,是中西部地区通向长三角的东部门户,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历史悠久,古称项子国,汉初置项县,南北朝宋时易名***县。

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2004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5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社会管理权。

***人文景观丰富,历史遗址众多。

建安七子之一的应扬,民国总统、洪宪皇帝袁世凯,近代诗人张伯驹,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等祖籍均为***人氏。

光武庙、白果树、扳倒井、高丘寺、袁世凯故居等文化遗址,极富旅游价值。

***交通便捷,106国道纵贯南北,238、217省道横穿东西,南洛高速、大广高速在此交汇,漯阜铁路穿越全境,全程高速直达机场,沙颖河内陆航运直达淮河、长江。

公路、高速、铁路、水运纵横交织,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境内地势平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是我国粮、油、畜产品的重点产区和优质粮生产基地。

小麦、中药材、白芝麻、优质果蔬四大生产基地已经形成,畜牧养殖业,黄牛、槐山羊、项猪等主导畜产品的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味精为主的食品、医药、皮革三大支柱产业和以农机配件、制革制鞋 

、服装加工、劳保用品 

、防水防潮等六大板块经济,是驰名全国的味精城、皮革市、医药生产基地、防水防潮之乡。

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河南莲花味精集团,是***市唯一的一家上市企业,2008年“莲花”再次入选“亚洲品牌500强”,较上届提高17个位次。

市纺织公司、莲花皮业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已成长为河南省重点企业。

***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齐全。

东方工业集聚区、老城区、新区三区互动,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供电系统连接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自来水供应网络健全,污水处理设施完善,西气东输供气管道穿境而过;

程控交换、移动通讯、图文传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先进,商贸、餐饮、宾馆、娱乐等服务业布局合理。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10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8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74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568元,比上年增长14.6%;

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965元,比上年增长12.8%。

***镇位于***市西北部,是***市的西大门和市区重点发展方向。

106国道和漯阜铁路在境内交汇,国家级重点工程大广高速公路(黑龙江大庆至广州)和省道周李公路贯穿全境;

大广高速公路在***设有出口。

清水河、运粮河、长虹运河流过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

全镇现辖23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5.6万亩耕地,6.8万人,其中回族人口6170人,占***市少数民族人口的三分之一,为少数民族聚居乡镇。

几年来,***镇抢抓市区与***一体化和国家拉动内需两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交通三大优势,强力推进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畜牧业发展、财政收入和平安建设的四大突破,努力把***打造成工业重镇、畜牧大镇、经济强镇、文化名镇、民族团结和谐镇。

2009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3.55亿元,财政收入10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60元,年终全市乡镇综合实力考评位居前三位。

***市社会经济条件能够为项目实施提供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2.2***镇敬老院概况

***镇敬老院始建于1991年11月,占地面积13.2亩,有房屋50间900平方米,入院五保人员36人,管理人员3人。

院内设伙房、餐厅、有洗澡间、健身房、娱乐室等。

但是,房屋简陋,设施破旧,规模较小,不能适应入院人员增加的需要,功能布局、设施条件达不到国家标准,需重新规划建设。

2.3项目提出的背景

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者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

就***镇而言,60岁以上老年人口目前达到7000人,占到全镇总人口的10%左右。

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

该镇目前大部分老人依靠家庭养老,而依靠退休金和集体养老的老人仅是极少部分。

人口老龄化给农民家庭带来的负担,抑制了农村消费和农民的购买力,也阻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农村改革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近几年,随着***镇政府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二三产业,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事业逆势而上,取得了突出成绩。

逐步增强的经济实力成为***镇解决农村养老失业的坚强后盾。

***镇农村养老事业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贯彻《农村五保供养条例》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全镇五保对象445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其中集中赡养老人36人,给养标准每人1600元/年。

按照***市敬老院建设规划,拟在***镇敬老院的基础上,拆除原有房屋,重新规划布局,建设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中心敬老院,服务对象面向全镇和周边乡镇部分五保对象。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如何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建设一个乡镇敬老院,为孤寡老人、空巢留守老人提供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靠、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使五保老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其必要性体现在:

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市委、市政府和***党委、政府也提出“和谐兴市”、“和谐兴镇”的要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已成为目前首要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农村老龄化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加快全市养老事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镇敬老院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基本条件有所改善。

但留守的空巢老人逐渐增多,敬老院的刚性需求较大,现有的设施条件已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迫切需要新建***镇敬老院。

3、改善老年居住环境,体现人文关怀的需要

***镇敬老院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农村五保老人居住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托老、养老、敬老的实际问题,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创建“和谐平安***”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切实做好这项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

不仅解决五保老人生活的具体问题和困难,而且还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章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本项目选址在***镇敬老院原址内。

场址位于杨庄行政村河湾自然村,东临运粮河,西邻河湾村,南邻河湾村,北临周李公路。

现状用地内有50间平房。

场址距离镇政府较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场址周围环境条件较好,场区内地势平坦,适合项目建设。

3.2建设条件

1、气象

***市地处豫东平原,黄淮流域,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

一年四季分明,温差较大。

其特点是:

“冬长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春夏之交多干风”。

日照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50.4小时,日照率为49%。

平均每天6小时多,一年之中6月份最多是223.6小时,平均每天7小时多。

2月份最少为131.5小时。

气温

年平均气温14.6℃,1月份最冷时年平均0.5℃,7月份最热时年平均27.4℃。

极端最高气温为43.2℃(1964年7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6.7℃(1964年2月18日)。

降水

年平均降雨量为689--916毫米,7月份降雨量最多,12月份降雨量最少。

四季分配不均,夏季最多、冬季少、春季水小于秋季。

年平均雨日84.1—96.4天,一日最大降雨量为149.3—324.6毫米。

降雨强度,一次过程最大降雨量224.8—410.4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542.2---1920.8毫米。

蒸发、湿度

年平均蒸发量为1542.2—1920.8毫米,1月份最小,月平均55毫米;

6月份最大,月平均245.3—325.5毫米。

相对湿度年平均72%,各月历年平均相对湿度64—83%,夏季大于冬季,8月份最高。

历年平均风向频率是北至东北风最多,南至西南次之,东南第三,西至西北风最少。

平均风速每秒2.1—2.4米,最大值在4月份,每秒3.2—4.2米;

最小值在9月份,每秒2.1—2.8米。

气压

年平均气压1009.6—1011.9百帕。

极端最高气压为1041.0—1045.2百帕、极端最低气压为985.6—990.3百帕。

月平均气压996.1—1022.5百帕,年变化冬高夏低,1—7月份逐月下降,7—12月份逐月升高。

2、工程地质

地层

区内为第三系、第四系地层覆盖。

第三系上更新统为粘土、亚粘土夹砂土薄层,呈棕红、深棕红色,埋深469—480.61米,含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暗色。

上部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层:

主要为全新式河流泛滥形成,厚度不等。

岩性黄色、灰绿色。

中部河床相冲积层:

以粉细砂层为主,夹中砂、及亚粘土,黄色或灰黄色,中密至密实状,而选性较好。

砂层一般厚3—15米,层位较稳定。

下部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层:

主要为黄褐色、棕褐色、灰褐色亚粘土、粘土及少量亚砂土,硬塑至坚硬状,富含钙质结核,局部胶结成姜石盘。

地震

根据国务院1992年5月22日批准施行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地震基本裂度为Ⅵ。

3、水文地质

地下水变化不大,一般埋深2.0—3.0米,含水层为亚粘土,富水性较好,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为主要排汇手段,地上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

据河南省地矿厅水文地质资料,浅层地下水属深滤型重碳酸低矿化度水,矿化度小于1克每升,属于淡水,按地下水侵蚀性标准判定,可不考虑地下水对砼的侵蚀性。

4、基础设施条件

(1)供、排水

由市区自来水管网供水,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建设有完善的给排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制,可满足项目排水

需求。

(2)供电

项目供电由电业部门供电,电力充足,可保障项目用电需要。

(3)通讯

项目所在地现有固定、移动电信设施,可以开通全国直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满足项目固定和移动通讯要求。

(4)交通

项目所在地位于***市市区西侧,交通便利,项目施工可以利用现有的交通系统。

(5)建设原材料

项目原材料为水泥、钢材、石子、砖、沙等,均可由***市建筑材料市场供应,货源充足,渠道畅通,运输距离短,供应没有问题。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4.1建设规模

***镇现有五保老人340人,根据《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结合***市“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应设置床位数200张。

床均面积按40平方米计算,总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

4.2建设内容

1、根据确定的建设规模,项目利用原敬老院场址,占地13.2亩,可以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2、房屋建筑。

根据建设规模,拟建三层老人居住用房6栋,框架结构,每栋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四层综合服务和行政办公用房一栋,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3、室外配套建设: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

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8800㎡

2

建筑占地面积

2500㎡

3

总建筑面积

8000㎡

4

活动场所、道路面积

1500㎡

5

总绿化用地面积(包括生产区)

5280㎡

生产区2000㎡

6

建筑容积率

0.91

7

建筑覆盖率

28.4%

8

绿化率

60%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5.1项目建设的目标

以建设生态环境、老年人居住空间环境和活动休闲空间为目标,紧密结合敬老院自身特点,展现环境优美,功能布局合理与人文结合的院区,营造全社会尊重老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5.2规划设计原则

1、切实考虑以人为本,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各种因素;

2、充分认识现状、利用现状,在建设院区的同时,正确处理规划中生态效益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3、以“满足老年人居住、兼顾发展、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为指导思想;

4、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准则,有机组织空间布局与环境,促成生态、景观的有机统一;

5、考虑人车分流,消除人车混行给老年人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6、总体布局从适用角度出发,利于管理,方便交通,美化环境,塑造形象为原则。

5.3规划设计构思

本着上述设计原则,将规划区内的结构规划如下:

1、空间形态

整个规划地块分为建筑空间和开敞空间。

2、功能分区

规划共分为四个区:

(1)建筑区:

主要是指的敬老院内的主体建筑,位于规划区中部。

(2)种植劳作区:

位于规划区的南部,满足老年人劳作需求。

(3)休闲活动区:

位于规划区北部,满足老年人休闲活动需求。

3、道路交通系统

在保证便利内外交通的同时,创造良好的交通系统。

同时,注重交通组织,将道路设计与广场空间、绿地空间与建筑空间相结合,共同塑造室外空间环境。

将出入口规划在规划区的北侧,与院外道路相连。

并与活动场地和老年人居住用房紧密的联系起来。

每排房屋均有道路,院区内的车行道路路面宽为6m。

院区内的人行道路应选用平整、防滑、色彩鲜明的铺装材料,路面宽一般为1-2m。

因考虑到敬老院内车辆比较少,规划停车位于建筑前面铺地上或考虑沿路停车,以满足车辆停放的需求。

4、绿化系统

结合院区整体布局,本规划块状绿化为主要布置形式,主要布置有规划区的北部和建筑物之间。

在建筑物之间和北部设置植物观赏区,种植花草树木,设置花架、座椅,满足老年人对静态环境的需要,同时是放松心情,品味自然的好地方。

5、休闲活动区

休闲活动场地就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等方面因素,设计应更符合老年人休闲活动的需求,从防滑、平整、色彩等角度考虑,处处体现人性化的原则。

休闲活动场地位于规划区的南部,主要有林萌活动广场、体育器材活动场地、羽毛球场、门球场、钓鱼台等等。

林萌活动广场作为老年人打太极、健身操等的场地;

布置一些体育器材,做为老年人体育器材活动场地。

6、建筑形式、色彩和设计

院区内规划的建筑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形式宜采用平屋顶,建筑色彩淡红为主基调,浅白色为辅助基调。

建筑设计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的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等因素,将居住和配套服务设施用房分设,从北到南,建筑房屋分四排,第一排为综合服务和行政办公楼,一栋,四层,居中布置,楼下设有过厅,楼东西两侧设有道路,以便通行和消防。

第二至四排为老人居住楼,每排两栋,中间为6米道路。

老人居住楼主要布置老年人居室;

综合服务和行政办公楼主要布置配套服务设施用房(包括餐厅、医务药品室、观察理疗室、康复保健室、公用卫生间、公用洗衣间、公用浴室、售货、餐饮、理发、银行、邮电代理、开水间、储藏间、健身、娱乐、阅览、教室等)和行政办公用房。

5.4环保、环卫规划

规划在休闲活动区和种植劳作区各设置一处厕所,供户外使用。

规划垃圾房设置于规划区的南侧,便于垃圾的转运且不影响主体建筑前环境的位置。

5.5消防规划

主体建筑周围设置环行车道以满足消防的需要,院区其他各级道路均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以便发生火险能够让消防车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或者其他紧急情况安全疏导人员撤离,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院区内每隔120m设一处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管与给水管合设,建筑内部按建筑消防规范设置室内消火栓及灭火器。

5.6建筑论述

5.6.1建筑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3、《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5)

4、《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XJJ-034-2006)

1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1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XJJ001-1999)

5.6.2建筑设计描述

本项目建设除了具有适应的使用功能和要求外,同样应具有美学上的功能。

以矩形为构图主体,采用左右对称的造型,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突出开放的设计观点。

在强调建筑独具个性外,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统一。

1、老人居住楼:

单栋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框架结构,三层,每层高3.3米,室内外高差为0.3米,总建筑高度10.2米。

外走廊、两部楼梯。

一至三层布置有双人间,单人间,三人间,客房等,主要为老人居室。

2、综合服务和行政办公楼:

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框架结构,四层,一层高4米,二至四层层高3.3米,室内外高差为0.3米,总建筑高度14.2米。

各层功能布局为:

一层布置为伙房、餐厅(清真餐厅、汉餐厅分设)、公用卫生间、公用洗衣间、公用浴室、售货部、理发室;

二层布置为医务药品室、观察理疗室、康复保健室、银行、邮电代理室;

三层布置为健身房、娱乐室、阅览室、教室;

四层布置为行政办公用房。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为6度。

5.6.3墙面

外墙设计应满足维护和节能要求,墙体采用200厚空心砌块,用M5水泥砂浆砌筑,外挂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密度为18—20kg/m3的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内墙采用120及200厚空心砌块,用M5水泥砂浆砌筑。

室内地坪以下标高-0.600处设置连续水平防潮层(采用20厚1:

2.5水泥砂浆内掺5%的防水剂)。

5.6.4屋面

屋面为上人平屋顶屋面,防水等级二级,二道防水设防,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使用年限15年。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性能指标

胎体

聚氨酯

标号

45(4mm厚)

产品等级

优等品(A)

不透水性

≥0.3Mpa、≥30min不透水

耐热度(℃)

90℃、2h

地温柔度(℃)

-18℃

纵横向拉力

≥450N/50mm

纵横向断裂延伸率

≥30%

屋面保温材料采用聚苯乙烯(EPS)板,厚度100mm,性能指标见下表。

聚苯乙烯(EPS)板性能指标

压缩强度

≥0.1Mpa

导热系数

≤0.041W/(m2.k)

密度

≥20kg/m3

加工模式

模压式

氧指数

体积吸水率

≤6.0V/V%

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屋面排水坡度3%。

外排雨水斗、雨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材料,管井DN100mm。

5.6.5门窗

门窗的保温性和气密性应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67-93)要求,门窗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

本项目门窗传热系数为2.5W/(m2.k),外门窗采用单框双玻节能型(平开)铝合金窗,外窗附带纱窗。

门窗性能分析表

抗风压性能分级

5级

气密性能分级

4级

水密性能分级

3级

保温性能分级

8级

隔声性能分级

5.6.6装饰

室内装修应妥善处理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的矛盾,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避免采用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火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严格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和《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建筑物的外部装饰应本着美观适用的原则,与周围的建筑物及外部效果上相协调。

本项目外部装修应采用颜色明了、线条简洁、质地优良的外墙装饰材料,墙面以白色外墙装饰砖为主,在檐口、窗套等部位以浅黄色外墙砖加以修饰。

各部分做法见表

类别

名称

部位

做法

屋面

上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