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6939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

(3)要认识到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要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

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并能分析其作用。

认识秦亡于暴政,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一面。

五、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利用诗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了解这段历史的兴趣)

《古风》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聘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郦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思考:

①诗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②诗中的历史人物为何落到“金棺葬寒灰。

”的下场?

③诗人对他的叙述评价是否客观?

为什么?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诸侯争霸:

(1)原因:

①诸侯不满足自己的封号,纷纷称“王”;

(诸侯得势)

②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周王权旁落;

(王室衰微)

③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

(根基动摇)

2、秦的统一:

(1)统一条件:

①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②人民渴望统一;

③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④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影响(参见必修Ⅲ)

⑤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扩大,促进了最终的全国统一;

⑥各民族的初步融合。

(2)统一过程:

时间:

公元前230~前221年

战争:

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定都咸阳。

(3)统一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过渡: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

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备课资料】秦始皇(公元前259—221)姓嬴,名政,为秦庄襄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吒风云、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

公元前246年,即秦始皇13时岁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即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

前246年,秦王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

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备课资料】秦灭六国的统一战争

秦王政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36—前221年),秦军攻灭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地)、韩国(今河南中部)、燕国(今河北中部北部、辽宁大部等地)、楚国(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大部等地)、魏国(今河南中部偏东)、齐国(今山东境)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

 

秦国的战略决策

秦始皇十三岁(前246年)登上王位,始称元年。

二十二岁(前238年)亲政,镇压了长信侯嫪毐的叛乱;

次年(前237年),又免去吕不韦丞相之职,在国内清除了妨碍自己专政的障碍,在对外战争上,仍继续执行昭王时定下的远交近攻战略。

但依据形势的发展,用李斯之谋,加速了消灭六国的战争进程。

此前,是以蚕食渐进的方法逐渐扩大疆土。

李斯认为:

“以秦国之强……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纵,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史记·

李斯列传》)。

秦王政采纳其言,决心改蚕食渐进为急进速歼,积极准备进攻六国。

为防止六国联合抗秦,以保证远交近攻战略的顺利实施,秦王政除继续以“连横”破坏“合纵”外,又用尉缭之谋,以贿买、用间等手段,分化瓦解六国。

尉缭建议“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史记·

秦始皇本纪》)。

秦遂派出大批能言善辩之士,携带重金,去各国游说诸侯、大臣,以离间其君臣上下,破坏六国之间的关系,阻止其再度联合,加强政治、外交攻势。

在战争指导上,秦王政继承昭王时范睢“必亲中国(指中原中心地区的韩、魏)而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战国策·

秦策三》)的基本思想,并吸取李斯“先取韩以恐他国”(《史记·

秦始皇本纪》)的建议,采用中央突破,由近及远,逐个歼灭的战略方针,决定以地处东西中轴线上的韩国为主攻方向,控制中央枢纽地带,以断六国合纵之脊,使六国不能相互策应、支援,尔后再进攻两翼;

先破赵、燕,再灭楚、魏,最后灭亡齐国。

秦灭六国的战争经过

秦王政为了灭韩时不受赵、楚的干扰采取了“先威楚赵”的积极措施。

十一年(前236年),乘赵军进攻燕国,赵国内部空虚之机,发兵攻赵,攻占了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邺(今河北磁县南邺镇)和安阳(今河北安阳西南)等9城。

十二年(前235年),又以助魏国为名,调四郡之兵与魏军联合攻楚,给楚以一定打击,以解除北进时可能来自南方的威胁。

十三年(前234年),秦王政亲至河南(今河南洛阳西)祝祭,了解各国动向及关东秦军状况。

认为赵国虽迭受打击,国力已大力削弱,但尚众之强,秦灭韩时,仍有助韩可能,决定继续打击赵国。

秦军再度攻赵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磁县西南),大败赵军,斩首10万,杀死赵将扈辄。

但当秦军继续攻赵时,于十四年(前233年)在肥、十五年(前232年)在番吾,连续遭到赵国名将李牧的反击,均告失败(参见肥之战、番吾之战)。

赵军亦损失惨重,实力已尽,再无组织进攻能力,仅能退守邯郸自保。

十七年(前230年),秦军经两年休整后,秦王政派内史腾率军攻韩,一举攻破韩都郑(今河南新郑,参见秦灭韩之战)·

,韩国灭亡。

灭韩以后,秦国便集中力量攻赵。

十八年(前229年),秦军乘赵国遭旱灾之机,兵分两路,由南、北合击邯郸。

十九年(前228年),大败赵军,占领邯郸,俘赵王,赵国破。

赵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收残部自立为代王(参见秦灭赵之战)。

破赵后,秦王政亲至邯郸,了解军情,观察形势,令王翦率军进屯中山故地,准备下一步进攻燕国。

燕太子丹派荆轲赴秦,以献督亢(今河北易、涿地区)地图及秦逃将樊于期首级之名刺杀秦王政,幻想造成秦国混乱,以解灭亡之危。

荆柯行刺未遂,被杀。

秦王政增兵中山,命王翦和将军辛胜攻燕,于易水之西大败燕军及协助燕军防守易水的代军。

二十一年(前226年),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带兵退走辽东(今辽宁辽阳)。

此时,燕、代军主力已受重创,远逃边境地区,已对秦军构不成威胁。

秦军便集中力量南向对付楚、魏两国。

秦在进攻燕、代的同时,派王贲率领秦军进攻楚国北部(今河南南部),占领10余城,保障了进军魏都的侧背安全。

遂即于二十二年(前225年),以胜楚之军进攻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决黄河、大沟之水灌城。

三月,大梁城坏,魏王假投降,魏亡(参见秦灭魏之战)。

秦在灭魏同时,派李信、蒙武攻楚。

在城父遭楚军突袭,大败。

二十三年(前224年),秦派老将王翦及蒙武率60万大军再度攻楚。

于二十四年(前223年),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虏获楚王负刍,灭亡了楚国(参见秦灭楚之战)。

灭楚之后,秦派王贲进击燕赵残部。

二十五年(前222年),擒燕王喜,回军又俘赵代王嘉。

燕赵彻底灭亡(参见秦灭燕之战)。

攻灭了赵、韩、燕、楚、魏五国以后,秦将进攻矛头转向齐国。

齐王建不战而降(参见秦灭齐之战),秦军入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齐亡。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

(1)“皇帝”名称的由来:

(参见教材P9“历史纵横”)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

天下初定,秦王嬴政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先确定个名号。

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王”,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自感功高盖世的嬴政,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其权势和地位。

于是,他下令群臣议名号。

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请上尊号为“泰皇”。

但是嬴政并不满意,决定:

“去掉‘泰’字,加上‘皇’字,采用上古‘帝’位的名号,称为‘皇帝’。

”“皇帝”之称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

以“皇帝”之称代替“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注:

三皇五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历史人物。

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据《史记·

五帝本纪》注文中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

《史记·

秦始皇本纪》为天皇、地皇、泰皇(即后来俗说的人皇)。

还有说是伏羲、女娲、神农(《文选·

东都赋》李善注引《春秋·

元命苞》)。

五帝,按《史记·

五帝本纪》注文中一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另一说是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他们都是传说中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2)、皇帝制度的特征:

①皇帝独尊: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

天子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为“玺”。

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②皇位世袭:

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

③皇权至上:

秦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

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依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如阳陵虎符。

皇帝的话就是法律(“言即法律”)。

公元前213年那场著名的宫廷辩论之后,秦始皇下令取消了殿前议事的制度。

这样,秦始皇不仅集国家权力于一身,而且真正开始说一不二了。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设置及职能:

中央——“三公”: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后世习称“三公”,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

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有左、右二丞相。

秦始皇时,王绾、李斯等先后任丞相。

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

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故推断是秦始皇自掌军权。

地方——“九卿”:

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等。

这里的“九”并非确数,言其“多”也。

“九卿”是指“三公”以下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

如掌管刑狱、司法的廷尉、掌管钱谷的治粟内史等。

(2)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①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最高官职,如“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

②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3)评价(作用):

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沿革:

最早在春秋时期设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秦统一中国后全面推行。

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

春秋时期初设的郡县,大多设立在新吞并地区或各国边境线上,并由国君直辖。

战国时代,首先由三晋建立起以郡统县之制,且设立郡县的区域也由边境扩展到腹地。

秦国在兼灭六国的战争中,在一些新攻占的地区已设郡县管理。

秦统一后,经过两次廷辩,秦始皇确定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秦朝在全国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郡下设县。

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

2、目的: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大一统局面

3、内容——郡县两级地方官僚机构的建立

(1)郡——长官郡守:

郡,为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全国划36郡。

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另设郡尉,负责军务,直接领兵;

郡监(也称“监御史”),监察郡之行政,并有牵制郡守的作用。

(2)县——长官县长或县令:

郡下辖若干县。

县级行政机构由县令(不满万户之县长官称县长)主持政务,县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丞负责司法。

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

(3)乡里——基层机构:

县以下是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详见课本第11页[历史纵横]栏中的材料。

乡的长官有三老、有秩、啬夫、游缴;

里的长官称里正。

秦时,户籍的保存与管理、赋税徭役的征调以及地方军队的基本编制都是以县为单位的。

县级机构是秦朝实行统治最重要的一级机构。

秦以后,郡制没有保留到封建社会后期,但县制却长期实行。

秦朝县制机构管理的模式,对历代封建王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作用: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5、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

(2)作用:

①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

②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①对秦朝的影响:

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②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五、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比较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其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第一,传承制度不同。

分封制度萌芽于夏朝,盛行于西周时期,它是国君将田邑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俸禄的制度。

受封的对象有三种类型:

一是周王的同姓亲属即王族,二是功臣,三是古圣王的后裔即先代贵族的后裔。

不论受封的是谁,一旦被封,都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

郡县制则与此相反,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而且不能世袭,即实行的是任免制。

第二,职责范围不同。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

例如,必须定期朝聘周王,向周王贡献各种物产,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叛者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

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

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第三,“治地”方位不同。

分封制下的封地多位于授封者的周围,其中心地带为授封者,即国君或诸侯直接统治的中心。

例如,国君直接统治的地区限于“方千里”的“王畿”之地,畿外之地则分封给各诸侯,目的是保卫王畿的安全,保卫四疆之土。

诸侯的直接统治也常在封地的中心,称为“都”城,其附近或边远地区则分封给卿大夫作采邑。

卿大夫以同样的原则继续分给士大夫。

如此,王畿、“都”城、采邑处于各级封地的中心地带,四周之地均为受封者的封地,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众星拱月”的统治网络,体现了“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居中传统观念。

郡县制的情况多有不同。

初建时,郡多在边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

如秦南平百越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北击匈奴,收复朔方后,设置了九原郡。

县则地近统治中心的、较富庶的近畿地区。

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郡和县的地区分布渐趋一致,最终发展成为郡统县的隶属关系。

第四,历史作用不同。

分封制体现了“薄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各封国具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绝对安全的义务,这和西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不平衡、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形相适应,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是,由于各诸侯国在封地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

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王国演变成完全独立的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了列国争霸,互相兼并,国君权力衰微,大权旁落,最后导致完全分裂的政治局面。

春秋争霸局面的形成,可以说是分封制的必然产物。

郡县制的出现及其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而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

王夫之说: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由此可见,郡县制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社会调控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和相

应的爵位

官吏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的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

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

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

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

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

政治秩序,但也容易

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和国家的统一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不得世袭。

作用: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六、巩固统一的措施:

(参见教材P10“历史纵横”,指导学生阅读后教师再归纳)

①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匈奴;

②修建驰道、直道——加强联系,维护安定统治;

③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助于统一国家概念的加强;

④统一文字——促进各地文化交流;

⑤整顿各地风俗(视时间解释驰道、度量衡、秦权。

⑥制定细密、严酷的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难点突破】秦朝建立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历史根源、基本内容、特点和意义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专制主义是指皇帝位终身制与皇位的世袭制。

即帝王一旦登基便终身为帝。

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历史根源:

a.经济根源:

春秋末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产生了封建剥削方式。

由于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以保护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因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b.社会根源: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渐形成。

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c:

思想根源,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由于这种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被秦国所采纳,到秦朝开创了这一制度。

也就是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键。

内容:

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权的三公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度。

特点:

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

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诸侯制度来说能更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意义:

对秦朝的影响:

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对后世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