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二十九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7638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二十九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二十九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二十九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二十九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二十九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二十九篇文档格式.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二十九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二十九篇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二十九篇文档格式.docx

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

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

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

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

争先恐后: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3、第一自然段是按的顺序写的。

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

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5、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是因为:

参考答案:

1、争执:

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

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2、古时候三个和尚山上的一座庙里3、时间开始不久后来4、水缸里不能没有水。

5、三个和尚都开始挑水了,水缸里的水又满了。

4.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

“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

“不对,春雨是绿色的。

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

麻雀说:

“不,不!

春雨是红色的。

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

“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

不是吗?

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

“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

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争论()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小白鸽说:

(2)小燕子说:

(3)麻雀说:

(4)小黄莺说: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

1.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2.看辩论

3.

(1)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

(2)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

(3)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

(4)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

4.略5.落淋洒滴

5.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人看见蝙蝠能在夜间飞行,就发明了雷达。

看见鸟儿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发明了飞机。

海豚(tú

n)是游泳能手,潜水艇就是照它的模样造的。

鸽子的眼睛能分(辩、辨)飞来的是敌人还是朋友,人造的监控器也能监(视、试)飞机和导弹。

狗鼻子最好使,人就造出了电子鼻,能检(查、察)出地下煤气管道是不是漏气。

1、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横线上。

2、划去括号中错误的字。

3、用“√”选择下面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

模(mó

)样飞行(xí

nghá

ng)导弹(dà

ntá

n)

4、这段共几句话?

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5、短文中写了哪几项有趣的发明?

请写出来。

1(略)2(辩辨)(视试)(查察)

3(mó

√)(xí

ng√há

ng)(dà

n√tá

4这段话共6句话.是围绕第1句话写的.

5雷达飞机潜水艇监控器电子鼻

6.《蜂鸟》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

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

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

你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

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

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是、、。

2、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把比作。

3、你喜欢蜂鸟吗?

为什么?

1身体小飞得快很美丽

2略3略

7阅读葡萄沟(节选)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

1.这一节共有____句话。

2.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

3.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

(1)葡萄种的地方。

()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1.(4)

2.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3.(3)

8.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

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

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

“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

”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

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

“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

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A面对,面临B靠近,挨近C到来,来临D照着,根据

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A梅花艳丽俊秀。

B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想临摹《梅鸡图》。

D《梅鸡图》太有味道。

3、“这画太有味道了。

”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A酸甜苦辣等味B香、臭等味C画的意境D意思

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A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1、D2、D3、C4、A

9.春天的校园

春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

瞧,旗杆顶上()的国旗迎着春风飘动着;

草地上,草儿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

教室旁,()的柳树舒枝展叶,迎着春风摆动着柔软的枝条;

花圃里,()的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的梨花竞相开放;

花丛中,呼扇着金黄色翅膀的小蜜蜂嗡嗡地忙着采蜜,五颜六色的蝴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

春天到了,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1、下列三个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旗杆花圃呼扇

Aqí

gǎn、huāpú

、hūshān

Bqí

gān、huāpú

、hūshà

n

Cqí

gǎn、huāpǔ、hūshà

Dqí

gān、huāpǔ、hūshān

2、在文章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下列哪一组最合适?

(2分)

A雪白、鲜红、粉红、嫩绿B鲜红、嫩绿、粉红、雪白

C鲜红、雪白、粉红、金黄D鲜红、碧蓝、金黄、乌黑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春天的校园的?

(2分)

A时间顺序B事情发展顺序C地点顺序D事物的不同特点

4、“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是什么句:

(1分)

A中心句B拟人句C比喻句D过渡句

1、D2、B3、C4、B

10.大草原

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也特别清新。

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

牧羊人骑着飞驰的骏马,挥舞着羊鞭,唱着那动听的牧歌: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嘹亮的歌声,传四方。

啊,美丽的大草原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在文章中找出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

2、根据词意,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4分)

清爽新鲜()生命力旺盛()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为了突出草原上生机勃勃的景象,文章中写草原的天____________,空气_____________,还写了白色的羊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欢乐的牧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格外-----特别2、清新生机勃勃3、略4、格外蓝特别清新散步骑马和唱牧歌

11.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20分)。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粉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

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

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

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

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

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

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望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

(7分)这段话是按顺序写的。

先写小院西面是,北面有个,东面种着,南面是。

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这段话中的第句到第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

2、写反义词(4分):

高大()热闹()

3、照样子写词语(4分):

绿油油漂漂亮亮

4、用“”画出打比方的句子(3分)。

5、给文中画□的地方加标点(2分)。

1、方位花圃葡萄架高大的杨树小菜园葡萄架2—5

2、高矮菜园3、衣服蝴蝶

4、略5、略

12.我会阅读下面这段话,并能回答问题。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

两只胸脯是粉红色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把描写灰雀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

(2)列宁喜爱这三只灰雀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粉红深红

2、喜欢,从“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这句话看得出来。

13.我会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16分)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dedé

)湖,名叫天鹅湖。

据说许多年以前,曾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

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īchuí

)柳,在微风吹(chuīcuī)动下,柳条迎风起舞。

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

树下是一片嫩(nè

nnù

n)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

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打扮得更加美丽。

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能说明水清的词语是:

(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的()、(),再写湖的四周有(),接着写树下有()和(),最后写湖上有()。

(6分)

(4)用“------”选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5)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2分)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D、讲了天鹅湖的美丽景色,表达“我”对她的喜爱、赞美之情。

(6)上面的短文你最喜欢哪一句?

请抄下来,并说明理由。

1、天鹅湖2、清可见底碧得发亮

3、形状颜色茂密的树木草地小花小桥

4、dechuí

chuīnè

n

5、D6、略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有一次,我有了一个新发现。

那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上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快到中午,当我返回家时,整个草地又都变成了金色。

可是,傍晚我经过草地,草地又变绿了。

于是我走近草地,仔细观察,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了。

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

第二天,太阳升起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从那时起。

我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最喜爱的一种花,因为它和我一起睡觉,也和我一起起床。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张开—()仔细—()美丽—()

升起—()随意—()喜爱—()

2、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4分)时间:

早晨→中午→傍晚→第二天早上草地颜色:

()→()→()→()花的形状:

()→()→()→()

3、这篇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合拢、粗心、丑陋、下降、刻意、厌恶

2、绿色、金色、绿色、金色;

合拢、张开、合拢、张开

3、略

15.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

说它粗壮,确实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

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

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同学们最爱在大树下游戏、玩耍。

一阵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似乎老槐树也同我们一起发出了欢笑。

1.写近义词(1分)

确实——()似乎——()

2.在文章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1分)

矮小——()稀疏——()

3.校园的老槐树有多高?

有多粗?

(2分)

4.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请用横线画出来。

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将它画出来。

你能仿照它也写一个比喻句吗?

1、的确好像2、高大稠密

3、高:

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

粗:

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

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

4、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5、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

16.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60出头,已是满头银发了,还挺着一个啤酒肚,一副学者的气魄。

他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

每天一早,外公便到建筑社上班去了。

他是一个工程师,整天都坐在办公室里搞设计。

要是附近哪家要造房子了,他们肯定会找到我外公。

难怪大家都称外公为土专家呢。

外公不仅在工作上非常认真,而且对我也很好。

如果我有什么问题请教他,他肯定尽量帮我解决。

那次,市教育局、市科协等四个部门联合举办了一界“恩施市中小学科技大赛”。

我准备做模型沙发。

做的纸沙发长、宽、高分别是50、50、80厘米才合适,而且不能用胶布,因为用胶布是很丑的。

学校的老师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好法子来。

放学后,我来到外婆家对外公说了这件事,外公答应我一定想办法。

傍晚,外公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他家讨论做这个沙发。

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公说:

“这个沙发我已经有些眉目了。

坐垫用一张纸,靠背用一张纸两个扶手各一张,共四张纸。

”我说:

“外公,坐垫下面应该放一个„井‟字架,这样才牢靠。

”爸爸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就这样,我们一直讨论到9点多才回家。

第二天,我把讨论的结果告诉了老师。

老师又作了修改。

之后,我们做了一个大模型,这个模型做得非常棒!

后来,我们参加比赛,获得了一等奖。

这里面,外公也有一份功劳哩。

我的外公学识渊博,又是设计专家,他真是我的好榜样啊!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1)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请用﹏画出这句话。

(2)

3、短文先总的写了外公

接着写

最后写

4、文章表达作者对外公怎样的感情?

1、八2、他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

3、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

外公因工作负责被大家称为土专家,以及他帮我做模型,并使我的模型获了奖;

赞扬了外公是我学习的榜样。

4、对外公敬佩、赞扬的感情。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分)

一群蚂蚁作出决议,要把一只大青虫搬回家去慢慢享用。

一只蚂蚁担任指挥,在他“嗨嗨——嗨嗨”号子的指挥下,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大青虫被拖动了。

刚走了一半路程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你怎么不肯出力被指责的码蚁反驳说你不要讲我了你是最调皮的一只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却受到他们合伙的批评你只动嘴不出力当然容易

参加争吵的蚂蚁越来越多,大青虫被甩在路边。

争吵声把路边的一只在晒太阳的公鸡引来了,他一看见大青虫就扑上去,一口叼走了。

当蚂蚁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停止了内部的争吵时,已经晚了。

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2.开始,大青虫被蚂蚁拖动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后来大青虫甩在路边被公鸡叼走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2分)

4.蚂蚁明白了什么?

请写下来。

(2分)

()参考答案:

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刚走了一半路程,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

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

“你怎么不肯出力?

”被指责的码蚁反驳说:

“你不要讲我了,你是最调皮的一只。

”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却受到他们合伙的批评:

“你只动嘴不出力当然容易!

2、开始,大青虫被蚂蚁拖动了,是因为同伴们为了一点小事相互争吵起来,大青虫被甩在路边。

3、后来大青虫甩在路边被公鸡叼走了,是因为蚂蚁斤斤计较,因小失大。

让公鸡从中捡了便宜。

4、蚂蚁明白了什么?

通过这件事,蚂蚁明白了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那样会因小失大。

18.小街的故事

清晨,小街上异常繁忙,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

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

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喂!

快走啊!

”一个小伙子猛按车铃,厉声喊道。

“急死人了!

”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

“唉!

小街太窄了!

”一个中年人长叹一声。

有几个干脆调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嗓音洪亮:

“一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

快走吧!

”他态度温和的劝开两个正要打架的年轻人,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道:

“东边的,右边走!

前边的,别停住!

快点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

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来。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和()窄()繁忙()停止()

快()缓慢()

3、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分)

1、清晨,小街上异常繁忙,人来人往,像流动的小溪。

2、(粗暴)(宽)(悠闲)(开始)(慢)(迅速)3、略

19.课内阅读。

(8分)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是()代诗人()写的。

“促织”我们叫它()或()。

(4分)

(2)(),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首诗选自《》

1、《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蟋蟀蝈蝈2、独在异乡为异客《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

20.课外阅读。

(12分)上课

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

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

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

“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

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

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

(2)、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2、选择答案。

(1)、“笑眯眯”是对老师()的描写。

A、动作B、语言C、神态D、心里

(2)、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把自己比做()。

A、园丁B、红烛C、花朵D、小树苗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