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发展趋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59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结算发展趋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际结算发展趋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际结算发展趋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际结算发展趋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际结算发展趋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结算发展趋势.docx

《国际结算发展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结算发展趋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结算发展趋势.docx

国际结算最新发展趋势

国际结算(InternationalSettlement)是指国际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交往或联系而发生的以货币表示的债权债务的清偿行为或资金转移行为。

其中,具有贸易背景的国际结算被称为贸易国际结算,而不具备贸易背景的被称为非贸易国际结算。

当今国际结算的方式主要有信用证,汇付和托收.

国际结算是属于银行的中介业务,比国内结算复杂,并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且与国际金融密不可分的。

国际结算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支付手段、结算方式和以银行为中心的划拨方式其目的在于以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来清算国际间以货币表现的债权债务关系或跨国转移资金。

(-)国际结算现状

19世纪以前的国际结算被称为传统国际结算。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传统的国际结算不断发生着变化。

从现金结算发展到非现金结算;从凭货付款到凭单付款;从买卖直接结算发展到通过银行结算;进而又发展成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相结合。

19世纪以后,国际结算进入现代阶段。

其特点是以票据为基础、单据为条件、银行为中枢、结算与融资相结合且日益规范。

在不断的发展中,国际结算近几年在国际领域中有以下特点:

单据标准化、以快邮处理函件、结算手段的电子化、非信用证业务增加、融资期限的延长。

单证成为国际贸易的基本载体,也是国际结算的重要依据。

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将合同关系,债权,物权和保险权益等纷纷固定在单据上,这样就把贸易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分散部分第三方身上,再通过他们不同时点的单据来控制整个贸易过程中的风险。

结算伴随着资金的收付,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资金余缺不均衡的情况,买方、卖方或者双方可能会需要融资,这就为银行带来了伴随结算的贸易融资。

国际贸易融资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存款,增强银行资金实力;改善银行资金质量。

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是形式多样、方法简便、促进银行功能重组、结算制度与惯例日益丰富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结算不一定需要贸易融资,而融资一定需要结算,结算的主导地位相当明显。

但是在目前的国际业务市场中,结算工具具有严重的同质化特点,是否能取得融资就成为选择银行的重剽示准。

(二)国际结算发展趋势

从国际结算的发展来看,主要有这样的趋势:

(11国际结算基本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的信用证结算方式出现边缘化

长期以来,在汇款、托收和信用证三大基本结算方式中,信用证(L/C)这种以银行信用作为付款保证的支付方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买方市场在全球贸易中逐步形成。

与此同时,出口竞争的方式日益多元化,竞争的层次也愈来愈深,出口商单凭商品本身的优势(品质、包装、价格)占有市场已不能完全满足竞争的需求,而是使用商业信用交易方式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同时,运用有效的手段来防范风险,已成为许多国家出口商的一种常规做法。

由此,商业信用重新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心所在,整个贸易国际结算市场则出现了信用证结算方式被边缘化的倾向。

(21采用简便而可靠的支付方式信用证结算虽然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如此。

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之间,60%以上的结算业务是赊账方式(OpenAccount,0/A),这是因为以这种方式处理

单据业务量比较小,结算效率较高。

因此,较多地采用手续比较简单的O/A、

D/P(付款交单)、D/A(承兑交单)等支付方式是国际结算发展的趋势。

不过,

这些方式的基础是商业信用,对卖方风险较大,必须辅之以其他方式,如要求买方提供银行保函等,才能保障卖方收回货款的权益。

(31融资的种类更加丰富结算和融资将结合地更加紧密,结算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有融资出现。

融资的方式和内容将不断得到扩展,除了传统的押汇、贴现等方式外,目前已经出现了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国际结算中的混合结算方式日趋增多。

国际结算方式的多元化选择或混合选择指多种结算方式的相结合或综合运用,如部分货款采用信用证结算,部分货款采用验货(特别大型设备货物)后电汇付款,或部分货款采用信用证结算,部分货款(尤其指超出信用证金额部分)采用托收结算;或部分货款采用T/T预先付款结算,部分货款采用信用证结算等等。

采用混合国际结算方式的优点在于使买卖双方分摊一些结算风险和成本,以有利于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结算方式合约。

因此,混合国际结算方式日趋受到青睐。

(41国际惯例更加完善由于国际结算的参与者可能在不同在国家和地区,他们的做法可能会相差很大纠纷不可避免,贸易和结算要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国际惯例的统一约束。

从国际惯例的目前发展来看,惯例涵盖的领域将不断得到延伸,惯例本身将不断得到完善.

(51商业信用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贸易结算中银行信用的加入主要是因为贸易的一方认为对方的风险不可控,随着社会信用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自然人和法人的信用情况将被完整的记录下来,一次的失信将导致沉重的后果。

有鉴于此银行信用的高价格就不再容易被接受了,商业信用本身就形成了很强的约束。

总之,在将来国际结算中的电子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支付方式也会更为简便;融资种类的丰富化;国际惯例的完善化;商业信用的可信度大大提升这些种种的发展趋势都会不断促使国际结算有质的飞跃。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经过应用后不断改进国际结算的方式会使风险大大减小,保证国际结算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步前进。

总之,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国际结算方式正在悄然发生一些改变,如传统上占重要比重的信用证结算方式正在逐步衰退,让步于托收或汇款结算方式;国际结算中的混合结算方式日趋增多;国际结算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结算的汇率风险不断加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日趋普遍等。

这些发展趋势同时意味着国际结算潜在风险的增大,例如,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逐步边缘化也并非一种很好的趋势,可能意味着出口风险的增大;混合结算方式的广泛应用、电子化程度的提高均可能意味着银行操作安全风险的加大。

为此,本文建议政府、商业银行和进出口企业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有效应对,如政府应积极完善机制,健全法规制度,为国际结算发展提供一个安全与便利的发展环境;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国际结算业务新品种,加大国际结算人才培养力度,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进出口企业应积极选择信用证、混合结算方式,以及保理、包买票据等附属国际结算方式,合理选择国际结算货币等多种措施加以有效应对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