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级dsp实验内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02801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级dsp实验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1级dsp实验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1级dsp实验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1级dsp实验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1级dsp实验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级dsp实验内容文档格式.docx

《11级dsp实验内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级dsp实验内容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级dsp实验内容文档格式.docx

图1DSP系统的连接

2、上电复位

在硬件安装完成后,确认安装正确、各实验器材及电源连接正确之后,接通仿真器电源或启动计算机,此时仿真盒上的红色小灯应亮起,表明正常工作,否则DSP开发系统与计算机连接有问题。

3、CCS软件的设置

运行桌面上的SetupCC‘c3x-‘c4x即图标

,出现图2界面。

对于USB口的仿真器点击ImportaConfigurationFile,加入一个配置文件,选择ICETEK-5100USBEmulator,点击AddtoSystemConfiguration,就会在图2左边框“我的系统”中出现所加入的驱动器tixdsvc33。

在点击

对于并口(pp)仿真器直接双击图2中间框中“可用仿真器类型”中的ITK33PP,出现图3设置界面,点击boardproperties,将I/0口的值由0x240改为0x378,在点击

图2CodeComposerSetup界面

图3目标板属性

ProcessorConfiguration,进行处理器配置如图4所示,点击addsingle加入单个芯片,然后finish退出。

上述操作完成后,计算机显示又回到图2所示界面,只是在图左边框我的系统中出现了所加入的驱动器ITK33PP。

保存设置退出。

图4

4、运行CCS软件

1)双击桌面图标

,进入CCS编译界面;

2)编写汇编文件并保存。

FILE\NEW\SOURCEFILE\

在打开的界面窗口下,写入汇编文件并保存(保存的文件类型为*.ASM)

3)创建工程并保存,PROJECT\NEW\,注意保存的路径,(都放在桌面DZXX文件夹下面),保存的文件类型为*.MAK)

4)选择芯片类型,PROJECT\OPTIONS,将编译器COMPILER和汇编器ASSEMBER界面下的目标处理器(TARGETPROCESSOR)改为C33,将链接器LINKER界面下的MAPFILENAME中的内容选为NOAUTOINITIALIZATION,确定。

5)在工程文件*.MAK中添加链接文件*.CMD和汇编文件*.ASM;

6)编译改错生成*.OUT文件;

PROJECT\COMPILEFILE,BUILD

7)装载*.OUT文件FILE\LOADPROGRAME,将文件夹中的对应*.OUT文件导出,进入反汇编的界面。

8)运行程序,察看寄存器的值。

VIEW\CPUREGISTER

四实验内容:

做一个简单的三个数的加法运算,要求将每组三个同学的班级学号分别放入R1、R2、R3中,将运算的结果放入内存地址为809800的单元中。

实验二数据存储装载实验

熟悉DSP的开发界面;

掌握TMS320VC33的数据存储空间的分配;

熟悉数据存储装载操作的指令代码和操作过程。

1、系统连接,正确连接仿真器、实验箱及计算机;

2、上电复位,确保DSP开发系统与计算机工作正常;

3、编写汇编程序。

4、启动CCS软件,编译加载输出文件,运行程序。

四实验内容:

设计程序完成以下内容:

将2014装入r6,Sp中放入地址809900h,分别运行pushr6,popr6指令;

观察并纪录存储器,寄存器的变化。

 

实验三操作数指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TMS320VC33的操作数指令的意义;

2、掌握几种常用操作数指令功能

3、熟悉TMS320VC33芯片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CCS软件、DSP实验箱、DSP硬件仿真器

三、实验步骤

1、系统连接,正确连接仿真器、实验箱及计算机;

2、上电复位,确保DSP开发系统与计算机工作正常;

3、编写汇编语言实现要求的功能;

4、运行程序,记录实验运行后寄存器的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完成下面内容

1、AR1=809802H,IR0=2H,(809804H)=-5,R2=—12,分别运行

(1)LSH3*+AR1(IR0),R2,r3

(2)ASH*+AR1(IR0),R2,r3

分析结果说明LSH与ASH二者的差别

2、R5=250h,AR5=809801H,(809801H)=199h,R2=120H,R1=136H

运行下面指令:

1)CMPIR1,R2

SUBB*AR5,R5

2)CMPIR1,R2

SUBC*AR5),R5

3)CMPIR1,R2

SUBI*AR5,R5

分别记录R1,R2,AR5,R5的值,比较结果说明SUBB,SUBI,SUBC的差别

实验四寻址方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TMS320VC33主要的寻址方法;

2、准确区分间接寻址各种指令符号;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参照第六章寻址方式

四、实验步骤

3、上电复位,确保DSP开发系统与计算机工作正常;

4、编写汇编程序对定时器进行设置;

5、启动CCS软件,编译加载输出文件,运行程序。

五、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分别运行下面指令,要求程序初始时AR1保存的地址是809802H,存储器809802H单元中存储的数值是班级学号(例:

一班3号,存储的数值就是0103H),偏移量IR0为学号(两位),运行程序,列表记录执行前后R2和AR1的值。

1、LDI*+AR1(IR0),R2

2、LDI*-AR1(IR0),R2

3、LDI*++AR1(IR0),R2

4、LDI*--AR1(IR0),R2

5、LDI*AR1--(IR0),R2

6、LDI*AR1++(IR0),R2

7、LDI*AR1,R2

2)循环寻址,在寄存器R1,R2,R3,R4,R5内分别存放整数1、2、3、4、5。

AR0=809800H,循环寻址空间为8,执行下列指令,记录下列指令顺次执行后AR0的内容及地址中存放的数。

STIR1,*AR0++(4)%

STIR2,*AR0--(8)%

STIR3,*AR0++(3)%

STIR4,*AR0++(5)%

STIR5,*AR0++

(1)%

实验五控制指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流程控制指令;

2.掌握延迟跳转,子程序调用的方法;

3.熟悉TMS320VC33芯片的程序设计;

3、启动CCS软件,编译加载输出文件,记录实验程序,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

1、给一个数16,完成自减运算,每次减3,直到被减数小于3的时候停止。

2、给出R1、R2两数,做比较,

当R1>

R2时:

R1*R2—>

R3;

当R1<

R1+R2—>

实验六定时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TMS320VC33的定时器

2、掌握TMS320VC33的定时器的设置方法

计算机、CCS软件、DSP实验箱、DSP硬件仿真器、示波器

三、实验步骤

3、编写汇编程序对定时器进行设置。

4、启动CCS软件,编译加载输出文件,运行程序,

5、利用示波器,通过DSP实验箱的TCLK0引脚,观察并记录定时器输出波形及其频率。

四、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对定时器进行设置,要求在时钟方式和脉冲方式下,针对周期寄存器在100、150、200的不同取值情况下,列表记录波形频率并画出相应的波形图。

2、设计一个输出频率为1.38KHZ的方波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