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申报评审全了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594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5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课申报评审全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课申报评审全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课申报评审全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课申报评审全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课申报评审全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课申报评审全了解.docx

《金课申报评审全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课申报评审全了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课申报评审全了解.docx

金课申报评审全了解

“金课”申报、评审全了解

 

引言: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

 

什么是“金课”

 

“高阶性”:

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创新性”:

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

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

“挑战度”:

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

 

五大“金课”类型与认定计划

 

 

申报规划

 

采取三年限额的方式。

也就是2019、2020、2021年三年的限额统一发布,2019年申报总数不超过限额的20%。

已经运行满两轮(两学期)的课程可以申报,未运行满两轮(两学期)的课程可以明年或后年再申报。

 

“金课”申报前期准备

 

一 填写申请书

注意:

申报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含课程负责人)须与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学期一致,并须截图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开设信息。

相同授课教师、不同选课编码的同一名称课程,若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案相同,教学效果相近,可以合并申报。

专业类代码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的代码。

没有对应学科专业的课程,填写“0000”。

二 说课视频

内容要求:

课程概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课堂或线上或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特色、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等。

技术要求:

分辨率720P及以上,MP4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

负责人:

视频中标注出镜人姓名、单位,课程负责人出镜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三 其他材料

除申请书和说课视频外,线下金课申报还需要以下材料:

1.课程负责人的10分钟“说课”视频;

2.教学设计样例说明(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提供);

3.最近一学期的教学日历(必须提供);

4.最近一学期的测验、考试(考核)及答案(成果等)(必须提供);

5.最近两学期的学生成绩分布统计(必须提供);

6.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选择性提供);

7.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选择性提供);

8.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选择性提供);

9.教学(课堂或实践)实录视频(选择性提供)。

 

申请书填写

 

∙申报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含课程负责人)须与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学期一致,并须截图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开设信息。

∙相同授课教师、不同选课编码的同一名称课程,若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案相同,教学效果相近,可以合并申报。

∙专业类代码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的代码。

没有对应学科专业的课程,填写“0000”。

 

需要注意的问题

 

∙已作为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候选课程的,其课程负责人及团队主要成员不再参加此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三类课程的推荐。

∙金课申报需要真实开课2轮(2学期)的教学数据。

因此想在2021年前进行金课申报,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和课程设计创新需要尽早提上日程。

∙金课申报需要真实的课堂数据(最近一学期的测验、考试、答案等数据),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更高效、更全面地收集教学大数据。

 

“金课”申报

 

∙若未评上的在线课程(慕课)仍然可以申报。

∙校内教学平台自建的课程也可以申报。

∙在MOOC平台上开设的SPOC课程或校内SPOC平台中开设的SPOC课程可以申报。

∙数字化教学工具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一般这类工具都有一个在线的课程平台提供支撑,建议以平台作为申报的支撑网站(教育部要求提供在线课程的网址)。

 

“金课”认定方式

 

教育部分年度组织专家对推荐课程进行认定,经公示后向社会发布。

对课程团队成员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问题、五年内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课程内容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认定课程管理

 

认定课程管理:

教育部对认定的国家级一流课程实施动态管理,对课程实际应用、教学效果和共享等进行跟踪监测。

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的课程须继续建设五年,其建设和改革成果在指定的网站上集中展示和分享,且定期更新资源和数据。

对于未持续更新完善、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课程,将予以撤销。

 

“金课”评审全了解

 

一 评审专家

评审专家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教务部门和院系领导、学科带头人。

他们更多地考虑学科、专业、课程性质之间的平衡;二是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专家。

他们更多倾向于就课论课,更重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变革与创新。

二 硬指标

课程和主讲人(含教学团队)以往的成果、头衔、职称、职务、获奖、项目等荣誉,与实际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之间的平衡。

各种“硬指标”对于评审理解教师真实的授课水平和教学效果极为重要。

三 材料撰写技巧与真材实料结合

掌握撰写技巧,结合自身课程实在干货,把材料写得漂亮。

一份“漂亮”的材料更为加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