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0387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8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Word格式.docx

《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Word格式.docx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

除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分析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各种职能控制。

5.会计是以提供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管理当局

投资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债权人

供应商

政府

【例题】会计主要是以()为计量单位。

A货币B实物C劳动量D工作量

【例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核算和监督B分析和考核C预测和决策D以上全部正确

【例题】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阶段

A会计监督B会计分析C会计核算D会计决策

【例题】下列属于会计信息使用对象的有()

A企业管理当局B债权人C供应商D税务部门

【例题】会计记录中,通常用到的计量单位有()

A货币B实物C劳动时间D工作量

【例题】会计任务主要有()

A正式准确地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并为经济管理提供经济信息

B维护财经纪律,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C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D设计会计制度

【例题】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核算职能的基础。

( )

二、会计及其起源与发展

㈠起源

会计起源于生产实践,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

1.记录和计算劳动成果

2.记录和计算劳动耗费

3.并将耗费与成果加以比较和分析,从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生产。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会计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变化和逐步完善起来。

㈡会计在我国发展

1.远古时期—刻木计数,结绳记事—会计的萌芽

2.西周—《周礼.天官》中讲“司会掌帮六典、八法、八则。

而听其会计”

“会计”一词的最早记载,“司会”为会计机构

3.东汉—开始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记”的账册,用以登记会计事项

4.唐宋时期—“四柱清册”

平衡关系式: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原有的+新得到的—拿走的=还剩下的

相当于现代会计的:

上期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

5.明末清初—龙门账

“收”—“来”—“付”—“去”作为记账符号

合龙门

“进”—“缴”=====“存”—“该”

各项收入各项费用各项资产各项资本、负债

6.建国前——中西会计模式并存

7.建国后一段时期——前苏联模式

8.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9.1992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

10.1999、2000、2001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11.2006年发布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

【例题】“四柱清册”中四柱之间的关系是()

A旧管+新收-开除=实在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资产=权益D进-缴=存-该

【例题】我国最早出现的复式簿记法——龙门账,采用的记账符号是()

A“收”—“来”B“进”—“缴”C“付”—“去”D“存”—“该”

【例题】东汉时期我国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记”的账册,用以登记会计事项()

【例题】20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的会计逐渐形成的相对独立的两大分支是()

A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B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C复式会计和单式会计D记账算账跨及和控制监督会计

㈢会计在国外的发展

1.1494年,意大利人卢卡.帕乔利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复式记账方法,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

卢卡.帕乔利—会计学之父

2.1854年,英国苏格兰的会计师成立了第一个特许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会计的对象扩大了,会计核算的内容扩展了,会计的作用获得了社会的承认

3.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电算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大分支

财务会计—服务于外部会计使用者

管理会计—服务于内部会计使用者

4.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会计信息化

三、会计的任务

1.正确、完整、及时地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的经济信息

2.维护财经纪律,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3.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4.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第二节会计对象

一、会计的一般对象

1.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具体地说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2.资金: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单位拥有的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①资金就是“钱”

②资金是财产物资(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资金具有垫支性、周转性、补偿性、增值性

资金的投入

3.资金运动资金的运用

资金的退出

上述资金运动的三个阶段,构成了开放式的运动形式,是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没有资金的投入,就不会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没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就不会有债务的偿还、税金的上交和利润的分配等。

没有资金的退出,就不会有新一轮的资金投入。

所以资金运动呈现出显著的运动状态。

为了维持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它们分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不同阶段(供应、生产、销售等阶段)和不同方面(表现为厂房、机器、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及货币资金等)我们称之为资金占用。

另一方面,这些经济资源取得的途径包括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提供的借款等,我们称之为

资金的来源。

从任一静止时点来看,企业的资金均表现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个方面,且资金占用等于资金来源。

所以资金运动在某一时点上呈现静止状态。

 

显著运动状态

4.资金运动的状态资金占用

相对静止状态

资金来源

【例题】会计对象就是能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活动,它具体包括内容有( )。

A.资金投入    B.资金运用

C.资金退出    D.资金运动

二、会计的具体对象

资金运动具体到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又有较大的差异。

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

企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具体分为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资金投入

㈠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资金周转

资金退出

㈡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

商品流通企业资金的投入和资金的退出与工业企业基本类似,所不同的是资金的

周转,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过程一般只分为采购过程和销售过程。

㈢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就是预算资金运动。

预算资金的一收一支,没有收回的概念、不形成循环和周转。

第三节会计要素与会计基本等式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要素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会计要素可分为静态会计要素与动态会计要素两大类。

1.相对静止状态中,企业的资金表现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

①资金占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企业的资产

资金来源又可分为投资人投入资金和债权人投入资金

②债权人对投入资产的求偿权成为债权人权益,表现为企业的负债

③投资人对投入资产的求偿权表现为所有者权益

资金占用—资产

相对静止状态,企业的资金表现为债权人投入—债权人权益(负债)

资金来源

投资人投入—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显著运动状态中,企业的资金表现为一定期间经济资源运用的所得(收入)和所费(成本费用)。

所得与所费相比较的结果,就是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利润)

收入、费用、利润三要素的关系:

收入—费用=利润

3.会计六要素

资产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费用

利润

㈠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特征

⑴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⑵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⑶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例题】只要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均应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

【例题】下列各项,属于资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

A.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B.被企业拥有或控制

C.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D.具有可辨认性

【例题】下列各项中,企业能够确认为资产的有( )。

 A.经营租出的设备 B.经营租入的设备

 C.已收到发票,但尚未到达企业的原材料 D.近期将要购入的设备

3.资产的分类

流动资产

资产

非流动资产

⑴流动资产

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存货等。

①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例如企业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

③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④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⑤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⑥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是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

⑦应收利息则是指企业因债权投资而应收取的一年内到期收回的利息。

⑧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以及应收其他单位的利润。

⑨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⑵非流动资产

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

①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②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是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③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例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例题】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其他货币资金B无形资产C交易性金融资产D原材料

㈡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特征

⑴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⑵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的分类

流动负债

负债

非流动负债

⑴流动负债

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①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一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通常是为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

②应付票据是指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③应付账款是指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

④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该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

⑤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包括:

增殖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税、资源税、所得税、土地增殖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

⑥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

⑦应付股利是指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⑧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

⑵非流动负债

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等。

①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不含一年)的各种借款,一般用于固定资产的购建、改扩建工程、大修理工程、对外投资以及为了保持长期经营能力等方面。

②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了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例题】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A应收账款B应付账款C应付债券D未分配利润

【例题】下列项目中属于负债的有()

A应付职工薪酬B存货C应交税费D应付债券

㈢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⑴所有者凭借其权益能够参与企业经营,分享企业经营成果。

但债权人只能按约定的金额在约定的时间取得利息补偿,不能参与企业经营,更不能分享企业经营成果。

⑵在企业经营期间内,企业一般不需要向所有者归还其投入的资本,除非发生破产、清算、减资等特殊的事项;

但负债是企业对外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到期偿还的义务。

⑶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所有的负债得到清偿以后,所有者才能实现对其资产的要求权。

3.所有者权益与负债(债权人权益)的不同点

⑴是否偿还上的区别:

后者需要偿还;

前者一般不需要归还。

⑵享有权利上的区别:

后者只有按期收回本息权;

前者具有参与利润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双重权利。

⑶清算时求偿权上的区别:

后者拥有优先求偿权;

前者则没有。

4.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投入企业的资本。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企业积累资金。

未分配利润指企业在提取盈余公积以后,留待企业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它是企业没有指定用途的利润。

㈣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其中日常活动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2.收入的特征

⑴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⑵收入能使企业的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⑶收入应当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⑷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

3.收益、收入、利得的关系

收益:

是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增加的除所有者投资以外的经济利益

收入—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益

利得—非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销售商品

收入提供劳物

让渡资产使用权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处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售利得

利得盘盈利得—现金盘盈利得

罚没利得—罚款等

捐赠利得—企业接受捐赠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处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售损失

盘盈损失—现金盘亏损失

损失罚款支出—罚款支出等

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对进行公益性捐赠发生的支出

非常损失—自然灾害

【例题】下列各项收到的款项中,属于“收入”的有( )。

A.出租固定资产收到的租金  B.销售商品收取的增值税

 C.出售原材料收到的价款   D.出售无形资产收到的价款

4.收入的分类

主营业务收入

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可分为

其他业务收入

⑴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它占企业总收入的比重大,是企业经济利益的主要贡献者。

⑵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与经常性工作相关的活动实现的收入,一般占企业总收入的比重小。

包括对外销售材料、对外出租包装物、商品或者固定资产,对外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等。

㈤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特征

⑴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

⑵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⑶费用应当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的分类

直接材料

生产费用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费用与产品生产有直接和间接关系,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和间接关系,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㈥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利润的特征

⑴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月度、年度等)的经营成果

⑵与收入费用有直接关系:

利润=收入-费用

⑶未分配前属于所有者权益,为投资者所有

3.利润的分类

营业利润

利润利润总额

净利润

营业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是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后的金额

二、会计等式

㈠会计等式的含义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恒等式,是运用数学平衡式描述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表达式。

㈡会计等式的内容

会计等式按其反映经济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

⑴静态会计等式:

是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的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的等式。

⑵动态会计等式:

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组合而成的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

⑶综合会计等式:

是由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组合而成的,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平衡等式(静态会计等式)

资金占有—资产

静止状态,企业资金表现为投资人投入—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投资—债权人权益,表现为负债

所以:

资产=权益

该等式是设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例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是()的理论依据

A设置会计账户B复式记账C编制损益表D编制资产负债表

2.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平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

该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注意:

在实际工作中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固定资产盘亏、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费用也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所以,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才能等于利润

3.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关系等式(综合会计等式)

⑴月初:

企业尚未发生收入和费用,会计要素的关系表现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⑵月中:

企业发生了收入和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

相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⑶月末:

本期发生的收入和费用结转利润,会计要素关系又变形为静态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揭示了企业会计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会计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三、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例题】飞达公司成立时,拥有资产8000000元,其中甲乙两投资人共投资6000000,从银行借入2000000。

成立之后发生以下一些经济业务

⑴购入机器一台,价值150000元,款暂时未支付

⑵数日后,用银行存款100000元归还部分购机器款

⑶用银行存款购入材料一批,价值600000元

⑷向银行借入一年期借款50000元,归还前欠的购机器款

企业成立之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是:

8000000(资产)=2000000(负债)+6000000(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

类型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两边的总金额

增加

减少

经济业务⑴

150000

8150000

经济业务⑵

100000

8050000

经济业务⑶

600000

经济业务⑷

50000

结论:

企业的经济活动将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但最终不会破坏会计方程式的恒等关系。

以上影响,归纳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