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复习资料呕心沥血总结排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7943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复习资料呕心沥血总结排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外科复习资料呕心沥血总结排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外科复习资料呕心沥血总结排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外科复习资料呕心沥血总结排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外科复习资料呕心沥血总结排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复习资料呕心沥血总结排版Word下载.docx

《外科复习资料呕心沥血总结排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复习资料呕心沥血总结排版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复习资料呕心沥血总结排版Word下载.docx

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斯脱伤

颅骨损伤:

①颅盖骨折:

线性骨折、凹陷骨折②颅底骨折:

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

2.脑损伤:

1)原发性:

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

2)继发性:

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头皮血肿临床特点:

皮下血肿

血肿体积小,位于头皮损伤

中央,中心硬,周围软,无

波动感

帽状腱膜下血肿

血肿范围广,可蔓延全头,

张力低,波动感明显

骨膜下血肿

血肿范围不超过颅缝,

张力高,大者可有波

动感,常伴有颅骨骨折

头皮血肿的处理:

①小的血肿不需特殊处理;

②较大的血肿早期可冷敷和加压包扎,后期可穿刺抽出积血;

③头皮血肿继发感染者,切开排脓;

④儿童巨大头皮血肿出现贫血或血容量不足时,可输血治疗

头皮裂伤的处理:

①尽快止血,加压包扎伤口;

②争取短时间内行清创缝合术,可延24小时内缝合;

③对有缺损者可行减张缝合或转移皮瓣,感染严重者分期缝合;

④抗感染和注射TAT。

头皮撕脱伤处理原则:

①尽快覆盖创面、压迫止血、止痛、抗休克;

②争取在12小时内行清创、缝合;

③抗感染和注射TAT。

头皮撕脱伤手术方法:

①头皮瓣复位再植;

②清创后自体植皮;

③晚期创面植皮,指大块头皮自帽状腱膜下或连同骨膜一并撕脱者。

颅底骨折三大临床表现:

①脑脊液漏②迟发性的局部瘀血③相应的颅神经损伤症状

颅前窝骨折:

常累及眶顶及筛骨;

鼻出血、脑脊液鼻漏“熊猫眼”征;

损伤嗅、视神经

颅中窝骨折:

有鼻出血或脑脊夜鼻漏(经蝶窦);

脑脊液经外耳道流出,鼓膜完整时经耳咽管鼻腔流出;

面听神经(Ⅲ-Ⅷ颅神经)易受损;

颈内动脉海锦窦漏中颅窝骨折临床最常见;

骨折波及破裂孔时常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

颅后窝骨折:

出现乳突部或枕下皮下瘀血斑,又称Battle征。

颅底骨折治疗:

①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②体位:

半卧位,头偏向一侧;

③禁止堵塞、冲洗鼻、耳道,经耳鼻给药,禁止用力咳嗽、喷嚏、擤鼻;

④禁止腰穿。

凹陷骨折的手术指征

(1)合并脑损伤,大面积骨折片凹陷使颅腔缩小引起颅内压增高,CT示中线移位明显有脑疝可能者;

(2)引起脑功能障碍→偏瘫、癫痫、失语等;

(3)凹陷性深度成人>1cm,儿童>0.5cm;

(4)开放性骨折;

(5)静脉窦处骨折,手术应慎重,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引起颅内高压者,仍应手术治疗。

脑震荡临床表现:

(1)短暂的意识障碍(<30分钟);

(2)逆行性健忘;

(3)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CT检查颅内无异常。

脑震荡治疗: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1)卧床休息,注意病情观察;

(2)对症治疗,镇痛、镇静等。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出血来源以脑膜中动脉最常见。

有中间清醒期为典型表现,CT检查:

内板与脑间有双凸镜形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

CT示内板与脑间出现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或平凸形高密度影。

脑损伤的分级:

1.按伤情分级:

(1)轻型(Ⅰ级)单纯脑震荡,有或无颅骨骨折,昏迷<20分钟;

(2)中型(Ⅱ级)轻度脑挫裂伤或颅内小血肿,有或无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昏迷<6小时,有轻度的生命体征改变;

(3)重型(Ⅲ级)广泛性颅骨骨折,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干损伤,颅内血肿,昏迷>6小时,有明显的阳性体征。

2.Glasgow昏迷评分法:

轻度:

昏迷30分钟以内,GCS13—15分;

中度:

昏迷30分钟至6小时GCS8—12分:

重度:

昏迷6小时以上,GCS3—7分,其中3分以下为特重度。

Glasgow昏迷评分法:

以睁眼、语言和运动三个方面评分,三者积分表示意识障碍的程度,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分为3分

甲状腺外科疾病

基础代谢率测定:

(脉率+脉压)-111

测定条件:

完全安静,空腹,清醒

正常±

10%,轻度20~30%,中度30~50%,重度>

50%

单纯性甲状腺肿

病因:

1.甲状腺素合成原料缺乏(缺碘)2.甲状腺素需要量增加3.甲状腺素合成、分泌障碍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

原发性甲亢(最常见)、继发性甲亢、高功能腺瘤

甲状腺肿大、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心悸、脉快有力、脉压增大。

服用复方碘溶液(抑制甲状腺素释放,降低甲状腺血流量,使腺体缩小变硬)以便手术

甲亢手术指征:

1继发性甲亢、2中度以上原发性甲亢、3药物治疗复发者、4甲肿较大引起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肿、5妊娠早、中期并发甲亢

手术条件:

1症状控制缓解、2P<

90次/分,Bp正常或稍高且稳定、3基础代谢率<

30%、4甲状腺血管杂音明显减弱或消失、5T3、T4正常6全身情况好

甲亢手术禁忌症:

1青少年患者、2症状较轻者3老年或不能耐受手术者、4术后复发者、5恶性突眼

术后并发症: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

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在48h内发生。

常见原因:

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喉头水肿、气管塌陷、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2、喉返神经损伤:

支配声带运动;

单侧损伤:

声嘶;

双侧损伤:

失音、呼困

3、喉上神经损伤:

内支是感觉神经:

损伤误吸、误咽;

外支是运动神经:

损伤→音调下降

4、手足抽搐:

误切、损伤甲旁腺及其血供甲低→低钙→手足抽搐

5、甲状腺危象:

是严重合并症

甲状腺危象临床表现:

术后12—36h,高热,>

39℃,P>

120次/分、烦躁,谵妄,甚至昏迷。

常伴呕吐腹泻。

最终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

甲状腺危象治疗: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利血平1-2mgim降低机体对甲状腺素的反应

碘剂:

口服复方碘钾溶液,首次3-5ml降低甲状腺素水平

激素:

拮抗过多甲状腺素的反应

镇静剂:

苯巴比妥钠100mgim

降温、吸氧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分:

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髓样癌。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好发初产妇、哺乳期、产后3-4周

1.乳汁淤积2.细菌侵入(金葡菌、链球菌)

临床表现(红肿热痛)

1.乳汁郁积期:

胀满、胀痛、跳痛、界限不清的肿块、压痛、皮肤微红肿、全身中毒症轻。

2.炎症进展期:

肿块增大,疼痛加剧、红、肿、压痛明显、腋淋巴结肿大、中毒症重、高热。

3.脓肿形成期:

波动感,穿刺有脓、溃疡或自乳头排脓,甚至乳房后脓肿

治疗原则:

消除感染,排空乳汁。

早期以抗菌药物治疗:

PNC;

脓肿形成后应该及早切开引。

切开方向:

放射状或弧形,清除脓液,彻底引流,注意止血

乳腺癌

乳腺癌最常见首发症状:

无痛性肿块

乳腺癌临床分期法:

第一期:

位于乳房内﹤3cm,无粘连,无淋巴转移

第二期:

﹤5cm,与皮肤粘连能活动,散在淋巴结

第三期:

﹥5cm,广泛粘连溃疡,淋巴结融合能活动

第四期:

肿块固定,腋淋巴结固定,远处转移

综合性治疗

根据病程、恶性程度、全身状况、脏器功能选择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为首选。

根治术:

切除患侧全乳及皮肤,胸大肌,胸小肌,腋淋巴及锁骨下淋巴组织的手术方法

不宜根治:

IV期,III期有卫星病灶,桔皮样水肿,﹥1/2乳房,炎性乳癌,肿块固定于

胸壁,患者上肢淋巴水肿。

不能耐受手术者

胸部损伤

胸膜腔是否完整分:

闭合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

胸腹联合伤

胸痛,胸闷,压痛,呼吸困难,咯血,皮下气肿,伤口,休克。

骨折征。

肺部罗音,气液胸体征,反常呼吸,气道阻塞

胸部损伤急救:

包括入院前和入院后急诊处理

1院前处理包括基本生命支持和严重胸部损伤的紧急处理,诊断、急救同步进行;

原则为:

1)维持呼吸通畅、给氧,2)控制外出血、补充血容量,3)镇痛、固定长骨骨折、保护脊柱,4)迅速转运,头朝后便于观察。

2入院后根据情况可实施急诊开胸探查手术。

剖胸探查指征:

①持续出血(引流血量﹥200ml/h×

3)②严重肺裂伤、气管、支气管破裂③心脏大血管损伤④急性心包堵塞⑤膈肌食道破裂⑥胸腹联合伤7胸内大量异物存在。

对症急救措施

1呼吸道阻塞清除异物,气管切开

2失血性休克扩容,输血,止血

3张力性气胸穿刺减压,闭式引流

4开放性气胸封闭伤口(呼气末进行),闭式引流

5反常呼吸加压包扎

6心包填塞穿刺减压

血胸

1.失血表现:

脉快、BP↓、休克、面色苍白、口渴

2.肺受压表现:

气促,呼吸困难,,发绀

3.液胸体征:

胸廓运动弱,肋间隙增宽、气管移向对侧,叩浊、呼吸音弱/消失

4.X线:

肋膈角变钝,积液阴影,纵膈移向对侧5:

B-超:

积液6:

穿刺:

不凝固血液

进行性血胸征象:

1、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经补充血容量不能维持稳定;

2、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胸腔引流液化气血红蛋白与周围血正常值接近;

3、胸腔引流量>

200ml/h×

3

血胸继发感染:

1畏寒、高热,WBC↑,N↑;

2胸腔积血1ml加蒸馏水5ml出现混浊;

3、积血涂片和细菌培养发现致病菌;

4胸穿液WBC:

RBC﹥1:

100

血胸治疗原则:

清除积血、控制出血、抗休克、抗感染

1)非进行性:

严密观察、补液、输血、止血、抗休克、抗感染,胸腔闭式引流、排出积血,复张肺

2)进行性:

抗休克同时剖胸探查

3)感染性;

按急性脓胸处理、应用抗菌素

4)凝固性:

早期剖胸清除积血,分离粘连

 

肋骨骨折

4—7肋最多见、8—10肋多见1—3,11,12肋少见

因并发症不同而异:

1、疼痛,肿胀,压痛2、呼吸困难,紫绀3、骨折体征4、反常呼吸5、血气胸体征6、休克7、X-线胸片可确诊

反常呼吸:

多肋多处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支撑而软化浮动,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又称连枷胸

肋骨骨折治疗原则:

镇痛、保持呼吸道通畅,固定胸壁、防治并发症(肺炎)

1、镇痛:

止痛药、肋神经阻滞、

2、固定胸壁:

多头胸带、胶布叠瓦状

3、制止反常呼吸:

加压包扎

4、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异物

5、防治感染、肺炎、肺不张

6、开放性骨折:

清创、内固定

闭式胸腔引流术:

位置:

血胸在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6/7肋间隙。

气胸在锁骨中线第2肋隙。

无液体和气体排出24小时后,X线证实肺已膨胀,方可拔管。

在病人深吸气屏气时拔除。

并封闭伤口。

腹外疝

疝:

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原来部位,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为疝

1、腹壁强度降低(腹壁薄弱或缺损)2、腹内压增高

疝的组成:

1疝囊:

疝囊颈、疝囊体、疝囊底2疝内容物:

小肠最常见、3疝外被盖

临床类型:

1)可复性疝:

疝内容物站立、咳嗽时突出、平卧或手推可回纳入腹腔的疝

2)难复性疝:

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者。

3)嵌顿性疝:

腹压突然增高,疝内容物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囊颈弹性回缩,将内容物卡住,不能回纳。

4)绞窄性疝:

嵌顿性疝如不及时解除,肠壁和其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

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占腹外疝85%

斜疝占腹股沟疝95%

1直疝:

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直疝三角”直接突出、不进入阴囊(多见于老年人)

2斜疝:

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内环”突出,经腹股沟管经外环进入阴囊(多发于青壮年,先天性斜疝多发病于婴幼儿)

腹部损伤

主要病理变化为腹腔内出血和腹膜炎

开放性损伤时以肝最多见,闭合性损伤时以脾脏最多见。

实质性器官或大血管损伤:

内出血(或腹膜后出血);

腹痛:

持续性,不剧烈,腹肌紧张及压痛、反跳痛也不严重。

体征最明显处常是损伤所在部位。

右肩部放射痛肝损伤,左肩部放射痛脾损伤,此症状在低头数分钟后尤为明显;

腹胀、移动性浊音;

腹部包块(肝、脾包膜下破裂或系膜、网膜内出血);

血尿:

尿系损伤;

休克

空腔脏器破裂或穿孔:

以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

腹痛:

上消化道:

化液刺激,剧烈,早

下消化道:

状轻,晚

腹膜炎症状;

膜刺激症;

感染性休克

实质性和空腔性脏器同时破裂:

出血和腹膜炎症状同时存在

合并严重颅脑损伤:

因出现意识障碍而掩盖了其他部位损伤的表现

提示内脏损伤的征象

早期休克

腹痛剧烈,伴恶心呕吐

明显腹膜刺激症、

气腹症(肝浊音界消失、膈下游离气体)

移动性浊音阳性

血便、血尿、呕血

直肠指检:

触痛、波动感、指套着血

症状加重

哪类脏器损伤的判断

实质性脏器:

内出血休克RBC、Hb、WBC:

空腔脏器:

腹膜炎-WBC

肝、脾破裂局部积血凝固:

固定性浊音

胃肠道:

恶心、呕吐、便血、气腹、膈下新月形阴影(立位)---游离气体;

双肠壁征(仰卧位)-腹胀气

泌尿系脏器损伤:

排尿困难、血尿、外阴或会阴部牵涉痛

膈面腹膜刺激(同侧肩部牵涉痛)----上腹脏器损伤,肝脾破裂多见

有左或右季肋部肋骨骨折----注意有无肝脾破裂

胰、胃、十二指肠损伤:

血尿淀粉酶

腰大肌影消失:

腹膜后血肿

脾破裂:

胃大弯有锯齿状压迹

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术

穿刺体位:

向穿刺侧卧5分钟

脐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或经脐水平线与腋前线相交处

深度:

刺穿腹膜时有落空感

观察液体性状(血液、胃肠内容物、混浊腹水、胆汁、尿液)

灌洗:

(对少量出血比穿刺可靠)腹中线上取穿刺点,500~1000ml无菌生理盐水灌洗

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剖腹手术:

1.腹痛或腹膜刺激症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肠蠕动音逐渐减少、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

2.全身情况出现恶化趋势,出现口渴、烦躁脉率增快或体温及白细胞上升

3.膈下游离气体、胃肠出血不易控制者

4.穿吸出气体、不凝血、胆汁胃肠内容物

5.RBC进行性下降、BP由稳定变为不稳定、积极治疗休克而情况不见好转或恶化者。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累及整个腹腔时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按机制分:

1原发性:

少见,来自血液、淋巴(多为溶血性链球菌)

2、继发性:

最多见,占急性腹膜炎绝大多数(占98%)脏器穿孔破裂(最常见的原因)炎症扩散外伤、手术(大肠杆菌最多见)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腹痛:

(主要症状)2、恶心、呕吐3、感染中毒症状4发热(先痛后发热)

5脉搏细速,呼吸浅快6感染性休克(面色苍白、肢冷、皮肤潮湿有汗,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

(休克的主要原因有毒素的吸收和血容量减低。

)脉搏快、体温下降是病情恶化的征象

二)体征:

腹胀、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鸣音减弱或消失

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盆腔感染、脓肿)

血像:

WBC(中毒颗粒),中性粒(N)

立位X-ray:

新月形、膈下游离气体(胃肠穿孔)B超:

腹水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采取半卧位;

禁食、胃肠减压;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抗炎;

补充热量和营养支持治疗;

镇静、吸氧、止痛(已确诊、治疗方案已定及术后)

2手术治疗:

1)指征:

A:

腹腔内原发病灶严重(内脏穿孔、破裂、绞窄、术后腹膜炎)B:

腹膜炎严重、腹腔积液多、中毒、休克C:

病因不明,无局限趋势D:

经非手术治疗(<

12h)无缓解或加重2)原则:

处理原发病灶B:

清理腹腔C:

腹腔引流

腹腔引流指征:

1坏死病灶未能彻底清除或有大量坏死组织无法清除2预防太后渗漏3手术部位有较多的渗液或渗血4已形成局限性脓肿。

原发性腹膜炎感染途径:

1血行播散2上行感染3直接扩散4透壁性感染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电子胃镜和X线造影检查

胃溃疡分型:

Ⅰ型:

占50%,低胃酸,胃小弯角切迹附近

Ⅱ型:

占20%,高胃酸,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

Ⅲ型:

占20%,高胃酸,位于幽门管或或幽门前,与长期用非甾体药有关

Ⅳ型:

占5%,低胃酸,位于胃上部,常为穿透性溃疡,易出血穿孔

胃溃疡手术适应症:

1严重并发症:

出血、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2、内科治疗(8~12周)无效、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3、溃疡巨大>2.5cm或高位溃疡4、复合性溃疡5疑恶变

十二指肠溃疡手术适应症

出血、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2、内科治疗无效3病程漫长者

幽门梗阻分为炎症水肿、痉挛、瘢痕性幽门梗阻三种

幽门梗阻主要表现为腹痛与反复发作的呕吐。

呕吐为宿食。

上腹膨隆胃型振水音

手术指征:

1空腹抽出胃液300ml2钡餐24h有钡剂存留

瘢痕性幽门梗阻是绝对手术指征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胃溃疡穿孔多发生在胃小弯。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发生在球部前壁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1)溃疡病史,少数可无

2)常有疲劳,情绪波动,饱食等诱因

3)突发剑突下、上腹部剧痛,撕裂刀割样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等

4)痛苦表情、强迫仰卧位,腹式呼吸减弱

5)腹膜炎体征;

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

6)X线膈下游离气体

7)腹腔穿刺出有胆汁或胃内容物的液体

急性穿孔后先表现为化学性腹膜炎6-8H后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先痛后热。

溃疡穿孔三个高危因素:

主要脏器严重病变、术前休克、穿孔时间大于24小时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中最常见的原因

胃切除术后并发症

一早期并发症

1术后胃出血

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3吻合口破裂或瘘

4胃排空障碍

5术后梗阻

二远期并发症:

1.碱性反流性胃炎

2.倾倒综合征:

早期倾倒综合征、晚期倾倒综合征(低血糖综合征)

3.溃疡复发

4.营养性并发症(贫血腹泻体重减轻)

5.迷走神经切断后腹泻

6.残胃癌

碱性反流性胃炎三联征(1剑突下持续烧灼痛,食后加重,抗酸无效。

2胆汁性呕吐。

3体重减轻)

胃癌(手术是唯一可治愈方法)

胃癌组织类型:

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末分化癌

转移与扩散方式:

1、直接浸润2、淋巴转移(主要转移方式)3、血道转移4、腹膜种植转移

细菌性肝脓肿:

细菌引起的肝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金葡菌等

细菌性肝脓肿病因:

细菌经胆道系统上行感染是最主要的入侵途径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

1、寒颤和高热、多为早期症状,反复发作,呈弛张热,伴大量出汗

2、肝区疼痛;

持续性钝痛

3、消化道症状:

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4、体征:

肝压痛和肝大,

5,并发症表现腹膜炎,脓胸,心包脓肿,休克

肠梗阻

肠梗阻:

四大症状:

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三大体征:

肠型、肠蠕动波、肠鸣音亢进

一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分为:

⒈机械性肠梗阻、⒉动力性肠梗阻、⒊血运性

二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可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二类

三按梗阻部位可分为高位(如空肠上段)、低位(高位:

呕吐发生早而频繁,腹胀不明显,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液,迅速出现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低位:

腹痛剧烈,呕吐不频繁,呕吐物为粪样物,脱水不明显)

四根据梗阻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完全性:

呕吐频繁、肛门完全停止排便排气,

X线显示梗阻以上肠袢充气扩张;

不完全性:

呕吐轻或无呕吐,X线显示肠袢充气均不明显)

症状:

腹痛、呕吐、腹胀和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腹部体征:

肠型、肠蠕动波和腹胀、腹壁压痛(单纯性肠梗阻:

轻压痛;

绞窄性肠梗阻:

显著压痛、板样腹)腹膜刺激症、痛性包块、听诊:

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或金属音—机械性肠梗阻;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麻痹性肠梗阻

乙状结肠扭转钡剂灌肠X线呈‘鸟嘴‘形

肠套叠钡剂灌肠X线呈“杯口”状、弹簧状

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小孩,肠套叠三大典型症状腹痛、血便(果酱样)和腹部包块。

最多见的是回肠未端套入结肠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临床类型:

1单纯性阑尾炎2、化脓性阑尾炎3、坏疽性阑尾炎4、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三症状、三体征、三试验、三个检查)

三症状1.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为首发症状2.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可有直肠刺激征;

3全身症状:

体温升高、脉率加快、头痛、乏力等

三体征:

1.右下腹固定压痛点(最重要的体征及诊断依据);

2.腹膜刺激征3右下腹包块

三个试验:

1腰大肌试验:

阳性示阑尾位置较深或后位阑尾;

2结肠充气试验:

右下腹痛为了加强;

3闭孔内肌试验:

阳性示阑尾位置较低

三个检查:

阑尾位于盆腔或炎症波及盆腔:

直肠右前方触痛

盆腔脓肿:

可触及痛性肿块;

血象:

WBC↑,N↑;

影像学检查

手术并发症:

出血、切口感染(最常见)、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不长于1cm)、粪瘘。

结肠癌:

好发部位:

乙状结肠发病最高

形态学上分为三类:

隆起型(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

播散途径:

1、直接浸润2、淋巴转移:

主要转移方式结肠上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中间淋巴结中央淋巴结3、血行播散:

多见于肝4、种植播散:

晚期,5、神经周围播散

右侧结肠癌:

贫血、肿块、中毒症状。

多为肿块型。

左侧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