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3360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

《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

B.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3.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从图片中拳头上的“劳动”“学”“商”和三个狼狈不堪的人物身上的“曹”“陆”“章”等文字可以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群众爱国运动。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既提出了反帝的要求,又提出了反封建的要求。

4.下图为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中国20世纪早期的一份报纸一角,它反映了(  )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响应五四运动国内专电

题中图片所示的“报纸一角”报道的是曹、陆、章三个卖国贼被免职的消息。

迫使北洋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成果。

可见,图片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B

5.中共“一大”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之一是(  )

A.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领导工人运动

C.开展土地革命

D.与国民党合作

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讨论了与国民党合作问题;

开展土地革命是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任务。

6.(2012·

福建联考)下图中两位历史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共同贡献是(  )

A.领导武昌起义B.创立中国共产党

C.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D.开展敌后抗日斗争

图中一位是陈独秀,另一位是毛泽东,他们都是中共的创立者,B项符合题意。

7.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

“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

”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8.(2012·

福州模拟)读图表,分析1925年的国民党(  )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民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本题考查对图表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中可知,地区依然局限于南方各省,排除A项。

从成员来看,“学生”“工人”“农民”占了相当高的比例,这说明国民党是由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故选C项。

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9.下图所示事变的发动者为(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民党反动派抓捕革命人士

A.蒋介石B.汪精卫

C.陈独秀D.许克祥

A

10.对1924~1927年国民革命性质的正确表述是(  )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C.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D.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大革命是由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所以A、B、D三项都不符合要求。

1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革命任务B.革命性质

C.斗争前途D.领导阶级

本题有的学生易误选B。

原因主要是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概念理解不清。

学生很容易认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正确的理解应是:

由于中国社会性质未变,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根本不同在于领导阶级不同,领导阶级不同,其指导思想及前途也就不同。

12.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

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热烈欢迎

材料二:

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北京学生斗争

这是《晨报》刊登上海工人罢工的消息

材料三:

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

请回答:

(1)由材料一、二说明五四运动的变化。

(2)材料三说明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1)5月初至6月初,中心:

北京;

主力:

青年学生。

6月初开始,中心:

上海;

工人阶级。

(2)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给北洋军阀以巨大压力,说明工人阶级在革命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14.(2012·

哈尔滨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

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

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

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

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

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

……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即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概括)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下表: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孙中山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五四运动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开端

(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

反封建反侵略;

民主和独立。

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洪秀全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爱国运动

(3)启示:

①不同阶级的斗争是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不断深入的动力;

②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③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