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课外文言文20篇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979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课外文言文20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课外文言文20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课外文言文20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课外文言文20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课外文言文20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课外文言文20篇1.docx

《六年级下课外文言文20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课外文言文20篇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课外文言文20篇1.docx

六年级下课外文言文20篇1

一、画鬼最易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

“画,孰最难者?

”曰:

“犬马最难。

”齐王曰:

“孰最易者?

”客曰:

“鬼魅①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②罄于前③,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注释】①鬼魅:

鬼怪。

②旦暮:

早晚。

③罄于前:

出现在眼前。

【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

①客有为齐王画者()②孰最难者()

③人所知也()④不可类之()

⑤故难()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①画,孰最难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则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两虎相斗

庄子①欲刺虎,馆竖子②止之,曰:

“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

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③之。

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

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①庄子:

卞庄子,春秋时鲁国勇士。

②馆竖子:

旅馆的童仆。

③须:

等待。

【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

①止之()②方且食牛()()

③从伤而刺之()④以为然()()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①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想到与这则故事意义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用此何为?

”人云:

“行道所见,聊①取之耳。

”侃大怒诘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②人稻!

”执而鞭之。

是事广传,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注释】①)聊:

随便。

②贼:

损害,伤害。

【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

①尝出游()②何为()

③人云()④聊取之耳()

⑤汝既不田()()⑥侃大怒诘曰()

⑦是事广传()⑧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①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

绩年六,于九江①见袁术②。

术令人出橘食之。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术笑曰:

“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

”绩跪对曰:

“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

“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注释】①九江:

古地名,今江西九江市。

②袁术:

当时的大豪强。

【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

①于九江见袁术()()②出橘食之()

③拜辞术()④跪对曰()

⑤是橘甘()()⑥欲怀而遗母()()

⑦术奇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①术令人出橘食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绩之所以要怀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应该学习陆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五、迂公葺屋

久雨屋漏,一夜数徙床,卒无干处,妻儿交诟。

迂公急呼匠葺①治,劳费良苦。

工毕,天忽开霁②,竟日晴朗。

公日夕仰屋叹曰:

“命劣之人!

才葺屋便无雨,岂不白折③了工费也?

【注释】①葺:

本意是指用茅草盖屋,后引申为修理房屋的意思。

②霁:

雨过天晴。

③白折:

白白损失。

【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

①一夜数徙床()()②卒无干处()③妻儿交诟()()④劳费良苦()

⑤工毕()⑥竟日晴朗()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①久雨屋漏,一夜数徙床,卒无干处,妻儿交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命劣之人!

才葺屋便无雨,岂不白折③了工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笑话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①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②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称物以载之,则校③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注释】①智意:

知识和判断能力。

②太祖:

魏太祖曹操,曹冲的父亲。

③校:

比较。

【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

①有若成人之智()②时孙权曾致巨象()()

③访之群下()④咸莫能出其理()()

⑤太祖悦()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①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体现出曹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具体可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看出来。

其中最关键的字是__________。

七、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①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③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

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

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③诏:

皇帝的命令。

【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

①为魏郡太守()②琼以状闻()()

③日食之余()④即以其言应诏()()

⑤深奇爱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太后的昭问,黄琬的祖父的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而黄琬的表现说明了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八、兄弟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

“获则烹。

”其弟争曰:

“舒①雁宜烹,翔雁宜燔②。

”竞斗而讼③于社伯④。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注释】①舒:

在地上随意走动。

②燔:

烤。

③讼:

裁决。

④社伯:

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

社伯是一社之长。

【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

①昔人有睹雁翔者()()②将援弓()

③获则烹()④舒雁宜烹()

⑤竞斗而讼于社伯()()⑥请剖雁()

⑦已而索雁()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①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何无贼

 乡居有偷儿,夜瞰迂公室,公适归,遇之,偷儿大恐,并弃其所窃来羊裘而遁①。

公拾得之,大喜。

自是羊裘在念,每夜归,门庭晏然②,必蹙额③曰:

“何无贼?

【注释】①遁:

逃。

②晏然:

平静的样子。

③蹙额:

皱眉头。

【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

①夜瞰()②公适归()

③自是羊裘在念()④何无贼()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①偷儿大恐,并弃其所窃来羊裘而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夜归,门庭晏然,必蹙额曰:

“何无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

“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④。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一旦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

接连。

②臣:

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③还:

通“环”,环绕。

④贾:

通“价”,这里指报酬。

【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

①人莫知之()②人莫与言()()

③愿子还而视之()④去而顾之()()

⑤请献一朝之贾()⑥乃还而视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①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伯乐的动作和神情,买马的人会怎么理解?

他们后来为什么抢着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