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物理好题易错题精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710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物理好题易错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物理好题易错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物理好题易错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物理好题易错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物理好题易错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物理好题易错题精选.docx

《苏教版物理好题易错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物理好题易错题精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物理好题易错题精选.docx

苏教版物理好题易错题精选

苏教版物理好题、难题、易错题精选

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和B,已知A液体的质量小于B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容器中有液体,也无液体溢出)(ρ铁>ρ铝)(  )

A.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质量的实心铁球和铝球B.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体积的实心铁球和铝球C.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D.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

解答:

解:

∵两容器为圆柱形容器,

∴对容器底的压力:

F=G=mg,

∵m甲<m乙,

∴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甲<F乙,

∵p=,底面积相同,

∴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即:

p甲<p乙.

A、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质量的实心铁球和铝球,因为铁球的体积小于铝球的体积,铁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铝球排开液体的体积,这样使得甲液体的深度增加量小于乙液体的深度增加量,会使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不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不可行;

B、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体积的实心铁球和铝球,(底面积S相同)使得A液体的深度增加量等于B液体的深度增加量,由P=ρgh可知,会使A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小于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不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不可行;

C、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使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不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不可行;

D、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由压力的减少量△F=△G=ρgV抽和ρA<ρB可知,△FA<△FB,由p=和底面积S相同可知,会使A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少量小于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少量,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可行.

故选D.

2.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  )

解答:

解:

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说明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减小;

球形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是因为容器内气体受冷体积减小;

球形容器就是感知空气温度的,球内气体受冷说明空气温度降低了.

故选B.

3.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密闭装置中,小陈和小李用大小相等的力分别从两端去推动原来静止的光滑活塞,则两活塞将(  )

A.向左运动B.向右运动C.静止不动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解答:

解:

设小陈、小李施加的力都为F,

小陈对大活塞施加力的压强为P=,根据帕斯卡原理知,右边小活塞所受的液体对它的压强为P,右边小活塞所受的液体对它的压力F′=PS小<PS大=F,此时右边小活塞所受的液体对它向右的压力小于小李对活塞向左的压力,活塞向左运动.

故选A.

4.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全部没入水中,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设绳子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磅秤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  )

A.F1=F2,T1=T2B.F1>F2,T1<T2C.F1=F2,T1>T2D.F1<F2,T1>T2

解答:

解:

因为两盛水容器中水的深度相同,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又因两容器相同,则底面积相同,由此两容器所受水对它的压力相同,则两磅秤的示数相同.故F1=F2.对于悬吊在水中的球来说,它受到自身的重力G、水对它的浮力F和悬线对它的拉力T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则此三力间应有关系为T=G﹣F;以题述的铅球和铝球相比较,由于两者是质量相等的实心球,故G1=G2.由于铅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则铅球的体积小于铝球的体积,由于两者均浸没于水中,所以铅球所受水的浮力F1小于铝球所受水的浮力F2,即F1<F2.故T1>T2.

故选C.

5.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上适量的水,把一根画有刻度的吸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吸管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水沿吸管上升到试管口以上,塞紧胶塞.晓彤拿着该装置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过程中,吸管中的水柱将 上升 ,由此可知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利用该原理可以制成的测量工具是 气压计 .

解答:

解:

由题意知,此时瓶内的气压等于大气压加上吸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当晓彤拿着该装置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过程中,高度增加,大气压减小,所以吸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就增加,故吸管中的水柱将上升.根据该原理可以制成气压计.

6、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h0,当往圆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1.将圆柱形容器内的水换成同体积的某种液体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圆柱形容器的质量m= ρ水Sho ;容器内液体的密度ρ=  .

解答:

解:

(1)容器漂浮在水中,容器的重力等于水对容器的浮力,则有:

mg=ρgsh0,m=ρ水sh0.

(2)当往圆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将圆柱形容器内的水换成同体积的某种液体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说明容器和液体的重力等于水的浮力,则有:

ρ水gsho+ρgsh1﹣ρgsho=ρ水gsh2可得:

ρ=.

故答案是:

ρ水sh0,.

7、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满了水,一光线沿AO射向水面,方向保持不变,反射光线在水平光屏EF上形成光点Q,打开水阀S,水流出,水位下降,光点在光屏上移动,当光点移了20cm时,求容器中的水已流出质量?

解答:

解:

(1)入射光线AO射到水面,水面将光线反射到Q点.反射光OQ和入射光AO满足反射定律,入射角为45°,反射角也为45°.

当水面下降时,入射光线AO保持不变,入射点将随着水面下降而移到O′,如图乙,由于入射光AO没变,入射角也没变,故反射角也不变,仍为45°,则在O′点反射的光线O′Q′∥OQ右移,如图乙.

(2)根据几何关系,QQ′∥OP,OQ∥O′Q′,所以OP=QQ′=20cm.

因为入射角为45°,所以△OO′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M=OP=10cm,

所以当光斑在EF上向右移动20cm时,水面将下降10cm.

则容器中流出的水的质量:

m=ρ水V水=1.0×103kg/m3×1m2×0.1m=100kg.

答:

容器中流出的水的质量为100kg.

8.钓鱼是一项有益的室外活动.有一天,小高和同伴去野外钓鱼,他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鱼线,长为4m,横栽面积为0.8cm2,小米想研究鱼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鱼线的最大伸长量不能超过1/100).

由于此拉力很大,线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因此他选用同种材料的制成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长度L/m

拉力F/N

25

50

75

100

横截面积S/cm2

伸长x/cm

1

0.05

0.04

0.08

0.12

0.16

2

0.05

0.08

0.16

0.24

0.32

3

0.05

0.12

0.24

0.36

0.48

1

0.10

0.02

0.04

0.06

0.08

1

0.20

0.01

0.02

0.03

0.04

解答:

解:

(1)由表格知:

1、当受到的拉力F、横截面积S一定时,伸长量x与长度L成正比;…①

2、当受到的拉力F、长度L一定时,伸长量x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②

3、当长度L、横截面积S一定时,伸长量x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③

由①②③三个结论,可以归纳出,x与L、S、F之间存在一定量的比例关系,设这个比值为k,那么有:

X=k•(k为比例系数);

任取一组数据,当L=1m,F=25N,S=0.05cm2=5×10﹣6m2,x=0.04cm=4×10﹣4m;代入上式,得:

4×10﹣4m=k×,解得:

k=0.8×10﹣10m2/N;

故函数关系式为x=0.8×10﹣10×;

(2)当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物理量影响时,应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来探究与被研究量的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3)由题意知:

待测鱼线承受最大拉力时,其伸长量为原来的1/100,即4×10﹣2m;

此时S=0.8cm2=8×10﹣5m2,L=4m;代入上面的公式得4×10﹣2=0.8×10﹣10×,

即F=10000N.

故答案为

(1)0.8×101﹣0×;

(2)控制变量法;

(3)10000N.

9、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在它的侧壁上固定了一块水平挡板,下方有一个体积为103cm3、质量为500g的实心小球被挡住,液体深为50cm,对容器底的压强为4.0×103Pa.(取g=10N/kg)求:

(1)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2)挡板对小球的压力.

(3)撤去挡板后,小球最终露出液体表面的体积.

解答:

解:

(1)已知h=50cm=0.5m,V=103cm3=1×10﹣3m3,m=500g=0.5kg,

则由p=ρ液gh得,ρ液===0.8×103kg/m3.

答:

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2)因为此时小球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所以V排=V物,

F浮=ρ液gV排=0.8×103kg/m3×10N/kg×1×10﹣3m3=8N,

G=mg=0.5kg×10N/kg=5N,

∵F浮>G,

∴小球要上浮,

∴F浮=G+F压,

F压=F浮﹣G=8N﹣5N=3N.

答:

挡板对小球的压力为3N.

(3)当撤去挡板后,小球要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上,所以F浮=G,

即ρ液gV排=mg,即0.8×103kg/m3×V排=0.5kg,

解得V排=0.625×10﹣3m3,

则小球最终露出液体表面的体积V露=V﹣V排=1×10﹣3m3﹣0.625×10﹣3m3=0.375×10﹣3m3.

答:

小球最终露出液体表面的体积为0.375×10﹣3m3.

10、如图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了,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3.由此可判断A与B的密度比为(  )

 

A.

(h2﹣h3):

h1

B.

h1:

(h2+h3)

C.

(h2﹣h1):

h3

D.

h3:

(h1+h2)

解答:

解:

细线断开后,木块减小的浮力F浮1=ρ液gV排1=ρ液gSh1;

金属块B的重力与金属块B所受浮力之差等于木块减小的浮力;GB﹣ρ液gSh2=ρBVg﹣ρ液gSh2;

所以ρBVg=ρ液gSh1+ρ液gSh2;

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F浮2=GA=ρ液gSh3=ρAVg;

所以==;所以A与B的密度比为h3:

(h1+h2).

故选D.

11、(2011•贺州)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将木块A和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A、B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设细绳的重量和体积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图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较大

 

B.

甲图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较小

 

C.

甲、乙图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相等

 

D.

甲图木块受到的重力大于乙图木块受到的重力

解答:

解:

由图可知木块A和金属块B在甲、乙两图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们的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