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353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

1、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知道指南针、造纸、印刷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包括照片、文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

1、谈话导入:

中华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古老的文明,在祖国这片辽阔和肥沃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你的头脑中,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从四大发明说起)。

对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作为五年级学生的我们可不陌生,谁能大声、骄傲地告诉我们大家这四大发明是什么?

二、交流话题

这是我们五千年历史的辉煌,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今天,我们将走近它们,一起来聊一聊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

我知道很多同学通过阅读各种资料对四大发明都有了解,谁能带我们先去认识认识?

(随着学生的交流,切换到以下任一知识点)

(一)造纸术

是啊,我们每天用的课本、经常看的课外书,以及书店里各式各类的图书、报刊杂志,可都离不开纸张。

1、请你自读课文第4页,读读文中的插图和文字,看自己能读懂什么。

2、交流:

(1)你从课文中学懂了什么?

l什么时候有了这项发明?

(东汉时期的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普通的材料来造纸,并不断改进造纸技术,使纸的质量得到提高并大量生产,广泛使用)

l这项发明在历史上曾经改变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l这项发明对世界文明有怎样的贡献?

(造纸术由我国最早发明,并很快传到其他国家,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也因此成为纸的发源地。

(2)关于这项发明,你还有更多的了解吗?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注:

蔡伦改进了造纸)

(二)印刷术

1、仅仅发明了纸张,我们知道还不能大量地传播各种知识,因此,古代的人们受印章和碑刻的启发,发明了——

(印刷术)

2、那么,你知道有关印刷术的知识吗?

3、同学们都知道雕版印刷。

那你还知道比雕版印刷更先进的印刷术吗?

(活字印刷术)

4、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活字应刷术比雕版印刷术有很大的优越性,并且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印刷术近来又有什么变化吗?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5、那么你知道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多少年吗?

知道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吗?

(北宋公元1041-1048,毕昇)

请你看课本人物插图,并永远记住这位曾经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的中国人。

(三)指南针

1、印刷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文明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受到许多限制,比如两块大陆之间的交流在很早以前使不可能的,因为两块大陆之间的交流需要漂洋过海。

在人类实现漂洋过海的历程中,中国人的又一项发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你知道这项发明是什么吗?

(指南针)

2、你知道有关指南针的发展历史吗?

(交流指南针的发展历史、应用以及这项发明对世界的贡献)

教师小结:

同学们讲述得很好。

可以看出大家在讲述的时候很自豪。

确实如此,南宋时指南针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欧洲各国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大陆,完成环球航行,指南针都是他们航海中不可缺少的“眼睛”。

这是我们中国人给了航海家们一双明亮的眼睛。

就是这双眼睛让航海家们看清了来去的路,为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使两块大陆之间交流的梦想得以实现。

我们能不为聪明智慧的先民而感到自豪吗?

(四)火药

1、值得我们自豪的事情还有呢!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放映与火药有关的内容,包括火药在生产、生活以及军事上的应用情况)

2、这些内容都与火药有关。

你们知道有关火药产生、发展的历史吗?

学生交流:

利用手中组织好的资料讲述有关火药的产生、发展情况。

(早在秦汗时期,人民用硫磺、硝石、木炭等原料炼丹,在偶然发生的爆炸中得到启发,再经不断地探索实践,逐渐掌握了火药的配方。

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断,火药发明后不久就被应用于军事,出现了用火药制成的、被称为“飞火”的火炮类武器。

当然,火药也应用于生产劳动,在开山、挖河、筑路等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很好!

刚才的同学告诉我们,火药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在各个领域里的应用同样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也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三、拓展延伸

1、从刚才自己的学习和与同学的交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说说你现在心里想说的话。

(交流时注意:

一项发明一项发明地说,可以让学生展示一下搜集到的照片等材料,这样可以更直观。

2、你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吗?

四、小结话题

1、学了今天的课,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2、小结:

是啊,我们祖国真是太伟大了,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有那么多伟大的发明,这些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真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1、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知道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一条运河。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资料,包括照片、文字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不朽的民族文化,最具说服力的便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它们分别是什么?

分别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你能完成这张表格吗?

四大发明

发明人

发明年代

二、走近“京杭大运河”

1、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令我们自豪的不仅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还有什么?

(学生畅说)

2、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由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的财富,也有许多自然形成的著名风景,如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安徽黄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和南岳衡山等,还有我们孕育炎黄子孙的长江黄河等等。

对了,说到长江黄河,我们知道河流一般都是自然形成的,那你知道有人工开凿的河流吗?

(指生说)很多同学都摇着头,是啊,河流那么长,怎么可能人工开凿啊?

事实上,我们中国就有这么一条凿出来的河。

它就是——京杭大运河。

(出示图片)它还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呢!

3、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运河呢?

(因为这条河是为了运送货物才动用了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开凿的。

运河也就是凿来运送货物的河。

1、看图,你知道京杭大运河的“京”、“杭”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从北京,经过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几个地区,最后才到浙江的杭州,把长江、黄河、淮河、海河与钱塘江连在了一起,成为可以航行很大很大船只的运河)

2、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是什么时候开凿的?

(指生说)

开凿京杭大运河分为三次:

第一次是2000多年前的战国,吴王派人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入淮河,运河当时叫邗沟;第二次是1000多年前,隋炀帝花了6年的时间派了大量的民工完成的,以洛阳为中心,连接着南北的大运河。

最后一次是元朝时,那时候花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把大运河的弯道改直,大运河就比以前短了很多。

大运河今天是我国南北交通的主要水上航道,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5、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航道。

(录像)

5、比较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和京杭大运河

运河不仅我国有,远在古代的埃及和巴拿马,也分别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两条运河。

出示图片,你知道这两条运河分别是哪个国家在什么时候开凿的?

全长多少?

国名运河名长度开凿年代

埃及苏伊士运河166千米1869-1879

巴拿马巴拿马运河81.3千米1904-1914

中国京杭大运河2700多千米战国、隋朝、元朝

l举例巴拿马运河讲解(课件)

l通过比较,你想说些什么?

(指生说)

四、拓展小结

1、请自读课文第9页,你能说说下列发明创造的小故事吗?

2、你还搜集到哪些有关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一些图片或小故事?

能展示给大家吗?

学生交流汇报

3、听了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畅说)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项项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了解和认识中国人民的这些历史功绩,我们深深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2、圆明园在哭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搜集、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通过教师引导、媒体演示和课堂讨论、互相交流,深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

2、在学生课前准备和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渗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和参予社会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组织学生观看《火烧圆明园》等电影。

2、深入了解火烧圆明园的前因后果,搜集资料,做好课件。

3、打印雨果《写给布特勒上尉的信》发给学生。

学生准备:

1、看电影前去查看一些中国近代史的书籍,了解火烧圆明园等历史事件。

2、自学课文,查找想要了解的知识,比如圆明园是如何兴建的、有何价值、怎么被焚毁的等等,搜集、阅读、概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情揭题:

师:

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搜集并阅读了相关的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

A、圆明园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B、我很生气,英法联军太可恶了,竟然把圆明园珍藏的宝物抢的抢,砸的砸,毁的毁,多可惜呀。

C、圆明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被毁灭了,最后只化作一片灰烬,我愤怒!

……

师:

是啊,圆明园被烧、被毁,让我们进一步思考:

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听一听圆明园哭泣的声音,想一想圆明园哭泣的原因,出示课题:

圆明园在哭泣。

二、走进圆明园:

(一)圆明园的辉煌

师:

(出示圆明园废墟图),这一座座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146年,然而却只是圆明园的一角。

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交流:

A、我感到很痛惜,这是一个国家的耻辱啊!

B、我感到很难过,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啊。

……

师:

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呢?

为何曾被誉为“万园之园”呢?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或图片。

教师相应地点拨、提升、出示相关课件。

A、圆明园从1709年兴建直到1860年焚毁,共经营了151年。

几代清帝不知耗费了多少天下的财力物力,来建造这座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皇家园林。

该园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园组成,故又称“圆明三园”。

三园总面积5200亩,比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颐和园还大850亩。

园子周长10公里多,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

三园内有100多个风景点,无数的楼台、殿阁、廊榭、馆轩尽在山环水抱之中。

师点拨:

刚才同学说圆明园面积是5200亩,1亩=666.67平方米。

我们来估算一下,我们的教室是50平方米的话,一下圆明园大概相当于多少个教室?

学生猜测。

师出示:

5200×666.67=3466684(平方米)3466684÷50=69333.68(个)

师小结:

是的,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7万个教室这么大,可见圆明园有多大。

你想,这么大的面积上,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

B、圆明园继承了中国历代优秀的造园艺术,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