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最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3922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9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最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最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最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最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最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最终Word文档格式.docx

《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最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最终Word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最终Word文档格式.docx

2.6生物资源15

3、社会经济条件评价15

3.1区情状况17

3.2国民经济发展状况17

3.3基础设施建设现状18

4、政策环境条件19

4.1中国绿色农业发展已具备一定的政策基础19

4.2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绿色产品管理体系19

4.3河南省绿色农业生产与管理体系日趋完善19

4.4项目区绿色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20

第四章总体规划21

1、指导思想21

2、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22

2.1基本原则22

2.1规划目标25

3、项目区功能分类、分区与布局27

4、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区布局、功能及发展重点29

4.1郑州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30

4.2绿色特色种植业生产示范区37

4.3绿色渔牧业生产示范区41

4.4绿色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区48

4.5绿色能源综合建设及环保工程50

5、休闲农业建设区布局、功能及发展重点51

5.1休闲农业建设区现状51

5.2休闲农业市场前景54

5.3休闲农业建设重点55

第五章基础设施建设规划63

1、道路系统规划63

2、供电系统规划63

3、水利设施建设规划64

4、通讯及电视设施规划65

5、技术支撑、推广系统规划65

6、信息系统建设规划66

第六章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67

1、组织框架67

2、组织机构67

3、运行机制69

3.1政府引导69

3.2企业运作70

3.3合作组织参与70

3.4产业化经营71

3.5利益对接71

第七章总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与使用73

1、总投资估算73

1.1投资估算范围73

1.2估算依据73

1.3投资估算73

1.3.1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区73

1.3.2休闲农业设施建设77

1.3.3项目区管理服务中心建设78

1.3.4基础设施建设78

1.3.5科学技术投入78

1.3.6培训合作交流79

1.3.7项目建设组织管理费用79

1.3.8不可预见费79

2、资金来源79

3、资金使用与年度安排79

第八章总体效益分析81

1、生态效益81

2、社会效益82

3、经济效益83

4、综合评价84

第八章重大措施与政策保障86

1、管理创新与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建设86

1.1转变政府职能,发挥主导作用86

1.2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与企业化运作体系87

2、科技创新与科技保障体系建设87

2.1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型机制87

2.1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88

3、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投融资体系建设89

3.1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制89

3.2把握好示范区建设的资金投向90

4、创新项目管理制度,采取“项目农业”的思路90

4.1在示范带建设上采取“项目农业”的思路90

4.2“项目农业”的实施要伴随着制度创新90

5、品牌创新,实施绿色农产品认证与优质优价91

5.1积极实施绿色农产品认证91

5.2创建名牌,切实实行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92

第一章项目概述及规划编写依据

1、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

1.2项目承担单位

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管委会

1.3项目实施地点

项目区位于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范围内,以黄河南岸27公里黄河大堤为轴线,分大堤内侧滩区、大堤外侧500米防护林区域、郑州黄河农牧场三部分,总面积9.25万亩。

其中,大堤内侧滩区面积为7.20万亩,占规划总面积的77.8%。

滩区分为东滩、中滩、西滩三部分,面积分别为3.14万亩、1.0万亩、3.06万亩;

大堤外侧区域为沿黄河大堤27公里长堤外500米宽所属范围,面积2.02万亩,占规划总面积的21.8%;

郑州黄河农牧场所属范围(大堤外侧),面积280亩(属建设用地),占规划总面积0.4%。

1.4项目建设期限

2006年——2010年

1.5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为:

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项目区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把黄河滩区建设成综合效益显著的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区、全国知名的生态农业、黄河文化休闲观光旅游乐园,成为惠及区乃至郑州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辐射惠及区、郑州市乃至周边地区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引进、品种优化、信息交流中心,农业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绿色农业培训与科普教育基地。

经过8-10年,项目区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绿色农业生产示范中心、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的桥梁、高新农业生产基地和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中心。

2、规划编写的主要依据

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的编写主要依据有:

1、全国绿色食品协会“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五年规划指导意见”;

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1994年10月9日发布);

3、林业部《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Sl32-95);

4、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郑州黄河滩地综合开发试点的批复(豫政文[2003]207号);

5、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议书。

第二章项目背景

1、项目的提出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决心下大力气整治生态环境,提出郑州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即四城联创)及营建市区北部防护林带的构想,有效改善郑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形成多样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景观。

2004年惠济区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生态示范区一类试点。

这就要求项目区今后的发展要坚持经济开发与生态建设并重,这正是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目标。

郑州市北部的黄河滩区是项目区主要区域,项目实施符合河南省政府综合开发黄河滩区的战略构想,符合郑州市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

基于这种认识,郑州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管委会于2005年10月向国家绿色食品协会提出了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议书,并于年月得到国家绿色食品协会批复。

2、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前身为1995年11月20日郑州市政府批准成立的郑州高新农业试验区(郑政文[1995]221号)。

2000年2月23日,郑州市委七届第89次常委会决定,在原试验区基础上建立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定格为正县级;

2001年11月15日经河南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豫编办[2001]111号)。

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规划面积近10万亩,区内农业自然条件良好,交通便利,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休闲农业及良种繁育和农科推广基地的理想区域。

示范区建区以来,已引进各类高新技术农业项目50余个,初步实现了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目标。

示范区通过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试验研究、引进消化、组装配套、开发示范、推广培训,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并依托郑州市大市场,充分发挥了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被列入省级生态示范区。

示范区目前拥有近10万亩黄河滩地,已形成芦笋、牧草、林果、花卉规模种植基地和以中荷奶业培训示范中心、奶牛胚胎移植中心为龙头的奶牛养殖基地;

旅游观光项目快速发展,黄河富景生态旅乐世界、丰乐农庄、赛车场、岗李渔村、渔家乐、黄河漂流、牧草原等具有黄河特色的生态、休闲农业项目已初步形成郑州观光农业基地。

2003年12月项目区内的黄河滩地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郑州黄河滩地综合开发试点。

示范区正在建设的郑州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面积为3650亩,位于惠济区黄河滩区西滩。

核心区占地1550亩,预计一期总投资30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

示范区建设以发展21世纪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为目标,以开发黄河滩地、改造传统农业结构、促进滩区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宗旨,充分利用项目区独特的地理、交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相关的农业高新技术、新品种进行集约化、设施化生产,促进滩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示范区将通过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及休闲健身等有机结合,展现现代农业的无穷魅力,带动沿黄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整个黄河滩区7500万亩滩地开发建设闯出一条新路。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将通过绿色农业的发展,提高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牧业以及休闲农业,进行产业化开发,形成规模效应,有力地支持区域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1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长期以来,农业发展走的是一条落后粗放式经营、资源掠夺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问题屡屡发生的道路。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源约束性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12%和25%。

但在资源利用方面浪费严重,水稻大水漫灌每亩耗水700多立方,如实行干湿交替轮歇灌溉仅需水300多立方。

由于水资源的不足与浪费现象的存在,水的短缺已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农业用水每年匮乏达到3000亿立方米以上;

在占国土面积2/3以上的山区和农林、农牧生态脆弱地区,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生态破坏。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

全国草原面积约3亿公顷,其中沙化、退化面积占1/3。

由于生态破坏加剧,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农业灾害频繁发生,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灾面积比五十年代增加117倍。

外源污染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0%提高到1997年的45%,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污染减产粮食100亿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并给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破坏。

可以说,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甚至有些不可挽回的污染。

3.2食品安全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现代社会中,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丰富了人类餐桌上的食品,其品种日趋多元化、优质化和高级化,结构也不断趋于优化。

但是由于受全球环境恶化和生态紧迫性的影响,食品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加。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土壤和水环境,由于受片面追求工业化程度提高的影响,日益受到严重污染,农产品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也因此受到巨大威胁,从源头上使食品品质大打折扣,食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食品污染事件进一步恶化为食品安全危机:

1996年始发于英国而震撼世界的疯牛病、1998年席卷东南亚地区的猪脑病、1999年轰动世界的比利时二恶英污染、2001年上半年欧洲爆发的口蹄疫等,以及形形色色的“毛发水酱油”、“瘦肉精猪肉”、“矿物油大米”、“激素水果”、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蔬菜等等不一,人们生活时刻不面临着污染食品家族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绿色食品,我国绿色食品生产种类越来越多,绿色食品市场份额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3.3休闲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据资料显示,2004年旅游总收入委6000亿人民币,接待入境游人数达1.09亿人次,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居世界第四位,旅游外汇收入257亿美圆,居世界第五位。

而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不再满足于五一、十一去名胜、名城旅游或城市公园和人造景点进行观赏游览,而是在双休日有限的时间内去居住地附近景色优美的地段进行短期的休憩式旅游,开始“走向自然、认识自然、返归自然”。

据研究,500美元是国内旅游的迸发期,800美元是国内旅游的成熟期,也是郊游的大量发生期,1000美元是出国旅游的萌发期,也是国内休闲度假旅游的迸发期。

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正是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迸发期。

项目区位于郑州市北部,黄河南岸,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远灿烂,既是黄河旅游资源的厚积之地,又是郑州市大黄河文化旅游轴线的中心地段,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景观。

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作为本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实施将进一步丰富郑州市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以其整体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和文化气息浓厚的突出特点,吸引更多的旅游观光客前来参观游览。

3.4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

郑州市作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制定了一系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其中郑州市北部组团发展战略具有四大优势,即生态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区域交通门户优势和第一产业主导优势,是郑州市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

项目所在地惠济区是郑州市北部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其中最具生态优势的区域。

“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将通过强化绿色农产品生产、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等内容,体现“诚信郑州、生态郑州、平安郑州”的城市发展理念,是郑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十分符合郑州市对该区域的发展定位。

发展绿色农业符合保护及开发黄河滩区资源的需要。

滩区具有多种功能,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投入使用,黄河的防洪能力大大提高,为黄河滩区的综合利用创造了基本条件。

滩区资源的开发应当在确保调蓄、行洪、排涝、综合利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滩区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高新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规范和带动滩区开发,保护及开发黄河滩区资源。

第三章项目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评价

1、项目区发展概况

项目区位于郑州市北部惠济区境内,气候条件好,光、热、水资源充足,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农作物、林木、花卉、牧草等品种选优余地大,有利于项目向高新、产业化方向发展;

项目区内连片的黄河滩区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规模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为项目区特色农业、畜牧业、休闲农业的发展拓展了发展空间;

项目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其生存环境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观光、科研和科普教育价值,在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加以开发利用,将产生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项目区内,现主要设置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奶业培训示范中心、芦笋生产基地、牧草生态示范园、休闲农业等一些项目,主要情况如下:

(1)郑州农业科技示范园

该示范区位于黄河滩区西滩的东部,靠近黄河大堤,由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示范区核心区占地面积1550亩,计划投资3000万元,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

示范区内道路、绿化、水电等基础设施以及主体土建工程已经基本完成。

郑州农业科技示范园以发展21世纪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为目标,以开发黄河滩区,改造传统农业结构,促进滩区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为宗旨,是整个黄河滩区开发建设中的龙头项目,对提高郑州市绿色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提升黄河滩区生态旅游品位,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中荷奶业培训示范中心

中荷奶业培训示范中心是中国—荷兰政府间友好合作的奶业示范项目,位于黄河滩区的东滩南部,占地1700亩。

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建有三个示范牛场、奶牛技术信息中心、机械展览厅和培训中心以及1500亩优良牧草场。

该中心通过现代化的养殖、牧草高效种植、饲料优化配比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示范,培训奶业相关管理技术人员数万人次,带动了沿黄绿色奶业生产基地的快速发展。

(3)中西芦笋生产基地

该基地位于黄河滩区的东滩中部,由河南省粮油进出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西班牙客商合作从西班牙引进芦笋种植,建成规模4100亩的芦笋生产示范基地。

该基地预计总投资1400万元,已完成投资750万元。

计划投资1000万元,占地100亩的芦笋加工项目也正在筹备之中。

该项目可形成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能解决当地一大批农民的就业问题,并为郑州市创汇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芦笋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具有一定的抗干旱、固沙能力,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

(4)牧草生态示范园

该示范区位于黄河滩区东滩的中部,由河南省畜牧局投资建设,占地面积2200亩,总投资1100万元。

示范区以种植美国皇后苜蓿草为主,全部采用机械化生产线生产,每年收割苜蓿(干草)1750吨,价值140万元左右,可创利100万元。

目前,示范区开始扩大投资建设饲料加工厂,对苜蓿进行深加工,生产系列新产品,拉长产业链条。

牧草生态示范园对河南省及郑州市养殖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促进了郑州市养殖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

同时,通过大规模种植牧草,构建黄河滩区绿色屏障,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为郑州市的生态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另外,滩区花卉苗木建设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现有园林花木生产经营大户30余家,面积1万多亩,年产值8000万元左右,主要经营枇杷、玉兰、雪松、女贞、楸树、合欢、金丝柳、椿树、栾树、紫薇、红枫等50多种园林花木,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双赢。

黄河滩区已基本构建了四道防风固沙带(湿地、牧草、防浪林、防护林),尤其黄河大堤两侧各27公里长、宽500米的万亩生态防护林带,更是蔚为壮观,使黄河滩区真正成为了郑州市后花园和天然氧吧。

(5)休闲农业方面

目前,在规划区内比较成熟的项目主要有富景生态游乐世界、丰乐农庄、金地人家生态园。

富景生态游乐世界位于黄河滩区东滩的北部,是由台湾富景集团连氏企业独资兴建的集游乐、餐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游乐园。

丰乐农庄位于黄河滩区的西滩南部,是河南绿色中原集团下属一个以自然生态为主体、以有机食品生产和生态观光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示范区。

金地人家生态园位于项目区东滩东部黄河大堤北侧500米处,是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绿色餐饮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区。

2、自然条件评价

项目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与便捷的交通条件。

郑州市为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龙头城市,位于中原腹地,是我国东、中、西部交汇之处,是我国经济地理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也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三点一线”旅游发展中心(“三点”即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

“一线”即黄河旅游线)。

惠济区是郑州市的北大门和进出中原腹地的交通要塞,亚洲最长的公路大桥——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纵贯全国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横贯东西的欧亚大陆桥——连霍高速公路均从中穿过。

区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各种专业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云集,项目区人流、物流、信息流方便快捷,产品运距短,成本低,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作为郑州市的菜篮子,项目区较早开展了绿色食品的生产和研究。

毛庄无公害蔬菜基地全国闻名,绿园牌无公害蔬菜、正红牌无公害黄河鲤鱼亦享誉中原。

项目区内有已具规模的特色蔬菜、无公害蔬菜、珍稀菌、果品、水产等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全食品有限公司、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丰乐农庄、郑州农业科技示范区、金地人家生态园、中荷奶业培训示范中心、奶牛胚胎工程中心等一批绿色食品的加工和生产龙头企业已发挥了并将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绿色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区位特点

项目区位于郑州市区北部,黄河南岸,为郑州市北部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极其明显。

2.2地形地貌

项目区主要区域为黄河滩区,是由于黄河泛滥冲积而形成,地势平坦,地面海拔高程90—95米,地质结构为松散沉积物,沉积物岩性为历代黄河泛滥冲积物和洪积物。

地貌类型为微斜平地、洼地、河漫滩、人工堤、路沟等。

2.3气候

项目区属于大陆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

年平均气温为14.2—14.6℃,极端最高温度42℃—45℃,平均每年大于35℃的日数17—25天,极端最低温度零下15℃—19.7℃,平均全年日照时数为2385小时,年日照率54%,大于10℃的积温4673℃;

年平均降水量640.9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占全年降水量的65.2%;

全年无霜期205—235天。

水、热、光照条件均能保证多种农作物及落叶树木的生长发育。

总之,项目区的气候特点是春季温暖、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气多变,旱涝交错,冬季干冷多风。

2.4水文

黄河干流从惠济区西部的荥阳市入境,沿惠济区北侧横贯全区,经花园口镇进入金水区。

惠济区内黄河河段堤防长32.14公里,两岸相距10公里左右,为黄河中下游的上首,黄河从此冲出峡谷,泻入平原,成扇形陡然展开,比降变缓,大量泥沙淤积,河道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为典型的游荡型河段。

受黄河水侧渗的影响,项目区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2—5米,部分地区在1米以下。

地下水储量丰富,丰富的水资源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

由于小浪底工程运行后,黄河泛滥减少,因此开沟引水、清淤整治对于维持湿地的水量平衡非常重要。

2.5土壤

项目区土壤大部分属于潮土类,以淤积沙壤土为主,粘合土次之,还有少量粘土及盐碱土分布。

淤积沙壤土大部分经过多年旱耕熟化、土壤改良,土层厚,土质好,微碱性,pH值在7.5—8左右,含有机质达O.60%,含氮0.33%,磷117ppm,钾73ppm,极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

在黄河滩区老滩与嫩滩交接地带及其附近的嫩滩,土壤为分层粘合土,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低,含沙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差,以大面积牧草种植为宜。

此外,在背河槽的嫩滩区还有少量的盐碱地,在低洼的沙窝处有少量的粘土,这些土壤经适当改造后,可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2.6生物资源

项目区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但由于长期垦殖和黄河历次决口泛滥,原生植被已所剩无几,存留的大多为疏密不一的沙生植物和耐盐植物,种类较少,主要物种有芦苇、薄草、狗牙草、狗尾草、野豌豆、水红芽、河杂草、水菱等。

项目区人工植被为农作物及伴随治沙改碱营造的防风固沙林或护岸林、小片丰产林、农田林网、经济林。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

经济林主要是苹果、桃、枣、李、葡萄等;

防护林、用材林、农田林网乔木以杨树、柳树为主,灌木主要有柽柳。

项目区湿地范围内(一般在靠近黄河1—2公里的嫩滩),芦苇、柽柳、蒿草丛生,水源充足,水草丰美,是水禽等栖息、繁衍的天然场所,主要栖息的动物有天鹅、大鸨、灰鹤、白鹭、苍鹭、鸿雁、野鸭、野雉、野兔、水獭等,其中许多为珍稀动物。

该类型区域对于改善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郑州市及其周边科研、科普教育和参观旅游的很好场所,属需重点保护区域。

3、社会经济条件评价

近几年来,河南省、郑州市从城市规划、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上都对惠济区绿色农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惠济区历届领导也都很重视区内绿色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区四大班子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确立了“建设生态经济强区”的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将绿色农业的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先后成立了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和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依托因特网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启动了河南农大郑州科教示范区、郑州农业科技示范示范区等高新农业科技实验、示范、推广基地的建设。

项目实施单位郑州农业高新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