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千伏换流站站内排水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495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00千伏换流站站内排水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800千伏换流站站内排水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800千伏换流站站内排水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800千伏换流站站内排水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800千伏换流站站内排水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00千伏换流站站内排水作业指导书.docx

《800千伏换流站站内排水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0千伏换流站站内排水作业指导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00千伏换流站站内排水作业指导书.docx

800千伏换流站站内排水作业指导书

 

±800千伏换流站

站内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1适用范围1

2编制依据1

3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1

4质量要求6

5安全文明施工及危险点分析7

6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措施8

7强制性条文9

8成品保护措施10

9标准工艺要求及施工要点11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800kV换流站工程包A区域站内排水施工的一般要求。

通过本作业指导书,使得施工过程得以规范,施工标准明确,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编制依据

1

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2

GB50201-2012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4

GB50268-2008

给水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

GB50203-201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

GB50204-2002(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修改版)

7

Q/GDW217-2008

±800kV换流站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8

Q/GDW221-2008

±800kV换流站换流阀施工及验收规范

9

Q/GDW248-2008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

10

Q/GDW250-2009

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11

国家电网基建[2005]403号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

13

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9号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

15

基建安全[2005]50号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

16

基建质量[2008]75号

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统一表式

17

基建质量[2010]19号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

3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

3.1钢筋混凝土管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基槽(坑)开挖→浇C15混凝土垫层(100mm厚砂垫层)→安装钢筋混凝土管→检查井、雨水口砌筑→钢筋混凝土管用C15混凝土覆盖管身固定→钢筋混凝土管接口制作→井座安装、雨水口安装→回填土分层夯填→装井盖。

2.基槽开挖要求

本站排水管道开挖深度超过3米,属于深基槽土方工程,施工流程如下:

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坡→排降水→留足预留土层→整平

(1)测量放线:

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放线,先确定事故油池中心点位置,在按照结构尺寸确定开挖面积,绘制开挖施工图,按开挖尺寸标记出开挖线。

(2)切线分层开挖:

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每层高度2.3m左右(不大于2.5m),每级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5m。

(3)修坡

设分阶坡,每层开挖后立即修坡,每2.3m左右修一次坡,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

(4)排降水

基坑坡顶设置截水沟,防止地表雨水流入基坑内。

基坑底设置集水坑,集水坑位置可视事故油池集水坑位置而定,如有积水应立即用潜水泵抽出。

(5)留足预留土层

基坑采用机械挖土,坑底应保留200~300mm厚基土,用人工清理整平,防止坑底土扰动。

(6)整平

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人工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和标高,要求坑底凹凸不超过20mm。

3.基坑边坡保护

当基坑放坡高度较大,施工期和暴露时间较长,或岩土质较差,易于风化、疏松或滑坍。

为防止基坑边坡因气温变化,或失水过多而风化或松散;或防止坡面受雨水冲刷而产生溜坡现象。

可根据土质情况和实际条件采取边坡保护措施,以保护基坑边坡的稳定,视施工中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基坑坡面保护方法:

(1)薄膜覆盖或砂浆覆盖法

对基础施工期较短的临时性基坑边坡,采取在边坡上铺塑料薄膜,在坡顶及坡脚用草袋或编织袋装土压住或用砖压住;或在边坡上抹水泥砂浆20~25mm厚保护。

为防止薄膜脱落,在上部及底部均应搭盖不少于800mm,同时在土中插适当锚筋连接,在坡脚设排水沟。

(2)挂网或挂网抹面法

对基础施工期短,土质较差的临时性基坑边坡,可在垂直坡面楔入直径10~12mm,长400~600mm插筋,纵横间距1m,上铺20号铁丝网,上下用草袋或聚丙烯扁丝编织袋装土或砂压住,或再在铁丝网上抹25~35mm厚的M5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

白灰膏:

砂子=1:

1:

1.5)。

在坡顶坡脚设排水沟。

(3)喷射混凝土或混凝土护面法

对邻近有建筑物的深基坑边坡,可在坡面垂直楔入直径10~12mm,长400~500mm插筋,纵横间距1m,上铺20号铁丝网,在表面喷射40~60mm厚的C15细石混凝土直到坡顶和坡脚;亦可不铺铁丝网,而坡面铺φ4~6mm@250~300mm钢筋网片,浇筑50~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表面抹光。

(4)土袋或砌石压坡法

对深度在5m以内的临时基坑边坡,在边坡下部用草袋或聚丙烯扁丝编织袋装土堆砌或砌石压住坡脚。

边坡高3m以内可采用单排顶砌法,5m以内,水位较高,用二排顶砌或一排一顶构筑法,保持坡脚稳定。

在坡顶设挡水土堤或排水沟,防止冲刷坡面,在底部作排水沟,防止冲坏坡脚。

(5)局部区域短期可考虑钢排桩支护,防雨期塌陷。

4.管道施工

(1)管道基础

钢筋混凝土管覆土≤3.5m时采用120°混凝土基础,覆土>3.5m时采用180°混凝土基础。

管道基础应落在土质良好的原装土层上,地基承载能力不得小于100KN/m2。

若还有不良土层进行处理,施工遵照国家标准图04S516。

(2)下管

1)管道进场检验:

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管体外观及管体的承口、插口尺寸,承口、插口工作面的平整度。

用专用量径尺量并记录每根管的承口内径、插口外径及其椭圆度,承插口配合的环向间隙,应能满足选配的胶圈要求。

2)管道下管:

采用专用高强尼龙吊装带,以免伤及管身混凝土。

吊装前应找出管体重心,做出标志以满足管体吊装要求。

下管时应使管节承口迎向流水方向。

下管、安管不得扰动管道基础。

(3)挖接头工作坑:

在管道安装前,在接口处挖设工作坑,承口前大于等于600mm,承口后超过斜面长,两侧大于管径,深度大于等于200mm,保证操作阶段管子承口悬空。

(4)对口

1)清理管膛、管口:

将承插口内的所有杂物予以清除,并擦洗干净,然后在承口内均匀涂抹非油质润滑剂。

2)清理胶圈:

将胶圈上的粘接物清擦干净,并均匀涂抹非油质润滑剂。

3)插口上套胶圈:

密封胶圈应平顺、无扭曲。

安管时,胶圈应均匀滚动到位,放松外力后,回弹不得大于l0mm,把胶圈弯成心形或花形(大口径)装入承口槽内,并用手沿整个胶圈按压一遍,确保胶圈各个部分不翘不扭,均匀一致卡在槽内。

橡胶圈就位后应位于承插口工作面上。

4)顶装接口

①顶装接口时,采用龙门架,对口时应在已安装稳固的管子上拴住钢丝绳,在待拉入管子承口处架上后背横梁,用钢丝绳和倒链连好绷紧对正,两侧同步拉倒链,将已套好胶圈的插口经撞口后拉入承口中。

注意随时校正胶圈位置和状况。

②安装时,顶、拉速度应缓慢,并应有专人查胶圈滚入情况,如发现滚入不均匀,应停止顶、拉,用凿子调整胶圈位置,均匀后再继续顶、拉,使胶圈达到承插口的预定位置。

③管道安装应特别注意密封胶圈,不得出现“麻花”、“闷鼻”、“凹兜”、“跳井”、“外露”等现象。

图4:

安管及锁管示意图

5)检查中线、高程:

每一管节安装完成后,应校对管体的轴线位置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管体轴向锁定和两侧固定。

6)用探尺检查胶圈位置:

检查插口推人承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用探尺仲人承插口间隙中检查胶圈位置是否正确。

7)锁管:

铺管后为防止前几节管子的管口移动,可用钢丝绳和倒链锁在后面的管子上。

8)对于无承插的钢筋混凝土管,在管缝100~200的范围内凿毛,并铺一层100—120宽钢丝网,然后用1:

2.5水泥砂浆抹带,宽度120,厚30;最后用红砖压带。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则采用如图5所示的1:

2水泥砂浆捻缝加抹三角灰抹带。

图5:

承插口管接口示意图

5.沟槽回填

(1)回填前具备的条件: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铺设后应在混凝土基础强度、接口抹带的接缝水泥强度达到5MPa,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合格后进行。

(2)回填土料的要求:

回填土料宜优先利用基槽内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不得采用淤泥或淤泥质土作为填料。

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最佳含水率应通过试验确定。

(3)工作坑回填:

管道安装就位后,应及时对管体两侧同时进行回填,以稳定管身,防止接口回弹,宜用最佳含水率的过筛细土填塞,采用人工方式夯打密实,当设计另有规定时,按设计要求填实两侧。

管道承口部位下的工作坑,应填入中粗砂或砂砾,用人工方式夯打密实。

管道基础为弧土基础时,管道与基础之间的三角区应填实。

(4)回填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管腔两侧同时分层进行,填土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

沟槽底至管顶以上500mm的范围均应采用人工还土,超过管顶500mm以上可采用机械还土,还土时分层铺设夯实。

(5)回填土虚铺厚度:

回填土压实的每层虚铺厚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如设计无要求,可通过试验段确定。

(6)夯实:

回填土的夯实采用人工夯实和机械夯实两种方法。

夯实时,管道两侧同时进行,不得使管道位移或损伤。

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采用薄铺轻夯夯实,管道两侧夯实面的高差不大于300mm,管顶500mm以上回填应分层整平和夯实。

采用木夯、蛙式夯等压实工具时,应夯夯相连,采用压路机时,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得小于200mm。

(7)压实度的确定:

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符合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规定,可通过试验段确定。

3.2雨水口施工工艺

雨水井深度以800为宜,井底100厚C15砼垫层,四周砌筑240厚长方体井壁,砌筑过程中注意安装雨水给排水管,雨水口四周2m范围内做3cm给排水坡度。

3.3雨水检查井施工工艺

雨水检查井底较管端低100,井底为100厚C15砼垫层,井外形为圆形,井壁采用M7.5水泥砂浆MU10砖;抹面,勾缝,座浆,抹三角灰均采用1:

2防水水泥砂浆。

除Φ700井做成等口式外,其余井均做成收口式;入口管端与出口管端上顶标高基本一致,如入口管较出口管管径较小,则用砖找成斜坡形,面粉1:

2水泥砂浆。

检查井底基础与管道垫层应同时浇筑,井壁墙体砌筑每次收进不大于30mm。

井内的流槽应在井壁砌至管顶以上时进行施工。

井内钢筋踏步随砌随安,位置应准确,混凝土井壁踏步在现浇模板完成后安装,井管道顶部采用砖拱。

检查井井盖安装时采用经纬仪测点统一安装,井盖标高采用水准仪测设水准点安装。

井内壁和流槽应按需要制作弧形模板粉刷成形,管与井壁接触处用砂浆灌满,不得漏水,雨水口支管管口与井口墙面相齐,井圈高程应比路面低10mm为宜。

3.4沟槽及检查井、雨水井回填

在管道施工中,管沟回填土技术非常重要,回填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管道系统的运行状态。

管道安装铺设完毕应尽快回填,时间在气温最低时进行。

沟底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应进行人工素土回填,回填物不得含有机物及砖石等硬物,并应控制回填土方含水率。

回填时管道两侧应先回填管道两侧面腋下的三角区,然后对管道的左右两侧面对称分层回填,每层厚度不大于250mm,严格夯实管道三角区,夯实程度至少达到95%以上。

管顶0.5m以上部位回填土可采用机械回填,回填时也应分层、分段回填,机械夯实。

4质量要求

4.1基本要求

a.排水管道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

b.管道埋设前应做通水试验,排水畅通,无阻塞,接口无漏。

c.排水检查井的底板及进、出水管的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