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9417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6.冰心的名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把具象的青山比作抽象的良心,这种比喻独特新奇,巧妙精致。

请你选择“秋雨”“阳光”两个具象事物中的一个为本体,仿照冰心的写法,拟写一个比喻句。

7.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小题,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10分)

火车、地铁、公交车内的“低头族”越来越多,尤其是包括学生在内的青年人,上车后很快拿出手机,不管路程长短,不论坐着还是站着,人人都眼睛盯着屏幕……

(1)请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合理想象,写一段文字,描述火车、地铁或公交车等场所的这种场景,不少于150字。

(2)请以“低头族,你错过了……”开头,写一段文字,表达面对这种情景时你内心的感受,不少于150字。

(3)请从“关注健康”的角度,写一段文字,劝说同龄人“拒做低头族”,不少于15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据英国《自然》杂志在线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A)定于9月6日向月球发射一台“吸尘器”。

这架轨道飞行器将对月球表面的稀薄大气和尘埃进行采集分析,并完成月地激光传输实验的任务。

该任务或预示NAA未来建造行星际宇宙飞船的一种新模式。

  该任务名为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定于当地时间9月6日从位于弗吉尼亚州沿岸的瓦勒普斯航天发射场发射。

这是继去年“月球重力双子星”(RAIL)项目结束以来,又一次向月球轨道派出新任务。

项目总耗资2.63亿美元,属于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属意的“重返月球”计划的一部分。

尽管目前NAA已决意不再送宇航员上月球,但LADEE项目有别于NAA通常的做法——它不是以往送上月球轨道专供探月使用的一次性用品,而是能够担当起其他太空任务的飞行器,同时借鉴了商业卫星的部分概念,是模块化的,模块间可以互换或按需定制。

譬如说,改换一下配置,它也可用于检测太阳,甚至是登陆小行星。

NAA一名项目前任工程主管指出,新设计为他们节省了一半的开支。

《自然》站文章则认为,LADEE任务可能预示着NAA未来建造星际宇宙飞船的新模式。

  在此次任务中,LADEE项目的尘埃传感器同时被用来找出月球地平线上曙暮辉现象形成的原因,将观测月尘微粒对光造成的影响,为该神秘辉光的形成拿出直接证据;

而其他仪器将负责寻找由月岩释放出的硅、镁等元素,甚至是彗星沉积在月球上的甲烷、二氧化碳气体等。

  项目团队人员指出,究竟是什么漂浮在月球上空以及它们是如何到达那里的,一直都是谜团,而自阿波罗登月计划执行以来,这些问题从未真正得到过解释。

这些有黏性的粗糙尘埃当年曾几乎拖垮登月所用的设备,弄破了保存月岩石样本的密封箱,而此次将是为那些谜题提供答案的绝佳契机。

而此次由LADEE执行的另一项重要测试,则是地月间高速激光传输实验。

这是由NAA设计的一种全新激光通信终端,将在星际空间传送宽带数据。

稍早时间NAA曾将传世名画《蒙娜丽莎》的图像输送到月球侦察轨道器上,这是人类首次利用激光在星际间进行图像数据传输,但速率还很低。

据称LADEE将能使传输速率猛增,为日后的星际间高带宽通信埋下伏笔。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09月07日,第8版)

8.下列不属于LADEE此行肩负的主要任务的一项是

A.采集分析月球表面的大气和尘埃。

B.对月地间高速率激光传输进行测试。

C.建立NAA未来建造星际宇宙飞船的新模式。

D.寻找月球上曙暮辉现象形成的原因。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NAA于9月6日向月球发射了一台名为LADEE的“吸尘器”。

B.模块化的LADEE经过改换配置,也可用于检测太阳,甚至能登陆小行星。

C.LADEE将为解答月球上空有黏性的粗糙尘埃究竟是什么提供契机。

D.稍早时间NAA曾将传世名画《蒙娜丽莎》的图像输送到LADEE上。

10.请根据原文内容,概述LADEE项目对未来的意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19分)

醉意的境界

单士兵

又被贬谪,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欧阳修内心有些压抑不住的忧伤。

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静默的雕梁玉砌,悲叹:

此际一别,何时得还?

滁州在哪里?

离汴京有多远?

欧阳修不知道。

此刻,溢满胸怀的落魄失意,正如潮水一般,一次次漫过。

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

四岁时父亲亡故,是母亲用荻草秆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日后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的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

不是近“不惑”了吗?

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

心里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

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

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

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忘怀避世。

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不亦乐哉!

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

终于,欧阳修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

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

范仲淹不是早已走了吗?

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刺股了。

反正,学成文武艺,是要卖与帝王家的。

这普天之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

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

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

东京渐远,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东京要美多了。

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冽,山很秀丽。

这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

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明丽多姿的山水。

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

有一次,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时,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议事,也用泉水招待。

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些,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连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专门修建个亭子,做太守闲看山水之用。

这亭子,太守谓之醉翁亭。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

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

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

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

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

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黎民苍生的喜忧。

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也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贡献。

往事越千年,如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

著文倡道,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而是用于现实。

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这里的“文”,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

以生命入世,推动历史的车轮。

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

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

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水,与民同乐;

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真可谓,生死一知己。

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不就是将范氏“忧乐”蕴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两字之上吗?

这样充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高境界的醉意吗!

1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是如何一步步展现欧阳修“醉意”境界的?

请结合文章的思路作答。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你如何评价这种境界?

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20分)

醉书斋记

清·

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

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

竹床一,坐以之;

木榻一,卧以之。

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

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

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

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

家人瞷②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

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

“日午矣,可以饭乎?

”余应诺。

内子出,复忘之矣。

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

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

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注】①科头:

不戴帽子。

②瞷(jià

n):

窥视。

③刺:

名帖。

④刘伶断饮:

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15.对下列句子中相应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甫晨起,即科头 

 

甫:

刚刚

B.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 

间:

缝隙

C.客伺久,辄大怒诟 

诟:

责骂

D.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赞:

帮助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者:

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客有吹洞箫者

B.以:

竹床一,坐以之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C.且:

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之:

余怅然久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后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B.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

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对丈夫的“醉书”也持几分赞赏的态度。

C.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考虑到积习难改,最终还是找了个借口自我安慰,顺其自然了。

D.作者不仅嗜书,而且嗜酒,后来他本想戒酒,但妻子认为他和刘伶一样根本无法将酒戒掉,于是他打消了戒酒之念,而且将书斋命名为“醉书”。

18.用斜线(/)给对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2)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

(8分)

沧浪静吟

(宋)苏舜钦①

独绕虚亭步石矼②,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③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④不满缸。

【注】①苏舜钦(1008-1048),北宋著名诗人。

屡次上书朝廷,议论时政得失。

庆历四年(1044),因“稍侵权贵”,被捕入狱,革职为民。

退居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

有《苏学士文集》。

此诗写于苏州沧浪亭闲居时期。

②矼(gāng):

石桥。

③二子:

指伯夷和叔齐,商末孤竹君之二子。

二人互让君位,先后都逃到周国。

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④澄醪(lá

o):

清醇美酒。

20.本诗颔联寓情于景,林中的蝉儿穿过了空疏的门户,野生的藤萝长进了破旧的窗里,在静谧甚至破败的景象中蕴含着作者的心境。

(2分)

21.本诗题为“沧浪静吟”,请分析全诗是如何围绕一个“静”字展开的。

(三)古诗文默写。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苏轼《赤壁赋》)

(2)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

(4)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

(5),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晏殊《蝶恋花》)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为,自己喜爱的,也是别人喜爱的;

自己厌恶的,也是别人厌恶的;

自己向往的,也是别人向往的。

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究其原因,人有一种陋习,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尺度,所以爱以己度人。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题号

1

2

3

4

8

9

15

16

17

答案

5.(3分)(不超过15字)

6.(3分)

7.(10分)

10.(3分)

11.(4分)

12.(4分)

13.(6分)

14.(5分)

18.(3分)

19.(8分)

(1)(4分)

(2)(4分)

20.(2分)

21.(6分)

21.(只选3小题,每空格1分)

(1)(苏轼《赤壁赋》)

(2)(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李清照《声声慢》)

(4)(李白《蜀道难》)

(5)(晏殊《蝶恋花》)

22.作文(60分)

(作文写在背面方格纸上)

1.B(夺桂冠guān一语成谶chè

n如椽chuá

n之笔便笺jiān)

2.C(秀外慧中,就绪,后事之师)

3.A(“难言之隐”与“苦衷”语义重复,不能修饰“苦衷”。

“从而”是连词,表示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两分句间是相因相成关系。

这里应是“后来”,指接着某件事或行为之后,接着发生的事情。

“效尤”指仿效坏的行为,贬义。

这里应该用“效仿”)

4.B(A“打破”缺宾语,可以在该分句后加“的神话”;

C语序不当,将“不仅”移到“艺术活动”前;

D句式杂糅,可以把“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改为“柠檬中含有的柠檬酸”。

5.国际法则(先占原则);

文献资料(纳入版图);

行使主权(有效统治)(注意题干中“哪些方面”的提示,意思接近即可)

6.示例:

①绵绵的秋雨,正如天涯游子无尽的乡愁。

②冬日午后的阳光,仿佛母亲的爱,让人从心底感到温暖。

7.(10分)[评分标准]

(1)内容6分,想象合理,描写有点有面,有特定氛围。

表达4分,要求文通字顺,层次清楚。

(2)内容6分,情感真实,感受具体。

表达4分,要求文通字顺,层次清楚,语言得体。

(3)内容6分,理由合理、充分或深入。

表达4分,要求文通字顺,层次清楚,语言得体。

8.C【解析】LADEE任务只是“可能预示着NAA未来建造星际宇宙飞船的新模式”,这是外界的推测,而非LADEE此行肩负的主要任务。

9.D【解析】D选项将“月球侦察轨道器”与“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混为一谈。

12.①因为这一事件,其后的第二年,中国文坛同时诞生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千古雄文;

(2分)②因为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伟大襟怀。

13.①先写欧阳修被贬所受的委屈,为下文展示其“醉意”境界张本。

(形成反差对比)②写欧阳修在滁州所做贡献,从而阐释“醉意”的境界内涵。

③阐释“醉意”境界的精神实质——入世精神。

14.①“醉意”是一种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的精神;

醉于山水却能与民同苦、与民同乐的境界。

②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③人生总会遇到很多的委屈与不公,与其消极避世,还不如勇敢面对,在新的领域、新的征途中创造更高的价值。

15.B(这里的“间”,解释为“机会,时机”)

16.C(A.助词,表陈述语气/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B.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

C.均作连词,况且。

D.音节助词,无义/代词,我。

17.D(作者并没有嗜酒,只是个书痴)

18.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

19.

(1)都感到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

(采分点:

悉、罔、所指、窃、俟、始)

(2)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采分点:

因、诚、旋、畔)

20.孤独、落寞

21.首联叙事抒情,诗人独自闲步沧浪,环境安静,心情平静,“静”得举世无二。

(2分)颔联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那小山上树林里的蝉儿,边叫边飞,穿过了空疏的门户;

那野生的藤蔓,绿油油的,曲屈盘绕,偷偷地伸进了破旧的窗子里。

这种“动”,更渲染了小花园中的静。

(2分)后两联用典抒情,古代正直而有骨气的人都难逃不幸,自己却可以幸运地饱食终日,高卧无忧,以美酒消遣。

这是自嘲,表面上说自己生活平静自适,实则内心充满牢骚和愤恨。

21.

(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其势不俱生(3)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4)可以横绝娥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5)昨夜西风凋碧树山长水阔知何处

22.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则材料有三句话,第一句概括了人们的错误认识,第二句表明观点“并非完全如此”,第三句话则指出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

其中,“陋习”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不要以为自己是最好的尺度”是关键之语。

[参考立意]自己不是标准;

爱己更要度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懂得改变自己,悦纳别人;

学会旁观与倾听;

……

附《醉书斋记》参考译文:

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

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竿。

一张竹床,用来坐;

一张木榻,用来躺卧。

还摆放了书架和书筒各四个,古今的书籍都存放在里边。

琴、磬和麈尾等各种什物,也都交错摆放在旁边。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将笔蘸饱满做好准备。

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

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提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