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大洪水黄河流域Word格式.docx
《中国历史大洪水黄河流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大洪水黄河流域Word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沁河紧邻的汾河流域,却出现严重的旱情。
霍州、浮山等州县均有“六月旱”的记载,晋中旱情更为严重,《寿阳县志》记载“夏五月不雨至秋七月,苗尽槁,大旱。
”山西其它地区以及整个陕西省出现大范围的旱情。
①
根据各条河流的水情分析,沁河、丹河、卫河以及伊、洛河洪水很大,由此可见六、七月份暴雨主要位于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
暴雨区位置大致如附图20—1所示。
三花区间是黄河流域主要的暴雨区之一,历史上著名的1761年特大洪水,以及近期的1958年、1982年洪水,均由三花区间的大暴雨所产生。
与1958,1982年比较,1482年暴雨区位置偏北,因而沁、丹诸河的洪水特别大。
二、水情
(一)洪水发生时间
从六月份开始,三花区间各支流普遍发生大洪水,洪峰出现的时间各条河流不尽相同,丹河最大洪水出现在六月初十(6月25日),沁河六月十八(7月3日),卫河则在六月二十三日(7月8日),伊洛河亦有“六月水溢”的记载。
七月份沁河再次发生大洪水,《怀庆府志》记载:
“七月霖雨大作,沁河暴涨,决堤毁郡城,摧房垣、漂人畜不可胜计。
”自六月中旬至七月份,伊、洛、沁、丹、卫诸河连续出现多次大洪水。
沁河有“大水围困九女台四十多天”的传说。
九女台河段位于阳城县沁河河头村以下10km处。
九女台为一天然孤丘矗立于沁河左岸,台高约30m,通过一道石梁(中高水即淹没)与左岸相连,台上建有庙宇。
相传明成化年间,九女台被大水围困40多天,与外界断绝,庙内断炊,饿死了两个小和尚。
大水过后,老和尚在庙门迎面的崖壁上刻下“成化十八年河水至此”题刻,还给两个小和尚塑了泥像,1955年泥像尚存。
联系到历史文献中“大雨连旬”,“霖雨三月”等记载,以上的传说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华北地区中小河流,大洪水一般多表现为峰型尖瘦陡涨陡落的过程。
1482年洪水不仅峰值很大,而且洪水持续时间极长,连续出现多峰过程。
(二)最高洪水位和洪峰流量1482年洪水距今年代久远,洪水位的调查较困难,只在沁河中游调查到四处碑记和洪水刻记。
碑刻的地点和内容如表2和图20-1。
沁河河头村渡口洪水碑于1941年为日寇扩建公路时所毁,碑文及碑座的位置当地居民记忆很清楚,根据所指认的位置,测得碑座地基高程432.70m(润城水文站假定基面),高出河底约27m。
九女台刻字位置高程464.78m(大沽基面)高出河底约23.7m,图20-2为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洪迹题刻。
阳城县瓜底村洪水刻字“成化十八年大水过崖头”(已毁),位于沁河支流阳城河上,刻字的位置高于河底约7m。
根据这些洪水碑刻,对沁河的洪峰流量作出估算。
沁河干流有两处较为可靠的洪水位资料,但河头村渡口河段由于断面变化较大,不宜推算洪峰流量。
九女台河段断面稳定,控制流域面积8405km2,因此历次估算洪峰流量都以九女台河段作为依据。
1979年经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简称黄委设计院)估算洪峰流量在12000~14000m3/s,1981年黄委设计院再次作了分析计算,认为14000m3/s较为合理。
(三)洪水稀遇程度
从表3可以看到,沁河1482年洪水与其它历史大洪水比较,它的量级很大。
1895年为近百年内最大的洪水,而1482年水位在沁河河头村比1895年高14.5m,九女台比1982年洪水高10.3m(1982年与1895年洪水量级接近)。
在润城镇及附近村庄调查到1626年(明天启元年)、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1860年(清咸丰十年)和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等年大洪水的指水碑和壁字。
这些大洪水的最高洪水位除1751年略高于1895年外,其余年份均低于1895年。
这表明自1626年以后的三百多年间不曾发生过接近或超过1482年这样大的洪水。
1482至1626年期间,据文献记载大水年份有1495、1517、1537、1553、1563、1607等年。
各年洪水情节摘录如下:
1495年 秋淫雨三月不绝,沁河泛溢漂人畜庐舍(《怀庆府志》)。
1517年 沁河决,怀庆城外居民受害(《河南省历代旱情年表》)。
1537年 七月内因大雨连绵,沁河水势汹涌,大樊口堤岸冲决,怀庆及本府(卫辉府)所属遭淹没之患(《河南省西汉以来历史灾情史料》)。
1553年 怀庆河溢漂没朽棺、枯骨不计其数(《怀庆府志》)。
1563年 秋,怀庆大雨,倾官民庐舍万余间(《怀庆府志》)。
1607年 怀庆府大水(《怀庆府志》)。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各年洪水及所造成灾害远不如1482年严重。
由此可见,1482年沁河洪水是一次很稀遇的特大洪水,在沁河中下游,至少是近500年来(洪水发生年份迄今)最大的一次。
三、灾情
由于该年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因此无论是上游山区或下游平川地区均造成严重灾害。
丹河上游高平县“夏六月丁未大水,……城廓几为荡没”,漳河上游“秋,潞州(今长治)大雨连旬,高河水溢,漂流民舍,溺死人畜甚众”。
伊、洛、沁河下游灾情更为严重,怀庆府城“决堤毁城”。
河南(今洛阳)“塌城垣、公署、坛庙、民舍无算”。
“怀庆等府,宣武等卫所塌城垣一千一百八十八丈,漂流军卫有司衙门、坛庙、民居房屋共三十一万四千间有奇,淹死者一万一千八百五十七,漂流马骡等畜一十八万五千四百六十九”。
这样严重的灾害在其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这年水灾之重,还可以从当时减免赋税的情况得到佐证。
据《明实录》记载,因水灾免:
山西潞州及孝义等十二州县共粮六万八千一百九十余石,草十三万六千三百八十余束。
泽州(晋城)及曲沃等十六州县卫所,粮三万六千四百余石,草六万七千九百六十余束于内免十之七。
河南免税粮子粒,共六十六万余石内十分之八。
四、结语
关于本场洪水文献、文物资料虽然不多,但几处洪水位资料真实可靠。
初步认为沁河九女台河段1482年洪峰流量14000m3/s是合理的。
本场洪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量级特大,沁河九女台的洪峰流量相当近百年来最大洪水(1895年5700m3/s)的2.5倍,表明北方地区中小河流洪峰流量是非常不稳定的。
二是降雨持续时间很长,连续长达几个月,因此洪水过程峰高量大,不同于一般陡涨陡落的类型。
三是暴雨区主要停滞在黄河三花区间,与1958、1982年比较,其位置偏北,各支流洪峰出现的时间先后错开,因而在黄河干流没有造成大洪水。
主要文献摘录及调查访问资料摘要
[1]成化十八年六月雨伤稼(《华北、东北近五百年旱涝史料》)。
[2]夏六月丁未(初十)大水……。
水忽暴涨而下,城廓几为荡没(顺治《高平县志》)。
[3]泽州(今晋城)大水(雍正《泽州府志》)。
[4]十八年高平大水(万历《泽州志》)。
[5]八月宁乡县(今中阳)大水(嘉靖《山西通志》)。
[6]成化十八年六月,翼城大风雨,坏庐舍伤稼(《山西通志》)。
[7]秋,潞州(今长治)大雨连旬,高河水溢,漂流民舍,溺死人畜甚众(顺治《潞安府志》)。
[8]成化十八年,是年高平山水暴涨,损伤田禾庐舍无算。
翼城雨伤稼。
潞州、宁乡水,霍州、汾西、寿阳旱,保德、定州,文水饥(光绪《山西通志》)。
[9]……中古以来史书记载不一,至明成化十八年,夏大水为前所未有,尚书何文定公碑志之(《怀庆府志》)。
[10]十八年夏秋之交,霖雨大作,河暴涨,决堤毁城,日照陈公时守怀庆,征徒役修筑之(《怀庆府志》)。
[11]沁水溢(乾隆《济源县志》)。
[12]沁水溢(道光《武陟县志》)。
[13]六月二十三日河溢,淹没田庐,漂溺人畜甚众(康熙《汲县志》)。
[14]六月二十三日诸河溢,漂坏田禾民舍,卫辉等境尤甚(嘉靖《淇县志》)。
[15]六月水溢(乾隆《汜水县志》)。
[16]河南夏秋淫雨三月,塌城垣、公署、坛庙、民舍无算(乾隆《洛阳县志》)。
[17]伊洛水入城(乾隆《偃师县志》)。
[18]七月霖雨大作,沁河暴涨决堤,毁郡城(沁阳),摧房垣,漂人畜,不可胜记(《怀庆府志》)。
[19]八月以久雨,浑河、滹沱河涨溢。
八月卫、漳、滹沱并溢,河南霖雨三月,漂没民居及淹死军民皆以万计。
八月免河南灾粮(《明通鉴》)。
[20]明成化十八年秋八月大水,卫、漳、滹沱并溢,河南霖雨自六月至是月(八月)居民淹没者无算,淹死数万人(《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21]成化十八年秋八月丁酉朔……久雨卫漳、滹沱等河涨溢,运河口岸多决,自清平县至天津卫凡八十六处,大蒙等村屯凡九处。
乙卯(八月十九日)河南自六月以来雨水大作,怀庆等府,宣武等卫所塌城垣一千一百八十余丈,流军卫有司衙门、坛庙、民居房屋共三十一万四千间有奇,淹死者一万一千八百五十七,漂流马骡等畜一十八万五千四百六十九(《明宪宗实录》)。
[22]成化十八年……是年六月,河南诸水皆溢(《行水金鉴》引自《河南通志》)。
[23]杨理巡抚河南,值岁歉,河大决,汴城几垫,有议迁改者,民心汹惧(《行水金鉴》卷十九)。
[24]五月丁巳,河南开封府州县,黄河水溢,淹没禾稼(《行水金鉴》卷十九引自《明宪宗实录》)。
[25]成化十八年十一月乙酉朔……丁巳以水灾免山西潞州(今长治)及孝义等十二州县共粮六万八千一百九十余石,草十三万六千三百八十余束,其泽州及曲沃等十六州县卫所粮三万六千四百余石,草六万七千九百六十余束于内免十之七。
成化十八年冬十月丙寅朔……(甲申)以水灾免直隶隆庆州并永宁县粮三千三百九十余石,草四万四千一百二十余束。
成化十九年夏四月癸亥朔……丁丑免河南税粮子粒共六十六万余石内十分之八,以雨雹伤稼故也(《明宪宗实录》)。
[26]据调查山西阳城县河头村渡口指水碑(该碑位于沁河左岸,于1941年为日寇扩修公路时所毁)刻有:
“大明成化十八年六月十八日水发至此”(1954年黄河水利委员会调查资料)。
[27]阳城县润城公社九女台,坐落在沁河左岸,上建古庙九女祠,在庙门迎面天然崖壁上刻有“成化十八年河水至此”字迹。
民间还流传一则故事:
该年洪水发了40天,九女台被洪水包围,以至庙内断了烟火,饿死了两个小和尚,大水过后老和尚刻下了“成化十八年河水至此”字迹,并给两个小和尚塑了像,调查时该像尚在(195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调查资料)。
[28]阳城县瓜底村南(沁河支流阳城河左岸)崖壁上刻字“成化十八年大水过崖头”(已毁,调查资料)。
[29]沁阳县流传民谣:
“明成化涨大河,北至太行山,南至黄河边,天无一日晴,地无十里干”并传说:
当年沁、丹、河(黄河)同时涨水,洪水进沁阳城,大水十几天,将南关房屋冲毁。
还传说水由东门入城,淹了城隍庙,大水围城,距城墙(堤顶)只有三砖(城墙高三丈六尺)(调查资料)。
①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482年旱涝分布图,地图出版社,1981年。
21 1662年9、10月间(清康熙元年八月)黄河及邻近流域洪水
王涌泉
1662年9月25日至10月10日(八月十四日至二十九日)黄河下游出现持续十五六昼夜的特大洪水,同时汉江、淮河和漳卫河也出现特大洪水或大洪水。
前后稍差一点时间,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和嘉陵江也有洪水出现。
这是近300多年来,跨我国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一次罕见的大洪水。
对这些河流的治理和大型工程的规划设计及管理运用有重要的直接关系。
黄河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河流,特别因多泥沙而称著于世界。
多泥沙的特大洪水,对治黄工作有重大意义。
发生在黄河中游的雨区大而历时长的大暴雨形成的特大洪水,更应引起注意。
康熙元年(1662年)八月大水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近30年来,对黄河洪水进行了大量的观测、调查和研究工作,逐步发现黄河有四种特大洪水。
第一种,暴雨雨带呈西南东北向分布。
渭河、泾河、北洛河的上游,延河、无定河、窟野河、皇甫川以及晋西北的一些河流发生洪水或大洪水。
黄河北干流龙门出现大洪水或特大洪水。
三门峡发生特大洪水。
100多年来这种洪水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第二种,暴雨雨带呈南北向分布。
伊洛河、沁河、汾河、涑水河以及潼关以下至郑州花园口区间黄河干流发生洪水或大洪水。
花园口发生特大洪水。
200多年来这种洪水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第三种,暴雨雨带呈东西向分布。
渭河、泾河、北洛河、延河、清涧河、听水河、黄河北干流南段、汾河、涑水河、伊洛河、沁河以及下游沿河部分地区,包括金堤河、大汶河,发生洪水或大洪水。
黄河潼关出现特大洪水,并且沿程向下,支流洪水入汇,上下遭遇。
300多年来这种洪水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清康熙元年(1662年)。
第四种,暴雨雨带偏于黄河上游,也略呈南北向分布。
贵德以上各支流,特别是吉迈至玛曲间的吉曲、西科曲、东科曲、白河、黑河发生大洪水。
大夏河和洮河也发生大洪水。
黄河贵德、兰州出现特大洪水。
100多年来这种洪水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前三种洪水都能在黄河中下游造成严重灾害,下游河道都曾经决溢泛滥。
第四种洪水造成的灾害主要在上游,传播到中下游有所减轻。
结合输沙情况考虑,第二种、第四种特大洪水输送的泥沙量较少。
遭遇这种洪水,黄河滩地虽有大量淤积,但主槽却有显著冲刷,河道行洪能力在主槽部分反而有所增大和改善,总淤积量也较小。
但第一种和第三种特大洪水,输沙量都很大。
发生这种洪水,黄河在潼关以上和下游河道都要发生极其严重的淤积,滩槽都要升高,行洪能力将显著降低,所以这两种洪水为害更大。
300多年来,这4次特大洪水,1843年大水的暴雨历时约3天,1761年大水的暴雨历时约5天,1904年大水的暴雨历时约5~7天,时间都较短,雨区面积也较小。
1662年大水,大雨或暴雨历时约17天,雨区面积远远大过其余3次,洪水过程更长,水量沙量更多,因此关系黄河防洪安危最大。
(一)降雨过程与范围
1662年(康熙元年)夏秋,我国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普遍多雨。
中秋前后,八月初九至二十五日(9月20日至10月6日)发生了一场持续17天的跨流域大雨或暴雨,强度最大期间达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雨区以黄河流域为主,也包括长江、淮河和海河的部分流域。
汉江和淮河流域雨也较大。
全面检查黄河流域及其邻近流域各省地方志,对雨情记载进行考证。
其中包括:
甘肃天水地区,陕西关中、汉中地区,山西汾、沁流域和豫东、鲁西、冀南等的平原地区。
康熙元年夏秋都有大雨记载,在五、六月至七、八月,前后都有大暴雨发生。
将黄河流域各地雨情记载,从上中游到下游,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次序加以编排,并且划分雨情的强弱和起迄时间的变化,可得表1。
此表可以显示雨情的时空变化。
由表得知,春末夏初降雨即异于常年,渭河上游、泾河中游以及商雒地区开始最早,入夏以后,五、六月即有大雨发生。
盛夏降雨更为频繁和连续。
陕南、关中、渭北,六月下旬起有大面积的持续60天的大雨。
七月渭河上游和黄河北干流东侧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出现,雨区向东扩展。
八月雨区继续扩大,形成与秦岭大体平行的东西向大雨带。
晋南、豫西和冀鲁豫三省相邻的黄河下游地区,都笼罩在这次大暴雨下。
此时雨区面积最大,降雨强度最大,是这一年降雨的高峰。
据大量记载分析,可以定出此次大暴雨自八月初九日开始,至二十五日基本结束(即1662年9月20日起,至10月6日止),连续降雨17天。
然后,中游泾河和黄河下游又有3天降雨,才最后结束。
将八月大暴雨各地记载绘入图21-1,由图可知,西起105.5°
E,东至116.2°
E,南起32.6°
N,北至38.1°
N,此东西向雨带的轴线约在35°
N左右。
其中主要雨区为西南东北向分布,大部分在黄河流域。
长江的部分支流如汉江,淮河的部分支流如沙颍河,海河的部分支流如漳卫河也笼罩在同一雨区下。
其边界,大体自渭河上游与嘉陵江的分水岭起,向东经过泾河和北洛河的中游,到北干流。
在延河口平渡关附近跨过黄河,经吉县折向东北,沿汾河至太原地区。
再转而向南,穿越沁河至晋东南。
然后在八里胡同附近过黄河,向西到达陕南商雒、安康和汉中地区。
在主雨区以东,冀鲁豫三省相邻地区及黄河开封至曹县一段河道,又为另一次雨区所笼罩。
此次雨区降雨时间迟于主雨区8天,历时6、7天至14天,北部较短、东部较长。
黄河流域部分的暴雨中心共有:
天水地区,泾、渭河中游,北洛河和北干流附近,太原地区,晋南和冀鲁豫相邻地区等6处。
陕西永寿“六月甘四日至八月廿八日淫雨如注,连绵不绝,城垣、公署、佛寺、民窑俱倾。
山崩地陷,水灾莫甚于此。
”泾阳“八月大雨五旬,民居倾圮。
”富平“八月淫雨如注,旬有六日,会省、郡、邑及村堡、民舍尽圮。
”渭南“六月大雨六十日,平地水涌,漂没人家无算。
”澄城“大雨日夜不绝四十日,屋无新旧皆漏,灶底生蛙,驱之不绝。
”山西吉县“七月大雨滂沱,连绵数月,民房城垛多有塌毁。
”荣河“七月雨至九月初方止,城中井溢,平地泉涌,城垣、庐舍塌毁甚多。
”猗氏“八月大雨霖,自初九至二十五大雨如注,昼夜不绝,墙屋倾圮殆尽。
”解州“八月大雨如注者半月,连绵四旬。
城垣、庐舍十倾六七。
盐池被害,斗盐一两二钱。
”永济“八月九月大雨如注,连绵弥月。
城垣半倾,桥梁尽圮,山有崩处。
”临汾“八月大雨如注,连绵弥月,城垣半倾,桥梁尽圮,山有崩。
”河南“八月大雨伤稼,开封、归德、怀庆所属。
”山东曹县“八月……十七、十八至二十七日淫雨如注。
”朝城“八月十九日至甘五日淫雨七昼夜。
”这些都是主要暴雨中心的重要史实记录。
这次降雨从黄河洪水角度看有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是盛夏以后,陕西一直大雨,以泾、渭河中下游持续时间最长,达2月余。
黄河中游包括甘肃东部和山西西部在内,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三四十天大雨,其中都有持续15天左右的暴雨。
而这里正是黄河出现特大洪水的主要产流产沙地区。
第二,整个雨区逐渐向东扩展,有一个移动和发展过程。
黄河下游冀、鲁、豫三省相邻地区暴雨持续7~14天,发生时间滞后于中游暴雨的起始日期约5~8天。
此种间隔时间恰和中游暴雨形成黄河干流洪水到达下游时间相同,这就造成上下洪水遭遇。
而且防洪抢险也必须在大暴雨中进行。
第三,暴雨出现在长期大雨的后期,虽在中秋前后,但这时地表裸露,黄土含水量饱和,流水侵蚀和重力侵蚀大为加剧,湿陷和滑坡势必大量出现,所以有山崩地陷的记载。
黄河洪水的输沙量和含沙量因此也不会和一般秋季洪水相同。
(二)天气成因分析
我国从远古以来就重视冷暖水旱的气候变化,台风登陆记载可以上溯千年,明代以后,各州、府、县普遍编印方志。
我们尝试从地面记载考证当时的天气形势。
我国东南地区文献较多,西南、特别是西藏,则文献较少。
如若水汽可能来自孟加拉湾和印缅地区,还必须另找旁证。
据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及河北、山西等省大量地方志记载,康熙元年夏秋,我国气候变化异常,长江以南和华北北部发生大旱。
江苏如皋“正月不雨至七日”浙江长兴、海盐、嘉兴“秋旱”、“大旱”。
安徽安庆“旱”。
江西九江、湖口“大旱百余日”。
武宁、安仁、万年、弋阳、新淦、新昌、萍乡、兴国以及南昌、广信府属各县均“大旱”,“夏秋旱”,“秋旱”。
湖北黄州、黄冈、黄安、黄陂“秋旱”。
湖南浏阳“五至八月不雨”。
安乡、清泉、衡阳、永州、麻阳“旱”。
河北滦县“大旱”。
昌黎、卢龙“夏大旱”。
山西繁峙旱”。
我国旱涝分布出现了南北旱中间涝的形势。
从长江口和钱塘江口,此一西南东北向的主旱带,大体与长江平行而略偏南。
实际上反映着当年夏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地持续稳定在这一带上空,江西即为其中心所在。
邻近此亢旱带即为副高的脊线。
通常副高脊线从6月至9月,自23°
N北跳到29。
~30。
N,然后又退回到25°
N。
康熙元年南撤缓慢,入秋后脊线仍偏北。
当长江下游受副高控制时,一般苏、浙、闽、台没有台风。
经详查该年上述各省方志,均无台风记载。
因此,与西南气流相配合,在副高南侧可能有南海台风登陆。
在这种天气形势下,南海强台风登陆后变为低气压,对水汽供应有特殊的意义。
经查考广东沿海方志,发现海南岛及雷州半岛各县果然有强台风记载,且甚为详尽。
万宁“秋八月飓风。
”文昌“秋八月淫雨不止。
”安定“淫雨连旬,自八月至十月。
”澄迈“立秋后,连月淫雨,十雨一晴。
”徐闻“八月飓风大作。
”尤可珍贵的是雷州半岛东北角的吴川县,记下了台风登陆的具体日期和次数,“八月初六至十六,飓风大作者三,禾稼尽淹。
”由此向内陆,廉江记载“秋八月飓风大作。
”再向西北,广西梧州地区的岑溪也有大水记载。
早于特大暴雨发生前3天,南海极强烈的台风开始在广东西部沿海登陆。
据“大作者三”的记载,可能为接连三次强台风登陆。
青藏树木年轮能反映历史水旱的显著变化。
据西藏林芝所采年轮(林)№7从1512年至1973年的年轮指数变化资料,1662年为一年轮指数波的峰年。
说明这一年孟加拉湾来的西南暖湿气流异常强盛。
1662年峰前还有两个波峰,为1570年和1632年,经查考此两年历史记载,黄河流域和汉江流域都发生了大暴雨和大洪水。
这些记载说明,当副高异常强盛持续稳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上空时,八月上中旬南海有强烈台风活动,同时,孟加拉湾西南气流也极为强盛。
两方面水汽汇合,因此给大暴雨带来了异常丰沛的持久的水汽来源。
台风开始登陆日期早于黄河中游暴雨开始日期3天,第三次登陆日期顺延三四天即为二十日左右,特大暴雨的起止日期和持续时间于此得到相应说明。
长江流域除汉江大水外,川西西昌“大水”。
汉源、邛崃、名山“水灾”。
雅州、雅安“秋大雨、大水”。
夹江“大水,城皆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