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复习小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351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复习小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传染复习小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传染复习小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传染复习小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传染复习小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复习小结.docx

《传染复习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复习小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复习小结.docx

传染复习小结

【填空】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2.HBV三对抗原抗体系统是指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HBcAg和抗HBc;其中HBEAg和抗HBE为保护性抗体,HBcAg和抗HBc在血中查不到

3.麻疹早期诊断的特异性特征是口腔麻疹黏膜瘢

4.典型流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肾损害

5.构成传染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6.伤寒的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

7.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

8.乙肝什么情况下传染性阳性时最强

9.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10.乙脑镜检可出现的病变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软化灶形成、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胶质细胞增生

【名解】

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染源包括下列四个方面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口腔麻疹粘膜斑Koplikspots

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具有诊断价值,位于双侧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为0.5~1mm针尖大小的小白点周围有红晕,初起时仅数个1~2d内迅速增多融合扩散至整个颊粘膜形成表浅的糜烂似鹅口疮,2~3d内消失。

干性霍乱

一种罕见的暴发型或中毒型霍乱,起病急,发展迅速,尚未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即进入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玫瑰疹

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病程7-14d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

直径2-4mm压之褪色多在10个↓,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一般在2-4d内变淡消失,可分批出现,有时可变成压之不退色的小出血点。

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

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机会感染

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时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引起宿主损伤的情况。

再燃

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在逐渐减轻,但体温还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在度升高,出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再度出现的现象。

复发

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临床表现再次出现的现象(伤寒、疟疾、菌痢)。

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轻微引起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甚至生理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显性感染

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窗口期

HBsAg和抗HBs同时阴性的时期。

瑞氏综合症

是由脏器脂肪浸润所引起的以脑水肿和肝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开始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或斗争的过程。

是病原体克服机体的防御机制侵入定位于机体的某一特定部位并生长繁殖的特定过程。

清除病原体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显出临床症状又能排除病原体;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或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或者慢性携带者。

科普利克斑

见于90%的麻疹病人,起病2-3天,双侧第一臼齿颊粘膜上,为0.5~1mm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改斑点逐渐增多可相互融合,一般在2~3天内消失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传染病

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朊病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病毒性肝炎

由多种病毒肝炎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分类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

临床上以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呈慢性感染,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染)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本病经蚊媒传播,常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为特征。

10y以下最易感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由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流行性出血热。

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口腔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一般呈地区性流行季节以冬春为主,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宿主

伤寒

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带菌者或患者为伤寒的唯一传染源,通过粪-口途径感染人体

细菌性痢疾

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乙状结肠与直肠,肠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

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胃肠型和神经性两类。

霍乱

由霍乱弧菌所致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

该病发病急、传播快,多数病人有轻度腹泻,少数重者表现为剧烈腹泻,导致脱水和循环衰竭。

疟疾

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以反复发作间歇性寒颤、高热、继之以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狂犬病

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黑尿病)

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

【大题】

1.试述感染过程可能出现哪几种表现

①清除病原体: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也可被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②隐形感染:

最常见的感染形式仅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导致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无症状只能通过免疫检查发现,病原体被清除少数可变为携带状态③显性感染:

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变化,麻疹水痘等大多为显性感染,病原体可被清除且获得免疫力(部分传染病免疫不牢固可以再受感染发病),小部分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④病原携带状态: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或带虫者等。

其共同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有慢性病原携带者⑤潜伏性感染:

在此期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是在每种传染病中都存在。

2.试述霍乱的诊断标准

①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②在霍乱疫区,流行期间内有典型的霍乱腹泻和呕吐症状,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者。

虽然粪便培养未发现霍乱弧菌,但并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如有条件可做双份血清凝集素试验,滴度4倍或4倍↑者可诊断③疫源检索中发现粪便培养阳性者前5d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有以上之一者,可诊断为霍乱。

3. 试述典型乙脑极期的表现

极期:

病程的第四到十天除初期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的症状

a高热:

体温常高达40C,一般持续7-10d,重型者可达3w以上b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c惊厥或抽搐:

有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d呼吸衰竭:

主要为中枢性呼衰,脑实质病变尤其是延脑呼吸中枢病变为主要原因e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脑膜刺激征,肢体强直性瘫痪,肌张力增高f循环衰竭:

少见。

常与呼衰同时出现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休克和胃肠道出血。

4.流脑与乙脑的鉴别要点

①病原体:

细菌(脑膜炎双球菌)/病毒(乙型脑炎病毒)②寄生部位:

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部/中枢神经系统③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病人中间宿主家禽畜④传播途径:

呼吸道直接传播(飞沫传播)/通过媒介蚊传播⑤发病季节:

冬春/夏秋⑥特征:

化脓性炎症/变质性炎症⑦发病:

多见于儿童青少年/10y以下儿童⑧病损部位:

脑脊髓膜(蛛网膜)脑实质一般不受累/主要为脑实质(神经元)脑膜病变轻微⑨临表:

脑膜刺激征明显(颈项强直)颅内压增高症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质增多脓细胞+败血症表现/脑膜刺激征不明显神经元损伤症状脑组织水肿时颅压可增高脑脊液细胞增多⑩后遗症:

脑梗死脑积水颅N受损/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

 

5.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和临床分型(病理分型?

肝炎病原学分型:

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临床分型:

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慢性)、淤胆型肝炎(急性、慢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性、禁止性)。

6.乙脑和(脑型)中毒性菌痢的鉴别要点

脑型中毒性菌痢与乙脑的鉴别:

病原体:

痢疾杆菌/乙脑病毒;传播途径:

粪口/蚊媒传播;发病季节:

夏秋/夏秋;发病人群:

2-7y儿童/10y↓儿童;病情发展:

起病后进展急骤/起病后进展相对缓慢;脑膜刺激征:

阴性/阳性;脑脊液检查:

正常/白细胞↑蛋白↑;粪便检查:

粘液脓血便可培养出痢疾杆菌/无明显变化;循环衰竭:

多见/少见

7.流热病人发热期的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

患者多起病急,畏寒,发热常在39-40°c之间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

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腰和眼眶痛。

头痛、腰痛、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

毛细血管征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血肿征。

皮肤充血潮红主要见于颜面、颈、胸等部位,重者呈醉酒貌。

黏膜充血见于眼结膜、软腭和咽部。

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及胸背部,黏膜出血常见于软腭,渗出水肿征为球结膜水肿。

肾损害为蛋白尿和镜检可发现管型等。

8.伤寒病人的肥达反应的临床意义

肥达试验临床意义:

①当o抗体效价在1:

80以上,h抗体效价1:

160以上,或者o抗体效价有4倍以上的升高,才有辅助诊断意义②o抗体升高只能支持沙门氏菌感染,不能区分伤寒或副伤寒。

③伤寒与副伤寒甲乙丙四种杆菌的抗体不同,抗原不同产生不同抗体,当某一种h抗体增高超过阳性效价时,提示伤寒与副伤寒中某一种感染的可能(排出接种疫苗)④伤寒,副伤寒菌苗预防接种之后o抗体只有轻度升高,持续3~6m后消失。

而h抗体明显升高可持续数年,单独h抗体升高对伤寒的诊断帮助不大⑤试验必须动态观察,一般5~7d复查一次,效价逐渐升高,辅助诊断意义随之升高⑥伤寒副伤寒甲乙丙之外的其他沙门菌也有o,h两种抗原,可长生交叉反应⑦少数伤寒副伤寒病人肥达试验始终不高或阴性,尤其多见于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的老弱婴幼儿患者⑧伤寒副伤寒患者Vi抗体效价一般不高。

 

9.霍乱病人泻吐期的主要表现

①腹泻腹泻是发病的第一个症状,其特点为无发热,无里急后重,多数不伴腹痛,排便后自觉轻快感。

呈米泔水样便,肠道出血时排出洗肉水样便,大便量多次频,每日可达数十次,甚至排便失禁②呕吐一般发生在腹泻后多为喷射状少有恶心。

10.典型疟疾病人的临床表现

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和脾大、唇间疱疹。

间歇发作的周期有一定规律性,每次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