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换填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8923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基换填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软基换填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软基换填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软基换填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软基换填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基换填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

《软基换填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基换填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基换填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

7.4事故的施救、处理……………………………………………………………10

八、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0

九、冬季、雨季施工措施………………………………………………………………11

9.1雨季路基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1

9.2冬季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1

附图一附图二附图三附图四附图五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JTJ033-95);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路基施工分册;

5、本标段施工现状及相关水文地质资料;

6、宁化县慈恩文化园创业一路道路工程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

根据勘察现场路基沿线其软基分部为,K0+220-K0+380为鱼塘,K0+080-K0+120、K0+560-K0+720、K0+780-K0+840、K1+000-K1+540、K1+640-K1+820、K1+940-K2+080、K2+340-K2+460段农田,经长期泡水且多年未耕种多处改变为沼泽地,3月11日在**公司经于设计、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考察现场后对图纸进行会审,并至现在对以上软基段采取挖探坑观察,观察中发现淤泥厚度在3.7m深左右,经会审确认以上软基段需清淤换填,3月15日由设计发函变更换填方案为:

清挖淤泥层后底部换1m-1.5m深片石灌砂(片石:

砂8:

2),上部填换素土至路床,考虑底部换片石灌砂(片石:

2)只有1m-1.5m厚,上部填素土,此部位仍在水位以下,为保证质量不易换素土,建议换填素土改为换填透水性强的石渣,厚度约为1m左右,越过自然水位后上层再填素土至路床。

三、人员、机械、仪器设备情况

3.1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

序号

职务

姓名

备注

1

项目经理

工程施工总指挥,负责全面协调与技术指导

2

技术负责人

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写、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

工程部部长

负责施工技术交底,指导施工过程中存在现场问题

4

安全负责人

负责安全技术交底,排除现场存在的不确定安全隐患

5

材料员

负责材料采购

6

质检负责人

负责施工工序质量过程控制,每道工序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

7

施工负责人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控制

3.2主要机械配置表

机械名称

机械型号

单位

数量

挖掘机

PC220

推土机

山推220

装载机

Z2C50

洒水车

8m3

自卸汽车

15t

8

压路机

LT322S

平地机

3.3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1

环刀

压实度检测

2

灌沙筒

Ф200

3

电子秤、天平

30kg/3kg

烘箱

含水率检测

5

全站仪

施工放样

钢尺

水准仪

高程控制

四、施工准备

4.1施工准备

1、控制网复测、加密工作已经完成,软基换填段原地面测量复核工作已经完成。

2、验室标准试验成果汇总表。

3、施工所用材料都已取样并检测合格,可用于换填施工。

4、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已到位,对作业人员的培训、交底工作已经完成。

5、取料场已选定,行车路线保障行驶。

6、挖除不良土统一弃运至弃土场。

7、软基厚度及工程性质受地下水影响显著,旱季与雨季反差明显,雨季土层含水量偏高、工程性质显著恶化,软弱土层厚度明显加深。

为避免地下水的不利影响,软基的处治,应选择在旱季施工,以达到最佳施工效果,在有利于顺利施工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工程量增加。

4.2技术准备

1、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本试验路段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土工试验成果审查,并进行现场核对,开工前对路基试验段工程的施工工艺要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验检测方法及频率等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2、相关技术人员应熟悉设计文件及设计图纸,了解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技术规范等,以便正确地指导施工。

3、软基换填段的测量放样

软基处理前,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每间隔10m,钉出软基处理具体位置左右边桩。

在距软基处理位置外边线一定安全距离处建立控制桩,桩上标明软基处理位置标高。

4、在路基填筑前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对取土场和填筑现场分别取土进行颗粒分析、天然含水量与液限、相对密度、塑限、承载比(CBR)试验和标准击实试验,取得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值,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为路基填筑前土方填筑及压实度提供质量控制依据。

4.3现场准备

1.首先对路基试验段的地段进行场地清理,即挖除表层腐植土,清除树根,将表土及树根运至弃土场。

填方段清表完成后,整平压实到规定要求(K≥92%)。

填前碾压在松铺厚度、路基宽度、横坡度等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试验路段填筑压实试验。

2.软基处理前,应提前做好排水措施,根据现场地势和排水方向,开挖临时排水沟(附图三)将水引流至路基范围外,以减少淤泥中含水量,上游和下游顶端各挖一个集水坑(附图四),将临时排水沟不宜直接排除的水引入集水坑再用抽水泵排除清淤范围外,抽水采用2.5kw抽水泵,出水管采用Φ50,满足排水要求,同时也为雨季来临做好排水工作。

在对淤泥开挖前,应作好换填料准备工作,以保证开挖出来的淤泥区域能及时用片石换填,避免由于降雨形成积水坑。

五、施工方案

5.1施工工艺流程图

摊铺

平整

碾压

不合格

实验检测

合格

转入下一层或下一段

其它处理方式

5.2测量放样

由测量队进行施工放样,直线段按20m一个断面放出处理宽度边桩,曲线段按10m一个断面放出处理宽度边桩,砸入木桩并绑红布条标记。

施工队安排人员,用线绳将相邻边桩进行连线,顺线绳撒以白灰进行标记,以方便后续换填施工。

5.3挖除不良土层

1.对于需换填处理的范围采用挖机挖除换填深度内不良土层,由于地层较软,挖机及运输车无法行进路段,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现场地貌情况,首先从淤泥坑范围纵向一侧挖2m*2.5m排水沟,再从另一侧纵向修一条5m宽的临时便道,便道开挖方式按每次推进30m长,分两次清挖淤泥并装车外运,并开挖横向排水沟通至另一侧主排水沟,然后用片石进行换填临时便道。

由临时便道向纵向中心至边缘方向对淤泥进行开挖,根据本项目清淤范围大部分宽度都超出20m,固需采用2-3台挖掘机在淤泥坑中进行二至三次转堆,将淤泥转送至临时便道边缘,再用挖掘机装车外运,在淤泥清挖完善后,片石进行换填,用运输车运输,挖掘机和推土机平整,压路机进行碾压。

2.斜坡陡于1:

5的地段,采用人工划定台阶范围,挖机进行开挖,形成台阶,沿线路横向台阶宽度、高度符合设计要求,纵向台阶宽度不小于2m。

挖除要求做到无遗漏,无树、草根等影响工程质量的杂物。

5.4分层回填

1.局部换填时,应完全清除软土,向坚实岩土一侧分台阶开挖,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台阶面内倾4%。

2.回填前基坑内不应有积水,回填后在路基一侧或两侧设排水沟,排水沟下可视具体地质条件,水量大小来确定,是否设置盲沟或预埋30-40cm有筋砼管,进行排出天然地下水。

3.回填宽度按设计要求,除坡脚线下全部换填外,换填层还应放坡,坡比按1:

1控制,开挖线(1:

N)内应全部换填。

4.回填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实或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压实厚度不大于27cm,碾压遍数通过试验确定,以满足路基填土压实标准为准。

5.5基底检验

1.持力层承载力不小于设计要求,持力层承载力宜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确定。

2.挖掘机开挖距设计标高30cm时,施工单位先用轻型触探仪自检,如能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则需用人工配合挖机进行清底,并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承载力。

若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则需报监理单位进行变更。

3.清底后,还应每间隔10m测量出开挖后基底高程,并绘制横断面高程,并报请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5.6摊铺平整

路基两侧插竹竿,竹竿上绑红布条标示出虚铺高度。

推土机根据“两杆”控制摊铺高度,从两侧开始顺路基方向推土,大致粗平。

后用平地机从两侧开始精平,填料厚度较低时,用装载机进行补料,重新整平,凹凸不平处人工修平。

5.7压实

(1)路基填料经过平地机精平后,在碾压前对路基填筑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每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碾压遍数通过试验确定,以表面无压痕为宜,以满足路基填土压实标准为准。

(2)碾压要求

碾压采用LT322S型压路机,压路机碾压时,先静压1遍压路机弱振2遍检测压实度K1同时测压实厚度压路机振幅逐渐增大振压2遍强振1~2遍检测压实度K同时测压实厚度2最后静压1~2遍,消除轮迹检测压实度K3同时测压实厚度至满足规范规定的密实度要求。

碾压过程中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最快速度不超过4km/h,直线路段先两边后中间,曲线路段先内侧后外侧,横向接头重叠40cm~50cm,前后相邻区段重叠1.0m~1.5m,以保证全区段碾压密实。

碾压时,应重复有序进行,达到不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碾压结束时表面没有明显的轮迹。

在压实遍数达到试验求证的各碾压遍数时,进行压实度检测试验。

施工中应记录下整个过程中的每一层填筑厚度、松铺系数、碾压方法、碾压遍数等,为试验报告提供数据。

(3)为了保障路基的压实度,在路基布料和路基的精平时,布料宽度应比两边设计宽度超宽0.5m,以保障路基的压实度,待路基填筑全部完成后,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刷坡处理。

5.8检测

1.压实度检测方法和频率:

采用灌砂法,检测频率为每1000平方米至少检验2个点,不足1000平方米检验2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

2.纵断高程(㎜):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0,-15。

采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每200米测4个断面;

3.中线偏位(㎜):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50。

采用全站仪:

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4.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采用米尺检测,每200m测4点;

5.平整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5。

采用3m直尺检测,每200m测2处×

10尺;

6.横坡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0.3。

7.边坡:

采用尺量,每200m测4个断面。

六、质量措施

6.1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见附图一

6.2质量目标及技术措施

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全部合格,且质量评分值不低于95;

分部及单位工程合格,质量评分值不低于90。

(1)严格按照国家行业颂发的施工规范组织施工,施工队进场后,立即组织学习设计内容,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各种施工工艺细则。

(2)坚持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分级会审的技术交底制度,重点工程由项目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审核,再向专业工程师交底,最后向施工专业队(班组)进行交底,即:

设计意图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质量标准交底。

(3)充分发挥机械化水平,组织有经验的机械修理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备足零配件,定期对机械检查维护,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七、安全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安全保证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良好运行。

见附图二

7.1安全生产责任制

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质量安全部、安全员及全体职工组成。

各职能部门所负的安全责任如下:

(1)项目经理

①认真贯彻国家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是本工程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②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坚持执行“五同时”、“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③制订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合理安排劳动组织,做到均衡生产,改善劳动条件;

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建立奖罚制度。

④定期组织检查施工现场,对不安全因素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组织人员抢救,并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2)安全负责人

抓项目施工日常安全生产的落实情况,抓制度落实、责任落实、安全计划落实、抓措施落实情况。

召开工地的安全管理会议,向上级汇报、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3)专职安全员

协助安全负责人做好安全生产的落实情况。

每天巡查工地,检查各种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安全事故,采取措施预防、处理安全事故,填写施工安全日记,及时向部长汇报安全工作。

(4)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

7.2实现安全目标的技术措施

(1)安全制度与检查

①会议制度

项目经理部坚持安全例会制度。

每周召开一次,与施工例会同时召开。

例会内容:

检查上次例会安全问题的整改情况,研究安全计划的合理性和执行情况,下阶段的安全计划要点等。

发生安全事故时,在最短时间内召开事故分析会,查明原因,吸取教训。

②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坚持执行“五同时”、“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③汇报制度

A在每月一次工地安全检查后,由安质部提交一份施工安全报告,报告必须全面载列所有涉及施工安全和健康方面的事宜,特别是全面报告已经执行的施工安全检查工作、本月发生的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B若有导致死亡或重伤的危险事故和事件发生,必须立即口头通知,并于事后24小时内书面报告项目经理和上级相关部门。

④施工安全记录制度

A会议记录。

安全例会专人书面记录,记录逐级整理上报,安全部归纳统计汇总。

B施工安全日记。

安全监察员每日填写安全日记。

⑤奖惩制度

安全施工管理实施奖惩制度,对安全施工工作做得好的班组或人员进行嘉奖,对发生安全事故的班组和责任人,给予处罚,坚持奖、惩兑现。

(二)安全预案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无因工伤亡,无交通伤亡,无火灾、无触电事故,杜绝重大机械安全事故,杜绝人员伤亡,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的目标,对此如下安全预案。

1、首先现场由经理杨洪胜负责组织,技术员杨又茂负责实施,各作业队具体执行,安全监督由安质部负责。

2、施工准备

(1)防护用品的配备:

物资部储备是够数量的安全绳、安全帽。

即每个作业队配备安全帽20顶。

(2)机械准备:

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施工机械,在施工段合理调用。

(3)安全警示牌:

安质部制作“施工地段,车辆行人注意安全”、“正在施工,严禁靠近”的警示牌。

(4)工程部、安质部对照图纸,对环境进行现场调查,制定合理可行的有关交底文件。

7.3注意事项

(1)各作业队合理调配人员和机械,要加强施工防护,尽量缩短工期。

(2)施工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施工。

(3)施工过程中按要求佩戴安全帽防护用品。

(4)大雾天气:

大雾天气施工时,视距较低,各作业队可适当调整上班时间,谨慎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5)班前班组必须实行班前安全讲话。

(6)严禁违章操作、酒后上班。

(7)施工中,使用规定的各种联系手势或信号,全部施工人员均应服从指挥人的指挥,机械操作人员对任何人所发的危险信号均应听从。

7.4事故的施救、处理

(一)事故的施救

(1)第一现场人发现事故后,首先根据人员受伤情况请求“120”急救。

(2)经理部领导得知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救援小组,按应急预案分工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生产负责人及安全员,各专业负责人为组员,进行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现场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协助副经理做相关辅助工作。

(3)对现场受伤人员首先应采取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展扩大;

路口设专人迎接救护车辆,重伤人员要迅速送往就近医院抢救。

(4)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加固、抢救、清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的处理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

(2)向上级及监理单位写出书面报告,说明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受伤害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3)对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并上报上级及监理单位。

(4)修正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5)召开职工大会宣读事故处理结果。

(6)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八、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经常对职工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增强全员文明施工意识,争创文明工地。

2、在施工现场设置醒目标志、标语,挂牌施工。

3、保持道路畅通,环境整洁,文明卫生。

4、工程机械停工后分类划区摆放,并对设备状况进行挂牌标识。

5、工程材料做到堆放整齐,有防污措施,标识明确。

6、坚持挂牌上岗制度,驻地管理、技术人员一律配戴上岗证,接受监督检查。

7、施工机械、车辆按照规定要求停放。

8、指定专人负责环境保护,我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环保工作,在项目部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法令。

9、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广泛宣传和学习《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

(2)尽量少破坏既有植被。

10、水资源保护措施

(1)施工前对施工区水资源、水流系统、排水系统进行调查,对破坏的排水系统进行恢复、改建和完善。

(2)施工中排放的污水及生活污水,须采取必要的污水净化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如设沉淀池进行沉淀或其他理化方法进行处理,保证不让不达标的污水直接排放。

(3)废弃土石方、废弃拌合料、废浆等物,须弃置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位置,以免危害农田、耕地、饮用水源。

11、降低噪音措施

(1)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有关规定。

(2)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12、降低粉尘措施

(1)在筑路材料的运输过程中,科学地选择运输路线,配置洒水车,定期对运输道路进行洒水,以减少起尘量。

(2)运输车辆必须作好防漏措施,以防污染道路。

对于撒在公路上的集料,须设专人进行清扫。

13、文物保护措施

在施工中一旦发现有文物出现,首先立即停止施工并加以保护,立即向当地文物主管部门报告,以求得妥善处理。

九、冬季、雨季施工措施

9.1雨季路基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雨季施工应综合规划、合理设置现场排水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引排地面水。

2、对施工临时挤占的沟渠、河道应采取措施保证不降低原有的排水能力。

3、路基填筑的每一层表面设2%-4%的排水横排。

4、在已填路基路肩处,应采取设置纵向临时挡水土埂、每隔一定距离设出水口和排水槽等措施,引排雨水至排水系统。

5、路基应分层填筑,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或雨前完成压实。

9.2冬季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填筑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铺厚度应比正常施工减少20%~30%,当天填料应当天完成碾压。

2、中途停止填筑时,应整平填层和边坡并进行覆盖防冻,恢复施工时应将表层冰雪清除,并补充压实。

3、冬季过后应对填方进行补充压实。

附图一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既定质量目标

制度保证体系

施工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体系

进行日常质量检查管理、检查、批评、综合各部门质量活动,信息反馈

安质部

质量领导小组

组织技术交底和落实,进行质量教育,精确测量,按图施工,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工程部

做好材料试验,配比,试件检查,土工试验

中心试验室

做好物设的采购,进场前检查验收并送检

物资设备部

根据工程质量状况监督奖金发放

计统财务部

开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宣传教育工作

综合办公室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进度计划

施工准备阶段

选用技术管理人员及合格技术工人

施工设备、原材料、试验仪器等性能的检测

大临、过渡工程及施工现场环境的质量检验

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交底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自检控制

施工阶段

工序交接质量控制

中间产品质量控制

分项工程质量检查

分部工程质量检查

工程竣工文件的编制

竣工阶段

竣工质量自检

工程竣工验收,业主签发交工证书

附图二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注:

五同时是指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批评施工生产工作的同时,要同时进行安全生产的计划、布置、检查、总结、批评。

新操作项目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