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I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3715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I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I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I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I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I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I文档格式.docx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I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I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I文档格式.docx

教学准备

自制PPT。

步骤与内容

师生行为

时间

导入:

PPT呈现:

江华林海,秦岩仙人田美景,潇水源,娃娃鱼,茶叶等景观图片。

配音:

这里林海茫茫,树木郁郁葱葱。

“江华杉条”以其树干笔直、径大通梢、质韧耐腐而闻名于世。

每年14万立方米商品材、80万根竹材、名贵的厚朴、杜仲药材,从美丽瑶山运往全国各地。

这里溪河纵横,在千山万壑间徘徊萦绕,蓄积了37.87万千瓦的可开发水能。

这里生物资源丰富。

有叫声如婴啼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鲜美的香菇珍品“花菇”,堪称世界一绝的珍珠辣椒,饮之令人神清气爽的大叶苦茶。

这里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一幅“山水生态一体,人文自然相融”的美丽画卷,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美丽的江华,富饶的资源。

观图片,听解说。

归纳出自然资源的概念。

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分钟

一、自然资源概述(概念、属性、分类)

1、概念:

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活动·

思考】

下列哪种图例表示的是自然资源?

甲B·

乙C·

丙D·

下列哪些是自然资源?

铁矿石、蔬菜、闪电、石油、液化气、阳光、大熊猫、沼气、石灰岩、台风、大理石地板

师:

强调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生:

活动思考,辨析概念。

过度:

自然资源有哪些属性呢?

2、属性:

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阅读·

自学课文P101“自然资源的属性”。

·

(学生回答自然资源的属性:

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0年前还是红红火火的江华铜山岭铜矿,如今已无矿可采而倒闭。

这说明了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充分挖掘资源的生产潜力。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对学生进行资源观的教育。

自学课文;

活动思考。

3.自然资源的分类

 

资源的可再生性是相对的: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

在20世纪中期,南岭地区是华南虎的分布中心。

而如今,华南虎是所有虎种类中最为濒临灭绝的一种,这是一个历史大悲剧。

建国初期,野生华南虎的数量还有4000多头。

当时,政府宣布华南虎为“四害”之一。

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持续进行的大规模捕杀,华南虎种群遭受重创,一蹶不振。

如今,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

小结:

因此,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地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讨论后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

强调:

1、可再生资源是指资源本身可再生或可重复利用。

2、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因为可重复利用)

过渡: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人类历史阶段,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有什么不同呢?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人类历史阶段

采集和狩猎经济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资源

动植物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自主学习课文P102,并完成下表:

(P102活动题)

点拨:

人开发利用的主要的自然资源应当是人类获取资源规模较大、比重较大的资源。

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逐渐扩大的。

【过渡】自然资源中的煤,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能源又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人们认识和利用能源的过程,也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扩大的。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变化。

【活动】

读能源结构转变图回答:

产业革命前,主要以什么能源为主?

产业革命以后,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什么时候开始,煤炭成为了主要的能源?

指导学生读图(方法指导)。

完成思考题。

不同时期人们对能源的利用情况: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18世纪中期以前

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发展背景

生产力不发达,能源需求量小,以分布广泛而易获得的木柴、水能为主

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内燃机的问世,汽车、飞机、船舶的兴起,各工业部门相继采用石油产品作为能源,石油消费增加

煤炭地位

对煤炭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发利用程度低

煤炭在能源中居优势地位,其开发利用对当时世界工业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

1、自主学习课文P102-104,

2、分组讨论后完成表格。

探究】

根据人类对能源消费的发展历史,你认为未来的能源消费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说说你的看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后展示人类对新能源的利用图片。

指导学生讨论。

讨论能源的发展方向。

当堂训练】

读“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的变化”图回答:

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较,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有何特点?

分析石油生产和消费曲线,看看从哪年开始,石油消费量超过生产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用电量剧增,许多地区出现了电力严重不足的被动局面。

仅2003年,全国就有21个省(区)先后不同程度的限电。

与此同时,中西部一些煤炭富集地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煤炭开发。

对于下列开发方式,你觉得哪一种相对合理?

说明你的理由。

直接销售煤炭B·

建坑口电站,出售电力

发展煤所化、液化工业D·

发展高耗能工业

第二课时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农业社会阶段

学生活动:

世界古文明发源地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些地区为什么能够成为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成为古文明发源地的原因:

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是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读图P105“图4-30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回答问题

2.工业社会阶段

活动:

读中国矿产城市分布图,回答:

图中的城市分别靠近什么矿产资源?

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对工业生产有何影响?

思考:

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3、后工业化阶段

在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而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弱化。

农业社会时代:

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形成。

工业社会时代:

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

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

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少。

读P106图“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回答:

①说一说,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各是什么?

②归纳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

后工业阶段

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

较强

减弱

起主要作用的资源

气候、水文、地形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得以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资源的地位上升。

举例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经大庆、克拉玛依为代表的石油城市,以鞍山、本溪、攀枝花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经金昌、铜陵、个旧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城市。

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适度开发:

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资源持续利用的前提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环境持续发展是以人类不破坏生存环境为限度。

例如,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以保证对其持续利用。

要有局观念:

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

注意环保: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目标。

公众参与:

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板书设计】

一、自然资源概述

1、概念

2、属性

3、分类

按自然属性分:

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按自我再生性分:

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为例

1、前煤炭时期:

时间:

18世纪中期。

主要能源:

木柴,水能。

煤炭利用:

初级阶段。

特点:

“木柴时代”

2、煤炭时期:

产业革命至20世纪60年代初。

规模大。

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形成,进入“煤炭时代”。

意义:

对世界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3、后煤炭时期:

20世纪初以来。

石油消费量超过煤炭,石油、天然气成为主要能源,进入“石油时代”。

4、能源发展方向:

从传统的石化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元化利用阶段。

1、农业社会阶段

人类活动依赖自然:

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充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等对生产的影响大。

2、工业社会阶段

矿产资源的储备状况和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因矿产开采形成矿业城市。

3、后工业化阶段

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影响日趋减弱。

【教学反思】

备课资料

中国能源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过度依赖石化燃料,对能源的可持续供应造成压力。

我国的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度增长,2020年预1.8-2.0亿吨,然后将逐渐下降,我国的煤炭比较丰富,但探明程度较低,远远满足不了近期煤矿建设的需要。

二、是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

目前我国能源依赖矿石燃料的结构对环境带来的很大压力,环境已经出现透支。

如何满足小康社会对环境的要求,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是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随着人均收入提高,中国必须面对石油消费量增加和受石油资源的制约,需要进口大量石油满足国内需要。

出路何在——几帖药方

1、厉行节约,提高能源效率。

我国目前能源系统的总效率只有9%,仅为发达国家的1/2,只要认真采取措施,尽一切力量赶上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一吨煤资源就能顶两吨用。

节能不仅是为了满足经济增长之需,在环境保护上尤为迫切。

所以我们说,开发和节能应该并举,但更要把节能放在优先的地位。

今后的能源需求中,只能一小半靠开发,一大半靠节约,舍此并无他途可循。

2、开发多种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可靠的能源供给。

我国有丰富而相对集中的煤炭资源,当然应利用优势建设现代化的巨型能源基地,尤其是晋陕蒙基地,尽量修建坑口电站,输煤输电并举,支援全国。

西南地区有得天独厚的水力资源,我国水力资源世界第一,水电开发风险最小,效益最全面,是又一个可靠的再生的能源。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最为发达而能源资源十分短缺,极加快核电建设和兴建部分燃油燃气电站也是必须的。

石油和天燃气(包括非常规资源)当然应当继续积极勘探、扩大保有的可采储量,合理开发。

3、石油和天燃气(包括非常规资源)当然应当继续积极勘探、扩大保有的可采储量,合理开发

风能

风能资源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小时数。

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

据估算,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1300亿千瓦,中国的风能总量约16亿千瓦。

风能资源受地形的影响较大,世界风能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沿岸和北欧一些国家,中国的东南沿海、内蒙古、新疆和甘肃一带风能资源也很丰富。

中国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的风能密度可达300瓦/米2(W/m2)以上,3~20米/秒风速年累计超过6000小时。

内陆风能资源最好的区域,沿内蒙古至新疆一带,风能密度也在200~300W/m2,3~20米/秒风速年累计5000~6000小时。

风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风能作动力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其中又以风力发电为主。

利用风力发电,以丹麦应用最早,而且使用较普遍。

丹麦虽只有500多万人口,却是世界风能发电大国和发电风轮生产大国,世界10大风轮生产厂家有5家在丹麦,世界60%以上的风轮制造厂都在使用丹麦的技术,是名副其实的“风车大国”。

(一般认为,可将风电场风况分为三类:

年平均风速6米/秒以上时为较好;

7米/秒以上为好;

8米/秒以上为很好。

风能优点是:

可再生、无污染而且储量巨大的能源,投资少、工效高、经济耐用。

风能利用存在一些限制及弊端:

1)风速不稳定,产生的能量大小不稳,2)风能利用受地理位置限制严重,3)风能的转换效率低,4)风能是新型能源,相应的使用设备也不是很成熟。

5)间歇性资源,并非所有地区都有效,干扰雷达信号,噪音大,外观不佳。

中国风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山东、辽东半岛、黄海之滨,南澳岛以西的南海沿海、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内蒙古从阴山山脉以北到大兴安岭以北,新疆达板城,阿拉山口,河西走廊,松花江下游,张家口北部等地区以及分布各地的高山山口和山顶。

利用全国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离地面1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量以及分布情况。

全国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2.97亿千瓦。

我国陆上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蒙东和蒙西、新疆哈密、甘肃酒泉、河北坝上、吉林西部和江苏近海等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中国的石油储备

已建成的四个储油基地:

浙江镇海、舟山岱山、青岛黄岛和大连新港

我国主要的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核电工程岭澳核电工程三门核电工程

世界各国能源结构特点

首先,煤炭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消费中往往以煤为主,煤炭消费比重较大,,其中南非为77.1%,中国72.9%,波兰68.1%,印度56.8%,澳大利亚44.5%,美国24.9%。

其次,发达国家石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均在35%以上,其中美国39.7%,日本51.1%,德国40.6%,法国37.9%,英国35.4%,加拿大37.9%,意大利58.4%,澳大利亚36.3%。

第三,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天然气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均在35%以上,其中,俄罗斯55.5%,伊朗48.8%,沙特41.2%,英国351%。

第四,化石能源缺乏的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核电及水电,其中日本核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68%,法国核能占40.1%,韩国核能占13.8%,乌克兰核能占18.8%,加拿大水力占13.0%,巴西水力占19.8%。

第五,世界前20个能源消费大国中,煤炭占第一位的有5个,占第二位的有6个,占第三位的有9个。

总之,当前就全世界而言,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第一位,所占比例正在缓慢下降;

煤炭占第二位,其所占比例也在下降;

目前天然气占第三位,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前景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