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691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知识要点

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一章心理学概观

1.心理学的定义p3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不仅研究人、也研究动物。

–心理与行为是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两者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目标p5-6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3.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p8-14

Ø观察法: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

Ø优点:

研究者就在行为发生的地点,即“现场”所观察的行为是亲眼所见,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行为。

•实验法:

指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系统地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相关法:

是了解两种变量(行为、特质、属性或事件)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的方法。

调查法:

是预先拟就所要了解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这些问题以获得研究所需资料的方法。

个案法:

指对某个人或某团体(一个家庭或一个班级)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的方法。

个案研究起源于医学。

医生系统地了解一个病人,全面询问病人的症状、生活习惯和病史等等,结合治疗方案和效果的记录分析

4.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15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现代心理学的三大派别及其主要观点与代表人物p17-20

●行为主义:

美国华生

(1)、主张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反对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确定关系,刺激和反应构成行为的共同的基本因素。

(3)、主张客观法,反对内省法。

(4)、行为是环境作用的结果,环境的差异导致行为的差异。

反对遗传作用。

(5)、了解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将其应用与预测和控制人与动物的行为。

●精神分析:

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

(1)、研究对象:

人的潜意识。

(2)、目的:

了解人当前的观念和行为(特别是异常行为或症状)的潜意识根源。

(3)方法:

自由联想法。

即在医生的引导下病人无顾及地将头脑中的想法、回忆和愿望等说出来。

(4)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经验通常是被压制的,因为它们与文明社会的道德观念相冲突。

但压抑不能消除,过度压抑正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心理治疗是病人领悟症状与潜意识内容的关系并宣泄被压抑的能量。

●人本主义:

美国马斯洛罗杰斯以人为本

主张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反对精神分析以心理病理现象为基础的理论。

(1)在研究对象上,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主要以儿童和动物为被试,也反对精神分析以心理病理现象为基础的理论,而主张研究人性积极的方面,如创造、爱、责任、幸福、自我实现、生命意义等区别于动物也区别于心理疾病患者的经验。

(2)人本主义的目的不仅在于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也不仅在于治疗心理疾病,更在于促进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实现。

(3)人本心理学的方法是服务于其所关心的问题的,主张以问题为中心而非行为主义的以方法为中心,人本论者虽也注重收集数据和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所用的方法是否符合严格的自然科学标准在他们看来并不重要,因此他们更强调所谓“现象学的方法”,也就是主观经验的观察和报告。

(4)行为主义认为人是被环境决定的,精神分析人为人是被潜意识力量决定的,人本心理学反对决定论,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人有选择并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p28-29

v神经元:

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人脑由120亿个以上的神经元构成。

v神经元的构成:

细胞体、树突、轴突

❑树突:

接收由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并将其传到细胞体。

❑轴突:

轴突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由胞体传给其他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

❑一个神经元通常有多个树突,但只有一个轴突。

功能(p28-29)(接受刺激、传递、整合)

2.神经冲动的传导p29-30

a)静息电位

b)全或无原则

c)突触

3.神经系统的结构p30

a)中枢神经系统:

脑与脊髓

b)周围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拮抗性质

4.大脑皮层的分区

a)感觉皮层区p35-36

b)运动皮层区

c)联合皮层区p37

i.布洛卡区—说话

ii.威尔尼克区—理解他人的话

5.大脑两半球功能差异p37

左半球:

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活动

右半球:

觉知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6.双生子研究的意义p48-49

区分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结果:

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在许多方面都更为相似人与人之间的分数变异在很大程度上都和遗传有关。

第三章动机

1.动机的定义、功能p52

动机(motivation)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功能

●始动功能——引起某种活动

●导引功能——促使活动朝向特定的目标进行

●维持和调节功能——维持某种活动直至达到目的,并在这一过程中调节有机体活动的强度和具体途径

2.需要、动机、驱力、诱因p53-54

需要:

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诱因:

除了内部的因素,有时外部的刺激,也会引起动机,从而激起某种行为。

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称为诱因

3.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叶克斯-多德森定律p54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关于动机强度、工作难度、工作效率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

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相当的动机水平,否则无法维持注意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在简单的工作情况下,较高的动机强度会导致最佳的成绩;在难度适中的工作情况下中等强度的动机会导致最佳的成绩;在难度较大的工作情况下较低的动机强度会导致较佳的成绩。

4.母性动机——瓦顿实验(p62-63)如图:

A---B---C将一只被剥夺了某种需要的白鼠放在A,将其所需要的物体(诱因)放在C,白鼠要得到目标必须通过一个遭电击的栅阁B,并且每当白鼠即将得到诱因时就将其重新放回A。

用白鼠穿过栅阁的次数来表示驱力的强度。

结果:

母性驱力最强烈。

母鼠为了到它的一窝小鼠身边去,在二十分钟内冒着电击的痛苦穿过栅阁22.4次。

5.成就动机的心理结构p69-70

成就动机(achievementmotive):

是指个人在从事某种重要的活动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成就动机的心理结构:

一种是希望成功的动机(hopeforsuccess);

◇一种是害怕失败的动机

前者使人趋近目标以追求成功,后者使人回避目标以避免失败。

6.习得性无助实验的过程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p71-72

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

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

7.韦纳的归因论p76-77

归因(attribution):

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给予解释的心理过程。

●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可控制因和不可控归因

●六个因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8.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p77-78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个人对某种活动有过一些成败经验后,对自己相应的能力所形成的一种评估。

●自我效能的来源: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书本知识

●体能训练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p78-80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四章学习

学习的定义p82-83与分类p85

学习(learning)是基于经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分类:

(1)接受学习(传授者将学习内容以某种定论或确定形式传授给学习者)

发现学习(学习者去发现学习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意义学习(通过文字、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响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

机械学习(死记硬背)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

4、语言的联合

5、多重辨别学习

6、概念的学习

7、原理的学习

8、问题解决

1.经典条件作用p87-93

a)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

b)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

消退:

若多次呈现条件刺激,却始终没有无条件刺激与之相伴出现,有机体的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再反应。

•自发恢复:

已经消退的条件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通常能够再次被条件刺激激发而出现。

d)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系统脱敏法

2.操作条件作用

a)桑代克的著名实验-效果律p94

b)斯金纳的实验-操作条件作用论p94-95

c)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条件作用的比较p96

经典条件作用

操作条件作用

反应的性质

早先就有的反应(流口水)

新的有效行为(踩机关)

反应的主动性

反射性的

自主的

强化的顺序

在反应之前(灯光—食物—口水)

在反应之后(踩机关—食物)

强化

的作用

建立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物之间的联系(灯光—食物)

奖励有效的行为

学习

的内容

刺激物之间的信号关系(灯光是食物出现的信号)

特定的反应

适合于解释

信号学习、情绪学习

动作技能学习

d)正强化、负强化、惩罚的区别p97-100

正强化(positivereinforcement)是在行为发生之后,呈现或增强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增加。

负强化(negativereinforcement)是在行为发生之后,撤销或减弱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增加。

•惩罚:

减少某个行为发生概率的一种程序。

•正惩罚:

在一个行为之后呈现或增强某种恶性刺激,从而使这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减少。

•负惩罚:

在一个行为之后移除或减弱某种良性刺激,从而使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减少。

3.顿悟学习p102-103

4.潜在学习(已经发生却没有从行为中展示出来的学习--认知地图p103-104

5.观察学习--替代强化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影响p104-107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非通过直接经验产生的学习)

替代强化(间接强化,因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的情况)

6.行为主义学习观与认知学习观的比较p107

7.依据学习原理探析行为习惯的养成或消除

第五章认知过程

1.感觉的含义p11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心理物理法对感觉的测量p112-115

a)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

b)

(一)绝对阈限

c)定义: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d)

(二)差别阈限

e)定义:

刚刚能辨别出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f)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

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I为原有刺激量,△I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为常数,即韦伯常数。

3.基本的感觉现象p116-117

a)后像

•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正后像:

保持刺激所具有的同一品质

•负后像:

与刺激的品质相反或互补

•刺激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持续的时间也越长。

b)感觉适应

c)感觉对比

4.颜色视觉的三种属性p118

颜色视觉有三个属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