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04596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Word下载.docx

《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Word下载.docx

很好,我的看法,布鲁诺做一件事情要跑三趟,阿诺德跑一趟就解决了五个问题,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应该在3—5倍之间。

大家觉得这样的差距算不算合理?

如果差距再大些,就不太公平了。

差距是不是公平,跟差距的幅度是有密切关系的。

我们再来“狗尾续貂”,给这篇小说加一个结尾,预测一下很多很多年之后,比如20年之后,这两个小伙子的命运会如何呢?

生4;

一个干得越来越好,一个混得越来越差了。

怎么个好?

怎么个差呢?

生5:

一个能够自己当老板,一个只能一辈子给别人打工了。

是啊,看来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

各位,这样的差距,在我们在座的各位中间会发生吗?

这样的差距,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普遍存在吗?

生:

是的,收入差距很大。

上一堂课,我们已经探讨了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上的标准、尺度,有两个最重要的标准,一个是按劳分配,一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在标准确立的前提下,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有两种情况值得关注。

第一种:

在收入分配标准确定的前提下,同样的经济活动,由于劳动付出的劳动量不同,社会成员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同,就会导致收入分配出现差距,任期发展,则会逐渐扩大。

 

应该承认,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技能、素质都是有差别的,有的人干活勤快,有的懒惰,有的聪明机灵,有的老实愚笨;

不同社会成员占有的生产要素也是有差别的,有人生下来就是“富二代”,有人是穷光蛋,当他们走上社会开始走出谋生第一步,起点就不太一样。

所以即使分配的标准一定,结果也不言而喻,开始的时候收入有高低,慢慢地收入差距会逐步扩大。

第二种:

在收入分配标准确定的前提下,劳动者同样的劳动付出,社会成员同等的要素投入,由于不同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益不同,也会导致收入分配出现差距,任期发展,则会逐渐扩大。

在第二种情况下,即使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是一样的,占有的生产要素没有差别,由于不同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益不同,最后的结果和第一种情况还是一样的。

现在,我们认识到,在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实施之后,收入的差距出现了。

问题是,这样的差距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公平?

(引起学生的思考)

是不是公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公平的,什么是不公平的。

请大家先来看教材P61。

(学生阅读)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我们要注意,“公平是相对平等,不是绝对平均”;

第二,从结果上来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悬殊意味着贫富两极分化。

我们把这个问题再细化一下:

(1)没有任何差距,是不是公平?

(平均主义是不是符合公平的原则?

(2)有差距是不是公平?

①是不是所有的差距都是公平的?

②什么样的差距才算得上是公平的?

(学生思考,简单讨论)

我们现在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社会舆论,说中国社会的分配越来越不公平,是不是事实呢?

如果是中国社会的分配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这种不公平又是指什么?

收入差距在扩大。

收入差距扩大是不是事实?

是不是问题?

是的,今年两会召开前夕,温总理在和网友在线交流的时候,就坦诚地承认“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严重存在”。

(参阅新华网2011年2月27日报道)

要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现在是不是在分配问题上出现了不公平的局面,我们可以参照一个重要的系数——基尼系数。

PPT展示3:

资料1——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斯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资料2——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可以反映的社会分配程度可以划分为五类:

低于0.2收入绝对平均;

0.2-0.3收入比较平均;

0.3-0.4收入相对合理;

0.4-0.5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收入差距悬殊。

大家估量一下,中国社会现在在哪个层次上啊?

(学生议论)

资料3——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

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

反之亦然。

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

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夸张呢,我们再引用一个权威的官方认可的结论,这是新华社的一个报道——中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5,可能导致社会动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原来是一个高度平均的社会,现在成了一个严重分化的社会,变化之大,令人猝不及防。

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有“病”啊,而且病的不轻。

不过,我认为有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还竭力回避,说自己没有病,或者面对病症束手无策,任期滋长蔓延。

此刻,我们来回顾一位哲人的告诫,是非常有必要的。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这句话,温总理曾经多次引用,发人深省。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是不是“真正分流到了中国社会的大众手中”?

如果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是有风险的。

再回顾中国社会的历史——

“从中国历史演进的规律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是导致底层社会的群众采用激烈方式(暴动\革命)改朝换代的重要原因。

我们发现,每一个朝代的末期,引发社会动荡混乱的主要原因基本上是一样的,财富和土地高度集中,一些权贵肆意横行,而广大的社会底层群众则流离失所,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以至于最后有人“登高一呼天下云集”。

革命、暴力,不管什么样的称号,都没有改变中国历史演进的实质。

如果我们今天的社会还是按照这样一条老路再重新上演一遍,是非常可怕的。

社会总是在进步,所以我们要反思和批评,导致中国社会这样“一治一乱”的变化,从思想上来说,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平均主义的思想。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农民战争的口号基本上都是“等贵贱均贫富”,所谓替天行道,就是鼓动穷人去抢,抢到手的就是自己的,抢不到的就一把火付诸于灰烬。

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我们要牢记,平均主义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的公平正义。

那么,什么是公平公正呢?

要探讨公平的涵义,就必须考虑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效率。

我们来看教材P62,大家自己结合教材来梳理一下公平效率这一对关系。

PPT展示4:

效率和公平既有一致性,又存在着矛盾。

公平和效率是一对什么关系?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

如果效率是侧重于做大“蛋糕”,公平则是偏向于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改革开放之初,整个社会经济不发展,首要的任务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做大“蛋糕”,这是对的;

但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蛋糕”已经很大了,大家更关心的是分的合理不合理、公平不公平?

如果分配不公平,大多数的人没有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就会引发社会的矛盾,不仅做“蛋糕”的积极性没有了,甚至会出现“抢蛋糕”的混乱局面。

所以,现在,我们更要重视把“蛋糕”分好,要落实“公平”的原则。

那么,应该如何保证“公平”原则的落实呢?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1、公平的前提是必须承认合理差异;

承认差距,更要注意这个差距是不是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偏离了公平的大方向。

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何在?

我们打个比方,在运动会上,一群人跑3000米,从最后的结果看,肯定是有差距的。

差距是多少呢?

最快的和最慢的,相差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都还算是正常的,如果差几个小时就不对了。

为了避免后一种情况的出现,我们需要从最初的环节上预防。

如何预防呢?

(请学生进行小范围探讨)

第一,运动员的起点是一样的;

第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段分组,高中的不能和小学放在一个组,女生也不能和男生放在一个组,专业的不能和业余的放在一个组,否则就不公平;

第三,在跑的过程中遵守规章,比如不能抢跑,不能挤占别人的跑道,自己拉下来不能拉住前面的运动员不放,这些都是不允许的。

做了上面的三条规定,最后的比赛结果虽然有差距,但是我们相信差距都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如此预防,最后还是会有意外发生,还是有选手落得太后面,对于最后面的选手,我们也要鼓励甚至奖励一下,不能把所有的鲜花和掌声都送给第一名吧?

在一次比赛中,第一名只有一个。

从上面的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2、3两个结论——

2、公平需要在标准(制度)上改进(机会公平);

3、公平需要对最后的分配结果进行调节。

现在我们再回到教材,请问我国现阶段在个人分配领域中,实行的分配制度是不是公平、合理呢?

(学生有疑问)

这项分配制度是什么?

(学生一起回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有问题吗?

大家看教材,怎么说?

教材P6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各位,这段话我们注意两个词语——坚持和完善。

坚持什么?

完善又是什么?

完善说明还有问题。

完善就是说这项制度还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调整、弥补、改进。

我认为这项制度,有两个慢慢出现的问题:

第一,较好地保证了机会(标准)的公平;

但是在调节结果的公平方面有不足。

第二,能够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在市场机制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劳动者是有差异的,也没有想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不同社会成员在进入竞争领域的时候,他们手中掌握的资源有明显的差距。

除了这项制度要适当改革之外,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我们看教材P61,“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这段话很有意思,我们倒过来看,是不是说,现在我们国家在分配问题上,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太低,劳动报酬太低呢?

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PPT展示5:

问题探究

几组数据——以下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1)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全年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

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

(2)根据财政部10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达81663.34亿元,增幅为29.5%。

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7%。

而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7886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1元,同比名义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

(3)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7%,而在此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速大于11.2%,远高于前者。

说明居民的收入增长慢。

这三组数据都是比较增幅的,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比较慢,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比较快。

现在有一个说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到过——“国富民穷”。

中国富了,可是中国人或者说很多中国人还穷呢。

现在很多国家一讲中国,哦,中国有钱啊,所以,欧洲发生债务危机,欧洲国家就向中国提要求,希望中国出手相救;

美国金融危机日子不好过,美国就希望中国多购买美国的债务。

只要中国一出手,世界就有希望。

可是,告诉大家,中国富了,并不等于中国人民富了,为什么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喊扩大内需,可是内需就是扩不起来啊?

就是因为很多中国人口袋里瘪,我们看,政府的收入涨得这么快,居民的收入涨得这么慢,这很能说明问题。

国家富强了,当然是好事,但也不全是好事。

再来看一个资料:

PPT展示6:

一则数据:

根据胡润的报告分析,截至2010年底,中国千万富豪人数达96万,其中亿万富豪人数达6万,而10亿元以上的富豪有4千人。

财产在10亿元以上的富豪,假设平均财产20亿元,则4千人就是8万亿。

财产在1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假设平均3亿元,则5万6千人就是16.8万亿;

财产在1千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假设平均4千万元,则90万人就是36万亿。

96万中国富豪的私人财产共计60.8万亿。

而人数只是全国人口的0.07%。

一幅漫画:

说明贫富分化很严重。

穷人拿得少,富人拿得多。

现在中国让世界瞩目的事情很多啊,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还有一个是中国近些年成为富豪人数增长最快的地区。

中国的有钱人很多了,他们占有的财富是惊人的,但是他们的人数比重非常小。

很多专家的共识是,中国社会目前从收入结构来看,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

金字塔,或者三角形。

三角形,从几何学上来说,是最稳定的结构;

从社会学来说,是最危险的结构。

大家知道吗,中国社会,富人比重很少,他们坐在金字塔的顶端;

穷人比重很大,他们都在金字塔的下面。

我们左看右看,发现这不是金字塔,这是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啊,现在的富人就坐在火山口,火山没有爆发的时候,比如日本的富士山,风景是很美的;

可是那下面蕴藏和积蓄着的巨大的能量呢?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如果有朝一日火山喷发,不是无比壮观,而是无比可怕啊。

大家看现在的新闻报道,中国的富人安全感很差啊,他们已经发现苗头不对了,所以会有那么多富人脚底抹油,赶紧移民哪。

但是,富人移民也可怕啊,为什么,移民就是把他们在国内占有的财富全部转移到国外去了,中国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成果,就这么白白拱手相让了,你们说可怕不可怕?

如此想想,我们真的生活中一个让人担忧的社会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定的、安全的社会,有专家说,一个橄榄形结构的生活才是安全的。

所谓橄榄形结构的社会,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穷人都慢慢富起来了,但是最顶端的富人不多,最低端的穷人也很少,这样的社会,主要形成的力量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

有了中产阶级,社会就安全稳定得多了,为什么?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通俗一点,越是有些钱的人就越希望安定,不回去闹事,更不会去和别人拼命。

现实社会中,什么样的人最危险、最可怕?

就是彻底贫穷的人,流氓无产者。

他们什么都没有,所以什么都不怕,所以就最危险。

各位,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理出一个头绪了。

PPT展示7:

公平的原则如何实现——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国家要多让老百姓赚钱,尽量少向老百姓收钱,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在考察财政和税收的时候可以再关注一下。

第二,就是要处理好富人和穷人的关系,富人和穷人,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富人和穷人,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但是他们之间是不是可以少一些对抗,多一些对话?

我们要想办法协调好这两类群体之间的关系。

怎么协调?

我想首先还是观念上要转变。

我们一定要反思两种言论,第一种,为富不仁,建国初的时候,我们定位所谓社会的渣滓,就是“地富反坏右”啊,富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都要被革命者镇压的,富人不是好东西,那谁敢富啊?

那些不小心富起来的人,要么赶紧向国外转移财富,要么只有把财富埋在地底下腐烂,这样的社会是发展不起来的;

第二种,穷人要反抗。

穷人为什么穷,是因为富人剥削和压迫,所以我们号召穷人要团结起来反抗富人,“打土豪分田地”,这也万万要不得,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革命,造反不成功的不要说,就是造反成功了,大多数农民的命运呢?

不是当了炮灰,就是仍然一无所有。

这两种观念,都解决不了问题,都只会添乱。

PPT展示8:

两类群体之间在分配问题上的调节

怎么调节呢?

总的思路叫做提低限高。

对于低收入的群体,要提高收入水平,对于高收入的群体,要尽量限制他的收入不要增长过快、过大。

怎么提高?

怎么限制?

我们也来分析一下。

穷人和富人的收入来源有很大的区别,穷人主要是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的,富人呢,主要是靠手中的资金运作、技术、管理等要素来获得收益的。

穷人赚钱不容易,富人的钱来的快啊。

所以,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按照教材的解释——

提高劳动报酬,就是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让穷人的劳动力值钱。

我们常常喊着中国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是“劳动力价格低廉”,多么可怕,中国工人的收入水平和西方国家差距太大了,尊重劳动,我们高歌劳动最光荣,得从实实在在的收入着手,让真正干活的人,辛苦劳动的人,收入水平生活水准用一个大的提高。

对于富人的收入呢,政府要适当调节。

“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除此之外,我想再发表两点个人的看法:

(1)创造更好的机会和条件,让更多的穷人摆脱贫穷,走向富裕;

富人不是永远都富裕,穷人也不是世世代代都平穷,在贫与富之间,要有一个阶梯和通道,特别是对于穷人来说,一个社会要为他提供更多更合理的机会,只要他有能力、有智慧、有梦想,就可以发财致富,摆脱贫穷。

(2)富人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合法经营、自觉纳税、关心公益。

对于富人而言,我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富人只是以一个暴发户的嘴脸出现,不只是以一种炫耀的心态在穷人面前摆阔。

财富越大,意味着责任越大,富人要懂得回报社会,帮助穷人,切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为此,我要特别向大家推荐这一期《读者》(2011年23期)上的这篇文章——《中国富人进化论》,当然中国的富人要从“猿人”的状态进化到“文明人”的状态,还需要时间,也需要我们学会等待。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都风华正茂,怀抱理想。

我祝愿大家,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年轻的梦想都能实现,都能够发财致富;

同时更希望大家,如果有一天真的富了发了,更要学会做一个有良知、有责任心的富人,这样的话,你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尊重,这样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有希望,有进步。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