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讲义诗词格律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4374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讲义诗词格律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古汉语讲义诗词格律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古汉语讲义诗词格律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古汉语讲义诗词格律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古汉语讲义诗词格律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汉语讲义诗词格律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

《古汉语讲义诗词格律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讲义诗词格律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汉语讲义诗词格律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

”下联出自《晋书·

阮籍传》。

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

《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僵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

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濯(音浊)足水:

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灌足水指污水。

打头风:

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梁帝:

南朝的梁武帝萧衍。

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

汉皇:

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

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尘虑:

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

萦:

缠绕。

绿绮:

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

霜华:

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

百炼青铜:

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皤(音婆):

白色。

绿:

这里指青色、黑色。

皓:

白色,皓首。

*浩浩:

广阔无边的样子。

融融:

暖气上腾的样子。

*佩剑、弯弓:

这两个词组既可看成动宾词组,即佩上剑、拉弯弓;

也可看成偏正词组,即佩带的剑、被拉弯的弓。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对仗。

*芰(音记):

菱角的一种。

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

舞蝶对鸣蛋*。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

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

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鳌从毕卓,身披鹤擎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

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

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

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藉干戈成勇武;

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冬”和“东”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完全一致,但在中古读音不同(主要是韵腹不同),所以分属不同的韵部。

*古代寺庙傍晚击鼓、早晨敲钟以报时。

上联出自《孟子·

尽心下》。

冯妇,晋国人,善搏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

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士人的取笑。

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

下联出自西汉刘向《新序·

杂事》。

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刻彩绘上各种龙的图形。

天龙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

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

*蛩(音穷):

古代蝗虫、蝉、蟋蟀等类的小昆虫都可叫蛋,此处指蟋蟀。

*课:

此处是“为……而劳作”的意思,“课蜜”即采蜜。

“课”本指收税,古人经常“课”、“役”连用,故“课”也就带有“役(劳作)”的意思了。

*恰恰:

像声词,黄莺的叫声。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说,“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见,自在娇莺恰恰啼”。

雍雍:

像声词,大雁的叫声。

《诗经·

邺风·

匏有苦叶》有“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大雁雍雍地鸣叫,旭日东升光闪耀)”。

*上联源出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为: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

”迢(音条)递,遥远的样子。

嵯峨:

山势高险的样子。

危:

高。

*中庸:

本来指做事不偏不敬、恰到好处,这里是中等人才的意思。

*奁(音联):

镜匣,古代妇女多用来收放梳妆用具。

笥(音四):

用竹子或芦苇编成的方形的盛物器具,多用来盛放衣物。

杵(音楚):

舂米用的一种木制的棒槌。

将稻、粟米等放置在臼中,用杵不停地舂捣,可除去粗皮。

舂(音充):

此处指臼。

*灼烁(音卓硕):

联绵词,花盛开的样子。

蒙茸:

联绵词,草茂盛的样子。

*九夏对三冬:

夏季有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九夏;

冬季有三个月,故称三冬。

“九”和“三”也可看成虚数,“九夏”与“三冬”都指时间很久。

上联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泗水》。

戏马,台名,亦名掠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南,据说项羽曾于此驰马取乐。

下联出自《晋书·

卷85·

刘毅传》。

蟠龙(盘龙),书斋名。

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曾在南州修筑一书斋,上面绘满龙的图案,称为盘龙斋。

盘、蟠在此处义同。

上联出自《世说新语·

任诞》和《晋书·

毕卓传》。

晋人毕卓酒后曾对人说,左手剥着蟹鳌,右手拿着酒杯,漂游在酒池中,就足以了此一生了。

孽(音簸),分开、剥开。

蟹鳌(音敖),螃蟹的两个大前足,是下酒的美味。

下联见于《世说新语·

企羡》和《晋书·

王恭传》。

晋人王恭披着仙鹤羽毛做的披风,乘着轩车,在小雪中前行,孟昶在篱间窥见,说:

这真是个神仙呀。

鹤氅(音厂),用仙鹤羽毛制成的外套。

*五老:

山峰名,在江西庐山的南部,由五座小山峰构成。

三姑:

山峰名,由三座小山峰组成,在今安徽境内。

金镛:

一种乐器,青铜铸造的大钟。

*禹、舜、羲(音西)、农:

分别指夏禹、虞舜、伏羲、神农,传说中远占时代的四位圣君。

*陈后主:

南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

陈叔宝字元秀,昏庸荒淫,被隋所俘,死于长安。

汉中宗:

汉宣帝刘询。

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在位25年,很有作为,班固称之为“功广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

*绣虎:

指三国时魏国曹操的儿子曹植,他文章出众,当时人称绣虎。

雕龙:

指南朝梁的刘勰(字彦和),他曾作《文心雕龙》一书,十分出名。

*更(音耕):

经历、经受。

*藉(音借):

借助、凭借。

疏慵:

疏懒适意。

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

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

玉斝对银缸*。

青布幔,碧油幢*。

宝剑对金釭*。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慢烂黄花都满径;

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

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

鼓振对钟撞*。

凊风生酒舍,白月照书窗*。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

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

华岳对湘江。

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釭*。

青琐闥,碧纱窗*。

汉社对周邦*。

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

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

芙蓉。

蕙:

又名蕙兰、佩兰,一种兰花。

古人认为这两种都是君子所喜欢佩带的香草。

*斝(音假):

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

釭(音刚):

灯。

依照平水韵,此字还另有一个读音,音“工”,属于东韵字,意思为镶嵌在车毂之中的用来插车轴的铁制套环。

*幢(音床):

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

又指佛教用物经幢。

经幢有两种:

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

此字还另有一个意思,指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读“壮”,属于去声绛韵。

这里是用前者的读音、后者的意思来构成对仗,是“借对”的一种。

*釭:

原文作“缸”,疑误。

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镞为“釭”。

金釭,金属铸成的箭镞,只有此义方能与“宝剑”构成对仗。

*社稷:

国家。

社和稷分别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

利口:

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

家邦:

邦,国。

上联出自《后汉书·

马武传》。

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

马武字子张,晓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

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

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延,请。

下联出自《庄子·

人间世》。

桀王指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据说他十分残暴。

龙逄(音旁)指夏朝的贤臣关龙逄(“逄”为“逢”的俗字)。

夏桀荒淫,关龙逄屡次直言进谏,后被囚杀。

*黄花:

此处特指菊花。

扶疏:

植物错落有致的样子。

*旆(音配):

一种旗帜。

盖:

车盖,古代竖立在车上用来遮阳蔽雨的器具,形状类似现在的雨伞。

幢:

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此处是借对。

*九泽:

指古代分处于九州的九个湖泊,各书记载的名称小有差异,较为通行的说法是:

具区(吴)、云梦(楚)、阳华(秦)、大陆(晋)、圃田(梁)、孟诸(宋)、海隅(齐)、锯鹿(赵)、大沼(燕)。

(见于《吕氏春秋·

有始》)三江:

古代的三条江,其名称各书记载大不相同。

《尚书·

禹贡》中的“三江”,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说法,是指松江、娄江、东江。

*振:

震动,引申为被敲击的意思。

*凊(音庆):

凉、寒。

原书用“清”字,其实,作“清”也可以,意义相同,在平仄方面对仗更工整。

*倒戈:

将武器倒过来指向己方的军队,代指叛变。

辛纣(音咒):

即商封王,商代的亡国之君。

据《史记·

殷本纪》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原来同属商朝的八百诸侯也同时起兵造反,与武王会于盟津,在牧野决战时,商王自己的军队也阵前哗变,商纣王兵败,在鹿台自焚而死。

子婴:

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

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死后,其少子胡亥继位,称秦二世;

后赵高杀胡亥,立子婴,去帝号,称秦王。

子婴继位刚46天,刘邦的军队即攻至秦都咸阳附近的灞上,子婴便素车白马在道旁向刘邦投降,后被项羽所杀。

*营:

营造。

垒:

原义指军营,此处引申指燕子窝。

*铢(音朱):

占代重量单位,二十四分之一两为一铢。

*朝(音招):

早晨。

禁:

古代晚上禁止在外边行走,称禁夜。

此处引申指夜晚的意思。

釭:

原文作“缸”,疑误,当作“釭”。

釭,灯。

*青琐:

一种雕刻在门和窗卜的用来作装饰的青色连环状花纹。

闼(音榻):

门,有时特指宫中的小门。

*社:

社稷的简称。

*摐摐(音窗):

钟声。

仇览传》。

东汉仇览(一名香,字季智),先任蒲亭长,后任蒲县主簿(均为县衙的低级官员),能用道德教化民众,政绩显著。

当时任考城令的王涣见到后说:

荆棘之中并非鸾鸟凤凰栖身的地方。

并将自己一个月的俸禄送给他表示鼓励。

下联出自《三国志·

蜀志》。

三国时的庞统与诸葛亮齐名,做耒阳县令却治理不好一县,被免了职。

鲁肃向刘备推荐说:

庞统不是治理小县的人才,至少让他做个治中、别驾(均为州一级行政长官的助理),才能施展他千里马一样的才干。

骥,千里马。

上联出自《汉书·

苏武传》。

苏武为西汉武帝时人,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匈奴,曾卧冰吞雪,数日不死,后在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上牧羊,历经艰辛,十九年后才回到西汉首都长安。

外物篇》中的一个寓言。

庄子(名周)在路上遇到一条鲋鱼被困在有少量水的车辙中,已经快要于死了。

纷鱼向庄子求救,庄子说:

我将要到吴越(今江浙一带)去,到了以后,我一定修堤坝堵住西江,让西江水倒涨过来救你。

 

四支

茶对酒,赋对诗*。

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四目颉,一足夔*。

鸲鹆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行对止,速对迟。

舞剑对围棋*。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

汾水鼎,岘山碑*。

虎豹对熊罴*。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

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戈对甲,鼓对旗。

紫燕对黄鹏。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三弄笛,一围棋*。

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

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赋:

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是用铺陈的方式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落絮:

飘落的杨柳花絮。

游丝:

在空中飘荡的蛛丝。

*四目颉(音杰):

颉指仓颉(亦作苍颉),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据说他“四目灵光”,创造文字后,“天雨粟,鬼夜哭”。

一足夔(音葵):

此典故有两种说法。

其一出自《山海经·

大荒东经》,说夔为一种怪兽,似牛,青色的毛,无角,只有一只脚。

另一说见于《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夔为人名,是尧(一说舜)的乐正(管理朝廷音乐的官员),鲁哀公听说“夔一足”,以为夔只有一只脚,就去问孔子,孔子就说:

“夔一而足,非一足也(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以将音乐的事管理好了,不是说他只有一只脚)。

”但传说既久,慢慢也就衍生出夔是只有一只脚的音乐之神的说法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就绘制有一只脚的夔的图形。

从对仗的角度来看,此处理解为“一只脚的音乐之神”较好。

*鸲鹆(音渠玉):

鸟名,俗称八哥。

*菡萏(音汉但):

荷花。

荼蘼(音图迷):

也写作酴醾,又名木香,一种藤类植物,晚春开白花。

*候:

气象学名词,五天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

这里是节气、时令的意思。

犁:

量词。

表示雨量相当于一犁入土的深度。

上联出自《战国策·

赵策一》。

智伯是春秋末战国初人,晋国的权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利的分争,被赵襄子联合韩、魏诛杀。

此前,他曾以国士的待遇对待一位侠士豫让,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报仇。

他将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生疮、剃掉眉毛头发、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使别人认不出自己,多次谋刺赵襄子。

羊祜(音互)传》。

羊公,对晋人羊祜的尊称。

羊祜主管荆州军务诸事,在任十年,勤政亲民,深得百姓及手下爱戴,死后,襄阳百姓痛哭流涕,为之停止市场交易以悼念他。

后来,其部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一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围棋:

此处不是名词,而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竹简:

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使用。

毛锥:

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

此名称出自于《新五代史·

史弘肇传》,史弘肇曾经说:

安定国家、平息动乱靠的是长剑大戟,像“毛锥子”有什么用处呢?

*汾水鼎:

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

岘(音宪)山碑:

即堕泪碑,参前。

*罴(音皮):

一种野兽,俗称人熊。

*琉璃:

天然形成的各种有光的宝石的统称。

王吉传》。

王吉字子阳,西汉人,品行高洁。

东邻的枣树越过院墙伸到了王吉家,其妻摘树上的枣子给王吉吃。

王吉知道枣子的来历后,认为妻子这是偷盗,便将其妻赶出了家门。

邻居知道原因后,就要砍掉这株枣树。

后经邻里再三劝阻,坚决请求,王吉才让妻子回来。

去,离开,此处是“让……离开”,即休弃的意思。

下联出自《前汉纪·

卷十一》。

公仪休,春秋时鲁国的相。

他很喜欢吃其妻在后园所栽种的葵菜,后来又看见其妻亲自织布,忽然想到这是与靠种菜织布谋生的人争利,便拔掉自家菜园的葵菜,并休弃了他的妻子。

出,让……出去,即休弃的意思。

葵,冬葵,一种蔬菜,子可入药。

*咿轧(音伊亚):

摇橹的声音。

*李苦:

李子很苦。

《世说新语·

雅量》说.晋王戎小时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大路边玩耍,看见道边一株李树仁果实累累,但无人摘取。

小孩们都争着去摘,只有王戎不去。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

李树长在大路边,果实还没被路人摘去.这一定是苦李。

小孩们摘下李子一尝,果然苦涩不能入日。

青眼:

瞳孔是黑色的,正视对方时眼球是黑色的,称青眼,表尔重视对方;

其旁为白色,斜视对方则白色出现,表示轻视对方一。

简傲》注引《晋书·

阮籍传》说,晋人阮籍不拘于世俗的礼法,看见才干普通的人,就翻着白眼对着他,只有当时的名士稽康去见他,阮籍才青眼相对。

白眉:

三国时蜀人马良(字季常)有兄弟五人,都以“常”字排行,其中马良的才学在兄弟当中最为突出。

马良眉有白毛,当时有俗语说: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见于《三国志·

)后世便称兄弟中才干最突出者为白眉。

*三弄笛:

这是一个典故。

见于《世说新语·

任诞》。

晋人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之子)曾听说桓伊(字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但互不相识。

有一天,王徽之乘船出城,桓伊正驾车从岸上经过,别人告诉王徽之:

这个人就是桓伊。

王徽之便叫人对桓伊说:

“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当时桓伊已经担任过淮南太守、豫州刺史等高官,但久闻王徽之的名气,便下车替王徽之吹了三支曲子,吹完以后,未交谈一句,便各奔东西了。

弄,本为双手把玩宝玉的意思,此处引申为双手持笛演奏,有一支古笛曲名便为《梅花三弄》。

上联出自《太真外传》。

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在沉香亭召见杨贵妃,而杨贵妃宿醉未醒。

明皇叫侍女将杨贵妃扶至沉香亭,杨贵妃带醉补了一下妆,但不能下拜。

唐明皇笑着说:

“岂醉?

是海棠睡未足耳(怎么是醉了呢?

是海棠花还没睡够呀)!

”后来宋朝苏轼的《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下联出自《三辅故事》,据说汉朝宫苑中有株柳树,树形像人,称之为人柳,“一日三眠三起”。

清厉颚的《台城路·

蚕》词中写养蚕人“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张骏句:

据《太平御览》卷124《偏霸部·

西梁李暠》所云,从前河右地区(今甘肃酒泉一带)无楸树槐树,东晋后期割据于河右地区的前凉国张骏曾从陕西一带弄来一些树种移栽,都死了。

前凉于公元376年被前秦灭掉之后,李暠逐渐占据河右,于公元400年建立西凉。

有一天,忽然在酒泉宫西北角上长出了一棵槐树,李暠认为是吉兆,便有感而作了《槐树赋》。

原注引自《凉录》说《槐树赋》为张骏所作,与原文所言相合。

疑原文及原注均误。

杜陵:

指唐代诗人杜甫。

宋人王禹偁《诗话》说,杜甫的母亲名海棠,杜甫为避讳而从不作吟咏海棠的诗。

*晋士句:

这句的意思是说,晋代的文士才具奇特,外人只能观察到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就如同从竹管中看金钱豹,只能看到它身上的一块花纹一样。

此语原出自《世说新语·

方正》,说王子敬(即王献之)小时候看人玩一种棋,能看出双方的胜负.游戏者看他年龄小,轻视他,说:

“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五总之龟:

龟被古人视为长寿的灵物,千年五聚,因而称博学多闻的人为五总龟。

《新唐书·

殷践猷传》说,殷氏学问淹通,贺知章“尝号为五总龟”。

五总,聚集了五次,即经历了千年。

唐颜真卿《丽正殿二学士殷君墓碣铭》:

“﹝殷践猷﹞博览群言,尤精《史记》《汉书》百家氏族之说,至于阴阳数术医方刑法之流,无不该洞焉。

与贺知章、陆象先,我伯父元孙、韦述友善,贺呼君为五总龟,以龟千年五聚,问无不知也。

五微

来对往,密对稀。

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

客路对渔矶*。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

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宽对猛,是对非*。

服美对乘肥*。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

桃灼灼,柳依依*。

绿暗对红稀*。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

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声对色,饱对饥*。

虎节对龙旗*。

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

尨也吠,燕于飞*。

荡荡对巍巍*。

春暄资日气,秋冷藉霜威*。

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

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注释

*朗:

月光明亮。

*矶(音基):

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珠玑(音基):

珍珠的统称。

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欹(音妻):

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

念:

想着。

边衣:

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

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莎(音缩):

草名,即香附。

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人药。

*宽对猛:

宽指政策宽缓,猛指政策严厉,《左传》昭公二十年说: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宽缓的政令和严厉的政令互相补充调剂,国家的政局就能上下和谐)。

*乘(音成):

乘坐,动词,此处指乘坐的马匹,做名词用。

这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

*珊瑚:

海洋中一种腔肠动物的骨骼形成的树枝状的东西,颜色多样,可作装饰品。

玳瑁(音代帽):

海洋中的一种动物,形状似大龟,背壳有花纹,四肢为鳍足状,甲片可作装饰,亦可入药。

*此联两句均出自《诗经》。

上联出自《国风·

周南·

桃夭》,原文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树长得多么茂盛呀,它的花开得像火焰一样)”;

夭,盛貌;

灼,鲜明,灼灼,鲜明光盛貌。

下联出自《小雅·

采薇》,原文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前我动身去打仗的时候,杨柳随风飘动)”。

*“绿暗”指绿叶颜色变深,“红稀”指红花凋谢变少,这都是晚春到初夏的景色。

绿和红分别代指绿树和红花,是修辞中的借代手法。

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

下联出自《尚书·

武成》,书中说周朝“一戎衣,天下大定”,传统的解释是:

周武王一穿上打仗的服装(戎衣),就消灭了商封王,建立周朝,天下安定。

臻(音真):

至、到。

*声:

特指音乐。

色:

特指女色,此处指歌女、舞伎等。

*虎节:

即兵符,古代军队中调兵遣将的凭证。

一般为铜铸,虎形,上有相应的铭文,分左右两半,右半留在中央,左半归统兵者掌管。

调兵时由使者持右半虎节与统兵者验合,方能发兵。

节,符节。

龙旗:

面绣有龙的旗子。

*白简:

古代御史谏官弹幼的奏章称白简,也可用来代指御史等主管监察的官员。

朱衣:

官员所穿的一种红色的官服。

也可代指有资格穿此类服装的官员。

汉代祭官、唐宋四品五品的官员都穿朱衣。

*此联两句均出自《诗经·

国风》。

上联出白《召南·

野有死麇》,原文为“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不要揭动我的围裙呀,不要让你的猎狗叫起来)”。

尨(音芒),多毛狗。

下联出自《邶风·

燕燕》,原文为“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子在飞翔,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