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2470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生1:

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列式计算。

20+30=50

说说你是怎么想?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生:

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生列式计算。

50-10=40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

第一部分:

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

创设加减法情境。

2.出示挂图。

请学生说说图意。

(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再出示挂图。

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第二部分:

1.练一练

学生独立观察图意。

自己列式计算。

全班核对。

2.学生计算。

请学生板演。

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速算。

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

其他也如此。

4.找孩子。

学生自己找孩子(连线),集体校对。

5.提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起兴趣

探索方法

实践方法

练习再总结

板书设计

20+30=5050-10=40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⒈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⒉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

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

1.(学生)

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

同桌说说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列出算式。

25+4=29

4+25=29

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

指名学生列式:

25-4=21

教师逐个问:

你是怎么想的?

请同学列式。

第一环节

⒈师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子大丰收啦!

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

“我已经采了25个松子。

”小松鼠数了数说:

“哦!

我采了4个松子”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

⒉师:

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3.师;

请小朋友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

想一想怎么算?

4.交流汇报:

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

”该怎么算了吗?

你是怎样想的?

5.师小结: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

6.师:

现在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

师;

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7.师:

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

第二环节

⒈师: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摆一摆:

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

还剩多少根?

第三环节

1.练一练:

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

前3题要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口答问题。

第4题学生口算.

2.想想填填的第5题:

回顾旧知

总结再练习

5+4=920+9=2925+4=29

5-4=120+1=2125-4=21

第3课时: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3.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2.(老师)PPT、计数器

复习

思考

回答

观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56+30=86

50+30=80

80+6=86

(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56-30=26

50-30=20

20+6=26

第一环节:

32+542+784-475-375+264+372-2

第二环节:

1.准备挂图。

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3.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4.引导学生提问题。

据题意列式计算

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

(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

6.生说出算法。

第三环节:

练习

1.口答。

26+1086-2037-2026+2074-2034+40

2.其余练习题。

56+30=8656-30=26

第4课时: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算理和竖式计算法则。

2.(老师)PPT,计数器

练习巩固

观察

回答问题

(1)小白兔拔了2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40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你会解答吗?

20+40=60(个)

(2)小白兔拔了3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6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30+6=36(个)

(3)(主题图)小白兔拔了36个萝卜,小黑兔拔了23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36+23=59

怎么算?

算法一:

30+20=50

6+3=9

50+9=59

算法二:

36+20=56

56+3=59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校对。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1.(多媒体播放动画):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小白兔和小黑兔到地里拔萝卜(配《拔萝卜》这首音乐)。

2.板书课题:

3.根据刚才的动画情节,请你来提数学问题?

4.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呢?

1.这两道算式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2.四人小组学习研究。

(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

4.哪个小组第一个派代表上来说说你们组算哪道题?

是怎样算的?

5.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就是列竖式计算。

教师教学列竖式计算。

列竖式计算时,谁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6.试一试。

(1)同学们太聪明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解决了这两道加法问题。

45-32、26-13,你会算吗?

用你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

不明白的,请大胆说出来,老师愿意与你一道研究。

小白兔和小黑兔今天太高兴了,不仅萝卜大丰收,而且还有这么多热心的小朋友帮它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

所以带来了很多的礼物想送给大家。

但要得到这些礼物还得接受兔子的3个考验。

1.谁算得又对又快(第56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

2.连一连其余题目。

30+20=506+3=950+9=59

36+20=5656+3=59

(竖式略)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4.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

汇报:

淘气收了57个玉米;

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会解答吗?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

57-42=?

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

(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57-42=15的?

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

(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

再拨42,十位拨4,个位拨2.)为什么在十位拨4个位拨2呢?

(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A:

57-40=1717-2=15

B:

50-40=107-2=510+5=15

…(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

如果学生说出,就让学生来讲。

C、竖式计算方法

(2)让学生来说。

我们以前写的算式是怎样写的?

(手势)(横着写的)XX同学是怎样写的?

(竖着写的)这种竖着写的算式我们就叫竖式。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竖式计算方法。

哪些孩子会这种竖式计算方法?

你能说说怎样列竖式,怎样算吗?

57

(2)小结:

自己归纳,再得出:

相同数位对齐,

-42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15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58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

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收玉米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个)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57-40=175750-40=10

17-2=15-427-2=5

1510+5=15

课后反思:

第6课时: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

(出示一个空瓶子)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2.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回收

)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

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

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师组织学生观察:

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2.思考: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代表汇报: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

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4.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

5.先摆小林的1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3个,就再摆3个,结果小红就是13加上3个共16个,

算式是13+3=16(个)。

6.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收集数量。

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有多少个?

先摆小林的13个,小青的比小林少4个,就再摆4个,结果小青就是13减去4个共9个,算式是13-4=9(个)。

7.小结: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

3、巩固练习:

1.“练一练”的第二题。

用小棒摆一摆,再画一画,然后列式计算。

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2.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5题。

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

4.完成第3题:

指导学生看图.笑笑比淘气多折了6颗,应当用加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回收废品

分析:

比小林多3个,就是比13多3

13+3=16(个)

比小林少4个,就是比13少4个

13-4=9(个)

1.在具体的情境和习题中,针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等知识点进行巩固。

2.百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巩固。

3.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基础知识,通过习题的练习能灵活运用知识点

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许多数学知识,我们先来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1.在小兔请客一节里学习了算式30+20=50和50-10=40,还知道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在采松果一节里,我们能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用到了算式25+4=29。

3.在青蛙吃害虫一节里,我们会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在计算56+30=?

时,我们知道十位和十位相加,个位和个位相加。

4.在拔萝卜一节里,学了用竖式计算百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

5.这一单元我们学得很有趣,小兔、松鼠、青蛙成了我们的好朋友。

二、习题巩固:

第1题,用计数器拨一拨动手操作后再进行计算,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

第3题,直接写出得数,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

第5题,先计算再连线。

第6题,分别算左边与右边,再比较。

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数位对齐,教师可以再多出一些类似的练习。

第8题,男孩:

22+6=28(元)

女孩:

买一个游泳圈还差3元。

23-20=3(元)或20+3=23(元)

鼓励学生看图提出问题。

如:

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需要多少钱?

足球比游泳圈便宜多少钱?

……

第10题,给出了结果,请学生写出算式,如:

27+10=3749-12=37等。

教学时可以多出几个得数请学生做。

第11题,引导学生有条理思考。

先取4,看53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只要3;

再取5,看41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有2和3。

这样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第12题,(选作)其中后两题答案不唯一。

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想出更多的算式。

第13题,数学游戏,神奇的算式。

11+11=2222-11=11

12+21=3333-21=12

13+31=4444-31=13

14+41=5555-41=14

15+51=6666-51=15

16+61=7777-61=16

17+71=8888-71=17

18+81=9999-81=18

鼓励学生发现算式更多的特点。

如在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7位置颠倒,各是由两个重叠7组成;

在减法算式中,减数个位都是1,差的十位都是1,……

神奇的算式所蕴含的规律:

1.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7位置颠倒,各是由两个重叠7组成;

在减法算式中,减数个位都是1,差的十位都是1。

2.第一组第一个加数,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多1;

第二个加数,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多10,因此,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的得数多11。

3.第二组算式与第一组算式有密切的联系,是逆运算。

数学好玩

分扣子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的能力。

理解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以及整理数据。

一、提问题

1.小熊一家必须通过5个问题猜出20个怪物中谁是城堡的主人才能离开城堡,怎样提这5个问题呢?

请你来猜一猜。

2.引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分扣子,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通过分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分扣子

活动一5

拿出1号口袋。

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类,再动手试一试。

1.课件。

小提示:

(1)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每种分法还能继续往下分吗?

(一种分法指的是什么?

是分的过程中的某一步吗?

(3)音量最小、最先举手的小组优先汇报。

2.学生汇报。

(1)请小组两个同学在黑板上演示分扣子的过程,一人讲解,一人动手分扣子。

(2)教师记录分扣子的过程。

(3)再请一组同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在黑板上演示,课件出示记录过程。

(4)比较两次分类,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二

拿出2号口袋,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再动手试一试。

1.出示课件。

(1)想一想分类的顺序,小组内两人说一说。

(2)用课件出示6种分类顺序,安排学生分别进行动手操作。

(3)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在6种不同分类顺序下的分类结果,进一步感受结果的一致性。

2.自我评价。

(1)通过今天分扣子,你有什么收获吗?

还有什么问题?

(2)填写“自我评价单”,同组两人互相说一说,互相鼓励一下。

三、讲故事

从刚才的分扣子活动中,你有没有受到一些启发?

能通过分类找到城堡的主人吗?

讲述绘本。

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填数游戏

1.经历填数游戏活动,初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2.在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中,体会填数游戏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学会正确、准确、合理的推理。

能分析和自我总结,反思的过程。

一、合作闯关

1.介绍游戏规则。

(1)同桌互相说一说游戏规则,讨论。

(2)教师点名两名学生介绍规则。

(3)教师亲自总结游戏规则。

2.进行游戏

同桌两人小组进行游戏,时间大约2-3分钟。

3.讨论与反思

(1)在游戏进行中,你遇到了那些困难?

你又是如何克服的?

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2)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适当的总结其中的规律和诀窍。

二、更上一层

1.出示填数问题,请学生猜一猜游戏规则是什么。

给出游戏规则:

(1)每个空格只能填1、2、3、4、5中的一个。

(2)每个横行、每个竖行的7不能重复。

2.尝试填数。

3.交流与总结。

(1)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三、迷宫

1.读规则。

2.小组讨论。

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你的行走路线。

3.全班活动。

最后请学生说一说玩游戏的感受,并向学生介绍数独游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余时间挑战一下去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