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招收保送生考试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7773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高中招收保送生考试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点高中招收保送生考试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点高中招收保送生考试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点高中招收保送生考试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点高中招收保送生考试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高中招收保送生考试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重点高中招收保送生考试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高中招收保送生考试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高中招收保送生考试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Ni(OH)2不溶于水。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

第6题图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C.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间的关系绘制出如图。

对该图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0a段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B.向d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蓝色

 C.c点与d点的pH相等

 D.d点溶液中只有硫酸钠

7.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 )

A.C2H6B.C7H14C.C8H17OHD.C6H12O6

8.已知溶液的导电性与单位体积内离子的数目、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越多,导电性越强;

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如两个氯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导电性相当)。

现向含有Ca(OH)2和NaOH的混合液中通入CO2气体,下列测得溶液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变化与通入CO2气体体积(V)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

9.某硝酸钾样品中不含可溶性杂质。

现将这些样品平均分为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中,使之充分溶解,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实验残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温度/℃

10

40

70

溶解度/g

20

65

140

残留固体质量/g

255

120

A.该硝酸钾样品为纯净物B.三次实验所用的水均为300g

C.70℃时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D.40℃时溶于水的硝酸钾为135g

10.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

   

第11题图

11.田径比赛中的跳高项目,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5次技术性的革命。

目前运动员普遍采用“背越式”技术(如图),获得较好成绩的原因是( ▲ )

A.采用“背越式”技术,起跳时人体重心可以提高更多

B.在五种技术中“背越式”最易掌握,成绩比较稳定

C.“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可以低于横杆

D.“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一定比横杆略高

12.体育课上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用相同的姿势爬绳和爬杆,则( ▲ )

A.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绳子粗糙

第13题图

B.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比较大,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

C.若爬杆和爬绳时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手受到的摩擦力大

D. 

爬绳和爬杆时,手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13.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O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作用力F,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 ▲ )

A. 

F一定大于G    B. 

F一定等于G

C. 

F一定小于G    D. 

F可能小于G

第14题图

14.某居民家中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开始电路正常。

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是电灯仍然正常工作。

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水壶仍然不能工作。

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发光。

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 ▲ )

A.电路的C、D两点间断路

B.插座左右两孔短路

C.插座的接地线断路

D.电热壶所在支路的B、D两点间断路

第15题图

15.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三个相同的烧瓶A、B、C内都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液体,其中A、 

B烧瓶中装的是水,C烧瓶中装的是煤油,A、B、 

C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RA、RB、Rc且RA=Rc>

RB。

当合上开关S通电一定时间后(三个烧瓶中的液体均未达到沸腾),A、B、C瓶中温度计示数分别为TA、TB、TC。

对三支温度计示数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均不计热损失,比热容C水>

C煤油)( ▲ )

TA=TB<

TC    B. 

TA=TC>

TB    

TC>

TA>

TB    D. 

TB>

TC

第16题图

16.如图所示,A、B是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当同时将它们的绳子剪断后,在木块上浮但未露出水面和铁块下沉未着底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减小

B.木块所受的浮力减小,铁块所受的浮力增大

C.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铁块所受的浮力不变

D.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不变

第17题图

17.如图,水平台面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在它上面放着质量为m1的木块,将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2的钩码相连。

木块在平行于台面的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钩码触地后立即静止,木块继续滑动一段距离停在台面上。

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B.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和钩码所受的重力均不做功

C.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0

D.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越来越小

18.如图甲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2s自动拍照一次,拍下了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关于小球在竖直下落过程中(未到达地面)重力做功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

19.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20.叠人塔是一种二人以上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目前世界纪录为9层人塔。

图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假设每个人的重力、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相等,下面两层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状态,上面人的脚均踩在下面人背的正中间,则最底层三人从左到右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

A.1∶2∶1B.2∶1∶2

C.7∶10∶7D.10∶7∶10

二、填空题(5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1.(4分)有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 ▲ 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 ▲ 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22.(6分)已知气体X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常温时易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化合生成红棕色的气体Y。

实验室常用以下反应制取X:

3Cu+8HNO3==3Cu(NO3)2+2X↑+4H2O,

则X为 ▲ ,X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用装置A来收集X气体,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___ ▲ __。

23.(2分)图中AOB是光滑轨道,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h,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 。

24.(4分)用12V的电源为微型电动机供电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当单刀双掷开关S1、S2均向上合上时,电动机开始顺时针转动,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当电流稳定时,电动机正常工作。

已知电动机转动时欧姆定律不适用,并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试解答下列问题:

(1)该电动机匀速转动时的机械功率为 

 ▲ 。

(2) 

当单刀双掷开关S1、S2均向下合上时,电动机将__▲___。

第25题图

25.(6分)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原高度。

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速度为负值,意味着运动方向相反),图中oa段和cd段为直线,则据此图可知,小孩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的时间段为_▲__;

小孩上升过程的时间段为__▲_;

整个过程中小孩和蹦床接触的时间段为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32分)

26.(12分)草酸晶体(H2C2O4•2H2O)熔点较低,受热时会迅速熔化并发生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2H2O

CO↑+CO2↑+3H2O。

某实验小组为检验草酸分解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检验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应在装置 ▲ 之间加入两个洗气瓶,瓶中分别装 ▲ 、 ▲ 药品。

(2)D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 ▲ _处(填“A”、“D”或“E”)的酒精灯。

27.(8分)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氨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上图A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再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

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上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通过比较 

 ▲  

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 

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

溶液是NaOH;

猜想Ⅱ:

溶质是Na2CO3;

猜想Ⅲ:

溶质是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 

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Ⅲ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论

 ▲ 

猜想Ⅲ成立

第28题图

28.(6分)某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试某玩具电风扇电动机的效率。

设电池的电压U恒定不变,实验操作如下:

(1)步骤一:

按右图连接好电路,先用手捏住电动机的转轴,使其不转动,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I1,则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 。

(2)步骤二:

然后放手,当电动机正常转动时,_▲ 

(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

(3)该玩具电动机正常转动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表达式 ▲ (用字母表示结果)

29.(6分)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且恒定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为了测得比较准确的小灯泡额定功率,小明和小华同学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1)小明按图甲电路图连接电路,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W。

(2)小华用同一套器材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时他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电压值调到3.8V,图丙是其中某次实验所调的电压表示数),获得三组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如下表:

实验序号 

电流示数/A 

额定功率/W 

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0.71 

2.698 

0.69 

2.622 

0.68 

2.584 

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正确?

____▲___(正确/不正确)。

四、解答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46分)

30.(10分)某市热电厂使用的燃料是含硫较多的煤。

该厂附近一所中学的同学经常闻到空气中有异味,且空气能见度差。

学习科学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探究实验。

地区

风景区

居民区

工厂区

SO2浓度

限值(mg/m3)

0.15

0.5

0.7

【查阅资料】Ⅰ.我国关于SO2在风景区、居民区、工厂区的空气质量最高标准分别见下表:

Ⅱ.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设计实验】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以下步骤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Ⅰ.用2L的空可乐瓶采集工厂附近的空气样品。

Ⅱ.向取回的装有空气样品的可乐瓶中倒入NaOH溶液,盖紧瓶塞后充分振荡。

Ⅲ.加入一定量氧化剂H2O2,使其中Na2SO3完全转化为Na2SO4,向可乐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Ⅳ.经过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为1.165mg。

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 ▲ _。

(2)请通过分析计算说明该工厂附近空气质量状况。

(3)

【发现新问题】考虑到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第一组认为第二组同学求出的SO2的含量偏大,其依据是 ▲ ;

 

你提出的实验改进方案是 ▲ 。

第31题图

31.(12分)如图是一电动机通过动滑轮提升重物的装置示意图.假设电源电压380V保持不变,电动机线圈电阻为1Ω,不考虑电动机各处摩擦。

当电动机将540kg重物匀速提升16m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为20A,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g=10N/kg)。

则:

(1)电动机所施加的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2)电动机所施加的拉力F是多少?

(3)电动机线圈电阻的发热功率是多少?

(4)试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求电动机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

第32题图

32.(12分)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

他们找来一个瓶身为柱状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如图所示。

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入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1)在这里石块的作用是什么?

(2)这种浮力秤的质量刻度是均匀的吗?

为什么?

(3)经测量,该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直径为8.0cm,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中标明的长度值,通过计算,在1、2、3、4各刻度线右侧给浮力秤标明对应的质量值。

(π取3.1,最后结果只保留整数)

33.(12分)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1.5V,闭合开关后,把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最右端向左移动,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电流表才有读数,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35V,且电流表读数I与滑片P移动的距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

(1)当电流表开始有读数时,滑片P移动的距离x的值和R2接入电路的阻值;

(2)电阻R1的阻值;

(3)当滑片P移到x等于10cm处时,R2消耗的电功率。

科学学科试题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C

21.(4分)2,重水(或D2O)

22.(6分)NO,2NO+O2=2NO2,

加满水并在b口后用橡皮胶管连接空烧杯,气体a口进b口出。

23.(2分)C

24.(4分)

(1)3.2W 

(2)逆时针转动(或反转)

25.(6分)0~t2;

t3~t6;

t1~t5.

26.(12分)

(1)A和B;

 无水硫酸铜;

澄清石灰水

(2)黑色固体变红色,CuO+CO △ Cu+CO2     (3)D

27.(8分)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

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

石灰水变浑浊;

取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28.(6分)

(1)U/I1 ;

(2)读出电流表的读数为I2 (3)1-I2/I1

29(6分)

(1)2.2;

2.66

(2)正确;

30.(10分)

(1)用可乐瓶装满水盖上瓶盖拿到工厂附近,然后倒掉水,再盖上瓶盖(2分)

(2)设2L空气中含SO2的质量为x.

 SO2∽BaSO4

 64233

 x1.165mg

64:

233=x:

1.165mg

X=0.32mg(2分)

0.32mg/0.002m3=160mg/m3>0.7mg/m3

∴SO2含量严重超标。

(2分)

【发现新问题】

空气中CO2参与反应,最终生成BaCO3沉淀影响计算结果;

在第(3)步生成的沉淀中滴加稀硝酸直至无气泡产生。

31.(12分)

(1)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mgh=540kg×

10N/kg×

16m=8.64×

104J,(2分)

拉力所做的功W=W有用/η=8.64×

104J/80%=1.08×

105J 

(2)拉力为F=W/s=W/2h=1.08×

105J/16m×

2=3375N 

(3)电动机线圈电阻的发热功率P热=I2R=(20A)2×

1Ω=400W 

(4)电动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P=P总-P热=20A×

380V-400W=7.2×

103W(2分)

电动机提升货物所用的时间:

t=W/P=1.08×

105J/7.2×

103W=15s(2分)

32.(12分)

(1)石块的作用是使浮力秤能够竖直地漂浮在水中。

(2)这种浮力秤的质量刻度是均匀的。

设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饮料瓶圆柱体部分半径为r,在浮力秤中放入被测物体后,瓶身浸入的深度增加为h,则浮力秤再次漂浮时,增大的浮力等于增大的重力:

F浮=G,

解得

因为ρ水、π、r为定值,所以h与m成正比,浮力秤的质量刻度是均匀的。

(4分)

(3)由

,所以

=1.0×

103kg/m3,r=4cm,h1=1cm,h2=2cm,h3=3cm,h4=4cm,代入数据,可得对应1、2、3、4各刻度线的质量值应标记为50g、100g、150g、200g(4分)

33.(12分)

(1)滑片P移动的距离x=5cm(2分);

R2接入电路的阻值:

R2=U2/I=1.35V/0.15A=9Ω.(2分)

(2)R1两端的电压:

U1=U-U2=1.5V-1.35V=0.15V,R1=U1/I=0.15V/0.15A=1Ω(2分)

(3)由乙图可知,当滑片P移到x等于10cm处时,电路中的电流I′=0.3A;

R1两端的电压:

U1′=I′R1=0.3A×

1Ω=0.3V,(2分)

R2两端的电压:

U2′=U-U1′=1.5V-0.3V=1.2V,(2分)

R2消耗的电功率:

P2=U2′I′=1.2V×

0.3A=0.36W(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