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结构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9059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结构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遵循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

运用多媒体,投影仪辅助。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求新

引例:

写出求

的值的一个算法,并用框图表示你的算法。

此例由学生动手完成,投影展示学生的做法,师生共同点评。

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求创。

设计引例的目的是复习顺序结构,提出递推求和的方法,导入新课。

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讲授新课

1.循序渐进,理解知识

【1】选择“累加器”作为载体,借助“累加器”使学生经历把“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过程,同时经历初始化变量,确定循环体,设置循环终止条件3个构造循环结构的关键步骤。

(1)将“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缘由及转化的方法和途径

引例“求

的值”这个问题的自然求和过程可以表示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

  

直接利用这个递推公式构造算法在步骤

中使用了

共100个变量,计算机执行这样的算法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内存。

为了节省变量,充分体现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复计算的优势,需要从上述递推求和的步骤

中提取出共同的结构,即第n步的结果=第(n-1)步的结果+n。

若引进一个变量

来表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则第n步可以表示为赋值过程

(2)“

”的含义

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计算机中累加器的工作原理,借助形象直观对知识点进行强调说明①

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

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②赋值号“=”右边的变量“

”表示前一步累加所得的和,赋值号“=”左边的“

”表示该步累加所得的和,含义不同。

③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在数学中是不成立的。

借助“累加器”既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理解了

的变化和

的含义。

(3)初始化变量,设置循环终止条件

的初始值为0,

的值由1增加到100,可以初始化循环变量和设置循环终止条件。

【2】循环结构的概念

根据指定条件决定是否重复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称为循环结构。

教师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引例的框图表示,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循环结构的概念。

这样讲解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使学生体会了问题的抽象过程和算法的构建过程。

还体现了我们研究问题常用的“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2.类比探究,掌握知识

例1:

改造引例的程序框图表示

①求

的值

②求

③求

④求

此例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师生共同点评完成。

通过对引例框图的反复改造逐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循环结构,体会用循环结构表达算法,关键要做好三点:

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值

②确定循环体

③确定循环终止条件。

例2:

根据程序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箭头指向①时,输出

=______;

指向②时输出

=_____.

(2)该程序框图的算法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掉条件“

”按程序框图所蕴含的算法,能执行到底吗,若能执行到底,最后输出的结果是什么?

图A             图B

对比练习:

(1)图B输出

(2)图A指向②时与图B有何不同?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可由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再由学生分析。

例2是写出程序框图的运算结果,及其功能。

设计此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类比意识到:

①循环结构不能是永无终止的“死循环”,一定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做出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②循环结构中语句的顺序对算法的影响。

(三)自我实践,应用知识

1.夯实基础:

人口预测。

现有人口总数是

人口的年增长率是

,预测第

年人口总数将是多少?

用程序框图描述你的算法。

这是课本上的引例。

2.巩固提高:

(1),图

(2),图(3),图(4)是为计算而绘制的程序框图。

根据程序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3)                图(4)

①其中正确的程序框图有哪几个?

错误的要指出错在哪里。

②错误的程序框图中,按该程序框图所蕴含的算法,能执行到底吗?

若能执行到底,最后输出的结果是什么?

③根据上面的回答总结出应用循环结构编制程序框图应该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

3、沟通发展

仿照本节课例题,同桌俩人一人编题一人解答。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沟通发展,有助于及时查漏补缺,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四、课后小结

①理解循环结构的逻辑。

②明确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联系。

③数学思想方法:

算法思想,类比方法

五、布置作业

①课本P19习题1-1A4,5

②课外拓展:

写出一个求满足

的最小正整数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书面作业第一个层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第二个层次,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体现了差异发展教学。

六、板书设计:

§

1.1.3(3)循环结构

1、循环过程

2、循环结构

3、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循环体

引例及引例的解答

小结

作业

教学设计的说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就是认知结构的组建,其过程一般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进而联系所学的旧知识,首先明确问题的实质,然后总结出新知识的有关概念和规律,形成知识点,把知识点按照逻辑线索和内在联系,串成知识线,再由若干条知识线形成知识面,最后由知识面按照其内容、性质、作用、因果等关系组成综合的知识体.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和处理方法正是基于此理论的体现.

通过引例,复习旧知识,提出新问题,导入新课。

一题多解,鼓励学生创新。

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

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1.循序渐进,探求新知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共同完成问题的抽象过程和算法的构建过程。

体现研究问题常用的“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通过类比,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认知水平。

通过小组讨论,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助,丰富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气氛。

3.沟通发展,应用知识

以习题为载体,进一步巩固知识。

练习和例题的难度在逐渐加强这也适合学生学习的规律。

(三)本节小结,布置作业

1.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知识。

为今后学习其它知识打基础。

2.书面作业第一个层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第二个层次,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3.通过练习,反映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程度。

教师及时调控、讲评,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