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宣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方案执行情况Word下载.docx
《关于宣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方案执行情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宣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方案执行情况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6.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2%,艺术品交易、文艺演出、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书店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超过15%;
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成功通过市级评审,为创意产业的聚集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商务服务、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金融业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25.4%和17.5%,区域经济逐步向高端化方向迈进。
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全年预计实现财政收入37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6.1%,增长30.4%。
百家重点企业对区级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70%,建筑、金融、房地产三大行业的支柱作用明显。
预计全年完成财政支出37.5亿元,增长30.5%。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升,预计全年各类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增长20%,利润总额37亿元,增长36%。
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工业等主要行业的经济效益保持大幅度增长,利润总额增幅超过20%。
认真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完成北京印钞厂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煤、电、油等重要能源消耗量增长幅度均低于主要行业效益增长幅度,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万元GDP能耗下降任务,实现了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
中小企业和特色经济发展不断加快。
积极落实《宣武区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戴月轩湖笔徽墨、爱义行等6个企业项目提供专项补助资金327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专项补助资金1310万元,张一元、内联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戴月轩、小肠陈、爆肚冯被评为“北京市著名商标”,企业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菜百零售额突破20亿元,成为全国同行业龙头企业。
连锁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规模不断扩大,截至到年底全区连锁企业数量达到17家,连锁门店334个,预计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
(二)奥运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稳步增强。
奥运相关工程有序推进。
完成奥运排球训练馆改造、区体育运动学校训练综合楼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了宣武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启动了宣武艺园、大观园奥运露天剧场、大观园南门奥运文化广场等建设项目。
广安胡同、槐柏树街、登莱胡同和马连道一号地周边路等4条市政道路正在加紧建设;
南横东街、太平街等3条道路的拆迁和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白纸坊西延路开始施工;
延寿寺街、西河沿街拆迁前期手续办理完毕。
地铁四号线宣武门站、菜市口站、陶然亭站完成结构施工。
东经路消防站、校场口消防站正在加紧拆迁和建设,三路居平改立工程已经取得项目规划意见书。
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加快。
全年开复工面积380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9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2万平方米。
大栅栏煤市街以东C、H地块完成拆迁总量的80%,琉璃厂荣宝大厦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广安门商务区贵都大厦、朗琴国际大厦、天宁广场即将竣工交用,远见大厦建设工程有序推进。
国际传媒大道标志性建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综合业务楼即将交付使用,国际新闻中心结构封顶,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业务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楼项目已经达成合作意向。
马连道采购中心区重点项目格调大厦、华睦大厦投入使用,二轻地块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信和广场C区公建、中国印刷大厦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大吉片危改项目拆迁工作正加紧进行,报国寺和宣西片危改项目正按程序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城市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启动天宁寺前街南北侧、白广路二条周边、手帕口北街西侧、右安门路口西等7个“边角地”环境整治。
新建、改建绿地27.7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绿化1.8万平方米,全区绿化面积累计达到363.7万平方米。
翻修西砖胡同、潘家胡同、禄长街等22条便民路,积极推进重点大街和奥运场馆、签约饭店周边环境整治,拆除了16条主要大街的1078块非法设置户外广告,规范牌匾标识978块。
翻挑大修直管公房2000间,完成1000户水表、10000户老旧电线改造和42座楼房平改坡工程,新建公厕49座,建设并启用19套垃圾减量化系统。
贯彻落实治理大气污染的各项措施,有效控制扬尘,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累计达到242天。
(三)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民生得到稳步改善。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预计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700元,增长18.9%。
其中工薪收入17500元,增长21%。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000元,增长3%。
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住房保障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565户申请家庭获得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资格,其中200户通过摇号选房即将搬入新居。
截止到年底全区享受廉租房政策的低保家庭已达1860户,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757万元。
全年通过搬迁腾退、住房保障、排危解险等多种形式,改善了7000余户居民住房条件。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1.80%,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为64.95%,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全年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2375个,安置失业人员10491人,就业困难人员全部实现了社区托底就业,280户“零就业家庭”达到至少一人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总计参保人员达到157.97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均超过98%。
积极落实“一老一小”医疗保险政策,60705人参加保险,占预计参保人数的125%。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及时上调低保金标准,全区7005户14342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低保金4680余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
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落实粮油帮困等各项救助政策,累计支出各项救助资金867.9万元。
认真应对主要食品价格上涨,及时启动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市场检查和价格监测,采取有效措施维护食品价格稳定,切实保障了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
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北京小学本部扩建工程,完成长椿街幼儿园改扩建工程,14中新址建设工程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区委党校教学楼竣工交用。
优化教育布局,实施资源整合,推进菜市口小学、棕树小学等11所学校的调整合并,促进了教育资源均等化。
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初中毕业合格率和中考及格率分别达到99.2%和95.1%,高考大专上线率达到95.6%,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统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办理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以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的前期手续,深化社区卫生收支两条线改革,实施常用药品政府集中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加强卫生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计全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432.8/10万,与去年持平,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积极落实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体系,对4家科技企业提供428万元资金支持。
深入开展科普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按照“保护、利用、促进”的原则,启动中山会馆等文物排危解险和修缮,实现了城市建设与风貌保护的有机统一。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工作,确定了第一批区级非遗保护名录,18个非遗项目进入第二批北京市非遗名录。
成功举办北京春节厂甸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第六届北京宣南文化节、2007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区文化馆新馆正式投入使用。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了第十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和第三届机关职工运动会。
(四)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环境稳步提升。
宏观调控体制进一步完善。
加强统筹协调,分别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和功能区发展领导机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基础工作,促进创意产业与功能区发展的有机融合。
加强宏观调控,健全发展规划体系,编制完成了《宣武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牛街环境整治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天桥特色街区城市设计方案》和《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积极推进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发挥了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促进发展方面的导向作用。
着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
加大招投标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市场主体的招投标行为。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运营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加强土地管理,做好土地供应,完成全区宗地全覆盖及地籍数据整理工作,确保土地资源合法有效利用。
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制定《宣武区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办法(试行)》,落实《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和非公经济的支持力度,政策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全面推行网上全程办事代理,加强政务公开和行政效能监察,完善行政服务功能,政务环境不断优化。
继续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
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单位制度,组建区发展服务中心,做好重点项目和企业的跟踪服务,着力吸引企业集团总部入驻,服务环境不断优化。
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开展治乱减负工作,健全信用体系,市场环境继续优化。
社会管理水平稳步增强。
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计全年刑事案件立案3008起,万人发案率47.55起,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657起,破案率提高4.7个百分点,全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圆满完成十七大、奥运测试赛安全保卫和服务任务。
加强安全生产,强化对消防、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完善应急体系建设,非正常死亡事故比率控制在市控制指标以内,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达到96.8%,药品抽检合格率为98.6%,有效保障了居民食品、药品和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普法工作,有效化解物业纠纷,认真做好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全面开展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
加大信访排查和矛盾调解力度,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共接待群众信访1709件次,信访总量下降7.5%。
实施街道城管监察综合执法队伍垂直管理,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衔接工作。
继续做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计划生育率达到98.17%。
开展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制定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提出疏解人口的对策建议。
总体上看,2007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区域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存度较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业态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
二是城市规划和建设力度有待加强,推动功能街区、危改区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思路需要进一步创新。
三是社会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人口疏解任务艰巨,能源资源节约空间有限,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区域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综合水平需要提升。
四是区域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就业、价格等民生问题突出,困难群体的生活需要更多关注,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以上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构建和谐宣武的关键年,是确保奥运会顺利召开的重要年,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2008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好字优先、稳中求进,进一步解放发展思想,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着力在用好奥运机遇,推进城市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功能街区发展,提升产业素质,培育发展后劲上实现新跨越;
着力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再上新台阶;
着力在深化各项改革,加强区域合作,优化发展环境上迈出新步伐,努力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2008年要继续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切实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整体提升新宣武建设水平,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初步确定为:
1、约束性指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0%以上;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1%;
财政收入增长8%;
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95%以上;
药品抽检合格率95%;
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5%;
非正常死亡事故比率控制在市控制指标以内;
计划生育率达到98%以上;
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完成市下达指标;
新建绿地5万平方米;
垃圾分类人口覆盖率达到50%;
初中毕业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刑事案件发案率控制在60起/万人以内;
集体越级上访批次控制在0.25批次/万人以内。
2、预期性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三、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以功能区建设为主要途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整体推进功能街区建设。
全面落实“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完成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天桥演艺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深化法源寺文保区规划,编制西琉璃厂、广安大街、国际传媒大道等区域城市设计方案,科学引导功能街区建设和发展。
以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通过市级评审为契机,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好各项园区政策,努力形成政策洼地,吸引各类生产要素流动与聚集。
加强政府引导,整合公共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加快创意产业孵化器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进天桥演艺区相关项目土地整理储备,培育独具特色的演艺集聚区,形成带动宣南文化园整体发展的动力源。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大栅栏C、H地块保护修缮,完成大栅栏商业街环境整治工程,加快荣宝大厦建设,启动琉璃厂M地块土地一级开发。
继续推进国际新闻中心等项目建设,启动中山会馆二期修缮工程和广安片土地整理储备,加快大吉片、棉花片、菜西片拆迁进程。
全面优化广安门商务区市容、交通环境,完成天宁广场、朗琴国际大厦等项目。
协调推进马连道采购中心区国家话剧院、二轻地块项目一期、信和广场C区公建、中国印刷大厦等项目建设。
加快法源寺文保区微循环改造,依托地区文化特质,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积极落实产业政策,着力引导在建项目、竣工项目与功能街区产业发展方向相衔接,在互惠共赢的基础上,探索实现与高端产业功能区、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对接和分工协作。
2、全面提升产业素质。
以促进业态升级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产业引导,优化产业布局,努力构建与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相吻合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区域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动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邮电通讯等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将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与引进同重点功能区建设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产业链条,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型经济结构。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艺术品交易、文艺演出、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
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精心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积极扶持荣宝斋、中国书店、翰海拍卖等一批重点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着力吸引文化中介机构入驻,形成重大项目带动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的新格局。
3、不断激发企业活力。
紧紧抓住中央在京企业新一轮扩张的机遇,积极研究和探索与央企以及其他中央在京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的合作途径和形式,重点吸引大型企业总部、中央重大项目落户,带动地区基础设施的全面改造和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总量。
深入挖掘老字号企业、品牌企业的特色内涵,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提升特色,培育名企、名牌、名店,促进特色经济发展壮大。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支持菜百、张一元等重点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支持力度,创新间接融资模式,鼓励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搭建服务平台,落实各项促进政策,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创业、法律、政策、管理、人才等专题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进一步发挥个私协、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努力营造共同推动企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4、着力推进节能减排。
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化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切实将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工作责任,落实节能降耗任务,编制“十一五”期间节能规划,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严格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倡导发展清洁型产业,切实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资源节约意识。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突出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引导用能大户加大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投入,努力突破技术瓶颈,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有效节约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加强存量土地挖潜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消费理念,鼓励绿色消费。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做好绿色照明、空调系统节能、电机系统节能、节水器具等节能产品的应用和推广工作。
建立和健全节能降耗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建筑节能,积极发挥政府节能的示范作用,开展政府机关节能诊断,加强节能监督检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奥运会为契机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确保奥运会顺利召开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1、继续做好奥运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收尾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把奥运筹备和工程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强调度,统筹协调,力争圆满完成各项配套设施建设任务。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槐柏树街、登莱胡同、太平街一期和茶马北街等市政道路建设,推进南横东街道路建设,启动延寿寺街、西河沿街道路拆迁,完成右安门内大街、太平街二期、韩家胡同、北纬路等4条道路前期手续,协助推进南马连道路、南中轴路建设和手帕口、三路居平改立工程,完成燕家胡同、益民巷等24条道路的翻修改造,逐步构建区域道路“微循环”系统,提高城市通行能力。
加大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统筹力度,协调推进大栅栏、菜市口、马连道等3个变电站建设,增强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加大“城中村”、“边角地”整治工作收尾力度,全面完成天宁寺前街南北侧、白广路二条周边、深圳大厦周边等整治项目。
完成奥运前重点院落、街巷整治改造以及重点大街和地区的环境建设,加强奥运火炬传递沿线以及签约饭店、签约医院周边的环境保障和整治,规范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完成91条胡同修缮整治工程和194万平方米楼房外立面清洗粉刷任务。
加强房屋修缮工作,翻挑大修危旧直管公房2000间,改造老旧电线6000户,实施鸭子桥、广义里等老旧小区及胡同下水改造工程,升级改造老旧小区5个。
加大平房区公厕改造力度,改造居民院内公厕56座。
加强绿化美化建设,新建、改建莲花河西岸、二热厂公园等公共绿地。
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严格落实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实现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与全市同步改善。
2、着力维护好奥运期间社会秩序,确保奥运城市安全运行。
认真落实北京奥组委的有关部署,建立和完善奥运期间城市运行指挥体系,加强交通疏导、卫生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为奥运会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强化市场供应和能源保障,做好价格、食品质量检查和能源监测等工作,确保奥运会举办期间市场有序运行。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针对奥运安全开展专项隐患排查,加强日常安全监督检查,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全面落实各项奥运安保措施,广泛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积极做好矛盾排查调处、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弘扬奥运“三大理念”,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奥运参与意识和城市文明形象。
3、积极开发奥运经济,确保奥运会前后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深度挖掘和积极开发奥运资源,结合北京·
宣南文化之旅、城南旧事之旅等文化旅游线路的打造,加快推进文化创意、特色旅游、商业服务、餐饮娱乐等与奥运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特色消费份额,促进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
开展窗口行业奥运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做好“2008好运北京·
商业满意服务”主题测试活动。
盘活存量商业设施,优化增量资源,加大连锁式便利店进社区的协调力度,提高区域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加强奥运会后训练场馆的开发利用问题研究,积极争取大型赛事在我区举办,切实做好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筹划和落实工作。
抓紧做好基础设施、产业项目、重大工程等事关全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奥运会后承接北京市政策、资金和产业转移奠定基础,实现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三)以改善民生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加快推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推动全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进程,加快北京小学走读部建设、十四中新址建设,初步构建区域优质资源共享格局。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区图书馆改造工程,推进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继续办好宣南文化节、厂甸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等文化品牌活动,扩大宣南文化的影响力。
实施宣南文化展示工程,启动《宣南神韵》系列舞台剧编排工作。
加强文物保护,积极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前门清真寺等文物修缮,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保护。
强化文化市场监管,促进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
2、继续推进科技卫生体育事业发展。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强化技术市场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全区科技应用和创新水平。
加强科普活动室和科普设施建设,着力做好科普工作。
积极推进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前期工作,加快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装修改造工程,完善公共卫生设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药卫生服务。
深化社区卫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