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3557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文档格式.docx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文档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文档格式.docx

(1)居住区(residentialdistrict)——是一个城市中房屋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与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围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居住组团组成。

规模:

3—5万人1—1.6万户50—100ha

(2)居住小区——居住区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生活聚居地,小区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1—1.5万人3—5千户10—35ha

(3)居住组团——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1—3千人0.3—1.0千户4—6ha

(4)住宅街坊——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

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异,通常沿街建有商业设施,部建住宅和公建。

(5)住宅群落——住宅建筑群,规模不定。

人口与用地规模——多层住宅区;

用地规模根据建筑高度、容积率进行相应调整

2社区

2.1社区

(1)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社区的解释为:

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

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

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一定的地理区域——社区居民的居住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围之;

社区与一般的社会群体不同,一般的社会群体通常都不以一定的地域为特征。

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居民间有相互认可的生活方式、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一样或互不冲突的习俗和信仰;

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住宅区规划从物质形态构筑而言是提供一些场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期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构建一种广义交流层次上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2)城市居住社区的分类

①按社区主体的不同来划分

社会经济地位——高收入阶层社区、中等收入阶层社区和低收入阶层社区

年龄——老龄社区、中龄社区、青年社区

②按社区的地域分布划分

中心区社区、中心外围社区、边缘社区

③按社会—空间形态构成特征划分(指按社区建构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其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传统式街坊社区、单一式单位社区、混合式综合社区、房地产开发型物业管理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

2.2邻里关系

邻里——指在地域的相互靠近这一自然条件基础上,结合了友好往来和亲朋关系而逐步形成的共同生活、互帮互组的小群体。

邻里与邻居

邻里既表达了城市居民的住宅的临近关系,又表达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邻里关系——一种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不同于亲缘或血缘关系。

三个层次:

熟悉、认识、有印象

(2)邻里与社区的区别

①社区除了包含“邻里关系”外,容更广泛,包括围绕居住生活的管理、服务、设施等一系列容的组织制度,如管理组织与制度、社区参与等;

②规模不同,邻里的规模较小,可以被看作是社区的一个子系统或社区的最小规模。

2.3邻里单位

(1)产生背景

传统住区的特点:

路网密度大、居住地块小、地块没有完整的配套设施

进入20世纪以后,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使原有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渐渐不适应现代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要,面积很小的居住区很难为居民设置较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儿童上学和居民采购日常必需品往往不得不穿越交通频繁的城市道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由于道路交叉口过多也大大影响了车辆的通行能力和速度。

另外,汽车交通带来的噪声、废气,使居住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C.A.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NeighbourhoodUnit)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以改善居住区组织形式。

②“邻里单位”规划的基本原则:

A城市道路不得穿越邻里单位,邻里单位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环境;

B邻里单位设有小学,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以保证幼儿上学的安全,并以此来控制邻里单位的规模(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1/2英里,约800米);

C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它们与其它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构成公共中心;

D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建筑都有良好的日照、通风、采光;

E保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建筑物自由布置;

改进:

商业沿路布置等

3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容

3.1居住区规划(residentialdistrictplanning)

对城市居住区的住宅、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室外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所进行的综合性具体安排。

3.2居住区规划的容

①选择、确定用地位置、围(包括改建围);

②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

③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

④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容、规模、数量(包括建筑和用地)、分布和布置方式;

⑤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

⑥拟定公共绿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⑦拟定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4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4.1社区发展原则——适居性、识别与归属、文化与活力

社区发展包含多方面的含义,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建设社区文明与发展社区文化,建立完善的服务与管理机制是住宅区规划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容。

(1)适居性——方便、舒适、卫生、安全

①方便

主要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如出行、购物、上学、户外活动等,主要影响因素:

A.位置选择

B.交通组织——出入口、道路网形式等

C.配套设施的完备程度与布局(服务半径),如商业设施、教育设施、各类活动场地等.

②舒适

容广泛,包括住区的各个方面,其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A.住宅部居住环境

●住房标准——功能齐全、分区合理、面积分配的当、功能配置合理、设施齐全(水、电、气)

●室隔声、隔热、保暖、采光、日照、通风状况

●室小气候和空气含量

●室设施和装修标准

B.外部居住环境

●人口密度——居住人口毛/净密度、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适宜的居住区人口密度宜控制在300—800人/ha,人口密度在800人/ha左右或以上的居住区,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扩展户外公共使用空间,如立体化发展、复合利用等,提高居住区的户外居住环境质量。

●建筑容量——容积率、建筑密度

●人均公共绿地的面积与布局形式

●公共活动场地

活动场地的面积、设施标准、管理方式

公共交往、健身、休闲场地的数量、标准与相互联系

●室外噪声控制与室外场地的日照、通风、防晒等

③卫生

A.环境卫生——垃圾收集、转运与处理等;

B.生理健康卫生——日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噪声与空气污染防治等

④安全——人身安全、治安安全

A.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减防灾和抗灾等;

减防灾包括:

a.防火

●防止蔓延——建筑物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防火山墙、防火分区等;

●扑救——消防通道、消防车扑救距离和扑救高度、消防栓布置等。

b.防震

●选址

●安全疏散通道和疏散场地;

疏散通道(楼房倒塌占宽幅为楼高的2/3);

安全疏散场地可结合公共绿地、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室外场地和城市道路的绿化场地等统一考虑;

●建筑设计符合相应的设防烈度。

c.防战(防空)——人防

人防与地下车库、仓库等结合考虑

B.治安安全

(2)识别与归属

识别性与归属感是人对居住环境的重要社会心理需要。

场所与特征是居住环境具备识别性与归属感的两个重要要素。

场所与居住环境的心理归属感具有密切的关系,特征则与居住环境的形象识别性、社会归属感有着直接的联系。

场所与空间

注重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归属感;

识别性的影响因素:

标志性景观、建筑风格、环境氛围等。

(3)文化与活力

富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是现代都市人群向往的居住环境,而丰富的社区文化、祥和的生活气息、融洽的邻里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富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的重要容。

居住区规划应该通过有形的设施、无形的机制建立起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参与和肯定。

4.2生态优先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规划以与社会发展的永恒之路。

居住区规划应充分合理地利用和营造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居住区与周围的小气候,实现居住区的自然通风与采光,减少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综合考虑交通与停车系统、供排水系统、暖通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态环境。

4.3共享社区原则

共享——全体居民对住宅区公共财富的公平共享,居住区的共享容包括:

配套设施、住宅服务、绿化景观以与公平参与等

(1)配套设施

①设施选择适当

从居住区的规模、类型出发,选择大众化的配套设施

②设施布局上注意均衡性与可选择性

③服务方式与管理体制上注意整体性与到位程度,以直接面向居住区自身的居住对象。

(2)绿化景观

绿化景观的均好性,使尽可能多的住户公平享用公共绿地

(3)公众参与

包括住区管理、住区后续建设以与住区信息交流等住区事务,它反映了居民应该享有的公平的权益。

5城市居住区规划的部分新理论

(1)新都市主义——传统邻里开发模式(TND)、交通导向模式(TOD);

(2)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和精明增长的概念;

(3)居住区规划中的生态设计理念;

(4)日本的集合住宅区设计方法;

6相关术语

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居住区用地(R)、住宅用地(R0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道路用地(R03)、居住区道路、小区道路、组团道路、宅间小路、公共绿地(R04)、道路红线、建筑线、日照间距系数、建筑密度(%)、人口毛密度(人/hm2)、建筑面积毛密度、绿地率(%)、停车率(%)、拆建比等。

第二章居住区的规模、用地组成与布局形式

1居住区的规模与等级

居住区、小区、组团

2居住区用地组成

2.1用地组成

城市居住区依据活动类型可分为居住活动、公共生活活动、人流活动和游憩活动四大类,相应地,城市居住区的功能包括居住功能、公共服务功能、交通功能和游戏功能。

居住区用地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一般分为四大类:

(1)住宅用地(R01)

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与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流出的一些空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物院等;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与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道路、场地和绿地等;

(3)道路用地(R03)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与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

(4)公共绿地(R04)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与其它块状、带状绿地。

2.2用地配置

(1)规控制指标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住宅用地

50-60

55-65

70-80

公建用地

15-25

12-22

6-12

道路用地

10-18

9-17

7-15

公共绿地

7.5-18

5-15

3-6

总用地

100

(2)影响因素

满足居住区居民的居住生活需确定居住区用地配置的基础,不同的居住对象对住宅区的居住、公共服务、户外环境和交通设施等存在不同的需求,因而应该根据居住对象的特点适度增减居住区各类用地构成的比例。

用地配置的影响因素:

区位、周边状况、现状情况、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益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为老年人、儿童服务的设施因该给予充分的考虑;

②绿地指标一般不应低于规要求;

③鼓励土地的立体化和复合化利用,积极开发地下空间和对地面进行公共空间分层开发利用,居住区的用地配置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居住区的组织结构

3.1居住区的组织结构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5种基本形式:

(1)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院落

(2)居住区—居住小区—院落

(3)居住区—居住组团—院落

(4)居住小区—居住组团—院落

(5)居住小区—院落

3.2影响居住区组织结构的因素

(1)用地条件

(2)公共设施布局

公共设施分级与布局

(3)城市道路交通组织形式

城市交通(公交)——居住区

(4)住宅形式

高层、多层、底层——建筑尺度、形式、空间围合感不同

(5)业主的要求

4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4.1片块式布局

一种传统的布局形式

不强调主次等级,住宅建筑成片、成块、成组成团的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

两种类型:

工整式、自由式

(1)旧城区

街区、街坊

(2)新建区

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大院落

特点:

地块划分完整,居住区空间等级分明、秩序性强,片块空间尺度适宜、层次丰富。

4.2轴线式布局

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线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

注意事项:

(1)轴线起支配全局的作用;

(2)轴线常为居住区的道路(步行道)、公共绿地、商业街等;

(3)轴线功能的复合性——最主要的公共空间;

(4)轴线景观的趣味性;

(5)轴线空间的序列性——节奏(重复)、对比(空间收放、高度差异等),对景处理;

(6)多轴线组合。

轴线在整个居住区空间中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

4.3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建筑、道路、绿化等)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自然地形、公建、公共绿地等)组合排列,居住空间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

山地向心式、平原向心式

(1)中心景观优美;

(2)保持中心景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绿化、视线通廊;

(3)常与轴线相结合。

易于形成中心,住区环境优美

4.4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围合空间。

(1)一般用于地块较小的项目;

(2)围合程度;

(3)围合空间各类空间的有机组织;

(4)交通组织。

(1)可形成宽敞的绿化和舒展的空间,视线景观好;

(2)良好的归属感,易于形成安静安全的居住空间;

(3)住宅易形成不好的朝向,影响日照、通风与采光。

4.5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室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

节地节能,在有限的空间可很好的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各种要求。

4.6隐喻式布局

住宅空间组合过程中表现一定的寓意,形成有特色的居住场所。

第三章居住建筑群体规划

1空间

1.1外部空间的构成

基本构成要素:

限定基本空间的建筑物、高大乔木、其它较大尺度的构筑物(墙体、地形等);

辅助构成要素是指用来形成附属空间以丰富基本空间的尺度和层次的较小尺度的三维实体,如矮墙、台阶、灌木等。

1.2住宅区外部空间的限定

空间形成的限定形式——围合、占领、占领空间的联系

居住区的外部空间中,围合空间是最多的空间形式,围合的空间具有以下特点:

1围合的空间具有很强的地段感和私密性;

2围合的空间易于限定空间界限和提供监视;

3围合的空间可以减少破坏行为;

4围合的空间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和提供户外活动场地。

1.3住宅区外部空间的分类

(1)按位置分类

住宅区外部空间一般可分为住宅院落空间、住宅群落空间、住宅区公共街区空间和住宅区边缘空间

(2)按属性分类

流动的空间、静止的院落空间

1.4空间的处理

(1)围合

平面——关键在于空间边角的封闭

三维——D/H一般说,住宅区外部空间的D/H在1—3之间为宜

(2)比例与尺度

一般一个城市感觉亲切的外部空间距离为20—25m

能够观察人行为的最大距离一般是150—200m,因此,居住区中低等级的街道其直线段一般不宜大于这个距离。

(3)空间的转折与过渡

界定两个空间层次的空间节点(空间的边界)必须进行处理,强化空间的性质和边界,从而保证各空间层次的相对完整和独立性,满足各种活动对空间的领域感、归属感和安全感的要求。

处理方式:

空间的转折、门的应用、标识物的运用、场地的升降等。

(4)空间的变化

居住区空间的变化可以通过空间的形状、大小、尺度、围合程度、限定要素的变化以与建筑高度和类型的改变来实现住宅区空间的变化,从而产生丰富的空间效果。

2居住建筑群体空间的层次与组合

2.1空间的层次

住宅区的生活空间一般可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四个层次。

(1)公共空间

供居住区全体居民共同使用的空间。

这类空间场所应使人易于到达、便于使用、乐于停留,因而公共空间常常位于居住区中心地带,邻近居住区主要道路或出入口。

它包括道路广场、公共绿地、文化活动中心、商业服务等容,这些空间形式往往相互因借,组合安排,如广场与文化活动中心相结合,公共绿地常与托幼、小学等结合等,使空间彼此融合相互渗透。

(2)半公共空间

属于多栋住宅居民共同拥有的空间,它的公共性是有一定围的,常作为儿童嬉戏、成年人交往或老年人活动使用的场所。

(3)半私密空间

属于几栋住宅居民共同拥有的空间领域,这类空间大多在宅前,仅供特定的几栋住宅里的住户共同使用和管理。

这类空间是离住宅最近的户外场所,且使用的人群比较固定、围较小,因此这类空间常被认作为室空间的延伸,是私密空间渗透出公共空间的部分。

(4)私密空间

属于住户或私人所有的空间,空间的封闭性、领域性极强。

2.2空间的组合

(1)组合原则

居住区空间的构建宜遵循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逐级衔接的布局结构,形成完整的空间体系。

(2)注意事项

①保证各层次空间具有相对完整的活动领域。

②各层次空间营造中,应考虑不同层次空间的尺度、围合程度和通达性;

私密性越强,尺度宜小、围合感宜强、通达性宜弱;

公共性越强,尺度宜大、围合感宜弱、通达性宜强。

③重点关注各层次空间衔接点的处理。

3居住建筑群体布局

3.1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

(1)行列式——板式住宅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形式

日照通风条件较优越,利于管线敷设和工业化施工;

但形式单调,识别性差,易产生穿越交通。

可采用山墙错落、单元错开拼接等方法处理

(2)周边式——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

具有向集中空间,便于绿化、利于邻里交往、节约用地、防风防寒;

但东西向比例较大、转角单元空间较差,有旋涡风,噪声与干扰较大,对地形的适应性差等。

(3)点群式——点式居住建筑成组成团布置的形式

日照通风条件较好,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可利用边角余地,缺点是外墙面积大,太阳辐射热较大,视线干扰较大,识别性较差。

(4)自由式——住宅建筑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

建筑组合富于变化,外部空间灵活

(5)混合式

3.2住宅群体组合的多样化

(1)总体构图富于变化——节奏、韵律、对比

(2)平面组合的变化

1空间形态的变化——形状、大小、尺度等的改变来实现;

2围合程度的变化;

3布置形式的变化——基本组合形式的综合运用、住宅变向;

4住宅平面外形的变化

a.点条对比

b.长短对比

c.直、折、曲对比

d.错接

(3)立体组合的变化

低层、多层和高层组合

退台

(4)建筑形态的变化

1色彩的变化(单体、群体);

2材质的变化;

3平面形式的变化;

(5)绿化与小品

4居住建筑群体布置的影响因素(日照间距、通风和噪声防治)

居住建筑群体组合的影响因素:

(1)构筑适宜在其中进行各种户外活动的空间环境;

(2)满足住户户的基本生理和物理要求,满足住宅间基本的安全和心理要求;

(3)形成良好的景观。

与居民户外居住生活的生理和物理条件相关的因素有日照、日照间距、自然通风、住宅朝向和噪声防治五个方面。

4.1住宅的日照

(1)日照——指居室获得太阳的直接照射

(2)日照标准——按在某一规定的时日住宅底层房间获得满窗的连续日照时间不低于某一规定的时间来规定的。

气候分区(七个)、城市等级(大城市、中小城市)

两级日照标准日(冬至日、大寒日)

满足一套住房中必须有一间主要居室满足日照要求。

(3)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了保证后排的住宅能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①住宅所在地区的地理纬度;

②建筑高度、宽度;

③建筑形式(退台、转角处理、中部漏空等)

④自然地形等。

日照间距系数

4.2住宅间距

(1)日照

日照间距系数与日照间距

日照分析

(2)视线干扰与住户私密性

(3)消防、救护等要求

4.3居住区的自然通风

夏季通风与冬季防风

与通风有关的因素:

(1)建筑单体——高度、进深、长度、外形和迎风方位

高度↗,通风↗;

进深↗,通风↘;

长度↗,旋涡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