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4 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4661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4 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K12学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4 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K12学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4 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K12学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4 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K12学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4 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4 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K12学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4 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4 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12学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4 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秦朝至清朝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呢?

讲授新课:

  一、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在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后,国民党败北逃亡。

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加紧进行新中国成立的各项筹备工作。

于是在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新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请同学们阅读一下课文,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怎样的准备?

学生答:

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纪元等事项。

  材料:

国旗的确定,是在广泛征求设计图案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时提出国旗应征图案有3个条件:

一要有中国特征;

二是要含有中国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等因素;

三要有政权的特征,要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并且要庄严整洁,一目了然。

通过一个月的征集,共收到近3000副图案,在9月25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约请各方人士,包括郭沫若、马寅初、徐悲鸿、马思聪等召开座谈会,当时著名的剧作家田汉看中了第32号图案:

在红色的旗面上,镶有一大四小五颗黄星,顶端有镰刀斧头,经过讨论,毛泽东决定把镰刀斧头去掉,最后决定以五星红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人民对于新中国诞生的衷喜悦,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

  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

看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图,得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一下新政权的组成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共团结广大民主党派共同参与的,可以代表全国人民,是民主的体现。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重点理解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过渡:

独立的政权的建立是实现民主的先决条件,民主宪法的制定是构建民主制度,用法治取代人治的第一步。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宪法的颁布

  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步宪法颁布的目的,时间,内容、意义。

  目的:

保障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替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颁布时间: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内容:

共有106条,分为四章;

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

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

  性质: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

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

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拓展:

  国体:

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决定的。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

  政体:

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政体和国体是相适应的,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1954年宪法的特点: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法治的完善

  背景:

1956年底,过渡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内容:

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国家必须系统制定完备的法律。

一切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人民的民主权利应该充分受到法律的保护。

  材料一君上大权:

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召集、开闭、停止及解散议院之权;

在议院闭会时,遇有紧急之事得发代法律之诏令,并得发诏

  令筹措必须之财用……。

附臣民权利义务: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均准其自;

臣民有遵守国家法律之义务。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驶其统治权。

第十八条:

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

  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

其选派方法,各地方自定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宪法》材料三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一、二、三反映在立法思想上有那些进步?

  学生答:

表现在专制集权向民主政治发展,人民无权向人民主权发展,形式上的民主向真实性的民主发展。

  联系材料二、三,说明两部宪法有哪些本质区别?

前者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后者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后者是人民民主。

  根据前两个问题和教材知识,概括1954年宪法的性质。

社会主义类型的人民民主宪法。

为了保证人民民主,1954年宪法为新中国确立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拓展:

分析三个概念:

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其常设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根本政治制度。

其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那么三者之间什么关系是怎样的?

  人民代表大会包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政权的形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大代表的产生:

县、乡级人大代表选区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他各级人大代表下一级人大代表选举产生。

  人大代表的职责:

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提出议案→讨论议案和投票决策

  1.确立: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

  选举:

毛泽东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副主席;

刘少奇为委员长。

大会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通过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

审议报告:

审议了周恩来代表中央人民政府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召开四次全体会议:

通过了多项决议和一项法律。

3.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经济基础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公有制;

三权分立制度:

私有制

  行政权力主体不同:

全国人民;

资产阶级活动原则不同:

民主集中制;

分权制衡思考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如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表达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形成的基础: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础。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956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作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主要形式是什么?

政治协商

  基本组织:

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政协属于政党制度范围,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形式,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其决议无法律效力。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

  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是在中央政权统一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地区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同时也是国家的地方权利机关和行政机关,它必须遵守国家宪法,行使宪法所赋予的权力,并根据地区的情况行使自治权。

《爱我中华》歌词: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问题1:

歌词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各民族平等繁荣、团结

  问题2:

这一主体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

民族区域自治

  问题3:

它是如何确立通过的?

通过《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确立的。

问题4: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五个省级自治区:

195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宁夏回族自治区;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

1965西藏自治区;

1958广西壮族自治区。

另外还建立了100多个自治州、自治县。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可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保证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

其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使人民当家作主有了制度和法律的依托,这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现,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这些民主政治制度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板书设计: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政治建设: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2.法律建设:

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制度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堂作业:

  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

“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

”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分析:

选B。

本题考察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即新中国只有实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才能治好天下。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解析:

选D。

本题考察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A、C两项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B项与史实不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应该是在1956年。

  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B、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巩固了新中国的人民政权  D、建立政治协商、多党合作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主要成就有三个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学生通过探究南昌起义的原因、了解南昌起义的概况,正确理解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b.学生通过第二节目土地革命内容的学习,正确理解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比较分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c.学生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概况,正确理解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a.学生通过分组课前搜集资料,课堂展示搜集成果,锻炼查阅、运用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b.学生通过课堂问题的探究,学会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的方法。

c.学生通过课堂历史情景的熏陶与引导,感悟历史,提高人文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学生通过中共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发动南昌起义、总结城市中心论的失败教训,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学习,培养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b.学生通过红军长征概况的学习,感悟长征精神,培养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胆略,加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的意识,从而突出体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这一素质教育新理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南昌起义;

红军的长征。

.教学难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遵义会议三、教学过程:

导入:

背景音乐《四渡赤水出奇兵》【师】同学们,刚刚大家欣赏了一曲红歌《四渡赤水出奇兵》。

这歌曲描绘的是中国红军长征的情况——地球上的红飘带。

今天,老师也将带领大家走一段红色之旅。

今天我们的红色之旅从江西南昌说起。

这段历史讲述的是1927-193年间的历史。

国共双方的十年对峙,是两个政党的对峙,是两支军队的对峙,是两块地区的对峙,是两个政府的对峙,更是两个阶级的对峙,【师】让我们走进江西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

  ——互动:

同学甲展讲预习案南昌起义。

【师】探究一:

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武装起来给以蒋介石为首的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以有力反击,高举起中国革命斗争鲜明的军帜,坚决进行武装斗争。

——分析、“叛变”:

国民党192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启示:

【师】史料:

南昌起义之后,军队往哪里去的问题,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南昌起义的军队没有与湘、赣的农民运动相结合,而南下向广东进发……南昌起义的部队大部分遭受损失。

因而南昌起义的部队大部分遭受损失,仅留了一部分力量与毛主席所领导的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在井冈山会师,才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二站:

江西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讲述这段历史,我们要从一次会议和一场起义说起。

这就是192年的“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互动学生展讲:

秋收起义和八七会议。

【师】八七会议给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思想混乱是指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组织涣散是指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巨大损失,组织涣散,破坏殆尽。

秋收起义时中国共产党选择进攻中心城市。

执着于城市,这是非常自然地。

【师】材料:

执著于城市,在那个时候是非常自然的。

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

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

然而仿效俄国人成功的经验并没有在中国取得成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探究二、材料二: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三:

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师】毛泽东分析当时的形势,带领队伍到达了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在议院闭会时,遇有紧急之事得发代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