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餐作业三十四 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5080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餐作业三十四 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配餐作业三十四 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配餐作业三十四 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配餐作业三十四 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配餐作业三十四 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餐作业三十四 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

《配餐作业三十四 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餐作业三十四 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餐作业三十四 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

A.②④⑤B.①③

C.③⑤D.②③④

解析 ①正确,无安全隐患;

②氯气有毒,不进行尾气处理,可污染环境且易使人中毒;

③正确,金属钠很活泼,随意丢弃会引起火灾,应放回原试剂瓶;

④金属钠易和水反应,Na2O2易和水、CO2反应,故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应用沙子扑灭;

⑤NaOH浓溶液溅在皮肤上,若用稀硫酸清洗,酸碱中和放热,会加重对皮肤的损伤,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

答案 A

3.(2018·

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不可接触烧杯内壁

B.滴加试剂时,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不可接触锥形瓶内壁

D.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玻璃棒不可接触容量瓶内壁

解析 过滤操作时,漏斗的尖端应紧靠烧杯内壁,A项错误;

滴加试剂时,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以免污染试剂,B项正确;

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使残留在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液体进入锥形瓶中,以防造成误差,C项错误;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玻璃棒必须接触容量瓶刻度线下方内壁,以防液体飞溅,D项错误。

4.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存放浓硝酸       B.分离水和乙酸乙酯

C.准确量取9.50mL液体  D.存放氯化钙固体 

解析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般用玻璃塞保存在细口瓶中;

水和乙酸乙酯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用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mL;

实验室中固体药品要保存在广口瓶中,便于取用。

【方法技巧】

学生在备考时需要注意把握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用途与使用方法,理解实验过程中物质所表现出的性质。

5.(2018·

银川质检)实验室中保存下列化学药品的方法不妥当的是(  )

A.将AgNO3晶体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B.将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试剂瓶中

C.金属钾、钠和非金属白磷保存在煤油中

D.浓硝酸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解析 AgNO3、HNO3见光易分解,故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盛NaOH溶液的瓶塞不能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

白磷应保存在水中,故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

答案 C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或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 读取刻度时应平视,A项错;

因气体进入烧瓶中的那一个导管伸入烧瓶内很长,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后不易产生倒吸,D项对。

7.(2018·

成都月考)读下列药品标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解析 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所以盛装饱和氯水的细口瓶不能用橡胶塞,A项错;

根据公式c=

,可知密度为1.84g·

mol-1,浓度为98.0%的浓硫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

L-1,D项对。

8.实验室加热约为150mL液体时,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①③④⑥⑤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

解析 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时,需在烧杯中进行,热源用酒精灯,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9.(2018·

东莞质检)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下列操作与“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  )

A.浸泡 过滤    B.煮沸 研碎

C.萃取 剪断D.蒸馏 捣碎

解析 “渍”浸泡过程,“绞”属于过滤过程,正确答案选A。

10.(2018·

嘉兴月考)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主要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选用仪器

A.

称取3.0g左右的干海带

托盘天平

B.

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与水的混合液

普通漏斗

C.

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

烧杯

D.

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碘

分液漏斗

解析 灼烧固体一般用坩埚,故C项错误。

11.

(1)图甲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

其主要用途是________。

(2)小明用某规格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液面位置如图乙,则其量得液体体积为________(用a、b来表示)。

(3)图丙是某研究性小组设计的一个储气装置。

①将气体存于Ⅱ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打开止水夹a和b,将气体从导管d通入,可将气体储存在Ⅱ瓶中

B.作为储气或取气时都无需在c处安装止水夹

C.该装置主要缺陷是c导管上未装止水夹

D.该装置也可用作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

②要从该储好气的装置中取用气体,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图甲是胶头滴管,是用来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的。

(2)量筒的数值从下向上逐渐增大,在刻度“a”和“b”间有4个小刻度,每2个相邻刻度间可量取液体的数值为(a-b)/5,据此可表示出所量取的液体体积。

(3)①Ⅱ瓶中导管深入液面以下,打开止水夹a、b,从d端通入气体,可将液体排入Ⅰ瓶,随后关闭止水夹a、b而将气体储存在Ⅱ瓶中,A项对;

导管伸入Ⅰ瓶底部,液体不会流出,所以c导管上不用加止水夹,B项对,C项错。

②打开止水夹a,b,Ⅰ瓶中液体流下将Ⅱ瓶中气体排出。

答案 

(1)胶头滴管 取用少量液体药品

(2)b+

或a-

(3)①C ②打开止水夹a、b,气体即可由d导出

12.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序号为⑧和⑩的仪器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液操作中,必须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

(3)能作反应容器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上述中的________(填名称)。

(4)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5)仪器上标有温度的有________(填序号)。

(6)如图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下述读数(虚线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①是量筒,读数为2.5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2.5mL

D.②是温度计,读数为2.5℃

解析 在分液操作中用到分液漏斗和烧杯;

能作为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

配制溶液时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容量瓶、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容量瓶、量筒上标有温度。

(6)分析刻度可知①是温度计,②是量筒,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③是滴定管,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分析可知选B。

答案 

(1)容量瓶 冷凝管 

(2)②⑥ (3)试管

(4)②④⑧⑨ (5)⑧⑨ (6)B

13.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

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或装置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下同)。

A.容量瓶      B.洗气瓶

C.分液漏斗D.酸(碱)式滴定管

(2)下列关于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致后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收集不到气体

B.造成环境污染

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

D.引发爆炸事故

(3)为检查如图所示简易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和方案设计。

①甲同学认为,只要往漏斗中加水,便可检验其气密性是否良好。

经检验他的方案可行。

则甲同学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设计的方案如下:

往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关闭活塞,用手捂住试管中上部,待漏斗中液面上升一定高度,打开活塞让液面回落后,迅速关闭活塞;

松开手,见漏斗中液面低于试管中液面且不再升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乙同学方案设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BCD

(3)①关闭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水至一定量后,发现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乙同学操作在装置不漏气情况下,试管上部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故有“漏斗中液面低于试管中液面且不再升降”的现象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干燥氯气

吸收NH3

石油的分馏

制取乙酸乙酯

(2)为除去粗盐中的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①第Ⅰ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②若第Ⅱ、Ⅳ步顺序颠倒,是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③第Ⅴ步操作所需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中应长管进短管出;

B中NH3不溶于CCl4,不会引起倒吸,且上层的水会吸收NH3,防止NH3逸出;

C中石油分馏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D中由于蒸出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乙酸,它们均易溶于水,当导管口插入液面以下时易发生倒吸,饱和食盐水应改为饱和Na2CO3溶液。

(2)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实际上就是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溶液)、钙离子(用碳酸钠溶液)、硫酸根离子(用氯化钡溶液),多余的钡离子用碳酸钠溶液除去,故氯化钡溶液加在碳酸钠溶液之前,沉淀通过过滤除去,滤液中多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用稀盐酸除去。

过滤时用到的主要仪器:

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等,题目中要求是玻璃仪器,填前三种。

答案 

(1)B

(2)①溶解 ②有影响 ③漏斗、玻璃棒、烧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