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信经》对当代人的意义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937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使徒信经》对当代人的意义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使徒信经》对当代人的意义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使徒信经》对当代人的意义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使徒信经》对当代人的意义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使徒信经》对当代人的意义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使徒信经》对当代人的意义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docx

《《使徒信经》对当代人的意义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徒信经》对当代人的意义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使徒信经》对当代人的意义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docx

《使徒信经》对当代人的意义1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使徒信经》对当代人的意义

(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拥抱每一天20150325

第一集: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神、创造

这特辑是要把《使徒信经》中的教义更详细地阐述,让教会中的弟兄姊妹对这些基要信仰的重点有更清楚的了解。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让信徒们看见这些教义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今天的基督徒时常走到两种极端,有些人满头脑神学知识,常常与人在教义的细节上争论,但却没有活出基督的香气。

另外一些人只谈生活与经历,对正确的教义漠不关心。

我们盼望透过这个特辑,把正确的信仰连接上正确的生活。

我们会把《使徒信经》分成12句,每一集讲一句,总共12集的信息。

在每一集中,我会把《使徒信经》中那一句里面的几个教义重点讲解,并且谈论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实际具体地活出这些教义重点。

一、序言

A.

《使徒信经》的来源与背景

《使徒信经》有非常久远的历史。

它的来源没有人确实知道,但极有可能是在使徒时代(公元第一世纪)晚期,或是在教父时代的早期。

所谓“教父”就是使徒过去后第二代的教会领袖。

这些教父们很重视把使徒的信仰教训存留下来,教父时期延续至大约第三世纪末。

因为它内容简单,没有特别针对后来引起争议的一些神学问题,大部份学者相信《使徒信经》写成的日期不会晚过第二世纪初叶。

B.

使徒信经的重要性与地位

《使徒信经》不是《圣经》,我们不应当以它的内容为绝对真理。

而且因为它是在许多神学讨论及整理之前就有了,所以有一些后来所确立的重要教义,如基督神人二性的合一、三位一体的定义、圣灵的工作、圣经的默示等,没有直接在《使徒信经》里澄清。

虽然如此,但它确是把基督教最基本的信仰重点简要地申明,可说是基督教最原始的信仰告白,成为历世历代教会的基础。

二、天父上帝

A.

“神”与“上帝”

《使徒信经》开头的第一句是: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是宣告我们所信的神是谁。

在此我先简单说明一下,“上帝”和“神”这两个中文基督教名词的来源。

在原文圣经中,旧约希伯来文

Elohim,新约希腊文theos,在英文都是翻译作

God。

在英文的世界里,这个翻译一点都没有争议,也没有出现过有人用其他的字。

但是在19世纪当西教士们把《圣经》翻译成中文时,有赞成翻成“神”,因为这是原文最直接的意思,但也有人认为在中国已经有太多“神”,应当翻作中国古文化中最高的主宰,就是“上帝”。

这翻译的问题一直都没有完全定夺,中文和合本《圣经》发行两个版本:

“神”版和“上帝”版。

直到今天,有些基督徒的圈子习惯用“神”,有些却习惯用“上帝”。

我个人比较习惯用“神”,所以在往后的讲述中,可能大部份会用“神”。

B.

三位一体中的圣父

《使徒信经》一开头说: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神被称为“父”,是三位一体中的圣父,也是我们的天父。

我们知道三位一体的真理中,有圣父、圣子、圣灵。

圣子与圣灵我们会在以后详谈。

在这第一集信息中,我要稍为解释一下三位一体的概念(三位一体的教义有时简称为“三一论”)。

正统的三一论包括三点:

(一)只有一个神;

(二)圣父、圣子、圣灵都是完全的神;(三)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个不同的位格。

“只有一位神”表示三一论不是三神论,三一论并没有否定“独一的真神”这个基本的信仰。

“完全的神”表示父、子、灵三位格不是加起来才是完整的神,并且每一位格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同尊同荣。

但意思不是说三位格没有功能上的次序,“不同的位格”表示三个位格虽然在本质上平等,在关系和功能上却是有所区别。

永远是圣子顺服圣父,而不是反过来,虽然圣父与圣子的心意是完全和谐的;永远是圣父或圣子差派圣灵,而不是反过来,虽然圣灵会“催促”圣子做一些事情(可1:

12)。

不少人用不同的模拟来解释三位一体的概念,如“水、冰、蒸气”,“太阳、光、热”等。

这些类别可以显明“三”和“一”并非一定矛盾,我们的确看到许多东西是又三又一的。

但是这些模拟最终都不能圆满地解释正确的三一论,反而有时会误导人相信一些偏差的信念。

对三位一体的理解最常犯的错误有几种。

第一种错误是认为圣父、圣子、圣灵是同一个位格,只是神在不同时代表现的样式。

这种异端的古时候称为撒巴流派、或叫形相论、或者面具论。

另外一种错误是相信圣子和圣灵是次一等的神,这是自古以来最常见的异端。

还有一种错误是认为圣父、圣子、圣灵合起来是一个神,这种想法基本上是把三个位格看成是神的部份,不是完全的神。

我发现人越是要把这个教义解释得合理,合逻辑,就越会掉进错误的理解中。

我们不要太在意如何把它合理化,只要相信《圣经》的启示,只有一个神,圣父、圣子、圣灵都是完全的神,而圣父、圣子、圣灵是互相区分的。

这就是正确的三位一体的观念。

《使徒信经》称我们的神是全能的父,《新约圣经》常称他为“主耶稣基督的父”。

他也是我们的天父。

《罗马书》8章15-16节说:

“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

'阿爸!

父!

’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

”我们可以称神“阿爸父”,那是何等亲密的关系,何等宝贵的权利。

既然神是我们的天父,我们就不用忧虑。

《马太福音》6章31-32节,耶稣说:

“所以,不要忧虑说:

吃什么?

喝什么?

穿什么?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我们平常忧虑最多的是什么呢?

钱财?

关系?

声誉?

前途?

健康?

我们有没有把这些忧虑带到我们天上的父面前?

三、全能的神

神不单是我们的天父,《使徒信经》特别说他是“全能的父”。

我们的神是一位全能的神。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有人说神是“无所不能”,但严格来说,“全能”与“无所不能”在意义上不尽相同。

“无所不能”含有“我们能想象的事他都能做”的意思。

可是神的全能并非这样,有些事情如邪恶的事、违背他美善本性的事,虽然我们能想象,而且也能做,神却不能做。

有神学家主张以“自由”来诠释全能,就是说,神有自由作所有他要做的一切事,不受任何能力不足的限制。

《圣经》中描述神全能的经文很多。

《诗篇》68章34节说,“他的能力在穹苍。

”这就如中文有一句话“天大的能力”。

“天”或是“穹苍”是我们知道最大的东西,神的能力是在天之上比天更大。

《耶利米书》32章17节说:

“主耶和华啊,你曾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天地,在你没有难成的事。

”因为神是创造天地的主,因此,在天地之间,没有事情对他是太难的。

《以赛亚书》40章28节也有类似的宣告:

“创造地极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

”我们人会疲乏困倦,是因为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当我们用尽了能力之后,就受疲倦。

神是不会疲乏、不困倦,表示他的能力是无限的,是不会被耗损的。

但是神的全能不只在宏大的事物中彰显,也在细腻中运行在人心里。

当那位有钱的少年人不愿意放下一切跟随耶稣,忧愁地离开后,耶稣说财主进天国是难之又难,门徒问耶稣,如果是那么难,谁能得救呢?

耶稣回答说:

“在人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太19:

26)神的全能不单能改变天地,也能改变我们看来不能改变的人心。

我们所相信的神既然是全能的神,我们就可以确认我们信心的对象不会落空,他是一位全能的神,我们可以完全信靠他。

而且我们在遇到难处的时候,可以不用惧怕,我们可以大胆地向他呼求。

神不单是全能,也是全知和全在。

有关神全知的经文也不少。

《约伯记》37章16节称神为“那知识全备者”,“全备”原意是完美、完整,也就是说,神的知识包括所有的事物。

诗人宣称“他的智慧无法测度”(诗147:

5),“无法测度”是无限度的意思。

智能是知识的运用,神不但知道所有的事物,他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也是无限的。

神不单知道宇宙万物一切事物,更要紧的,他知道我们的心。

《诗篇》44章21节说:

“他晓得人心里的隐秘。

”《诗篇》139章2节说:

“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

”我们最隐蔽的事情逃不过他,在他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来4:

13)。

诗人说:

“这样的知识奇妙,是我不能测的,至高,是我不能及的。

”(诗139:

6)既是这样,我们行事为人就更要谨慎,心思意念也要谨慎。

我们心中的黑暗处,他都知道。

这样全知的神是可畏的,但《圣经》的教导并不止于此,知道人心的主是关心我们的,我们每一根头发他都数过(太10:

30),并且他知道也体恤我们的软弱(来4:

15)。

在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处境,没有人了解我们心中的苦情时,神却知道。

神的全在(也有称为“无所不在”)与神的全知有很多共同处。

《诗篇》139继续谈到人如何不能逃避神:

“我往那里去躲避你的灵?

我往那里逃躲避你的面?

”(诗139:

7)从天上到阴间,从东边到西边,从黑暗处到光明地,神都在那里。

可是,诗人开始看神的全在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反而是他的安慰:

“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诗139:

10)对信靠神的人,他的全在表示无论我们在那里,无论我们多孤单,无论环境多黑暗,神都与我们同在,他都在旁边扶持我们。

《以赛亚书》57章15节说:

“那至高至上、永远长存(原文作住在永远)名为圣者的如此说:

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

如此看来,伟大的神,无论在他的全能、全知或全在,不只是轰轰烈烈的伟大,也是关心扶持我们的这一位神。

四、创造天地的主

刚才我们提到《以赛亚书》和《耶利米书》都把神的全能与他是创造主连接起来。

《使徒信经》的第一句结束时说“创造天地的主”。

在《圣经》第一卷书《创世记》的第一节就清楚地宣告:

“起初神创造天地。

”(创1:

1)神被称为万物之本:

“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林前8:

6),“本于他”就是从他而出。

A.

有计划的创造

神的创造不是一个意外,也不是临时发生的事,而是有计划,有目标的。

如果创造是有计划,那计划当然是在创造以先就有,《圣经》说是在“万世以前”(弗3:

11)。

神的计划是不受任何人的干预,也不是听取任何人的意见,他是随己意行作万事(诗135:

6),没有人作他的谋士,“谁曾测度耶和华的心(或作:

谁曾指示耶和华的灵),或作他的谋士指教他呢?

他与谁商议,谁教导他,谁将公平的路指示他,又将知识教训他,将通达的道指教他呢?

”(赛40:

13-14)“深哉,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

他的判断何其难测!

他的踪迹何其难寻!

谁知道主的心?

谁作过他的谋士呢?

”(罗11:

34)。

这就是上面提到神学家所强调的神的自由。

因为神是完全的自由,所以没有人能拦阻他(伯42:

2),而且他的计划是不会被改变的。

他宣告说:

“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

”(赛46:

10)这段话说明从始至终的事他都定好,并且必定成就,不能改变。

他这不变的计划是包括所有的事,《圣经》用“万有”或“万事”来形容神计划的范围(罗11:

36;

弗1:

11)。

不只是宇宙万物的创造有预先的计划,神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创造也是有计划的,诗人说:

“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或作:

我被造的肢体尚未有其一),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

”(诗139:

16)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我们知道我们所遭遇的没有一件是意外。

对我们可能是意外,对神却是在他创造我们的计划中。

我们有没有有时候觉得人生是一连串的幸运与不幸运?

尤其是在不如意的时候,“我为什么这么倒霉?

”要记得,在我们还没有成形以前,我们的一切都写在神的册上了。

B.

“从无变有”的创造

拉丁文的词组ex

nihilo成为一个神学专有名词,用以形容神的创造是“从无”的创造。

《圣经》说,“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有的神。

”(罗4:

17)有许多经文提到万物的“起初”,表示受造物的存在是有一个开始,在开始之前,是“无有”。

另外,《圣经》也教导,神创造是用话语创造,诗人说:

“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

”(诗33:

9)《创世记》第一章描写天地的被造时,每次都是“神说”要有什么,事就这样成了。

连万物都借着他造的圣子,也被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