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回答是:
“这个题目不但值得讨论,而且还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
多年来,我国建筑界一直在争论是否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中继承传统。
要不要继承传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但仔细观察一下这场争论,人们会发现被争论的“传统建筑”在讨论中经常是一个面目不清,有时甚至被曲解的角色。
比方说,一个建筑从平面上看上去似乎确实有许多由房子围成的内院,但从这些房子里人无法直接走到院子中去,在这样的环境中所得到的感受自然与真正的四合院中大相径庭。
这难道能被称作继承了四合院的传统吗?
反过来说,传统建筑怎么能又因为这样的“继承”来代人受过呢?
这说明我们需要对传统建筑有一个比只看见“大屋顶”,“四合院”这些表面形式更深刻的理解。
又比方说,在讨论中有些人经常把传统建筑形式与传统社会的文化政冶背景搭配在一起,既然今天的社会结构已经大大不同于传统社会,我们自然再没有过问那些陈旧形式的必要了。
反对这种观点的人则提出广大群众对传统形式“喜闻乐见”,说明它们还是有生命力的。
由于两种说法都有笼统之嫌,很难做出孰是孰非的判断。
如果我们能够对传统建筑形式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它将会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出与某个形式相对应的生活习惯和其它社会文化背景。
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这种生活习惯的本质是什么?
在今天是否已经彻底消亡?
如果不是的话,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哪些部分我们还保持着类似的生活习惯?
如再以四合院为例,虽然四合院特有的空间体验由于社会的变化已不可能再被用干今天的大量性住宅,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在一个图书馆或疗养院里再现那样的意境。
再比方说,在关于有没有可能“神似”传统的争论中,赞成的一方做了许多理论上的阐述来证明这一可能的存在,但要使这一理论能被用来指导建筑实践,我们需要知道所谓“神似”中的神究竟反映在什么物质形式上?
因为任何“意境”或“性格”最终是要通过有形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
“神似”与“形似”之不同,只可能不同在所采用的形式不是模仿某个特定的传统形式细节,而是表现传统建筑中对形式的一般处理手法,从而在需要时能在新建筑中再现传统建筑给人所特有的体验。
只有一个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刻认识才能帮助我们确定那些传“神”的基本形式究竟为何物。
总之,只有我们认清了这些讨论中的对象——传统建筑的真面目,我们才有可能将要不要继承传统的讨论放在一个比较踏实的基础上。
虽然传统建筑的特点有讨论的必要,有人还会问: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有多少余地可以探讨呢?
”不错,确实已经有不少人对我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做了总结性的研究。
这可以以梁思成所概括的九个特点为代表。
它们是:
框架结构、斗拱、模数、标准构件和装配式施工,富有装饰性的屋顶、色彩、庭院式的组群、有规划的城市,以及山水画式的园林①。
这些研究无疑为我们今天的探讨提供了可贵的基石(特别是有关庭院的论述)。
但我们会发现用这种方法所概括的特征有下列几个不足之处。
(1)这些特征有许多仅停留在对表面上的形式细节(如斗拱、坡屋顶、色形等)的纪录,很少深入挖掘产生这种形式细节的设计思想,很少由表及里地追踪传统中国人对建筑形式的一般概念。
(2)这些特征侧重建筑中的实体以及如何构成这个实体的技术这两方面,对于人在传统环境中的空间感受及产生这种感受的建筑形式显得论述不足。
(3)这些研究倾向于通过一种已经预先确定的理论或价值观来看中国传统建筑。
这种“先入为主”的理论多半是采用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看法。
通过这样的有色眼镜,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被比附于“框架结构”并得到肯定的评价。
标准化设计与施工——另一个西方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变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之一。
今天,我们的任务既不是把传统建筑当作博物馆中的雕塑那样来评析其表面形式,也不是去比较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理代建筑之间的异同优劣之处。
我们的任务是从确定中国传统建筑环境给其中活动的人什么样的感受出发,进一步分析产生这种感受的一般形式与设计思想,从而使我们能在需要时运用今天的技术再现那样的感受。
我们的认识应当仅仅立足于我们在传统环境中的直接感受,而不是立足于任何其它“理论”或“体系”,无论那些“理论”、“体系”被证明是多么“进步”。
显然,从我们面临的任务来看,已有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我们的建筑传统,从而使我们所有的争论、模仿、评价都有一个较为真实,较少曲介的对象。
二、本文要确定的特点
通过以上的初步讨论,我们可以把本文所要确定的特点进一步界定如下。
(l)本文将以传统空间给人的整体感受(包括精神上和功能上两方面)为出发点,总结传统建筑中那些对产生这种感受起主要作用的基本结构。
什么是一个事物的基本结构呢?
比方说,爱情喜剧虽然可以有千变万化的情节和人物,但它们都具有一个“有情人”经受挫折后“终成眷属”的基本结构。
如果一出戏全部或部分少了这个结构,这出戏就不再是爱情喜剧了。
本文希望也能找出这样一组特点来规定中国传统建筑之所以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结构。
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从庞杂的现象中找出最本质的东西,而这类本质的东西通常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
在最近发表的不少论著中,许多作者倾向于强调一些直接引起观赏兴趣或其它视觉效果的处理手法(如所谓的“通透”),而对使这些效果得以能产生的基本结构(如象大量的墙)却视而不见。
究其原因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人倾向于注意图像中对比强烈的部分,但更深一层原因则正是因为这些基本结构每时每刻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所用,以至我们熟视无睹。
这很象MERLE-AU-PONTY所描述的瞎子手中的拐杖,当他在用拐杖探路时,拐杖在他的意识中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所探到的路②。
(2)由于本文所研究的特点将反映中国传统建筑在与其它建筑体系相比之下表现出的基本结构,这些特点就必须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各个具体实例所共有,而在其它建筑体系中又不多见的。
因此,这些特点必然是定性而非定量的描述。
它们更偏重于各个部件之间的组合关系而非各个部件本身的性质。
它们更偏重于拓扑学而非几何学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特点将主要分析内与外,上与下,边界,方向,相对接近的程度等结构关系,而非某个精确的长度或角度③。
本文的目的是要确定A是否大于B.而不是A或B的具体数值。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关系将会更有利于建筑师在今天的设计中灵活应用它们。
ARNHEIM把这种容许一定变化的概念称为“动态的概念”,他正确地指出:
这样的概念更有助于创造性的思考④。
(3)虽然我们的研究是从环境体验出发,但其最终结果却是通过描写某个有形的形式,和房屋的布局,人的活动等来表达。
本文所总结的特点将避免涉及不具物质形式的描写,象“气韵生动”,“意境深远"
之类。
如上所述,这是因为这样的描写较难直接有助于建筑创作实践。
由于我们的目的的特殊性,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下列一些途径。
(l)本文作者力求完全立足于对传统环境的直接体验上。
在观察之前不做任何假设,尽可能排除各种理论、概念对观察的干扰。
比如说,如果我看到的是一片墙,那就是一片墙,而决非一个承重的梁柱结构加上维护墙而成的“体系”。
因为这是一个我看不到的概念,我不能够从我的观察中证实或否认事实上是否有这样一种明确的分工存在。
本文作者还力求避免从哲学、宗教、社会学等方面来解释论证建筑形式。
虽然这些因素对建筑有不可否认的影响,它们并不直接决定形式。
它们与建筑形式特点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因果关系还是一个未知数。
我们应避免象哲学家RACHELARD描写的那种人那样,“用肥料来解释花朵”⑤。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所描述的不少特点中都附列有与其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或人们的生活习惯。
这仅仅是因为其中有些社会文化现象与传统建筑的并存关系在过去常常被忽视,作者希望以此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这些社会文化现象的描述并不能被看作为验证本文论点真伪的证据。
(2)本文避免采用实证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
因为这种方法必须把环境分割成孤立的“变量”,从而不能适用于我们的目的。
本文将主要依靠作者本人或其它人所报告的体验和对相应环境的反省或思考。
这是因为唯有这种整体的,主观的体验与反省方能揭示一个环境的“意境”或给人的感受。
这种观察与反省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每当调查者在某处感受到一种特有的体验时,他努力在心中捉摸这种体验的实质是什么?
同时,他认真地去寻找是周围环境中的哪些形式关系产生了这种体验。
当这些形式被初步发现后,调查者在心中假想地改变这些关系,然后再假想在这个新的场景中是否还会使自己产生原有的体验。
比方说,如果一个调查者在一个四合院中有某种逸然自得的感受,经过观察与反省,他会发现这种感受的本质是极大的私密感和舒适感,而这些体验来源于周围的围墙,墙上实体与开洞部分的比例,围墙及房屋的高度与院子尺寸的比例,院子中的绿化等物质形式。
在许多类似的场景中反复进行类似的步骤,就能逐步确立这一类环境中最具有普遍性的结构关系⑥。
(3)由于本文题目的本质所规定,这十三个特点同时又是通过与其它建筑体系比较而产生的。
它们之所以有意义或是因为纵向地与工业化后建筑的一般趋势做比较,或是因为横向地与中国以外地区的建筑做比较。
因此,读者会发现某些特点也适用于其它工业化以前社会的体系(如伊斯兰建筑),这是因为这些特点是从传统建筑与今天的环境之异同这一角度出发的。
(4)与许多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文章不一样,本文避免用历史考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一幢历史建筑在三百年前究竟是什么样并不在我们的课题之内。
本文只分析那些被大多数当代人所指认为“传统”的环境。
因为这才是我们的回忆与怀念所在之处,也是我们一切理解与再现传统环境的根本动机。
对我们来说,没有“真实”与虚假的传统,而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与没有体验过之别。
揭示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它在历史上的原来面貌,是历史学家而非本文作者的研究范围。
(5)本文对中国传统建筑所总结出的特点只适用于汉文化地区。
过去许多有关中国建筑的著作倾向于寻找一种可以解释汉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建筑的共同体系。
本文不拟采用这样的途径。
如前所述,本文所要讨论的特点实际上就是结构关系,虽然这些特点是一个个列出的,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应能勾画出中国传统建筑的轮廓。
因此,这十三个特点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结构关系。
一般来说,列在越前面的特点越具有掌握全局的意义,同时它们也不需要其它特点作为前提。
这也就是说,这十三个特点的排列顺序应能体现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这一排列也与设计程序有一定关系。
在这十三个特点中,有一些在逻辑上可以被包含在另一些之中。
象“室内外合作”就可以从属于“微型宇宙”,而“正格与多格并存”,“人工与自然分离”,及“室内的两套尺度”则是“接合而非转化”的具体表现。
但由于这些逻辑上为从属的特点在实际的环境体验中起的作用是如此巨大,按照我们以直接经验为准的原则,这些特点必须作为独立条目列出。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保证这十三个特点作为一个整体真实地描绘了我们的体验。
最后,本文作者希望表明,由于本文所采用的特定方法,这十三个特点必然是调查者个人的,主观的观察结果。
那么,别人能不能验证本文的观点呢?
回答是,当然可以,但这种验证必须是由验证者采用同样的方法到真实环境中去进行体验与观察,这就是本文在前面讨论方法的缘故。
因此,本文所总结的十三个特点将是一个讨论的出发点,新的结构关系会被发现,原有的看法会被修正或否决。
事实上,按照本文所采取的途径,也只有汇总了许许多多个人的体验之后,我们才有可能对中国传统建筑这一观察对象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⑦。
1.分隔
中国传统建筑给人的首要感受是那种一重又一重的分隔。
这种分隔通常是由墙、房屋、大面积的水面、远山等造成的。
任何一个传统的环境,无论是住宅,城市,还是园林,其整个基地都无例外地被分隔成许多互相隔绝的单元(如院落等)(图1)。
流动空间或一览无余之感在中国传统环境中是很少见的。
这个分隔的系统有这样一些特征,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里所说的分隔是实实在在地对视线的隔断或阻碍。
如果观察一下历史建筑中的分隔,我们会发现花窗、门洞之类今天被人津津乐道的部分与实体部分相比,其面积是非常小的。
其次,这种分隔是按不同使用者集团划分的。
每个集团独自占用一个部分,而每个部分又通常是一个万物具备,不假外求的单元。
第三,这种分隔只存在于基地的边界和各个单元之间。
一旦进入单元这一层次人们就几乎不再感到任何分隔了。
在过去时代的中国人对各种事物的观念中,到处可以看到这种分隔的存在。
比方说古代的绘画或文学作品中,表现权力与财富时经常采用这样一种模式:
那些帝王或神仙居住在离普通人的世界远远的楼阁中,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总是隔着莫测虚实的烟霞或是辽阔的水面。
有时在云雾脚下,还可以看见重重围墙与封闭的宫门,“千门”常被用来形容这样的情景(图2)。
只有微弱的乐曲声可以渡过冰云,传到普通人的领域。
位得注意的是,与欧洲同时代的建筑相比,这些特殊人物所居住的地方本身的绝对尺度并不大。
它们之所以使人感到特殊,完全是由于晋见者在到达那里前所必须经过的重重封锁。
这些体验的总和远比单个大空间更有感染力。
难怪,“重重”及“深”经常被用来形容特权。
在中国传统的商店里,把店里所有的商品都陈列出来被认为是有失体面的表现。
顾客到商店里应当只能看到乌黑的落地木柜台。
顾客每叫出一样商品的名字,店员才从柜台下取出那样商品来。
一家商店越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它的规格也就越高。
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甚至在商品流通这种最需要透明度的地方,分隔也一样主宰着传统的环境。
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诗人所描写的场景很多是在院落之中。
院子内的世界经常被对比于院墙外的宇宙天地(图3)。
春天来了,诗人要问这是哪一家的春天?
春天去了,诗人又要问在哪个院子里春天走得最晚?
登高远望,层层山峦经常是咏叹的对象。
它们引起诗人的乡悠。
而讲到故乡,我们经常使用的“乡关”暗示着分隔与限定。
这种分隔的观念渗透到了中国人观赏自然的习惯中。
在我国传统的自然风景区中,最值得逗留的地方不是散布在一个水面周围或其中,就是位于被云海隔绝的山峰之上。
很少可以看见将观景点安置在一个可以通行的开放平面(如草地,花囿,山峰之间的峡谷等)周围。
甚至在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中也可以看到分隔的影子。
我记得十几年前在崇明农村里干活时,经常听到农民们在需要知道时间时互相询问:
“外面几点钟了?
”在这里,即使是时间也被分隔在不同的空间中,以不同的速度流动着。
这些分隔的现象与我们在欧洲传统建筑中所见到的显然有很大差别。
欧洲建筑的表现力量大都被集中在一个主要的视野中。
因此,分隔被大大减少,以便使站在主要视点上的人看到尽可能壮观的画面。
这点在总平面上特别明显(图4)。
这种分隔与现代建筑也截然异趣。
在工业化社会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种四处蔓延的空间,它服务于好几个使用者集团,并在基地上占据着极大比例。
我们将在下面和“按人分区为主”中深入讨论它与传统空间的不同。
有不少人喜欢强调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所谓“通透”的感觉。
比如象人们从一个院子里透过月洞门,花窗,或其它开口隐约窥见另一个空间的那种体验。
为了取得这种“通透”的效果,近年来许多试图继承民族传统的新建筑大量运用花窗、景框之类手法。
但其结果却往往并不能给人同样的感受(图5)。
这种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在于只看到了那些直接产生视觉效果的局部,却忽视了使这种效果得以产生的整个背景。
他们忘记了“通透”是以大量的分隔为前提的。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同单元之间的分隔始终是为主的,在平面及立面上占压倒优势的比例。
开口部分则是从属的,占极为有限的比重。
与上述问题类似,有一些建筑师根据传统四合院中室内外甚少分隔这一现象出发.提出“流动空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之一。
根据这样的观念,有些设计将许多使用者或功能不同的部分聚集在一起,其间仅仅用一些半透明的隔断部分的分开,使之成为一个占整个基地很大一部分的“流动空间”。
这种看法没有从全局来分析传统建筑。
如果把任何一个传统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体验,我们可以发现它总是由许许多多单元组成。
虽然单元之间有主次大小之别,但这种变化被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单元都不可能包含许多个使用者集团,都不可能大到占去大半个基地。
当我们穿越整个基地时,一道道的墙和门槛提醒我们传统建筑中的空间是不时被阻断的。
2按人分区(图6)
在过去时代的城镇或建筑群中,一个人一年到头通常只在一个特定的胡同或院落中生活。
城市或宅院中的其它部分对他来说仿佛就象另一个世界。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环境中的分隔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按人分区”的原则进行的,按功能分区通常不占主导地位。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一个环境的所有使用者被划成不同的使用者集团,划分的原则可能是按家庭,宗族,或行业等。
然后,整个环境被分隔成若干互相隔绝的单元,每个集团占用一个或几个单元,并通常只限于在它的单元内活动。
另一方面每个单元都可以比较全面地满足该集团的各种日常需要而不假外求。
这种现象在传统的城市布局中是最明显不过了。
比方说,城市的行政中心“衙门”既是行政首长的办公处,也是他的住处。
他的下属随员也在这里面办公居住。
同时,衙门还包括仓库、军营、花园等设施,俨然象一个自成一体的小社会。
城市中的商人们则集中在主要商业街的两侧。
他们的住宅集住宅,商店,和作坊为一体。
临街部分为商店(晚上是学徒佣工们的卧室),后院则是作坊或住宅。
这种建筑典型是早已被广泛研究过的了。
有钱有势的人家在传统城市中通常形成一个中心,在中心周围聚集着为这个人家服务的仆人的住宅,从而形成一个集团。
虽然每个集团中包含着各种阶层的居民,但他们都被统一在一个互相依存的秩序之中。
这种按人分区的结构关系与今天我们常见的按功能分区的原则有两个不同之处:
首先,现代社会的环境鼓励属于不同家族,社团或工作单位的人们之间发生横向接触。
这表现在在不同地方工作的人们以小家庭的形式混合居住在集中的住宅区中,每天早上涌往一个公共的工作区。
下班后再一起去同一个商业区购物。
不仅如此,每个人也很容易脱离原来所属的家族、社团而加入另一个集团。
与之相反,传统环境把这种横向的流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个集团的成员既不能轻易使用另一个集团的空间,也不能随便改变自己从属的集团。
在形式上的反映之一就势必是不发达的文通系统。
其次,由于传统环境将各个使用者集团限制在自己的空间中活动,它就势必要能够“就地解决”各个使用者集团多方面的日常功能需要而不假外求。
这导致了另一个在形式上的反映——小而全,多重功能的空间。
传统环境特有的那种与外界隔绝而又悠然自得的气氛即来源于此。
但是,传统环境这一按人分区的特点,只是相对于现代环境中严格的功能分区而言。
在传统环境中,我们仍可发现一些功能分区。
不过,这种功能分区往往不把功能划得太琐细。
比如在一个传统的剧场中,我们可以发现它综合了看戏,社交,饮食,园林等多种今天会被分开处理的功能。
所以,传统建筑只是粗略地把人的日常活动分成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都能综合地、同时地满足人在生理、心理、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SJOBERG曾经提示过,这种按某种使用者集团分区而非按功能分区的倾向与工业化以前社会缺乏发达的交通工具和技术有关⑦。
他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我们知道有这样的现象:
即使具备了不算落后的交通工具,仍然有可能出现某种自给自足,只为一个特定的小社会服务的环境结构。
所以,除了交通工具是一个可能的原因以外,我们至少还应考虑那种造成人身依附于某个集团的社会结构。
3.微型宇宙(图7)
当我们身处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中时,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它真象万物具备的宇宙。
在这个小小的天地之中,一个人始终与他最亲近的人,家,阳光,神祇等等保持着近在咫尺的关系。
传统环境中的单元其实都具备这样的特点。
从水泊梁山到世外桃源,传统中国人总是用“十全”,“齐整”这类词来形容一个理思环境。
达个特点具体表现在这样三方面。
首先,与今天通行的规划设计思想不一样,每一个单元的使用者集团成员之间不是互相平等或一盘散砂,而是有主有从,逐层控制的。
这样的关系得以存在是基于这样一种共识:
维持这个集团的整体存在远比成员之间的利害冲突来得重要。
可以说,这种集团内的关系具有许多人类社会的一般特征。
旧式家庭中为什么三代或四代人能同住一院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所以,今天当我们要在新建筑中继续这个特点时,我们必须认真调查一下在使用者中有没有可能形成这样一种主从秩序。
其次,每个单元必须在一个有限的距离内全面满足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类似方面的日常需求。
这些需求包括阳光、水、植物、私密与公共空间,世俗与神圣的空间,以及废物处理,原料供应等设施。
怎样才能捉摸到所有这些需求呢?
仔细揣想一下一个传统环境的形式过程,象集商场,寺庙,园林为一体的上海城隍庙,我们发现这些建造者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当场体验为衡量标准。
对直接体验的信赖加上漫长的岁月把这些环境塑造得与亲密无间。
第三,每个单元还必须在环境的象征意义上万物具备。
这一点是从使用者们的共同观念出发的。
无论是一个小院还是一个城市,总有一些部分或方位更为神神圣高贵,另一些部分方位较为凡俗卑下。
另一个例子是传统中国人对品题风景的癖好。
每个城镇都会有它自己的“十景”或“八景”。
这样的“体系”表示了各种气质的景色该地全都具备。
4.室内外合作(图8)
中国建筑体系与其它体系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恐怕要算是这样的体验:
每一个房间都开向一个与外界隔绝,只为我用的天井或院子。
无论是在闹市中的住宅还是山林中的寺庙里,我们很少可以直接从室内直接步入或看到室外的街道或山野(图9)。
有时即使可以看到,但那必然是从二楼上眺望(图10)。
在地面上,从房子到室外公共空间之间总要经过一片私有的庭院。
这些现象是由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同时使用室内及室外两种空间来进行的。
在古代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见人们在宴请宾客时,艺人在堂前的庭院中表演。
在一个作坊里,室外的天井是工场的一部分。
在一个法庭中,这个天井又成为旁观席。
当人们祀奠祖先时,宗祠前的地坪是参加典礼的人所站之处。
在庙会中,舞台前的场地起到了观众厅的作用。
“庭”,“堂前”这类地点已经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人们日常活动不可少的一部分。
即使在近现代的中国,这种习惯仍未泯灭。
上海的石库门里弄住宅虽然寸土如金,但在客厅前仍有那么一片小小的天井。
今天的中国家庭主妇也仍旧喜欢厨房外紧邻一片室外空间,哪怕那只是一个半空中的阳台也好。
这种将室内外空间结合起来服务于一个共同目的的做法在建筑形式上产生了这样一些特征。
首先,中国传统建筑倾向于将基地上的室外空间分隔成小块,分别与各个不同性质的室内空间组成单元,这与欧洲建筑中那种将不同用途的空间按室内外分别集中,造成一片空地中间耸立着一个庞大建筑实体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由于这些四处散布的小片室外空间,中国传统建筑总是呈现出一种由大量小块实体构成的面貌。
其次,中国传统环境中对每片室外空间总是用墙等隔断加以界定,并明确它与某个室内空间的合作关系。
围墙总是砌到基地边缘,没有任何空地闲置于围墙与基地边界之间。
很少看见那种在房屋之间流动,用途含糊的“绿地”,像我们在欧洲建筑中常见的那样。
第三,与欧洲建筑相比,一个中国传统室内空间的尺度较小,从而使人易于接近室外。
它也很少被处理成指向一个室内的中心。
家具陈设,门窗布置等均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一面或数面与室外相接的界面〔图11〕。
第四,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