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寓言两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4647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寓言两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2寓言两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2寓言两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2寓言两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2寓言两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寓言两则Word格式.docx

《12寓言两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寓言两则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寓言两则Word格式.docx

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诵读儿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基于口语交际(或写话):

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2.学情分析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

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3.教材分析

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

这两则语言都是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

一个做错了事能及时改正;

一个急于求成,违背原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第一课时《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会认15“寓、则”等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

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

评价任务二: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评价任务三: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理解寓言

引入课题

活动一

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2.寓言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

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

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

(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

板书课题:

《亡羊补牢》。

齐读。

5.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

丢失牢:

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6.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

(学生尝试解释)

揭示课题

环节二

初读课文

检测字词

活动一

学生自读课文一遍。

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能读准生字新词,能正确认读记忆词语

(评价任务一)

活动二

出示“我会认”的字:

寓则亡牢圈钻叼

多种形式检测认读情况:

(1)检测学困生2名;

(2)交流识字方法;

(3)生自由读;

(4)开火车读、齐读。

活动三

出示词语:

亡羊补牢劝告钻进走丢

练习说话:

劝告走丢

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

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

你家有街坊吗?

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完成目标一)

环节三

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说一说羊是怎样丢的呢?

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

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

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

(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2.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

结果又怎样呢?

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

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大意

(完成目标二)

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评价任务二)

环节四

品读课文

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

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

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

指名尝试读;

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B、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

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

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寓言故事。

(评价任务三)

活动二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默读最后一段。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

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

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

(改成一般陈述句)

  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养羊人的可贵之处:

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

而且很有信心)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

“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

大家自由交流。

  小结:

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

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

  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

(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

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

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活动四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还不算晚。

(完成目标三)

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亡牢钻劝丢告,学生书空生字,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

“钻劝丢”等字。

3.书写:

生在田字格里书写生字。

4.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师批改。

能了解字的关键笔画和间架结构,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附: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亡牢钻劝丢告

(死亡)(牢记)(钻进)(劝告)(丢下)(告诉)

(灭亡)(牢房)(钻洞)(劝说)(丢失)(告白)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揠苗助长

1.会认“坊、悔”等8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生字。

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寓言:

生:

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按课文内容填空,引出寓言。

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自己的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坊悔此焦筋疲喘截

多种形式检测认读情况。

筋疲力尽明白

理解“筋疲力尽”

再读课文,思考:

自学要求:

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标出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

(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

再读读看。

(板书:

巴望,着急)

B、指名答

(天天,你能读读这一句吗?

(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

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

太着急了,读)

(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谁再来读?

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

C、齐读这一段

(2)第二自然段:

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力尽”呢?

(这个人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

(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B、虽然这么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

高兴着呢!

怎么呢?

(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

C、咱们一起来读读

(3)第三自然段

A、你为什么这样读?

(喘气,很累)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很累?

看来这个人累极了,你怎么还笑着读呢?

(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所以,他虽然累坏了,但还说自己的力气“总算”没有白费!

认为自己这么做对极了!

B、你能试着读读吗?

(4)第四自然段

A、这么着急的结果是什么?

(禾苗都死了)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太着急了)

B、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这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什么?

(禾苗要慢慢长,急着拔只会坏事)对,禾苗生长都有它一定的规律,要慢慢的长,如果咱们不依照他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

C、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

(小组讨论)

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1.出示生字,学生书空生字,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筋、疲”2个字字。

揠苗助长

筋疲

(青筋)(疲劳)

(皮筋)(疲倦)

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