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6916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师资引进与培养:

由“学科型”教师向“双师型”结构转变10

(四)教学内容:

由注重理论和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和就业能力转变11

(五)课程系统建设:

由稳定的学科课程向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转变12

(六)办学模式:

由单一学校办学向校企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转变13

(七)培养方式:

由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向注重实习实训转变13

五、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14

(一)准确定位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14

(二)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15

(三)课程实施策略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模式21

(四)教学团队建设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21

(五)实训基地建设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23

六、创新高职人才培养应注意的问题24

(一)紧密结合地方支柱产业发展需求,调整和设置主体专业24

(二)以就业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25

(三)以资源保障为基础,过程控制为重点,实施创新人才培养27

七、总结28

参考文献:

30

摘要: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国家教委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市场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

”这一规定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即是:

接受高职教育的毕业生应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实践的具体操作者,是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对于发展高职教育意义重大,它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等。

我院毕业生毕业将主要面向法院、检察院一线的各个岗位工作。

随着法院、检察院执法要科学化、规范化、合法化等改革各项工作思想的推行和实际分工的细化,法院、检察院的各项工作在层次上要求更加深入,其科学性、技术性日益增强,因此,在原有教学层次和教学内容基础上所造就的人才,其业务规格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岗位调整和进一步专业化的需要。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质量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义

 1.从宏观来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技术应用型技能职业能力,进而使人们能够在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中就业,并且在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中发展为主要目的一种教育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教育的形式,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微观来讲,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而进行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的应用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它成为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以“技术技能”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类型。

“技术技能”导向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2.简单的来讲高等职业培养目标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人才的问题。

现今社会人才主要分为四类:

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技术和技能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目标也就是要培养出这两类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特点及必然性

 1.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数量在不断发展,而教育层次也在不断的提高。

18世纪欧洲最早出现高等职业教育,19世纪中叶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先后设立了不少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上世纪7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不仅中等层次的学校迅速增加,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等层次的学校。

  随着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和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

古代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期,其特点是没有正规的院校,不系统和不正规,受教育的人数非常有限,且根据不同的师傅有不同的差别;

近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端,其特点是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正规教育的阶段,政府更多地干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形成制度,且产生了多种专业分类,当主要的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阶段后,高等职业教育又产生了分化。

工业革命引起的技术发展,从而导致一方面对技术工人及高技术工人的大规模需求,另一方面职业分类更加吸化,使得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和种类都空前增加,而后政府介入,使得更加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2.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所促进的,这中间还有教育和社会的原因。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以及社会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并不是仅仅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

当进入了80年代之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就不再仅仅立足于经济和技术的层面,高等职业教育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平衡社会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由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政府救济一方面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弱势群体虽然得到了社会救济,但是他们依然不满意无工作、无社会地位的生存空间,所以政府需要做的是让这些群体能够拥有一技之长,获得相应的工作从而获得相应的社会尊重,从而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国家教委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

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对于发展高职教育意义重大,它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等。

诸如一直以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轻视,对技能型人才的漠视,高职教育者本身对受教育者文化素质的苛求,都导致了教育目的的错位。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型人才,是对传统的中国教育的挑战。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分析

其一,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分析,在目前学术文献中解释有10余种,这就需要对其两个核心词“人才培养”和“模式”进行分析。

“人才培养”就构成要素上来说,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措施和人才培养对象三个,其中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是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模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推广借鉴的标准样式”。

由此,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推广借鉴的人才培养标准样式。

其二,至于技能型人才的理解,国外对于技能型人才的概念界定:

美国普渡大学W.K.bold教授称之为技术师,英国则指技术工程师;

还有一些人提出“灰领”这个称谓,用来特指技能型人才,认为“灰领”是“白领”和“蓝领”两者的结合,是熟练的技术员。

国内对于技能型人才的界定一般是他们不同于“白领”、“蓝领”,是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事技术含量大、劳动复杂程度高的工作的高级技术工作和技师。

他们在工作中既要动脑也要动手,既要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创新能力,又要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

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技能型人才”进行了特别解释:

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

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

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类)。

从技能型人才特征出发,我们应建立一个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上两者,我们认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各类办学主体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支撑保障体系以及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有形范式。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要素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要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以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

因此,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绝不是仅仅通过课堂的描述就能让学习者客观理解并接受信息,而必须提供与“现实生产场景”交互作用的经历,学习者经过“工学交替”的学习过程,才能通过“判断、理解”完成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建构。

所以,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包括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推进内涵式生产性实训、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要素。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目标决定行动。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确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有要解决的问题。

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同时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在解决人才培养质量基础上对培养目标进行具体化,其内涵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它有自身内在的本质特性和要求,与之相对应,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内涵,包括基于认知规律特点的基础知识体系、基于岗位标准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系、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素质体系等三个子系统,其整体规格体系体现出“高”与“职”的两大属性结合与统一。

(二)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为了完成培养目标把教学内容按一定组织结构搭建的支撑结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

而系统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把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有机的关联,构成支撑框架下的一个或几个子系统。

这里所说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就是构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实现职业素质成系统、基础知识成系统、动手能力成系统,教学管理成平台,形成“三系统一平台”的课程体系。

(三)创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

其主要内涵是最大程度地确保学生“学中做”和“做中学”:

一是“学中做”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施为目标寻求与企业合作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学生技能要求,开展诸如工学交替、现场教学等工学结合形式,其首要目标是服务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完成;

二是“做中学”以为企业一线服务为目标主动提高院校在市场需求中吸引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企业需求”与“院校服务能力至上”的原则,主动开展各类技能人员的培养培训以及针对企业需求的科技开发服务。

(四)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是整体结构上专兼结合。

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以及外部环境实际,兼职教师在整体“教师”结构队伍中比例应逐步达到1:

1。

为此,要逐步压缩理论课程,增加实训课程;

要逐步扩大兼职教师在授课中比例,充分发挥其企业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使其逐步在整体队伍中所占比例达到50%。

二是个体上具备“双师”能力。

即引进有企业经历专职教师、培养强化本校已有专业教师、提高现有教师对外技术服务能力是目前“双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五)推进内涵式生产性实训

生产性实训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或者社会相结合,逐步开发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功能,通过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以实现经济效益来补充实训基地正常运转的所需,并在生产中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尽而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种实训方式。

生产性实训不仅为师生创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还可以利用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用于购置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以及创新教学手段等,以此改变消耗性实习实训为创造效益的生产性实训。

(六)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以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质量评价为切入点,从技能型人才质量标准的岗位专业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同时注重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应包括政府的定期评价(如就业率统计、政策倾斜等)与专项评价(如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等)、社会专业测评(如组织接受相应院校、企业、评估机构以及投资者、资助者等委托做出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最终形成包括院校、企业、政府、学生、社会中介等评价主体,以提高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关系如图1所示——

图1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关系要素图

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国家已将高职教育发展的重心从扩大规模为主转为以提高质量为主。

学术型、应用型人才主要由研究生和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职业型人才则主要由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来培养。

 现在我们来分析现今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缺乏科学性。

与社会上普通存在的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

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

重普教升学率,轻职教就业率等现象。

有些院校办学定位不准,追求上规模,而不下力气在高职层次办出自己的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有些院校重视应试性的理论教学,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压缩实践教学课时;

有些院校办学思想封闭,对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导致毕业生职业技能不高,就业适应能力不强。

2.专业设置缺乏适应性。

高职教育具有教育及经济的双重属性,其人才培养工作既要遵循教育规则,又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由于专业设置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监测,造成了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跟风”的现象,也带来了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离轨道的我问题。

3.课程体系缺乏职业性。

高职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得以实现的。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还不成熟,故长期以来其课程多以沿袭高等专科教育为主,或是本科课程的“压缩型”。

4.师资队伍缺乏实践性。

随着近几年的扩招,高职院校规模与数量急剧扩大,教师规模也迅速增加。

许多教师来自原中职、中专或大专等学校或者是刚毕业高校的年轻教师,前者一般水平与综合素质偏低,后者大多缺乏实践能力和职业训练。

五、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七大转变

近5年来.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年均增加30万人以上的双重压力下,高职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却由2004年的42%逐年攀升到2008年的68%,平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由此可见中央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三大战略以来.横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大领域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功不可没。

正是由于高职教育既坚持“大力发展”,又着力“提高质量”,在规模扩展和内涵提升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呈现出以下七大转变。

由封闭转向开放

办学理念是封闭还是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办学者改革的决心。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温总理又多次指出,“只有职业教育才是真正面向人人的教育”。

温总理这些讲话和指示都告诉我们,职业教育应具有开放的办学理念。

近几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就,就体现了高职院校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

办学理念的“开放”,主要包含了体系开放、机制开放和模式开放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教育要真正面向全社会.要求高职教育体系的开放:

二是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要求高职教育机制的开放;

三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求高职教育模式的开放。

教育部提出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前要进行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而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不可能按照学校教育的规律和教学秩序来接受学生培训。

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实行开放办学,加快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

同时,办学理念的开放,还进一步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谋划自身发展,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由本科压缩型向高职特色型转变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之初,高职院校的评估基本上采用本科院校的评估思路和方法,评估指标注重学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图书馆藏量,专任教师的数量、学历、论文.学术成果、学科建设情况等硬性指标。

在这种未能从本科教育的压缩模式中走出来的评估指标体系下,高职院校确实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仅从校园形态上看,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园建筑和校舍围墙都与普通大学一样,即使是实训实验室也大都是设置在漂亮而封闭的楼房内,而在楼房设计施工的时候很少考虑过实训实验室要建成什么样。

2008年4月开始的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的办学要求和改革举措系统地设计成了一套新的评估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要求和特色。

目前的高职院校评估已不再定位于对整个学校的评估。

学校多大面积、多少楼房、多大的图书馆等只是作为参考材料列在数据平台上,而不列入评估的范围之中。

“评软不评硬、评动不评静”,成为新的高职院校评估的两大原则。

所谓评“软”,就是以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做出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校改变传统的学科教育压缩模式。

而所谓评“动”,则是既着眼于学校的历史和现状。

又更加关注学校未来发展的潜力。

从新的评估指标体系来看,提出了诸如“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人数达到毕业生的80%以上”等一系列具体指标,以及“能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等具体要求,以切实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就业能力。

这一新的评估方案的实施,标志着高职教育开始逐步走向完善成熟,凸显了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特色。

由“学科型”教师向“双师型”结构转变

高职教育要摆脱学科教育模式,需要摆脱依靠学科型、专家型教师队伍的办学思路。

针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广大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认定这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双师素质”,二是“双师结构”即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高职教育要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社会化是必由之路,因此教师队伍结构也必须多样化、社会化。

学校要向社会开放.根据需要广泛聘任专业兼职教师,这样可以有广泛的选择空间,能够保证先进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实践技能有特殊要求时能提供满足要求的实践教学技能,还能适应专业迅速变换的需要,在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师不足的情况下解决教学急需、提高办学效益。

同时,有利于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形成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中,教育部、财政部特别将“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与办法,聘请一批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兼职,促进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列为示范性院校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同时把“在示范院校开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试点,加强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为支持示范院校的改革试点工作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以达到在“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而这也正是实施该项建设计划的总体目标之一。

可以预见,强化培养、扩大兼职、增加吸引力,将促使“双师型”教师结构的明显调整和优化。

从实践看,一方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明确将“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作为建设的具体任务之一;

同时,明确要求“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任制度”,这一切都将极大地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另一方面,随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逐步走向深入,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力度也将逐步加大,学校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成为加深与企业交往的最常用的方式。

鉴于目前高职教育专任教师队伍仍是一支适应普通高校教学的学科型教师队伍,教育部在新一轮高职院校“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中,既通过“专业课专任教师强调技能水平提高及增加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要求强调了“双师素质”,通过“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能手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逐渐提高”的要求强调了“双师结构”,使加快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由注重理论和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和就业能力转变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课程易于编制,有助于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许多高职院校在创办初期,教学内容的安排几乎都会刻意拷贝和复制普通高校的学科课程。

因为他们感到只有这样才是正宗的大学教育,结果形成了本科压缩模式,美好的初衷往往以失败告终。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基层一线和工作现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是其主要特征。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方针指引下,人们日益认识到过分偏重理论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应高职院校特定的培养目标,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由学科本位转向就业导向,注重强化实践环节,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互动的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要不断融人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在分析与掌握特定专业领域内技能型人才职业工作过程特征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改革专业教学方案,推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企业的认可度。

许多高职院校将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引入教学,使教学过程与产品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围绕企业一线生产标准和工作要求,把课堂搬到车间和地头,实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学生在真刀真枪中练。

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是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确定教学内容。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为使教学内容贴近职业岗位的实际.满足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要求,与企业联合共同进行课程的研制和开发,在对职业岗位需要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

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始终坚持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立足宁波这一中国的“模具之都”,从模具行业实际工作的职业活动分析人手,构建理论、实践、素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把企业所要求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内容,与企业合作建设集教学、生产一体化的实训和研发中心,共同实施教学和管理。

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双证书制度,增加行业企业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

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专业教学统筹学历知识和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标准,重视社会评价尤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