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3646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厂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厂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厂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厂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厂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厂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厂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可采用电子自动计量)。

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范规定。

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砼的振捣分层捣固,浇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

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

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

为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cm,砼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

合适的振捣现象为:

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

浇注砼时,经常观察模板,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注,并在砼初凝前修整完好。

治理方法:

砼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碎石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加强养护。

1.3.孔洞

砼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砼。

(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

(3)砼离析,或严重跑浆。

(4)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5)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

(6)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1)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砼浇注,使砼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

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2)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

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a.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砼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

~45°

b.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

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

(4)控制好下料。

要保证砼灌注时不产生离析,砼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5)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发现砼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

(6)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对砼孔洞的处理,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1.4.露筋

钢筋砼结构内的钢筋露在砼表面。

(1)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3)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

(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

(1)灌注砼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2)为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

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3)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粒径的碎石。

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砼浇注。

(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5)砼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6)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

(7)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1.5.缺棱掉角

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1)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砼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

(2)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

木模板在灌注砼前充分湿润,砼浇注后认真浇水养护。

拆除钢筋砼结构承重模板时,砼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

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可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冬季砼浇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

可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

1.6.施工缝夹层

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1)在灌注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注前,捣实不够。

(2)灌注大体积砼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

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砼时混入砼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1)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灌注。

(2)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灌注砼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碎石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水予清除。

(3)在浇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一层。

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

对夹层的处理慎重。

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

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

2.钢筋工程

2.1.质量通病:

  

  1、在柱子钢筋施工中,柱子箍筋采用多肢箍时,上柱钢筋和下柱钢筋的锚固不符合规范要求。

  2、当柱钢筋和截面发生变化时,上柱钢筋和下柱钢筋的锚固不符合规范要求。

  3、梁上、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4、梁支座加筋长度常有较短现象。

  5、钢筋的接长有错位、焊缝不合格,搭接长度满足不了要求。

  6、当梁为斜梁时,钢筋有偏位现象,锚固也不符合要求。

  7、剪力墙施工中,根据设计往往在暗柱边缘一定范围内拉筋较密,在绑扎时,弯勾朝向未交错布置,拉勾未按设计拉住相应的钢筋。

  8、剪力墙钢筋一般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网绑扎时,内外层水平筋绑扎不一致,使得拉筋绑扎后,拉筋与竖筋和水平筋不垂直,产生倾斜现象。

  9、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好,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2.防治措施:

  1、加强人的控制

  A、以项目经理的管理目标和职责为中心,合理组建项目管理机构贯彻因事设岗,设立专业钢筋工长和检查人员。

  B、提高施工班组的整体素质,包括技术素质、管理素质,严禁分包工程或作业的转包。

  C、坚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电焊工、电渣压力焊、闪光焊等。

并加强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及技术培训。

  2、加强钢筋原材料检验的控制

  运至现场或在现场生产加工的钢筋,经过检验后应重视对其仓储和使用管理,避免因材料变质或误用造成质量问题。

为此,一方面应合理调度,避免现场钢筋大量积压,另一方面,坚持对钢筋原材料应按不同类别堆放,挂牌标志,并在使用时现场检查督导,对未进行复检的钢筋,若需紧急放行时,只能放行到制作中,不能放行到成品中。

但制作完毕后,在绑扎安装验收前,必须检验合格。

3、加强对钢筋加工机械的控制

  施工机械的选择要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的原则,使其具有特定工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定期校正,并且必须配备相应的操作人员。

  4、加强施工方法的控制

  对主要项目,关键部位和难度较大的项目,制订方案时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处理方法。

钢筋的加工和绑扎除严格按照常规施工方法施工外,其余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a、钢筋加工时直螺纹套丝时,应确保螺纹露出套筒部分不多于2倍螺距。

  b、主次梁箍筋加工时,注意次梁主筋应置于主梁上部,箍筋应作相应调整。

  c、对制作难度大的钢筋必要时,进行1:

1放样制作。

  d、在采用多肢箍时,要控制柱子内箍尺寸,保证柱纵筋绑到箍筋转角处,应加强箍筋的绑扎工序,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绑扎;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立筋及箍筋。

  e、在绑扎剪力墙内钢筋网片时,为保证墙内拉筋与竖筋和水平筋垂直度,防止倾斜,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应将全部交叉点绑扎,剪力墙内的钢筋必须钩住水平钢筋。

剪力墙内钢筋必须先绑扎暗柱钢筋,再绑扎墙体钢筋,首次墙体钢筋绑扎先绑扎样板,经检查合格以后,再展开绑扎。

注意绑扣成“八”字形。

墙内拉钩朝向交错布置,弯钩因工艺需要制作成90度的,绑扎完成后尽可能调至135度,弯钩必须朝向砼。

  f、钢筋砼的保护层控制,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施工前技术交底一定要搞好;

二是注重过程中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是钢筋绑扎时位置正确,但一到浇捣砼时就难以保证其厚度了,不是人踩就是工具压在上面,造成支撑钢筋的马凳被踩倒,砼上层钢筋弯曲变形,保护层厚度得不到保证,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规范操作,严禁操作人员在钢筋上随意行走;

对上层钢筋应作有效的固定,浇捣中还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模板工程(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

3.1.墙体烂根

1.现象

混凝土墙根部位出现蜂窝、麻面或露筋,有的墙根内夹有木片、水泥袋纸等杂物。

2.原因分析

(1)第一层混凝土浇灌过厚,振捣棒插入深度不够,底部未振透。

(2)混凝土铺设后没有及时振捣,混凝土内的水分被模板吸收,振捣困难。

(3)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准,搅拌不匀,坍落度太大,材料离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率小,和易性不好,振捣困难或振捣时间过久造成漏浆。

(4)模板下部接触不严密,下部缝隙用木片堵塞时,木片进入墙体内。

3.预防措施

(1)支模前,在模板下脚相应的位置抹水泥砂浆找平层,但应注意勿使砂浆找平层进入墙体内。

(2)模板下部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等塞严,切忌使用木片并伸入混凝土墙体位置内。

(3)增设导墙,或在模板底面放置充气垫或海绵胶垫等。

(4)浇筑混凝土前先浇水湿润模板下部砼表面,然后浇一层50mm厚的砂浆(其成分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砂浆不宜铺得太厚,并禁止用料斗直接浇筑。

(5)坚持分层浇筑混凝土,第一层浇筑厚度必须控制在500mm以内。

4.治理方法

(1)对于烂根较严重的部位,应先将表面蜂窝、麻面部分剔除,再用1:

1水泥砂将分层抹平。

此项工作必须在拆模后立即进行。

(2)对于已夹入木片、纸或草蝇等的烂根部位,在拆模后应立即将夹杂物彻底剔除,然后捻入高强度干硬砂浆,必要时砂浆中可稍掺加细石。

(3)对于轻微的麻面,可以在拆模后立即铲除显出黄褐色砂子的表面,然后刮一道108胶水泥腻子。

如不是在拆模后立即进行,必须剔除表面松动层,用水湿润并冲洗干净,然后再刮一道108水泥腻子。

(4)对于较大面积的蜂窝、麻面或露筋,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和裸露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3.2.墙面粘连,缺棱掉角

墙体拆模时,大模板上粘连了较大面积的混凝土表皮,现浇墙体上口及洞口拆模后缺棱掉角。

(1)脱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低于1.2Mpa。

尤其是在初冬阶段(温度-1—10℃),由于缺乏可靠的保温措施,最易发生此类现象。

(2)混凝土用水量控制不严,质量波动大,浇筑时下料集中,又未均匀振捣。

(3)模板清理不干净(特别是上、下端口部位),易积留混凝土残渣。

(4)使用了失效的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漏刷,或隔离剂被雨水冲刷掉。

(5)衔接施工缝时浇筑的砂浆层过厚,强度偏低,洞口模板拆除过早,或拆模时碰撞,造成墙体缺棱掉角。

3.预防措施

(1)坚持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期1.2Mpa后才能拆模的规定。

(2)清理大模板和涂刷隔离剂必须认真,要有专人检查验收,不合格的要重机关报清理刷涂。

(3)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浇筑时均匀下料,禁止采用振捣棒赶送混凝土的振捣方法。

(4)应留有周转备用的洞口模板,以适当延迟洞口模板拆除的时间,宜采用可伸缩的洞口模板。

禁止用大锤敲击模板,以防损伤混凝土棱角。

(5)衔接施工缝的水泥砂浆厚度宜为50-100mm,浇筑底层混凝土必须认真振捣。

采用掺粉煤灰的混凝土。

在模板上口加入拌过水泥浆的石子再作振捣,确保此部分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1)严重的大面积粘连、麻面,必须在拆模后随即修补。

修初方法:

先将浮面松动的灰渣清理干净,然后用1:

1水泥砂浆分层抹平,并将表面认真压光,达到要求的平整度。

(2)小面积的粘连、麻面,可在拆模后立即用108胶水泥腻子刮1-2道找平。

(3)缺棱掉角亦宜在拆模后立即修补。

先刷一道水泥素浆,然后用水泥砂浆分层补平。

(4)模板上口如积有较多的粉煤灰浆层,拆模后应凿除,用高一级混凝土补浇到位。

3.3.墙体垂直偏差大、跑模、胀模

墙体垂直偏差大,超过规范要求。

有的整个一道墙都很严重,有的只是一端倾斜严重。

2.原因分析

(1)支模时未用线坠靠吊,或拧紧穿墙螺栓后未进行复查。

(2)大模板地脚螺栓固定不牢,模板受物体猛烈冲撞后(如外墙板的碰撞等)发生倾斜变形,事后又未进行纠正。

(3)大模板本身变形,扭曲严重。

(4)模板支搭不牢,地脚螺栓未拧紧;

振捣混凝土时过猛,使模板发生变位。

(1)支模过程中要反复用线坠靠吊。

先安装正面大模,通过地脚螺栓调整,用线坠靠吊垂直后再安装反面大模,然后在反面模板外侧用线坠校核,最后用穿墙螺栓固定正、反大模,并随着用线坠校核其垂直度,并注意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拧紧。

(2)支模完毕经校正后如遇有较大冲撞,应重新用线坠复核校正。

(3)日久失修变形严重的大模板不得继续使用。

(1)垂直偏差在3mm以下的,可将部分墙面凿毛,用108胶水泥浆刮平,超过3mm而在15mm以内的,将部分墙面凿毛后,用水泥砂浆找平。

此项治理工作应在拆模后立即进行。

(2)垂直偏差严重者(全高垂直偏差超过20mm),应拆模后立即将混凝土凿掉,重新支模浇筑混凝土。

3.4.墙面凹凸不平

1.现象

现浇混凝土墙体拆模后墙面凹凸不平,有的局部凹瘪,有的成连续波浪形,也有的局部鼓包(用2m靠尽检查凹凸超过±

4mm)。

(1)模板刚度不够,大模背面的(龙骨)间距过大。

(2)穿墙管长短不一,误差过大,穿墙螺栓拧得过紧,使其附近模板局部变形。

(3)振动器过度猛振大模板面,板面局部损伤。

(4)安装及拆模过程中用大锤或撬棍猛击模板板面,使板面造成严重缺陷。

(1)加强模板的维修,每个工程完工后,应对模板检修一次,板面有缺陷时,应随时进行修理。

(2)刚度不足的模板,可加密背面龙骨。

(3)不得用振动器猛振大模板或用大锤、撬棍击打模板。

(4)穿墙螺栓部位的模板宜适当加固。

(1)对现有模板彻底进行检修、加固。

(2)对凹凸的墙面应在拆模后立即进行修补。

修补方法:

先剔毛表面,将鼓起部分凿掉,然后用水泥砂浆或108胶水泥浆找平。

(3)对大面积波浪形墙面,可增抹靠骨灰(无底灰的罩面灰)找平。

靠骨灰可以是混合灰,也可以是纸筋石灰(加胶料)。

3.5.阴角不方正、不垂直

拆模后内纵、横墙交接处,以及外墙与内横墙交接处阴角不方正、不垂直。

(1)采用阴角模时操作疏忽,角部出现垂直偏差。

(2)采用平模时,内纵墙模板与已浇筑好的内模墙之间缝隙过大;

内纵墙模板轴线位移。

(3)小角模变形与大模板之间形成缝隙,出现漏浆及阴角变形。

(1)及时修理好模板,尤其是小角模。

(2)安装阴角模时应精心操作,将误差消灭在安装过程之中。

(3)支模时应保持轴线位置正确,努力减小模板垂直偏差。

拆完模板后立即进行修补。

先用靠尺、线坠和方尺检查,然后进行剔凿,再用108胶水泥浆补平压光。

3.6.墙体混凝土起泡

墙面有数量较多的大面积气泡。

2.原因分析

(1)发泡型减水剂(如MF减水剂等)掺量过多。

(2)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振捣时间太短,混凝土不密实。

(3)混凝土浇筑时一次下料太多,振捣时气泡未排出,而集结在混凝土墙面上。

(1)按规定正确掺加减水剂,最好不用发泡型减少剂,必要时可掺引气剂。

(2)采用现场搅拌,若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坍落度宜采用130-150mm,最大不得超过180mm。

(3)加强混凝土振捣,如混凝土内掺减水剂,宜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得大于300mm,拔出时速度要慢,振捣时间以表面不再冒气泡为度。

(4)混凝土每次铺设厚度以不大于500mm为宜。

将气泡表面酥皮铲掉,刮上腻子,将气泡堵死。

一般只用大白腻子,不宜用108胶水泥或其他腻子。

3.7.墙面有模板皮

墙体木模板拆除时,墙面上残粘着模板表皮,观感差。

(1)木模板周转次数多,其表面刚度不足,拆除时表面模板皮残粘在混凝土面层上。

(2)使用了失效的脱模剂或脱模剂刷不均匀、漏刷。

(3)脱模过迟,未及时养护,混凝土表面温度过高,其早期表层强度发展过快,混凝土粘连木模。

(1)对于经过多次周转使用的木模,剔除其中表面刚度不足或弯曲变形的木模。

仅局部表面刚度不足的木模,使用前应重新修补。

(2)木模拆除后应及时清理表面砂浆及翘皮,认真涂刷有效的脱模剂。

(3)采用快速拆模体系,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2Mpa时,及时松开模板,对混凝土淋水养护。

(1)剔除嵌入混凝土表层的木模板表皮,对于严重的混凝土表面模板表皮,剔除后,先刷一道108胶水泥浆,然后用水泥砂浆分层补平压光,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

(2)大面积的墙面拆模粘有模板皮时,拆模后立即剔除,使用108胶水泥腻子刮1-2道找平。

(3)模板皮嵌入混凝土较深时,应全部凿除板皮外混凝土,用钢丝刷或高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3.8.墙体裂缝

墙体裂缝一般在施工中大多出现于门(洞)口顶部及内外墙交接处;

内墙面洞口处也常有开裂。

裂缝宽度不一,最大的可超过1mm。

(1)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时即过早拆模,以至墙体被拉裂。

(2)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被外溢的混凝土铸牢,不得不采取强力拆模措施。

结果造成墙体严重内伤,干缩后形成裂缝。

(3)门(洞)口拆模用大锤猛击。

(4)混凝土养护不及时,有时根本不养护,造成混凝土干缩裂缝。

(5)温度变化引起收缩裂缝。

(6)原材料质量不好,砂石含泥量过大。

(1)保证混凝土拆模强度不低于1.2Mpa。

(2)混凝土浇筑后应随即清除模板外和模底溢浆清除干净。

拆模时可用撬棍将模板上下或左右轻缓撬动。

不得采取摇晃大模板碰撞墙体的方法松动模板。

(3)拆除门口、洞口模板时不得用锤猛击。

(4)墙体脱模后,常温下要立即浇水养护。

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昼夜,保持混凝土经常处于湿润状态。

(5)控制砂石含泥量,含泥量超过规范允许值时,应处理后再用。

(1)裂缝较大者(超过0.25mm),可用环氧腻子或108胶水泥腻子压进缝隙内封闭。

(2)关键部位或严重开裂缝,应用环氧树脂灌浆的方法进行补强封闭,但宜在裂缝开展稳定后再进行,必要时请设计、监理部门共同研究补强方案。

3.9.大角不垂直,不方正

全现浇工程大角竖向呈折线,或明显倾斜,大于规定,不方正,甚至变成小圆角。

(1)模板不合要求,端面不方正,相邻两块模块无法呈90º

夹角。

(2)模板安装不严密,未注意靠吊垂直度和方正度,或在安装后受碰撞发生错位。

(3)模板使用维修不当,固定连接件内灌入混凝土浆,不易搬动,有时敷衍了事,不加处理。

(1)大模板的小面(两端侧面)必须平直,与模板大面呈90º

夹角,并注意检查大模板的加工质量。

(2)安装模板时注意靠吊垂直度和方正度,安装完模板后要防止碰撞。

(3)加强对大模板端机的清理及模板连接固定的维修,使其易转动,操作者要认真将所有连接固定件全部固定。

(4)改进模板设计。

比较有效的做法是:

在两块大模板之间放入一块角钢,如两块大模板之间不方正,则角钢无法放入,因此必须使大角模板呈90º

,做到方正,此角钢还可防止混凝土漏浆。

(5)每施工3-4层就用经纬仪(或吊15kg线坠)检查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