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一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南阳市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一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中秋节期间,亲朋好友济济一堂,尽情地谈笑。
C.课间操的时候,同学们队列整齐、鳞次栉比地走在运动场上。
D.年轻人必须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遇事能自作主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4.(8分)(2020八下·
肇州期末)古诗文填空。
①山舞银蛇,________。
②________,何似在人间。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⑤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精神。
⑥《沁园春·
雪》一词中,能揭示全词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5.(15分)学习了本文后,班级开展了“面对挫折”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1)【名人故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与命运抗争的杰出人士有很多。
请列举两个古今中外通过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身残志坚的名人的故事。
(2)【鼓励弱者】生活中的不幸者有很多,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请结合身残志坚的名人们的事例用排比句式写一段话来鼓励他们。
(3)【名言哲理】“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而且还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请你说出从这句话中感悟到的道理。
二、阅读理解(共4题;
共58分)
6.(12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录毕,走送之
走:
________
②腰白玉之环
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②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本文作者“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而最终却能学有所成。
作者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与行为特点?
(用原文词句回答)
7.(16分)(2017八下·
回民期中)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汉·
刘歆《西京杂记·
卷二》节选)
注释:
大:
大户人家;
有钱的人。
文不识:
邑人的名字。
怪:
以...为怪;
认为...是奇怪的。
资给:
资助、供给、借给。
大学:
大学问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________
②衡乃与其佣作________
③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_______(用四字短语作答)
(4)结合甲乙两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学习的感受或体会。
8.(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枫叶礼赞
孟超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
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
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艮好的时节。
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
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
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
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
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
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
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
这哪里赶得上枫叶。
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
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
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
《董西厢》中有一警句:
“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
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
把枫叶之红比作血,那恰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
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
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
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
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
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
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选自《名家咏物100篇》,有改动)
(1)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2)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9.(20分)阅读《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回答相关问题。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
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
“阿曼达,我的儿子!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
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
“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
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
“出来吧!
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请用简洁的文字说说选文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
(2)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划线词语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①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
②父亲声音颤抖地说:
(3)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说一说他们各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的提示,想像地震刚刚发生、教室刚刚塌陷时阿曼达的处境,写一写他的所见、所想和所做。
三、作文(共1题;
共5分)
10.(5分)作文:
在我们的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
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
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
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
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你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①提示:
横线上可以填上“逆境”、“苦难”、“呵护”、“奋斗”、“磨练”、“关爱”等词语,也可以填上其他的词语。
)
参考答案
答案:
1-1、
考点:
解析:
2-1、
3-1、
4-1、
5-1、
5-2、
5-3、
6-1、
6-2、
6-3、
7-1、
7-2、
7-3、
7-4、
8-1、
8-2、
9-1、
9-2、
9-3、
9-4、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