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代教育名人数据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7774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历代教育名人数据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历代教育名人数据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历代教育名人数据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历代教育名人数据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历代教育名人数据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历代教育名人数据库文档格式.docx

《陕西历代教育名人数据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历代教育名人数据库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历代教育名人数据库文档格式.docx

鸠摩罗什弟子之一。

  3智猛:

新丰人。

既今临潼区新丰镇。

后秦时期曾到天竺取经。

  4王子直:

南北朝时西魏著名将领。

任车骑将军,平凉州叛乱。

废帝元年拜使持节大都督行瓜州事。

  5韦孝宽:

南北朝时京兆杜陵人。

今西安市东南。

西魏及北周著名将领。

  6宇文沂:

本为朔方人,后徙京兆。

北周及隋著名将领。

因隋文帝多疑罢其官,随心怀不满,图谋反隋,事泄被杀。

  7王述:

京兆霸城人。

今西安市东郊。

北周时任广州刺史。

隋开皇初,献平陈之计,修造战舰,为上流之师。

后以行军总管击南宁,未至而卒。

两汉时期

  1田何:

西汉经学大使。

孔子授[易],五传至田何。

始皇焚书,[易]赖田何口授,始得传于后世。

汉代[易]学宗师,汉初因年事已高,惠帝曾至其家授业。

  2宣曲任氏:

长安宣曲人,西汉大富商。

其祖原为秦督道粮仓的管理人员。

秦亡时,人们争抢金银珠宝。

只有任氏储存大量粮食。

后因此起家。

但家风优良。

  3刘彻:

西汉武帝,景帝之子。

实行推恩制。

分全国为十三州。

禁止私人铸钱,统一币制,制五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

放弃和亲政策,和匈奴之间连年作战,击溃匈奴主力。

派张褰出使西域。

兴修水利。

推行代田法。

创建太学。

为史上一代明君。

  4窦婴:

西汉大臣,文帝窦皇后从兄子。

因与武帝丞相田汾争地等原因被杀。

  5苏建:

西汉将军,苏武之父。

建朔方。

因与赵信共率部三千多骑与匈奴数万骑相遇,激战一天多,赵信投敌,苏建逃回,按律当斩,武帝赦其死罪但贬为庶人。

后又代郡太守,死于任所。

6张汤:

西汉杜县{今西安东南}人。

审理陈皇后巫蛊案和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案,罗织株连,处死数万人。

建一武帝改革币制,铸五铢钱。

后被迫自杀。

死后家产不过五百金,且都是俸禄和皇帝赏赐所得,足见其廉洁。

隋时期

  1虞庆则:

隋京兆人。

隋代大臣。

封鲁国公,后任右武侯大将军。

讨平岭南人李贤反叛回程途中被诬谋反而被杀。

  2于仲文:

北周至隋时期京兆人。

北周及隋代大臣。

著有[汉书刊繁]等书。

  3韦师:

隋京兆杜陵人。

隋代任吏部侍郎,山东河南十八州安抚大使。

一生为官清廉。

  4史万岁:

京兆杜陵人。

隋朝名将。

突厥可汗入侵,但闻其名后不战而退。

史追击百余里,杀敌数千。

后因遭杨素妒嫉被诬陷而死。

  5张定和:

万年人,今西安东。

隋朝著名将领。

后从炀帝征伐吐谷浑,挺身登山,被乱箭射死。

  6宇文恺:

原籍朔方夏州,今陕西靖边人。

主持修建宗庙,宫殿,陵墓,广通渠等,并策划修建隋新都大兴城。

后又奉命修建东都洛阳城。

其设计理念对当时及后世周边国家都城的设计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7李密:

京兆长安人。

隋末瓦岗军领袖。

后投唐,公元618年被以谋反罪击杀。

  8王世充:

隋新丰县,今临潼区人。

隋代将领。

唐武德四年,兵败降唐,后被仇人独孤修德所杀。

唐时期

  1李世民:

公元559年生649年卒,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

唐高祖李渊次子。

隋末,李源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劝其反隋。

李渊称帝将李世民封为秦王。

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不久即皇帝位。

  2殷开山:

京兆府,今户县人。

唐初大将。

从征王世充,病死于途中。

  3杜如晦:

史有[房谋杜断]之美称。

世称唐之贤相。

贞观四年病逝。

  4韦仁寿:

京兆万年人。

为官廉洁能干。

  5长孙皇后:

唐太宗皇后。

长安人。

遗命不厚葬不起山陵。

与太宗合葬于今礼泉县之昭陵。

  6姚思廉:

唐代史学家。

  7法顺:

雍州万年人。

隋唐时僧人,俗姓杜,又称“杜顺和尚”。

华严宗初祖。

  8颜师古:

博览群书,学识广博,是著名的训诂学家。

  9唐临:

历任大理卿,刑部尚书等职。

凡唐临审理案件犯人无一有异议。

  10张俭:

京兆新丰人。

唐初为右卫郎将,代州都督,营州都督,后封皖城郡公。

  11李泰:

唐太宗第四子。

初封宜都王,徒封越旺,魏王。

后因谋为太子,贬为顺阳王。

  12阎立德:

京兆万年生人。

唐代著名建筑学家兼工艺家。

唐著名离宫别馆基本均出自他手。

在中国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

  13阎立本:

京兆高陵生人。

阎立德之弟。

主持修订多种医书,对中国医药学有相当影响。

  14窥基:

唐右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之子,开国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之侄。

唐代高僧,师从于玄奘法师。

为法相宗创始人之一。

窥基舍利塔在今长安县兴教寺。

  15韦待价:

官至兰州刺史。

多次同吐蕃作战,升任凉州都督。

  16李贤:

唐高宗子,武则天所生。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立为太子。

后被武则天流放巴州,被迫自杀。

  17周兴:

唐酷吏。

后被来俊臣所逼流放于岭南,路上被仇家所杀。

  18李昭德:

官拜凤阁侍郎。

因来俊臣诬告下狱,后来俊臣也被下狱,两人同天被杀。

  19来俊臣:

唐雍州万年人。

酷吏。

后被武则天所杀。

  20怀素:

京兆府人。

律宗三派东塔宗创始人。

  21王孝杰:

为唐时大将,后战死于讨伐契丹之作战中。

  22李重润:

中宗李显长子。

因有人诬告其余其妹永泰公主及妹婿武延基议论张易之兄弟与武则天之事,被武则天棒杀。

  23韦安石:

因不苟言笑吏民皆敬畏。

官至尚书右仆射。

后被太常卿姜皎所陷害,忧郁而死。

  24韦皇后:

唐中宗李显皇后。

中宗复位后,听信上官婉儿诱劝预效法武则天之所作所为。

后被李隆基所杀。

  25法藏:

原籍西域康居,后随祖父迁来长安。

华严宗实际创始人,被尊为三祖。

  26太平公主;

唐高宗李治之女,武则天所生。

初嫁薛绍,后嫁武攸暨。

  27韩思复:

任吏部侍郎,襄州刺史。

  28韦景骏:

任房州刺史。

  29李隆基:

又称唐明皇。

睿宗之子。

他统治时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

后因安史之乱,返回长安后被肃宗迁居于西内太极宫最终抑郁而死。

  30韩休:

任礼部侍郎虢洲刺史。

  31李尚隐:

原籍赵郡,徒京兆万年。

曾任桂州都督,广州都督,五府经略史。

  32韩朝宗:

任荆州长史,高平太守。

  33王昌龄:

京兆人。

唐时诗人。

  34韩干:

京兆蓝田人。

盛唐时著名画家。

被誉为画马神手。

35张萱:

盛唐时画家。

现存世的{唐后行从图}是他的作品。

其{捣练图}现存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宋元明清时期[1840年前]

  1杜汉徽:

宋初名将。

善骑射。

后晋,后汉,后周时期戍守边州,屡破辽兵。

任天长军使,雄武军使。

后因病而卒。

  2王意见:

宋代诗人。

任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刑部尚书等官职。

七十九岁无疾而终。

  3李成:

宋初画家。

先世为唐宗室。

[宣和画谱]推他的山水画为古今第一。

  4许道宁:

五代,宋初画家。

今存世作品有[松山行旅图][秋山萧寺图]。

  5刘谦:

宋史学家兼诗人。

曾任荣州刺史,后奉诏修撰[五代史]著有诗集一卷。

  6杨砺:

京兆户县人。

官至翰林学士。

但一生清苦。

死后真宗冒雨致祭。

  7李建中:

宋代大书法家。

后居蜀地官至太府寺。

自称崖夫民伯。

  8史序:

宋代天文学家。

任翰林院主簿,监丞。

  9种世衡:

宋朝名将。

开清涧县城。

深得当地军民爱戴,死后军民画像苦祭。

  10石苍书:

宋代书法家。

曾任承事郎等官职。

  11薛绍彭:

今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藏有薛绍彭题诗石刻。

  12吕大钧:

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人。

北宋学者。

著有[乡约][四书注][成德集]等书。

  13赵瞻:

凤翔周至[今西安市周至县]人。

任侍御史等官职。

著有[春秋论][奏议][文集][西山别录]等书。

  14吕大防:

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

任盐铁判官,太长博士,后官至宰相。

  15吕大忠:

任县令,知州,河北转运判官,陕西转运副使等职。

任陕西转运副使之职时,将[石台孝经][开成石经]以及当时长安一代遭受破坏的历代石碑细心收集。

移置到府学北边[今陕西碑林博物馆]地址。

并选择干燥坚固地基稳固排放,且修建了房屋,廊亭,安排了放置次序,使得这些珍贵文物得以保存至今。

为今之碑林博物馆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其功流芳千古。

  16吕大临:

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

著有[礼记解][程门问答][易章][论语解][孟子讲仪][考古图]等书。

所著[考古图]为我国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17种师道:

北宋末年名将。

官至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保静军节度使,京畿两河宣抚使,统领各路勤王兵。

宋军兵威始振。

金兵闻其名而退兵。

  18成宗道:

宋代名画家。

工画人物,兼擅长刻石。

  19扬恭懿:

京兆高陵人。

元代学者。

元世祖曾派耶律郎申敬来召,以疾辞。

后又数次召用,皆不赴。

为元代关学复起的重要人物。

  20红字李二:

失却原名,以艺名称世。

元杂剧家,秦腔艺人。

与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合作编写杂居[开坛阐教黄粱梦][岳阳楼]等剧。

  21王真:

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

明代大将。

因屡战有功,被提升为都指挥使。

后在对敌作战中身受重伤但仍杀敌数十人,环顾左右说:

“我义不死于敌手”。

遂自杀。

后成祖继位,追封金乡侯。

  22王通:

明代大将军。

金乡侯王真之子。

任武义伯加太子太保。

  23李锦:

明代学者。

当时关中许多学者均出自他门下。

  24雍泰:

官至户部尚书。

一生为官刚正清廉。

  25吕楠:

高陵人。

理学家。

历任翰林院修撰,吏部考功郎中,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

毕生著述甚丰,有[四书因向][周易说翼][尚书说要][毛诗说序][春秋说志][礼问内篇外篇][史馆献纳][南省奏稿][诗乐图谱][史约][高陵志][解州志][泾野文集]等。

  26王九思:

明代著名学者。

传世刻印书籍有[吕氏春秋][国语][左传][六子全书][太白山人集][玉坡奏议]等。

为明代陕西私人刻书中的一位著名人物。

  27冯从吾:

西安府长安[今西安市]人。

历任尚宝卿,副都御史,工部尚书,创立关中书院。

著有[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关学编][古文集选]等书。

  28梁化凤:

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县]人。

清代将领。

顺治三年武进士。

因战功卓越,升江南提督,封三等男。

  29张勇:

陕西洋县人后徒居长安。

清朝将领。

历任云南提督,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升太子太师一等候。

死后赠太师。

  30赵宏印:

陕西神木人。

因战功卓越授左都督,在苏州十二年,盗贼敛迹,官民安宁。

死后,郡人祀于名宦寺。

  

晚清至民国时期1

  1柏景伟:

字子俊[1830至1891]西安市长安县人。

晚清学者关中教育界名人。

死后赵舒翘亲制大匾题曰“高山仰止。

  2赵舒翘:

字展如[1847至1910]西安市长安县大原村人。

任清刑部员外郎。

居官后捐银修建沣河大桥。

但反对戊戌变法。

后被慈禧赐自尽于西安。

  3原斯健:

字象乾[1892至1908]陕西蒲城人。

1908年蒲城当地县令以支持同盟会名义将其入狱。

后因用刑使之重伤而亡。

史称:

蒲城血案”,人称其为“西北革命者流血牺牲第一人”。

  4薛允升:

字克猷[1820至1901]西安市长安县马务村人。

出任礼部,兵部,工部侍郎,后官至刑部尚书。

著名法律学家。

  5钱鼎:

字定三[1884至1911]陕西省白河县任。

创建陆军同学会醒狮社。

西安起义前在起义时间及总指挥问题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后被渭南当地劣绅韩映坤煽动刀客武装杀害。

  6万炳南:

陕西汉阴人[一说为湖南人,一说为湖北人。

][1881至1913]曾入哥老会并在帮会中有相当势力。

后入新军,在陕西辛亥革命中有大功。

被任命为陕军协统。

但被张凤翔以抗命改编罪枪杀时年仅32岁。

  7曹印侯:

字印侯[1882至1914]西安市临潼县油槐乡曹阳村人。

1911年在家乡招兵千余响应辛亥革命攻入临潼县城杀清县令。

后因举起反袁世凯,事泄被捕。

虽被营救,但因用刑伤势过重不久逝世,年仅32岁。

  8邹子良:

字子良[1879至1914]原籍甘肃寄居于陕西三原县。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被陕西都督张凤翔逮捕枪杀,遇难时年仅35岁。

  9张云山:

字凤岗[1877至1915]西安市长安县人。

在与清军对抗中苦守乾州三个多月,被誉为秦军西面长城。

袁世凯执政期间授张云山中将军衔。

  10焦林:

[?

至1916]西安市临潼县新丰乡李坡村人。

初为青红帮头目,后响应辛亥革命并参与讨伐袁世凯。

事泄被杀。

  11宋元恺:

字向辰[1870至1917]陕西耀县人。

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

1917年张勋复辟。

孙中山密令宋元恺组织军队讨伐,阎锡山派重兵围攻,使其全军覆没,宋元恺遇难于稷王山。

  12卢慧卿:

女字慧卿[1890至1917]西安市长安县圈坊村人。

19岁时居早慈巷时为同盟会设立联络站。

并在五月庙街办一小学。

1917年2月2日逝世,年仅28岁。

陕西辛亥革命领导人张钫为其撰写墓碑,安葬于慧园花丛。

  13井勿幕:

字文渊[1888至1918]陕西蒲城县人。

是陕西最早的留日学生。

建立陕西同盟会组织,任支部长。

为陕西国民革命之先导者。

后被马凌甫以参加军事会议为名诱捕并杀害,十年30岁。

因井勿幕在陕西辛亥革命中功勋卓著,国民政府曾命名西安小南门为勿幕门,南四府街为井上将街以资纪念。

  14李云亭:

[1872至1921]艺名麻子红。

西安市长安县人。

为润润子之后声誉最高的秦腔须生演员。

  15郭系仁:

字时斋[1881至1923]西安市临潼县油坊郭村人。

曾任陕西教育厅长,在职期间设立音韵研究所,国语讲习所,孤儿院,通俗图书馆等。

著作有[尚质朴说][说文提要][从戎纪略][欧洲游记]等20余种。

  16尚镇圭:

字天德[1875至1923]陕西省大荔县人。

陕西辛亥革命元老之一。

民国建立,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

二七惨案后为尚镇圭一人不畏吴佩孚之淫威,提出查办吴佩孚。

1923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孙中山亲书浩然正气挽词。

  17史可轩:

[1890至1927]陕西兴平县人。

中共陕西党组织早期领导人。

被国民二军师长田生春杀害。

葬于三原县东里堡靖国公墓。

  18李应良:

字子善[1900至1927]西安市未央区李家壕村人。

1927年担任西安中山学院事务委员会委员,同时在中共陕甘区委协助李子州工作。

同年在北平与李大钊一起被张作霖逮捕并杀害,时年仅27岁。

  19刘含初:

[1895至1927]陕西省黄陵县人。

1927年6月冯玉祥封闭中山学院,并撤刘含初的院长职务。

中共遂派其前往苏联学习,但中途被军阀井岳秀抓捕并杀害。

时年仅32岁。

  20高望重:

西安市户县王寨村人。

1927年入中共。

被户县驻军军官何经纬杀害。

晚清至民国时期2

  1彭世安:

字仲翔[1881至1924]因其父在陕西白水任职多年,遂籍白水。

最早加入陕西同盟会人员之一。

后被军阀刘振华下属所杀。

  2胡景翼:

字笠僧[1892至1925]陕西富平县人。

1910年经于右任,井勿幕等人介绍加入同盟会。

1923年与冯玉祥,孙岳结成反直联盟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推段祺瑞为临时政府执政,并就任国民军副总司令,电邀孙中山北上。

李大钊称誉其为“将来同我党合作是为最可靠的人”。

1925年4月10日病逝于开封。

  3李芹溪:

原名松山[1862至1927]陕西省蓝田人。

清末民初名厨,饮食企业家。

慈禧逃居西安,因所烹菜肴精美,慈禧曾单独召见。

并亲书“富贵平安”四字中堂一幅赐赠。

一生亲手培养厨师近三百人,帮助指导出师的近千人。

今蓝田县被称为厨师之乡,李芹溪有不小的贡献。

  4安体诚:

字存斋[1896至1927]早期党员,西安地区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

曾任黄埔军校教官,政治部宣传科长,国民党特别党部委员会委员等职,并兼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

1927年5月被国民党秘密逮捕并杀害。

时年31岁。

  5吕南仲:

字南仲[?

至1927]戏剧活动家,秦腔剧作家。

  6吕凤岐:

[1904至1928]西安市三桥镇人。

中共早期党员。

领导了1929年春旬邑县农民炕凉抗款,驱逐反动县长的斗争。

后被国民党当地政权杀害。

  7魏凤标:

字明轩[1898至1928][☆◇△]陕西党组织早期领导人。

1928年中共决定举行皖北武装起义时就任皖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指挥。

后因故提前举行起义,但不幸起义失败后被捕。

1928年4月10日凌晨英勇就义。

  8王授金:

原名梦简[1873至1928]陕西礼泉县人。

1927年初担任陕西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和委员长。

1928年参加渭华起义。

起义失败后在华县龙王庙被清乡团发现被捕,英勇牺牲。

  9王文宗:

字子清[1904至1928]陕西渭南县人。

西安九烈士之一。

1928年与同被关押的8位党员同时被活埋于西安北门外。

建国后政府将8位先烈的遗骨安放在南郊烈士陵园。

  10方鉴昭:

[1906至1928]女,又名桂兰。

咸阳市沣桥乡新店村[今属西安市]人。

1927年在中共陕西省委秘书处工作,负责后勤等工作。

1928年4月22日深夜被捕,关押在西安西华门军事裁判处。

同年6月17日下午被押赴刑场,途中国民党特务因惧怕她喊口号,把它的舌头割断,与其他8位先烈一道活埋于西安北门外。

时年22岁。

  11任醴:

字养泉[1909至1928]陕西省西安市人。

1926年春开始在中共陕西省委秘书处工作。

同方鉴昭一同被捕。

在狱中墙壁上用针刺下“我兄革命死[指在辛亥革命中牺牲的长兄],我今临其境,头可离颈,治不可灭”的豪迈誓言。

后与其他8位先烈一同被活埋于西安北门外。

时年仅19岁。

  12李维俊:

[1906至1928]陕西华县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年渭华起义失败后为掩护其他同志被捕。

曾被捕后曾在国民党法庭上说:

“我身上的肉是你们的,留下骨头是我的,留下红心献给党,留下白骨照汗青!

”在与其他8位先烈一同被推入挖好的深坑时高喊:

“你们只能埋葬我的肉体,却埋不了我所信仰的共产主义!

”遂英勇就义。

  13李嘉谟:

字助成[1901至1928]陕西延川县人。

1926年冬随李子州赴西安筹备陕甘区委,后调中共陕西省委秘书处工作。

1928年4月22日深夜被捕。

后同其他8位先烈一同被活埋于西安北门外。

  14冀月亭:

[1906至1928]河北省宣化县人。

1928年6月17日与其他8位先烈一同被活埋于西安北门外。

  15白文范:

[1903至1928]又名培章。

西安市高陵县人。

高陵县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8年6月被捕。

1928年11月18日被枪杀于西安北门外。

  16李子州:

[1892至1929]名登瀛。

陕西省绥德县人。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入哲学系。

五四运动中担任北京大学学生会干事。

1923年加入中共。

1927年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并负责省委军委工作。

1927年组织清涧起义失败后又组织渭华起义。

1929年因叛徒出卖被捕。

1929年6月18日病逝于狱中。

  17张蔚森:

[1906至1930]西安市未央区三桥镇东张村人。

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6月被捕。

同年7月6日被枪杀于西安北关西火巷大明寺前。

  18邹均:

[1900至1932]陕西省富平县师家堡村人。

姑父为陕西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

1930年任中共河南省委军委书记。

后因党内工作分歧被石友三部一旅长活埋。

建国后,政府将烈士遗骨迁回西安烈士陵园。

  19刘天章:

字云汉[1897至1931]西安市高陵县人。

中共早期党员和领导人之一。

任中共太原特委书记,山西省委特委书记,组织部长等职。

1931年10月因叛徒告密在太原被捕。

同年11月13日在太原小东门外英勇就义。

  20武止戈:

[1902至1933]陕西渭南县人。

1933年5月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部高级参谋,北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总参谋长。

与吉鸿昌,方振武一起率部抗日。

1933年10月13日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为国捐躯。

  21孙仁玉:

字仁玉[1872至1934]西安市临潼县雨金镇北孙村人。

辛亥革命前夕结识了范紫东,高培支等人,并参加了陕西辛亥革命活动。

1912年将多年积蓄的700两银子倾囊捐出,发起成立陕西易俗伶学社。

并亲自起草陕西易俗社章程。

经他带动,陕西军政名人张钫,井勿幕,刘介夫,范紫东,高培支等热烈响应,各有捐赠。

使陕西易俗伶学社得以顺利于1912年8月正式成立。

所编写的剧作[将相和][活牛阵][大婚姻谈][柜中缘][三回头]等60余出剧目至今盛演不衰。

1934年逝世后,杨虎城梅兰芳等亲书“伶名不朽”挽幛,各界名人纷纷前往送葬。

  22冯瑞生:

字瑞生[1881至1934]西安市人。

回族爱国进步实业家。

1924年与人合股创立西安德泰光美孚煤油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经理。

成为当时西北著名的石油商业企业。

后又开办了西来堂餐馆以及德兴和,仁中利,同义成等商号。

创立西安第一所回族女子学校淑德女子学校。

并在小皮元,洒金桥建立两所回民学校。

1932年又创立了陕西省立第一实验小学。

1934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逝世。

杨虎城,邵力子,赵寿山,孔从洲等都有匾额题赠。

  23温奇~冯海伯:

[189?

至1936]德国犹太人。

牙医博士。

1931年来到中国。

参加了斯诺等人组织的马列主义小组。

后在西安七贤庄建立了实为中共西安秘密交通站的牙科诊所。

不久被委以张学良将军牙医顾问。

西安事变中在前往西京招待所探询情况途中被流弹击中身亡。

时年约三十岁左右。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委托刘鼎,王炳南负责料理其后事。

1936年12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